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erryer (夜客)》之銘言: : 對不起 : 此個人淺見 : 如果讀過聖經就可以深刻的了解 : 基督教講求的信仰是根源就上帝 : 所以他的奉獻並非是無私的(指聖經,非德蕾莎修女) : 而是因為上帝曾告訴大家要互愛 : 所以基督教的根本 : 很難說是一個慈悲心的修行(這是從教義去看) 每個宗教有每個宗教的學說系統, 誠然不能以此宗教的觀念強套到另一宗教, 然而如果我們不那麼將自己拘畫在區區一隅裡, 而是去看到各個宗教作用在這個世間體現出來的宗教精神, 那麼儒家的仁,佛法的慈悲,基督宗教的愛, 豈不都是照徹世間黑暗角落的大光明? 既是如此,我們從佛法的角度將德蕾莎修女視為菩薩的示現 又有何不可?這並不是要混濫各宗教間的區別, 而是用更寬廣的角度去看世間的一切。 : 而中國的宗教才會勸人為善 : 在西方的宗教裡面 : 可以說是沒有的~ : 日本的神道教也沒有這樣的說法 : 勸人為善其實是中國思想體系一個很奇妙而等殊的想法 : 應該說 : 中國自儒'道兩家以來 : 就將此二家的思想貫透在生命裡 : 因此才有所謂的圓教 只要是正信的宗教,必定都是導引著人們往向善性的一面發展, 這就是所謂的勸人為善,當然不見得每個宗教都具有佛教度眾生的心量, 這自然也牽涉到該宗教教義的問題,但宗教的傳揚者, 本身必定是在其信仰基礎上認定我所信是真是善, 這是全人類文化共通之處,也是人心之所同然, 只是在中國有儒家思想為基礎,人文情味特濃而已, 也因此大乘佛學在中國能一拍即合,百花競放,殊非無因。 : 以中國的教義去說佛理 : 才演變成我們今天看到的中國式的佛教 : 原始佛教裡頭 : 只怕也沒有說到相類似的思想 : 因為原始佛教注重修養,解脫 : 但並無明顯的要讓人轉而為善 你說的讓人轉而為善應是指大乘佛學廣度眾生的思想, 而小乘教雖但求自度,不也是自身轉而為善? 況且在其教義之中,也同樣揭示了有伏惑潤生的菩薩, 雖然是有位而無人,是佛順應小乘人根器而說, 但無非仍以度他為更高的境界。 佛法絕不是以中國思想去解釋,佛教文化傳至中國, 當然在習俗上,民情上都需要適應與調整, 但其宇宙觀與人生觀都是不變的,中國的祖師 只不過各依自己證悟所得,對佛法浩瀚體系作了一番判釋, 因此有不同宗派的產生,這都有其所依據的經典, 而非憑空杜撰或是比類附會其他思想, 依法不依人,也正是佛法中極為重要的觀念, 我們學佛,對此必定要有清晰的認識, 否則學到最後究竟是學誰都茫然無所知了!! : 拿這樣的說法來講基督教義是不公平的~~~ : 而德蕾莎修女 : 在我們來看是何等偉大~ : 但是基督教卻不見得將她視為一個偉大的人 : 所以~~~ : 呃~ : 就是這樣~~~^^/// 我不知道基督教徒如何看待德蕾莎修女, 但是她所表現的人性光輝我想不會有人不認同, 只是認可的思想背景不同而已。 -- 一切諸法,因緣所生,惟心所現, 因心成體,體即法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244.79 ※ 編輯: curtis 來自: 140.112.244.79 (01/17 09:12) ※ 編輯: curtis 來自: 140.112.244.79 (01/17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