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云何為『小乘與大乘之異』 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area=free_ browse&parent_path=,1,9,&job_id=122392&article_category_id=67&article_ id=58940 文 / 林水鎮居士 眾所周知:『大乘』者,梵語摩訶衍,譯言大乘,大者對小之稱,乘以運載為義 ,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滅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謂之小乘,此中有聲聞 緣覺之別;使開一切智之教,為大乘,此中有一乘三乘之別。如同《法華經譬喻 品》曰:「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 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 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至於云何為『小乘與大乘之異』? 依《法華義疏》開示:小乘與大乘之異者,略明『四異』。何等為四?即: (一)大乘明人法本性空,小乘明析法空,故大乘是真空,小乘非真空。如同《 方便品》云:「小乘涅槃非是真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大乘涅槃方是真滅 ,滅諦即空,滅既有真偽空亦然也。」 (二)小乘但明三界內人法空,空義即短;大乘明三界內外皆空,空義即長。 (三)小乘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大乘人具見空與不空故名中道。以空無諸累不 可言有,有於眾德不可言無,非有非無即中道。 (四)小乘人入空則失有,出有則失空,是故取捨行心斷常二見。如同《中論》 云:「若有所受法則墮於斷常,當知所受法若常若無常;大乘人不壞假名而說實 相,故即有而常空,不動真際建立諸法,即空而常有,故不墮斷常名中道觀。」 由此觀之,如是『四種』事由,可知小乘與大乘迥異。何以故?蓋雖大小乘明內 外,然而: (1)大乘具滅三界內外,小乘但滅三界內故稱內滅; (2)菩薩並濟眾生內外俱滅,二乘但滅自惑不滅他惑故稱內滅; (3)約餘無餘明內外滅,結業既亡則未來生盡,入無餘時於外山河日月亦隨分 得滅,今住有餘未得無餘故云內滅也。 總而言之,佛滅後諸宗紛起,其中求羅漢之證悟者為小乘,求作佛者為大乘。先 在印度,依《寄歸傳》之記惟中觀、瑜伽之二宗為大乘,餘皆為小乘。『中觀』 即中國之三論宗,『瑜伽』則法相宗也。在中國日本之諸宗,惟俱舍、成實、為 小乘,餘皆為大乘宗。但其二宗亦為學習法門而存,無有行之者,故謂之依學之 宗。如同《十二門論》曰:「摩訶衍者,於二乘為上故名大乘。諸佛最大,是乘 能至故名為大,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為大。又能滅除眾生大苦與大利益事,故 名為大。又以此乘能盡一切諸法邊底,故名為大。又如《般若經》中佛自說摩訶 衍義無量無邊,以是因緣,故名為大。」又《寶積經》曰:「諸佛如來正真正覺 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名為上乘、名為妙乘、名為勝乘、無上乘、無上上乘 、無等乘、不惡乘、無等等乘。」願與諸仁者共勉之! -- 昔日寒山問於拾得曰: 世間 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云:只是 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7.249 ※ 編輯: Irence 來自: 220.140.17.249 (07/25 17:17)
yongqing: 08/12 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