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淨土法門及其殊勝之處 祈竹仁波切 佛法上的修持,歸納來說可分為小乘及大乘兩種。小乘的修持動機是因見六道之苦, 尤其是三惡道之痛苦,而對輪迴生出了厭離心,欲求解脫。以這種出離心為動機,配合上 戒、定、慧三學,修至有了無我空性的體悟,而斷取對「我」的執著,便成就了解脫自在 的境界了。這便是小乘發心者的修持動機、目標及方法。至於大乘者,則基於上述之出離 心,進而推廣延伸至不忍見其他眾生再受六道輪迴之苦,而生出欲令他們都脫苦得樂的願 。但如何才能有最大的慈悲、智慧及能力來救助眾生呢?行者進而發心要成就最上佛境, 來以最大的能力來救助眾生,這便是大乘行者的發心 為利眾生而欲成佛果之菩提心。大乘的修持方法,包括了小乘部份的所有法門,但是 卻以不同的動機修持;在此之上,還要修菩薩六度四攝等,經歷大乘五道的修行果境,積 聚功德與智慧智糧。這些眾多的大乘修持法門,又可歸納為顯與密兩類。依顯乘的道路, 須經三大阿僧祗劫,亦即很長很長的時間,廣積福慧資糧,最終成佛;密乘的道路,則有 即身成佛之法。 不論是大乘顯部教法的修行,或是大乘密部的修持,都需要有適當的修行條件或助緣 。我們現在雖得到了這個暇滿人身得以修行,但我們的壽元是不定的,而且十分短,頂多 也不過是百歲左右。在無盡的輪迴內,這一百年只如閃電一閃即過,扣除了睡覺、吃飯等 時間,我們尚餘多少時間修行呢?在一生中,我們即使有理想條件而又有心修行,也沒有 太多時間,轉眼間便會失去這個身體了。但是,一旦我們失去了這寶貴的人身,下一輩子 便不一定有同等理想有利的條件來修持了,只要我們一天還在六道之中,便不可能保證自 己常常有有利的條件以作修持。如果掉入三惡道中,是幾乎完全無可能修持的,甚至連「 法」的名字也聽不到!就算生在人間,也不一定得遇正法及明師。在人間世界,又有很多 不善知識,他們對修持之不良影響極大,譬如說,我們剛剛對佛法有了一點接觸,損友卻 教我們去釣魚殺生,或說世上並無因果定律,或說殺生祭祀便可得天神賜福等等,很容易 便影響我們的思想及行為。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我們身邊的朋友全部心地 善良,我們多半也會如此;如果親友及所住社會全都喜殺、不信因果等等,除非我們過去 生中的善業習氣十分強烈,否則我們泰半也會變得與他們一樣。又即便我們遇上了正法, 由於我們處於末法時代五濁惡世,往往只能作少許善因,但所作之惡因卻多不勝數,以致 再下一輩子又是再次地掉入三惡道,百劫不得復出。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世上示現期間,曾 經開示過很多個淨土法門。祂不但講及了這些淨土的個別殊勝特徵及與眾生之因緣,也教 授了往生於它們之中的方法。這許多的淨土法門,全都屬於佛教的大乘法門範圍。這些淨 土是諸佛各別依自己的願力、悲心、神通、智慧及功德所化現出來的。我們西藏和漢人都 常常會提到彌陀的西方極樂和觀音的普陀淨土,但在佛經裏,提及的淨土有很多很多個, 譬如在有關阿彌陀佛的經典內,本師釋迦牟尼佛就說過:「由這個世界,到西方極樂世界 之間,有十萬億個淨土!」到底哪一個淨土是最好的呢?其實任何一個淨土都是好的、理 想的往生及修行地點,否則佛陀才不會花唇舌去教我們發願往生在它們裏面了!不過,因 應個別眾生之根器及因緣,我們與各淨土之緣份是有深淺之分別的。我們個別會較易往生 於某些淨土,較難冀望能成就另一些淨土。這並非淨土或諸佛之分別,只是我們個別與各 淨土及各佛之因緣不同而已。我們不能說只有某淨土是最好的,或者說某法門是唯一殊勝 的法門。如果有某個淨土是最好的,佛陀當年卻開示了這眾多的其他淨土法門,豈不是說 佛陀在說廢話嗎?佛陀既開示了多個不同淨土之法門,其意思當然是說它們都是好的及能 成就往生的了,所以我們並不能說某淨土絕對就最殊勝。一般來說,我們都與極樂、普陀 、琉璃及兜率淨土有緣,但個別人亦可能與其他佛的淨土有不共的宿緣。大家必須視乎個 人因緣、信心及喜好,自己決定發願去哪一個淨土。有人會問:「我又想修這淨土,又想 修另一個淨土,怎麼辦呢?」這是不必要的顧慮。佛是不會妒忌你不專一而把你拒於門外 的。諸佛也不會爭著要「搶」你去祂的淨土裏。你喜歡修哪個或者哪幾個淨土都可以,這 是沒矛盾的。但你自己要想一想,是否專心修好一個法門,會更有把握一點呢?如果你今 天修這個法門,明天改修另一個法門,這樣是很難有所成就的!這不是佛無能力,而是行 者自己的錯失!不過,如果你同時修彌陀淨土、觀音淨土或度母法門,則不算是在修兩個 或三個淨土或法門,這是因為度母乃觀音之其中一個化身,而觀音與彌陀是分不開的;觀 音淨土可說是彌陀淨土的一個分區,並非截然不同的另一個國度。如果你想往生彌陀淨土 ,但又想兼修藥師佛法門,這也很簡單,你修藥師法時,就祈求藥師佛加持令你易往生於 極樂淨土便行了。很多人都這麼做,因為藥師佛答應過會特別照顧五濁時期的眾生,所以 在此五濁年代,求祂加持是特別靈驗的! 淨土可分為三種層次:法身淨土、報身淨土及應化身淨土。法身淨土是唯獨諸佛能知 ,能到的境界;報身淨土,例如阿彌陀佛之報身土等,則唯獨很高修持境界之大菩薩能到 達,我們一般凡夫一時之間是不易指望的了;而應化身淨土,則是我們凡夫依照佛陀所教 的特定方法及視乎因緣,有可能達到的地方。我們平時提到的淨土,譬如說阿彌陀佛的極 樂淨土、觀音的普陀淨土等,大都是在說這第三種淨土 —— 應化身淨土,而並非指法身 淨土或彌陀等之報身淨土。有些人會問:「到底是要消盡了業障,才能往生淨土呢?還是 尚未消盡業障,便以信念及願力而往生呢?」這個問題,如果我們明白三種淨土之間的分 別,便很容易回答了。法身淨土只有在成就佛境時,方能說是達到了。報身淨土也只有大 菩薩能到,就連境界較低的菩薩也去不到。而應化身淨土,則是我們靠著五力及出離心等 ,配合上佛陀的悲心,便就能順利往生的,並不限於完全懺淨了罪障的大聖人方能到達。 懺罪當然有利於往生淨土,而且還是必需的修持,但卻不能說必須完完全全地淨化了一切 的業障,方能往生於極樂等應化身淨土之中!如果我們把三種層次的淨土混淆了,便不容 易弄清往生的條件了。現在我們明白了三種淨土之分別,也知道一位佛陀便會有三種層次 的淨土了。法身土及報身土這兩種淨土,與我們凡夫的關係不大,我們也就不用去想它們 了。對我們而言,若能在今生死後,生於任何一個佛之應化身淨土,就已十分十分足夠了 !(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圓具上三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故生凡聖同居 土,即圓生上三土) 在淨土中,是沒有苦的。以彌陀淨土為例,往生該土的人,都在蓮花中化生,而不經 由凡俗的母胎而出。往生該處的心識,先會進入淨土的一朵蓮花之莖中,再上升至花的中 心。這朵蓮花並不同與我們凡土中的蓮,而是十分巨大的,連整個香港都可以納在裏面。 然後淨土中的主尊阿彌陀佛,便會以悲心發出一道光明射向此朵花;花一打開了,你就已 經在淨土世界中誕生了!這是往生彌陀淨土者的誕生過程,以我們世俗有限的觀念很難想 像。總之,在淨土中化生,是不經歷生苦的。 在淨土中,人人身放光明,現為十六歲的少年之健康身相,永無老苦。在那裏,不單 不會有胃痛、癌症、頭疼等病,甚至連「病」這個字也不會聽到!在淨土,壽命是沒有時 限的,永不會有死亡。在淨土中還有種種美麗得難以思議的景色,令生歡喜快樂。 淨土的另一些特徵才是最重要的。我們修持佛法,先要依止明師學習聽聞,然後才在 他的指導下作思及修的環節。在淨土中,不愁沒有明師教授我們,譬如在極樂淨土中,就 是由阿彌陀佛親自作教授的。在淨土中,我們不單不會有四苦等干擾修行,更完全沒有不 善的因緣可挑起煩惱。由於沒有作惡業的外緣條件,就算我們想作不善業,也無法做得到 !這些淨土中的一切環境及條件,是只利於修善的。我們常說應當求生於淨土,是為著那 裏有修持成佛的有利條件,包括明師益友、無苦與無煩惱等條件,而並非為了要享受淨土 的福樂。在生於淨土以後,並不是就此休止,而是要繼續修持,在那裏漸次經歷大乘五道 之果境,直至成佛。求生淨土的人,應以上述動機作為發心,也即是說為了利益眾生而願 成佛,而為了要有利條件來修持而求生淨土。我們隨個人之因緣和喜好,可以發願往生於 任何一個應化身淨土,例如文殊大士的淨土等,並不一定限於要求生於極樂之中。在積聚 往生業因及資糧時,我們因應不同之願生地點,修持之法門有所不同。但一旦成功往生之 後,我們便可以由一個淨土到另一個淨土。它們之間並無疆界,到時只要我們起念便能達 到。我們在某個淨土中修至大乘五道中的見道時,便會不經特別修行而成就各種神通能力 。至修到大乘五道中之修道時,便有往訪任何應化身佛土之能力,可以到諸佛之剎土向祂 們一一學法。在此時,由於行者已有自主的能力,所以可以自主地選擇返回人間世界或六 道中的任何一個地方投生,以利益有情眾生。這種行者,外表就像與我們一樣的凡夫,但 其實有如污泥中的一朵蓮花。這種境界的投生,並不同於凡夫的輪迴轉生。我們凡夫是無 法自主的,只因煩惱及業力而無奈地、無選擇地在六道中投生。如果有選擇的話,大概沒 太多凡夫會選擇轉生於地獄中吧?但不幸地,凡夫沒有絲毫的自主權。上述境界之有自主 生死能力者,在選擇於六道投生時,其投生之因是對眾生的悲心,其投生地點是與他有緣 之眾生所處之處。我們這些凡夫,投生並非出於自己選擇,所投生之因是煩惱及業力,所 生地點是與業力相應之處。 剛才已經說了淨土之殊勝利益,我們當願發心往生其中。有些人以為發願往生淨土, 是為了一己一勞永逸地去那裏享福,所以便以為這是自利的修持或小乘的發心。其實這十 分錯,剛才已說過了,發心往生淨土是為了要成佛來利益為生,並不把它視為修持的終點 。這一點我們必須弄明白! 想要往生淨土的人,必須依大乘五力之修持。五力是白法種子力、發願力、對治力 、串習力及祈禱依止力。為什麼稱它們為「力」呢?這是因為它們是把我們推上淨土的力 量。不論我們發願往生於哪一個佛陀的淨土,都必須具備這五種共通的條件,否則斷不可 能成功! 一.白法種子力财 此即包括了任何能令我們生於淨土之因緣種子,譬如布施、供燈、供香、供花、持戒、放 生、造佛像、憶念佛陀和誦念佛名及咒等,而以這些善因全回向予往生淨土之目標。以上 所說之善行,便是「白法種子」,但如果不善作回向或發心不正確,它們頂多只是生於天 界或人間之因。故此,我們即使在供養一根短短的香時,也要回向予往生淨土此目的,這 便能積下一個小小的往生之因。正如一個富有的人,隨時便可以買張機票便出國旅遊,但 一個窮人則需努力上班,一點一滴地把錢存起來,到錢夠了才可以旅遊;同樣的道理,一 些大修行人要去淨土是易如反掌的,但凡夫則須努力積集一個又一個的小小的善因,把它 們一一回向,才能有一天到達淨土。我們都是凡夫,大的修行我們是辦不到的,只好努力 積集這些小小的因,積集得越多越好!在知道自己快將壽終時,我們更應廣作布施及供養 三寶,多積白法種子。 二.發願力财 如果我們沒有強烈的心願要去淨土的話,又怎會有動力修持往生之因呢?所以,我們必須 在心中努力培養這往生之大願心,經常至心猛利發願要往生於淨土。這種強烈的心願,是 策發我們修持的一股動力。 三.對治力财 在開示與淨土有關之五力時,對治力主要乃指見六道苦而願出離之心。如果我們有許多白 法種子資糧,又有很大的願要往生淨土,甚至連修持也很不錯,但同時卻對六道執戀不捨 ,是很難指望成功往生的。一邊想要生於淨土,一邊又對六道不願放手,就像兩根繩索, 一條由上而扯,一條在下面縛著,人沒可能跑得去哪裏! 出離心並非限於指不想留在六道之中的心,而是一種靠參想六道苦、明白苦之本質、怕苦 、厭苦的這種實在的覺受。要生起這種覺受,必須依《菩提道次第廣論》等典著中所教, 重覆禪參地獄之苦、餓鬼之苦、畜牲之苦乃至三善道之苦等等,而且不是單單想像一下或 讀一遍這些眾生之苦,猶如事不關己似的,而是要觀想身歷其境,至生起覺受為止。這出 離心十分十分重要,因為它對治我們執戀六道的心。我們不能止於對出離心有少許認識便 滿意,必須致力於培養出真正的、猛厲的出離心,否則便如縛腳之鳥,徒有羽翼卻飛不起 來。在臨終時,我們更必須放下對親友、財產的依戀,否則即使淨土法門修得再好,仍如 腳纏鉛球的小鳥,雖本有能力飛,卻始終飛不了多遠! 四.串習力财 串習力是指對淨土及其法門之熟習。這是往生淨土的極大助緣,有了它便能不費力地輕易 往生。衲舉些例子來說明:如果你十分喜歡某個人,你會在夢中也夢到他,或者清早乍醒 ,毋需經由任何人提醒,腦海中第一剎那便會想到他的形像;又或者你幾十年來都在工廠 裏做同一個崗位,每天一上班你便能自然地工作,不需思索便能完美地做到該做的事,這 便是熟習的功用了。在日常的行、住、坐、臥中,我們持讀地思及淨土及所修持的淨土法 等,便能在意念中熟習,在死時便能不費力地,因為長期習慣而自然能運用上平時的修持 了。 五.祈禱依止力财 這是指對淨土的信心及對上師、佛陀等之依止心。以彌陀法門為例,此力則主要指對彌陀 之悲心及力量有信心、對祂一心依止、祈請祂帶引我們去極樂淨土。這一力在平時必須培 習,在臨終時尤為重要。 五力為自力。在一個人成功地往生淨土時,其實還有其他的力量因素在內,包括了佛 之悲心、佛之攝召力、佛之加持力等等,這些是他力之因素。 以上所說的並非藏傳佛教獨有的理論。不論是哪一個淨土法門,都必須依賴此五力而 往生。漢地盛行彌陀淨土信仰,主要依誦念佛號的修持為具體方法,但始終來說漢地彌陀 淨土信仰也離不開依賴這五力。西藏的宗派中,有稱為「遷識」的一種修持方法,很多漢 人迷信它是往生淨土的保證和捷徑,其實修行哪會有捷徑可走呢?如缺乏五力,儘管你天 天在大叫「吽」、「呸」(註:指西藏遷識法之修持),也絕不可能往生淨土。反過來說 ,如果我們具足五力,以此作為往生的資糧盤川,便斷不可能不往生淨土。故此,我們當 知道,此五力乃一切淨土法門之最根本要訣。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03.5.190
yggdrasils:南無阿彌陀佛 03/18 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