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lubi (alubi)》之銘言: > nillin師兄: > 您好!相互交流彼此成長,阿魯比很喜愛此種 > 方式,師兄您不必想太多了啦!!末學也認同您 > 上文的回應,現在問題的關鍵是在於: >   如何能證明道大師的確是已經有傳法Acary的 > 資格,如果能有具體證明大師確是有此傳法Acary > 的資格,那大師按照時空環境的變化將原準提之法 > 本儀軌做更精簡的適度修改,那就自然可行!!如 > 果要用更精確的詞語,就是設法證明道大師是否得 > 到傳法灌頂 > http://sql.fgs.org.tw/webfbd/text.asp?Term=傳法灌頂 >   管見供參考!! > 祝 平安 快樂 >            末學 >              阿魯比 敬上 先抱歉,末學未上此站去看,因為末學想,那是您的關鍵吧! 先舉個例子來說吧! 在大學裡,某位教授(Acary)教授物理或化學公式(行法)的推演, 您歡喜奉行,絕不懷疑. 某天,有位過來人(可能已具Acary的資格,但不肯承認;或他的線民很多; 或佛經交叉比對的結果)告訴您,依原文原版上的記載,某個方程式, 出了問題(不合佛所說的),您也承認了有問題, 難道您還會繼續使用錯誤的方程式去解嗎? 或許您只是因為這個"教授"的頭銜,您就全然相信他並且產生了不容懷疑的信仰? 而這個過來人,不具此頭銜,您就不信了嗎?? 或許我們還要再回想一下何謂"依法不依人"!! p.s.請勿再稱師兄 最後末學再引一篇舊的信件(末學找了一下精華區,未找到,只好全文引用): [ 本文轉載自獅子吼站 BudaHelp 版 ] [ 本文原作者為: DavidChiou ] : 補充一下:) 八十八佛懺悔文是清朝初年為霖道霈編輯的, : 當時入末法已久,佛法流派甚雜,為攝諸宗及餘外道行人尊重 : 懺儀故,為霖道霈加入 "上師" 一詞,實為弘化之方便。 : 真好, 看完了 wangtom 及 DavidChiou 的討論 , 覺得好高興 .. : 許多 事情 積極樂觀中 , 仍須帶有謹慎 , 願得一具格上師 , : 引我入三寶之門 ! 不知道 這樣說對不對 ? 其實不必等,入三寶之門只有您自己有辦法,無人能代勞, 連佛都不能代勞 :) 如來滅度前,曾強調:「當依自洲而自 依,當依法洲而法依。」當然善知識也是有很大幫助的,但 是是善是惡,則就要靠您自己的法眼囉。祝福您。 : : 我即觀想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為根本上師, 佛陀所說的密教的真正阿闍梨就是諸佛菩薩,而非人師。 其實也就是皈依三寶,而非於三寶外另有 "上師"。 這邊有點可澄清的。"上師" 一詞源自外道稱謂,佛教不用 這個詞,這是末法時期後才日漸雜入佛教的,而中國則在元朝 喇嘛教統治之後才因翻譯的關係漸有此詞,其實與佛教無關。 有興趣多了解佛教(而不是外道)的人,可以批覽大藏經, 佛陀講的密教經典並沒有此詞,連較早期的西藏佛教也都是 講 "師",而不是 "上師","上師" 是西藏本土苯教崇師制下的 產物,而且是佛陀所反對的制度。 佛教只有 "阿闍梨"。"阿闍梨" 有六種: [授]十戒[的]阿闍、 [受具足戒的]羯摩阿闍、 [傳授]威儀[的]阿闍、 [傳]受經[典意義的]阿闍、 依止[以指導生活起居的]阿闍 [為比丘]剃髮[的]阿闍 簡言之,就是佛教大學的各部門的老師,並沒有 "在上面的 人" 的意思,阿闍之間也是平等平等,無有高下。更沒有阿闍可 以獨攬弟子的(就如同學校裏面不可能由學務長獨攬所有學生, 而是各部門共同幫助教導學生。) 尊敬阿闍是福田,這是因為尊師重道的關係,而不是因為盲 信每個老師都是孔子的化身。 以下所截錄,是佛經中典型的記載,表達了佛教對此的看法: 有一次,佛在一個陶工的棚屋裡度過一夜。在這棚屋裡, 見到了一位年輕的出家比丘。他和佛陀彼此並不相識。佛陀將 這比丘端詳一遍,就這樣想:這年輕人的儀態舉止都很可喜, 我不妨盤問他一番。於是佛就問他:「比丘啊,你是在誰的 名下出家的?誰是你的導師?你服膺誰的教誡?」 「同修啊,」那年輕人回答說:「有一位名叫喬答摩的 釋迦種後裔,離開了釋迦族做了出家人。他的聲名遠揚,是 一位覺行圓滿的尊者。我是那位世尊名下出家的。他是我的 師傅,我服膺他的教誡。」 「那位覺行圓滿的尊者,現在住在那裡呢?」 「在北方的國土中。有一個城市叫做舍衛。世尊現在就 住在那裡。」 「你見過他嗎?那位世尊,如果你見到他,會認識他嗎?」 佛知道這不相識的青年是在他名下出家的。他先不透露 自己的身份,說道:「比丘啊,我來將法傳授與你吧。你仔細 聽著,我要講啦!」 「好的,同修。」年輕人答應道。 於是,佛為這年輕人講了一部解釋真理的經典。 一直到這部經講完之後,這名叫弗加沙的年輕比丘才恍然 大悟,原來那講話的人正是佛陀。雖然稍後弗加沙比丘遇到意 外而身亡,佛陀則說弗加沙比丘已澈見真理,證得聖位。 這佛經中典型的記載,很清楚地說明弗加沙聽佛說法,就 瞭解佛所說義,他並不知道說法的是誰,所說的是誰的法卻見 到了真理。只要藥好,就可治病。用不著知道方子是誰配的, 藥是那裡來的。 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毋寧說是盲信── 上的。但是在佛教裡,重點卻在「見」、知與瞭解上,而不在 信(相信)上。佛典梵文的sraddha,一般都譯作「信」或 「相信」。但是sraddha 不是單純的「信」,而是由確知而生 之堅心。只是在通俗佛教以及在經典中的一般用法方面來說, sraddha 確含有若干「信」的成份。那是只對佛、法、僧的虔 敬而言的。 (截錄自佛陀的啟示中對佛經的翻譯) 祝 福慧雙修! [ 本文轉載自獅子吼站 BudaHelp 版 ] [ 本文原作者為: DavidChiou ] 本篇提供一些藏教(非佛教)以上師而形成的一些附佛論點, 供作站友參考。上師的這些說法在藏教是常識,於佛教卻是很明 確的邪見。 由於有點限制級內容,為響應分級制度,因此請未滿十八歲的 站友跳過本篇,謝謝您的合作。 : 這邊有點可澄清的。"上師" 一詞源自外道稱謂,佛教不用 : 這個詞,這是末法時期後才日漸雜入佛教的,而中國則在元朝 : 喇嘛教統治之後才因翻譯的關係漸有此詞,其實與佛教無關。 : 有興趣多了解佛教(而不是外道)的人,可以批覽大藏經, : 連佛陀講的密教經典都沒有此詞,連較早期的西藏佛教也都是 : 講 "師",而不是 "上師","上師" 是西藏本土苯教崇師制下的 : 產物,而是佛陀所反對的制度。 藏教到後期,由於「依師不依法」的結果,日漸腐敗,最著 名的就是元朝時諸大喇嘛迫害人民的事實,以及宗喀巴大師等大 舉改革已非佛法的紅教等事件。然而有件歷史上也曾很轟動的史實, 是約西元 890 年,藏王朗達瑪的 "排佛"。 當時藏密修法已雜入甚多外道術法,其中一項就是向中土末流 道教所習、再加以發揚光大的房中術。上濕們區解佛法,將義為 "真言" 的 "空行母" 向信徒們說成是 "實體明妃",金缸乘無上法 並明示,上師與實體明妃交媾後的產物,信徒們飲用了可以懷 "佛種" 云云,而行男女雙身法(這不是佛教的悲智雙運),號為 無上之秘密灌頂(這在現行版的「密宗道次第廣論」中有提到)。 當時藏教上師們特地制了一條藏教戒:「不可於俗女取甘露」。 "取甘露" 的意思就是交媾,根據藏教的論釋明言,這戒的意義是: 喇嘛「不得以面貌諸根平庸不圓滿之女子取甘露。」一定要美若 天仙的女子,才能給上師作為實體明妃,完成秘灌。 甚至為了怕 "實體明妃" 和信徒擅自亂來,讓上師戴綠帽子 (或是得病?),因此在此之前,更立一戒: 「不得在未經上師 同意及灌頂下,和空行母學習。」以善加控制信徒及實體明妃。 這些邪法在末流藏教已是基本規矩,號為無上秘法,甚至假 托是龍樹訂的 "戒"。而喇嘛勢力越來越大(有如中國之宦官,不 過宦官最少不能對宮女亂來),自由出入藏王後宮,秘密和王妃們 "說法"。最後藏王戴太多綠帽子,忍不住了,終於導致藏王朗達瑪 的排佛。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些根本與佛教無關,但是藏教總以附佛 為耳目,而行滅佛之實,我等不可不慎。 時至今日,又有許多藏教上濕拿出 "實體明妃" 對內圍信徒 開示,勢力大的就乾脆說這才是彿教的心法。如果您哪天成為藏 教核心弟子,在藏教開示中,見到以上的藏戒,那麼就得自求多 福了。 : 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毋寧說是盲信── : 上的。但是在佛教裡,重點卻在「見」、知與瞭解上,而不在 : 信(相信)上。佛典梵文的sraddha,一般都譯作「信」或 : 「相信」。但是sraddha 不是單純的「信」,而是由確知而生 : 之堅心。只是在通俗佛教以及在經典中的一般用法方面來說, : sraddha 確含有若干「信」的成份。那是只對佛、法、僧的虔 : 敬而言的。 祝 福慧雙修! [ 本文轉載自 BudaHelp 討論區 ] [ 本文原作者是: abstsai ] >發信人: "Heaven" <[email protected]>, 信區: BudaHelp >> : 如是. 三藏在如同法在, 法在如同佛在. >> : 以禪, 密, 或是其它特殊的宗派, 我們承認在某些情況下, 真的需要 >> : 有成就的大師來指引, 才能依行者根器而加以抉擇, 或許成就迅速, >> 「人身的師父」只是帶領行者入門,修行的成敗是弟子自行向勝義三寶學習, >> 向經藏及佛菩薩學習及受加持灌頂,乃至成為法王子。 > > 能否請您解釋清楚一些, 我的確沒聽過這些說法! 我來補充一下,供您參考。 這個說法( 上師也是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才成為上師 )的確是經中所說的, 以宗喀巴大師的教科書來說,他也是這樣強調的。如下: > > 一般在密教中, 上師乃六根本之一(上師, 本尊, 佛, 法, 僧, 護法), > 更有的說, 上師集六根本精要於一身. > 不過有個前提是, 並不是將「人身的師父」強迫視為諸佛菩薩, > 而是身為上師者, 是必需要有真正的證量才行. 宗大師不這麼認為,上師不是集六根本於一身,上師只是 "學長" 階級 的老師而已,宗大師從不 "佛格化" 或 "菩薩化" 藏教的上師。我們可以由 《密宗道》一書得到這樣的資訊。 這一本書把藏密修法分為 "事部、行部、瑜伽部和無上瑜伽部" ,分別 討論,前三部是以藏地苯法為經(主),佛法為緯而寫的,無上部則是以佛法 為經而寫的。 以「無上瑜伽部」的修法來說,宗大師強調上師(阿闍梨)要觀察學生, 然後才能教授相應的法門,同樣的學生也要觀察上師的成就才決定要不要向 這位上師學習,這情形就像研究所的學生要和教授討論過後,彼此才決定要 不要進行研究計劃一樣。 宗大師說,上師有二種,一種是持咒得到成就的人,一種是禪定得到成 就的人。其中以持咒得到成就的人是因為 "修習本尊瑜伽獲得心淨相" 者。 什麼是 "修習本尊瑜伽" ?那就是修習某一法門的人。例如修觀音法門者, 他的本尊就是觀音菩薩;修習地藏法門的,他的本尊就是地藏菩薩;修習明 王法門的,他的本尊就是明王..。當然現在也有人說 "我修觀音法門,但是 本尊卻不是觀音" ,這是另類說法,先加以保留不論。 上師既是主修某菩薩的法門,因而有成就時自然就得到 "心淨相",或者 說是 "諸心淨相"(大日經), 其成就是由諸佛菩薩或天眾所印証的。所以上 師不是成為六根本於一身,當然要說客氣話是可以這樣說,但是真正得道的上 師可不敢這麼自認說自己就是觀音或阿彌陀佛,他仍然每天要誦觀音的咒或者 往生諸咒。 藏教現在幾乎都以持咒為主,宗大師所說的 "禪定" 為主的上師居然很少 見了,而禪定的上師其成就也是如此( 得到諸佛菩薩的 "諸心淨相" )。 我個 人由宗大師的書中看到其教法不違佛法,同時他也沒有大小乘的分別,他仍然 是以 "四眾" 為主,沒有 "大小" 之分。但是不知什麼原因,漢文譯本中卻是 看到有些地方說著說著 "突然" 冒出批判小乘的文字,這很耐人尋味。話題說 偏了,咱們再回頭說 "上師也是人".. 在《密宗道》一書中,宗大師說到 "持咒上師為何能成就(為)上師呢?" 原因就是他也是由 "事、行、瑜伽、無上瑜伽" 一步步學上來的。所以宗大師 很實際的把一個行者依照修行次第最後成為 "上師" 的管道都一一明說,此間 並無一個 FBI 或 KGB 或黃復興黨部的 "密" 字的意味。 所有的密就是行者在得到 "心淨相" 的層次,因為是自証自知,所以為密, 因為深入境外,所以為密,如此而已。所以好的上師應該告訴學生,大家平等, 修道有先後而已,並非上師仿佛成了活著的彿,所以要受到學生的供養,而是 他得到了心得並且把心得告訴學生,沒有暗槓,我們尊敬的是這一點。 然而上師有沒有暗槓?學生就要想法去了解,菜鳥學生當然沒能力,只有 高年級或研究生才可能有能力知道眼前這位教授是不是混的。所以宗大師把 "學生如何觀察上師" 的課程放在《無上瑜伽部》。 事實上同學們如果細心的話,就會發現,《密宗道》一書 77.3%的內容都 是在談無上瑜伽。如何判斷上師好壞,當然諸經(如楞嚴、大日)上說得明白, 宗大師書中也說得詳細。 主要的判斷現象是 "若是由有成就的上師灌頂後,學生一定會具有和上師 相同的成就,甚至成就超過上師" 不過宗大師也註明,後者(成就超過上師者) 是很少見的。當然灌頂後學生要努力修習,可不是一灌一甲子的功力,那不佛 法,那是少林寺功夫。 宗喀巴強調上師的行為,在內是密行,外作聲聞行,同時要六度具足。可 見上師不是自拍胸脯就可以的。當然大師難求,那麼求法若渴的學生要如何正 確給予本尊法門呢?於是才有 "栓本尊" 的變通辦法,由學生自己向諸佛菩薩 去求,這一點已非本文論點,留待他日再說了。 總之,上師沒有那麼偉大,上師要偉大的話,得拿出偉大的實力才行,老 實說,上師收點學費指導一下基本修法(事、行、瑜伽等基本功),替同學辦理 辦理 "拴本尊" 和搞學校一樣沒什麼不好。可笑的是一些麻辣(光想吃香喝辣 兼拿會錢的)上師(或上人)光用立正法來訓學生,就想自稱大師,那個唬唬菜鳥 還可以,看在明眼人心裡可就得把大牙捂緊一點。 以上宗大師關於上師和學生相互觀察的詳細內容,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考 《密宗道》一書卷六。 -- 獅子吼站 相關資源: ◇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電子三藏結集中 http://ccbs.ntu.edu.tw/c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