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成佛捷徑 菩薩戒優婆塞湖北通成惕園毛凌雲纂述 第一 為何學佛成佛度生 第二 如何成佛覺行圓滿 第三 有何捷徑信願持名 第四 如何信願 第五 如何持名事持理持 第六 往生因緣善根福德 第七 往生品位九品四土 第八 普勸專修 第九 結勸專勤 附錄 印光祖師普勸全球同胞同念觀音聖號啟 第一 為何學佛成佛度生 世界大亂,方興末艾,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餘燼,猶未熄滅,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危機, 又一觸即發,核子競賽,毀滅尤大。加以地震天災,危險莫測,無地可逃,無人能救。惟 有速發利人利物、改惡遷善的大心,常念大慈大悲、觀音菩薩的聖號,定蒙慈悲庇佑,化 險為夷,轉危為安。因觀音菩薩悲願甚切,代佛垂慈,尋聲救苦,一稱聖號,即蒙救護, 感應甚速,靈驗不爽。這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的方便接引。待信心已生,請以念佛 為主,念觀音為助,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天災人禍,還是最小的危險,而輪迴的危險 ,更有甚於千萬億倍。必須深信切願,一心稱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求了生死,求成佛 道,廣度眾生,纔是學佛的正因。若信願堅固,千信即千生,萬修萬人去,即了生死,永 脫輪迴,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成佛度生,福壽無量。這是從正因下手,果大功高如是, 請大家一心念佛。 第二 如何成佛覺行圓滿 我們信佛學佛念佛的人,先要明了佛字的意義,這佛字的意義無窮,今且略說:佛是 梵語佛陀音譯的簡稱,意譯為覺者,即大覺悟的人。覺有本覺、始覺、究竟覺,佛是究竟 覺悟的人。又覺有自覺、覺他、覺滿,佛是覺行圓滿的人。玆分述如下: 一、本覺 即吾人現前一念知覺的心,是人人本有的覺性,故名本覺。這覺性本來自有,不假修 成,是萬劫常住不變的本體,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即眾生離念的靈知,人人本具的佛性 ,諸佛妙明的真心。我們現前所有的身心,是本體隨緣所現的妄相,這是肉團心,也就是 妄心。王陽明說:「心不是一塊血肉,凡知覺處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視聽,手足之知痛癢 ,此知覺便是心。」真心直說云:「在胎名神,處世為人,在眼觀照,在耳聽聞,在鼻嗅 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遍現俱該法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 識者喚作精魂。」由無始不覺,一念妄動,而起無明,迷真逐妄,起惑造業,隨業受報, 輪迴六道,受苦無窮。虞舜所傳:「人心惟危。」人心就是妄心,確甚危險。但真妄同源 ,三心實同一體,大乘起信論種種發明,妄心無體,以真心為體。佛在華嚴經說:「心佛 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六祖壇經說:「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永嘉證道歌說:「無 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由隨緣故,迷為眾生,而本體未嘗減,惟妄迷真隱, 故在纏名如來藏。如來,就是佛,如來藏,是真心在妄念纏縛之中,雖隱而不滅。由不變 故,覺即是佛,而本體未嘗增,惟妄盡真顯,故出纏即如來的法身,也就是理即佛。 二、始覺 因眾生本具佛性,迷而不覺,致妄念紛擾,煩惱無盡,流轉生死,長劫不休。忽遇善 知識開導,或看佛經,纔覺悟這本具天真的佛性,一向昏迷,今始覺悟,故名始覺。 三、究竟覺 本覺屬理,始覺屬智,由本覺內熏之因,與經教外熏之緣,因緣具足,依理起智,方 始覺悟。既已覺悟,即以智照理,時時回光返照,照見五蘊皆空,破盡一切妄惑,惑盡智 圓,復還本有心源,究竟清淨,朗然大覺。不生不滅,無相無名,非言語所能形容,非凡 情所能測度,儒所說明德、峻德、至善、至誠等微精一中的道心,佛所說法身、圓覺、般 若、真如、菩提、實相、涅槃、妙心等自性清淨心,皆是強名。必須三祇修福慧,百劫種 相好,方成為大行圓滿、究竟至極之無上正等正覺,一切事理,無所不知,是名成佛,方 為究竟佛,堪稱究竟大覺的大聖人。 四、自覺 即前面所說:由本覺內熏為因,經教外熏為緣,發起始覺的智,了知我們生滅身中, 自有本具不生滅的佛性。稱性起修以修慧,必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這就是自覺。 五、覺他 即以自覺的理,普度眾生以修福,輾轉教化他人,以先覺,覺後覺,令皆覺悟,發菩 提心,同修福慧,同斷妄惑,同證真常,同成佛道,這就是覺他。 六、覺滿 即自覺、覺他,兩種功行圓滿。自覺圓滿,斷五住煩惱,得四智菩提,即慧足。覺他 圓滿,經三祇練行,住百劫修因,即福足。福慧滿足,為兩足尊,是名成佛,堪稱覺行圓 滿的大聖人,纔是究竟佛。 第三 有何捷徑信願持名 因為眾生迷這本元真心,而起貪瞋癡等八萬四千煩惱,沉淪生死苦海,永無出期。佛 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俯就機宜,曲垂方便,廣說八萬四千法門,示以歸元之路,皆令 眾生、修戒定慧,斷貪瞋癡,了幻妄的生死,證真常的心性。但眾生根有利鈍,惑有厚薄 ,根利惑薄的,或可即了生死,或二三四五生可了。根鈍惑厚的,或十百千萬生可了,或 十百千萬劫還不能了。這是依通途教理修持,仗自己的戒定慧力,斷盡貪瞋癡等煩惱惑業 ,難於登天。任你見地高,功夫深,功德大,智慧大,若見思惑未盡,決不能出三界,了 生死。究竟有何捷徑,能橫超三界,即了生死,圓成佛果呢?(捷徑,是最近的路,即簡 便速成的方法。) 淨宗九祖靈峰蕅益大師說:「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 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最直捷,至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 ,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又說:「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 最易,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故云:清珠投於 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淨宗十二祖徹悟禪師云:「夫見道而後修道,修道而後證道,此千聖同途,千古不易 之定論也。然見道豈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開圓解,若依宗門,必直透重關,然後得論 修道,否則,便為盲修瞎練,不免撞牆磕壁,墮坑落塹矣。唯淨土一門則不然,從是西方 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但發願持名,即得 往生,此乃佛心佛眼,親知親見之境界,非彼三乘賢聖,所能知見者也,但當深信佛言, 依此而發願持名,即是以佛知見為知見,不必另求悟門也。餘門修道,必悟後依法修習, 攝心成定,因定發慧,因慧斷惑。所發之慧有勝劣,所斷之惑有淺深,然後方可論其退與 不退。唯此淨土門中,唯以信願之心,專持名號,持至一心不亂,淨業即為大成,身後決 定往生,一得往生,便永不退轉。至極省要,至極捷徑,及其證入,至極廣大,至極究竟 。學者當細心玩味而詳擇之,毋以一時貢高,失此殊勝最大利益也。」 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云:「唯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門,成佛之捷徑。」 因持名一法,全仗阿彌陀佛大悲願力,祇要信願持名,求生極樂,無論根的利鈍,惑 的厚薄,現生命終,皆可蒙佛慈力,親垂接引,決定往生,見思煩惱自斷,生死自了。因 為極樂世界,境緣殊勝,一一皆能增長功德智慧,圓證不退,圓超四土,圓證真常,圓成 佛道。故說:「淨土法門,為徑中捷徑,持名一法,是為徑路之中徑而又徑。」因能持名 的就是始覺,所持名的就是本覺,今直下持去,持外無佛,佛外無持,能所不二,即始覺 合乎本覺,就名為究竟覺矣。這是我佛一代時教的特別法門,百千萬劫難遭遇,望勿當面 錯過,後悔莫及。 第四 如何信願 甲 信須深信 蕅益祖師說:「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乃視持名之深淺」。又說: 「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即為淨土指南,由此執持名號,乃為正行。若信願 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 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玆分述祖師所揭示之信願於後: 一、信自 信我自己現前一念念佛的心,本來不是我們身內肉團的假心,也不是六識緣塵分別影 事的妄心,是豎窮三際,沒有始終,橫遍十方,沒有邊涯的真心。終日隨緣,終日不變, 十方虛空,所有微塵國土,原來是我一念心中所現的境物,西方極樂世界,也是我心所現 。我雖昏迷顛倒,起惑造業,依業受苦,輪轉不休。倘一念回心,專持佛名,決定得生自 心本具的極樂世界,更無疑慮,是名信自。 二、信他 深信淨土三經所說極樂依正莊嚴,普勸持名往生,是釋迦如來金口親宣,決無誑語。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圓滿,方成正覺,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勸信讚歎, 決無二言。我們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極樂世界,定蒙佛力接引往生,更無疑惑, 是名信他,即是信佛。 三、信因 以念佛為因。深信往生淨土,一生成佛的果,全由信願持名,求生淨土的因。法華經 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是以散亂心念佛,猶為成 佛種子,況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怎能不生淨土呢?是名信因。 四、信果 以往生為果。深信我有念佛求生淨土的因,必得往生淨土的果,淨土所有諸上善人, 俱會一處,皆由念佛三昧的真因,而得往生九品四土的實果。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也 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定功無虛棄,是名信果。 五、信事 以境為事。深信境由心現,我今現前一念念佛的心,不可窮盡,依心所現十方世界, 也不可窮盡,實有極樂國土,在西方十萬億佛土以外,最極清淨莊嚴。比如地球上實有無 量國土,虛空中實有無量星球,皆依心所現而實有,極樂世界,自屬實有,毫無疑義,是 名信事。 六、信理 以法界實相真心為理。深信十萬億土無量事境,實在不出我今現前最微小的一念心性 以外。我們現前一念心性,雖然微小,體即法界,本來廣大周遍,實無有外。又深信西方 主伴,皆我現前一念所現的影子。事依理成,全事即理,妄依真起,全妄即真,依性起修 ,全修即性。他如諸佛眾生,皆我自心所現的影子,全他即自,我心遍法界,佛心亦遍法 界,一切眾生的心性亦遍法界,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 理。 乙 願須切願 一願厭離娑婆 如此信已,這娑婆世界,皆由自心染業所感的穢土,自願厭離。一厭人生是苦,生老 病死,八苦交煎。二厭人生是空,功名富貴,無非一夢。三厭人生無常,一息不來,便屬 後世。四厭人生無我,四大分離,我在何處。應即覺悟,深願厭棄,遠離娑婆,度越生死 苦海。 二願欣求極樂 極樂世界,既由自心淨業所感的淨土,自願欣求。一欣無有乘苦,但受諸樂。二欣阿 彌陀佛,現在說法。三欣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四欣水鳥樹林,同宣妙法。五欣衣食自然 ,任運進修。六欣光明壽命,同佛無量。七欣圓證不退,一生成佛。應即欣願,專勤念佛 ,求生極樂,速成無上佛果。 丙 簡易信願 以上所舉信願,偏於理持,若事持之信願,更為簡易。印光祖師說:「凡我有情,聞 是淨土法門者,當信婆娑極苦,西方極樂。當信多生以來,業障深重,非憑佛力,驟難出 離。當信念佛定蒙慈悲攝受,求生決定現生得生。由是堅定一心,願離娑婆,如囚之欲出 牢獄,絕無繫戀之心。願生西方,如客之思歸故鄉,豈有因循之念。」如此深信切願,定 生極樂。 第五 如何持名事持理持 佛說阿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 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 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是教我們 聞說佛名,即剋期專念,利根一日即一心不亂,鈍根七日纔不亂,中根二、三、四、五、 六日不定。若一七不成,調養精神,再念一七到七七,果能精進不懈,一心不亂,久當自 得。臨命終時,決定蒙佛接引,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佛在華嚴經如來出現品說:「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 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故說種種法門,皆教以永 離妄想,因眾生妄想紛紜,離想很難,無念心體,惟佛獨證,有相皆虛妄,無念即如來。 無念是無妄念,故又教以持名念佛,以念止念,至於無念,即妄想離,而佛智現,是心作 佛,是心是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最簡易,最直捷,最極圓頓。 淨宗八祖蓮池大師說:「心本無念,念起即乖,而眾生無始以來,妄想慣習,未易卒 遣,今教念佛,是乃以毒攻毒,用兵止兵,念一佛名,換彼百千萬億雜念也。而妄從真起 ,波逐水生,即念即空,居然本體,非於念外,別得菩提。而念佛一法,復有多門,今此 持名,是為徑路之中,徑而又徑。因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賅之,以彌陀即是全 體一心,心包萬德,常樂我淨,本覺始覺,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萬名,皆此一名, 攝無不盡。眾生學佛,亦有無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賅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 心賅百行,四諦六度,乃至八萬四千恒沙微塵一切法門,攝無不盡。」 蕅益祖師說:「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故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 ,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也。聞而信,信而願,乃肯執持,方名聞慧 。執持,則念念憶佛名號,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 一、事持 深信西方確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現在說法。雖未了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彌陀即 我心,我心即彌陀等心佛不二之理,但以信佛的緣故,決志願求生彼國土,即萬緣放下, 一心繫念,句句分明,念念相續,行住坐臥,念玆在玆,如子憶母,無時暫忘,此是思慧 ,即是事持。 二、理持 深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萬德洪名,為繫心之境 ,一心持念,念極而空,徹悟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 能所雙亡,心佛一體,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令不暫忘,仍不廢事,此亦思慧,即是理持 。 三、持念方法 不論事持理持,方法很多:一、明持,是高聲朗念,或低聲細念,宜念南無阿彌陀佛 六字,南無是梵語,音譯為拿摩,意譯為歸命、歸依、救我、度我等義,表示恭敬與誠心 。二、默持,凡靜坐、或人地有礙,不宜出聲念,若污穢不潔之處,或沐浴、便溺、睡眠 之時,出聲便不恭敬,只可無聲默念,宜念阿彌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難念。三、金剛持, 僅略動唇舌,半明半默念。四、記數持,為防懈怠,常持數珠記數念。五、攝心持,若心 難歸一,當攝心切念,攝耳諦聽,初用口念耳聽,漸用心念心聽,神念神聽。或用十念記 數念。即六根都攝,心自清淨。詳細方法,請參閱輯念佛三要。因多雜念,故以念佛的一 念,抵制萬念,,使萬念歸於一念,念到只有念佛的一念,沒有雜念,就是一心不亂。 四、事理一心 一心也有兩種:不論事持理持,持到伏除煩惱,乃至見思惑先盡,皆事一心。不論事 持理持,持到破一品無明,藏心開顯,親見本性法身佛,皆理一心。事一心,我執已亡, 不為見思二惑所亂,理一心,法執已亡,不為空有二邊所亂,皆是修慧。若到事理一心不 亂,還精進不輟,將見開智慧,發辯才,得神通,成念佛三昧,證念佛圓通,種種靈異瑞 相,皆得現前。但不可預存期效的心念,唯當致力於一心不亂就是。因一心不亂,為淨業 的歸宿,淨土的大門,若未入此門,終非穩妥,願與共勉!所以臨終時,須有善友助念, 或用念佛的錄音帶助念,以確保一心不亂,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第六 往生因緣善根福德 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有多善根和多福德的因緣。發菩提心,以深信切願,持名 念佛的淨業為正行,名善根,即往生之親因。以孝養父母,持戒修善等善業為助行,名福 德,即往生之助緣。不照這正行修的,即無善根,修了只求自度,而不發心度眾生的,就 是善根少;不照這助行修的,即無福德,修了只求人天福報,而不回向極樂,轉有漏善業 為無漏淨業的,就是福德少,皆不得往生極樂世界。惟有深信切願,一心持名念佛,每一 聲,都有多善根、多福德的無上大因緣,因為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念一聲佛名,即萬 德齊彰,罪消塵劫,福等虛空,故即以專念佛名為正行,就是散心念佛,善根福德也不可 稱量,決定可以往生,何況念到一心不亂呢?或因世事忙碌,不能念到一心不亂,只要信 願堅固,臨命終時,也能仗佛願力,慈悲加被,令心不亂,帶業往生。 若修其他法門,皆須消業往生,我輩業重凡夫,談何容易,當知無始以來,生生世世 ,所造罪業,無量無邊,假使罪業都有體相,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雖活百年,每一晝夜 ,念佛十萬,每一聲,皆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所消罪業,如掌上土,未消罪業,如大 地土,還要多劫、多生、多年月,正助雙修,精進不懈,纔能消盡罪業,十方淨土,隨願 往生。但初果昧於出胎,菩薩昏於隔陰,萬般將不去,惟有業隨身,又隨業受報,輪迴六 道,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能保來生,仍得人身,聞法再修嗎?惟有這持名一法,只要信 願念佛,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不問消業多少,在這一生,決仗佛力接引,帶業往生 ,但得生淨土,何愁業不消呢? 若恃佛力可以帶業往生,口雖念佛,心中不善,仍造惡業,而不改惡行善,投誠懺悔 ,必為業障所牽,決難往生。只有先憑自力,多修淨業和善業,纔是決定往生的因緣。故 佛說阿彌陀經,明白宣示:「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彼國即極樂世界。佛 說觀無量壽佛經更詳示:「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 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 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此三種業,乃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 業正因。」此令自力多修淨業,以為往生成佛的正因,不僅是往生的福德助緣。因此三福 ,一為世間善業,二為出世善業,皆淨業正因。三為淨業,發菩提心,深信以念佛求生之 因,必感往生成佛之果,而上求佛道,讀誦大乘經典及念佛以自覺,即修慧;下化眾生, 勸進行者念佛以覺他,即修福,覺行圓滿,福慧兩足,即已成佛。 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下生章說:「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唯墮惡 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令念佛,彼人苦逼,至心具足十念, 稱南無阿彌陀佛,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 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 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此專 仗佛力,由佛力引發自力,至心念佛,僅具足十念,即與佛力相應,雖消除罪業未盡,即 獲帶業往生。如未帶罪業,住生之後,何又為說除罪法呢?這就是佛說帶業往生的根據。 凡帶淨業越多,惡業越少的人,往生品位越高,華開見佛越早,成佛越易。望各位多培養 善根,多積聚福德,以為今生決定上品上生的因緣啊! 第七 往生品位九品四土 人到臨終生死關頭,死逆生順,二習相交,一生所作善惡二業,同時頓現,作善的現 善境,作惡的現惡境,念佛的人,現西方勝境,佛及聖眾,放光接引,身無病苦,心不貪 戀,全身都冷,惟頂門獨熱,這是往生的證驗。大集經佛說臨終徵驗偈云:「頂聖眼天生 ,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因人將死之時,熱氣從上而下的墮落,從下 向上的超升,第八識從頂門出,識離纔冷,即得往生聖道,不經中陰,一念之間,生極樂 國,託質寶蓮,自然化生,不由胞胎,不假乳養,即得清虛報身,相好具足,純丈夫相。 隨念佛功行的深淺,分品位的高下,故有九品四土分別,纖毫不濫。 一、九品 凡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心多散亂的,即是下品下生;念佛時散亂漸少的,即是下 品中生;念佛時便不散亂的,即是下品上生。念到事一心不亂,不起貪瞋癡的,即是中三 生。念到事一心不亂,任運先斷見思塵沙等惑,也能伏斷無明的,即是上三品生。 二、四土 凡信願持名:而消伏業障未盡,仍帶惑業往生的,即是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淨土。持 到事一心不亂,見思惑斷盡而往生的,即是極樂世界的方便有餘淨土。持到理一心不亂, 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乃至破四十一品無明,位居等覺菩薩,皆往生極樂世界的實 報莊嚴淨土,也分證常寂光淨土。若持到究竟之處,四十二品無明斷盡而往生的,即是極 樂世界的常寂光淨土,也就是候補佛位的大菩薩。因常寂光淨土,是佛所居。實報莊嚴淨 土,是真實果報土,種種莊嚴,無障無礙,故又名實報無障礙土,是法身菩薩所居。方便 有餘土,是佛以權巧方便而設的化城,乃中途暫住所,名有餘涅槃,非究竟寶所的無餘涅 槃,故名方便有餘土,是聲聞、緣覺、二乘,和沒有證得法身的菩薩,已斷見思煩惱,未 破無明的,寄居於此。凡聖同居淨土,是佛菩薩為化度眾生,而現身說法,與凡夫共同居 住的淨土。 三、圓淨四土 極樂世界,本是凡聖同居淨土,也橫具上三淨土,因為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故。佛在 同居,即寂光淨土,菩薩在同居,即實報淨土,聲聞在同居,即方便淨土,眾生在同居, 以持名之善根福德同佛,故能圓淨四土,圓成佛果。縱具足五逆十惡,罪業深重的眾生, 只要臨終十念功成,也能仗佛慈力接引,帶業往生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雖是下品下生 ,也能橫出三界,圓淨四土,圓證不退,因為壽命無量,皆得一生成佛。有這樣成佛捷徑 的簡易圓頓法門,還不死心專修嗎? 第八 普勸專修 捨觀持名 或問一心持名,往生可保,兼修妙觀,生品必高,何必勸捨觀想,而專修持名呢?當 答以:淨宗二祖唐善導大師,淨業專雜二修說云:「問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號?答 :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颺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 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 ,得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不違教故,順佛語故。若捨專念,修雜業者,百中希得一 二,千中希得三四。何以故?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 不順佛語故,繫念不相續故,心不相續念報佛恩故,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樂近雜 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願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臥,必須厲心克己,晝夜莫廢 ,前念命終,後念即生,永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豈不快哉。」 印光祖師云:「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所示專修,謂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 念,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回向往生,以心不純一,故難得益 。此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又云:「切不可謂持名一法淺近,捨之而修觀像、 觀想、實相等法。夫四種念佛,唯持名最為契機,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露, 西方妙境,徹底圓彰,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而徹見西方。今人教理觀法,皆不了明 ,若修觀想、實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昇反墮,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既蒙明示:觀難成就,或至著魔,決不可捨持名修觀想,亦不可兼修,以免求昇反墮。 願即捨觀持名,一心專修,畢命為期,命終即生極樂世界。 第九 結勸專勤 覺明妙行菩薩西方確指云:「修淨之法,不出專勤二字,專則不別為一事,勤則不虛 棄一時。」又云:「大凡修淨土人,最忌是夾雜,即是又誦經,又持咒,又做會,又好說 些沒要緊的禪,又要談些吉凶禍福,見神見鬼的話,卻是夾雜也。既夾雜,則心不專一, 心不專一,則見佛往生難矣,卻不空費了一生的事。你如今一概莫做,只緊緊持一句阿彌 陀佛,期生極樂,日久功成,方不錯卻。」 印光祖師說:「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如身無事累,固當從朝至暮,從暮至 朝,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大小便利,一切時,一切處,令此一句洪名,不離 心口。若盥漱清淨,衣冠整齊,及地方清潔,則或聲或默,皆無不可。若睡眠、及裸露、 澡浴、大小便時,及至污穢不潔之處,只可默念,不宜出聲,默念功德一樣,出聲便不恭 敬。睡若出聲,且致傷氣。雖長時念佛,無有間斷,須於晨朝向佛禮拜畢,先念阿彌陀經 一遍,往生咒三遍,即念讚佛偈,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隨即但念南 無阿彌陀佛六字,或一千聲,或五百聲,當圍繞念。若不便繞,或跪、或坐、或立,皆可 。念至將畢,歸位念觀音、勢至、清淨大海眾菩薩,各三稱。然後念淨土文,發願回向往 生。念淨土文者,令依文義而發心也,若心不依文而發,則成徒設虛文,不得實益。淨土 文畢,念三歸依,禮拜而退。此為朝時功課,暮亦如之。若或事務多端,略無閒暇,當於 晨朝盥漱畢,有佛則禮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 ,即念小淨土文,或但念願生西方淨土中四句偈,念畢,禮佛三拜而退。若無佛,即向西 問訊,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門,乃宋慈雲懺主、為王臣政務繁劇,無暇修持者所立 也。以眾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借氣攝心,心自不散。然須隨氣長短,不可強使多念 ,強則傷氣。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傷氣。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此法能令 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念數雖少,功德頗深。極閒極忙,既各有法,則半閒半 忙者,自可斟酌其間而為修持法則也。」普勸諸位大德居士,對於這成佛捷徑的無上圓頓 法門,自應老實專修,勿視為難事而退卻,勿視為易行而懈怠,勿視為淺近而藐視輕慢, 勿視為高深而不敢承任。因所持的佛號,真實不可思議,能持的心性,也真實不可思議, 持一聲,一聲不可思議,持十百千萬無數聲,聲聲皆不可思議,決蒙佛加被,使宿障自除 ,善根增長,災病全消,福壽綿延,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 境,常得現前,蓮萼光榮,金臺影現,均非娑婆界內之人矣。他日蓮池海會,把手共行, 一生成佛,可為預賀! 成佛捷徑終 附錄 印光祖師普勸全球同胞同念觀音聖號啟 觀世音菩薩,於無量劫前,久已成佛,號正法明,但以悲心無盡,慈誓莫窮,故復於十方 世界,現菩薩及人天凡聖等身,以施無畏,而垂濟度,普門品所謂「應以何身得度者,即 現何身而為說法。」不但現有情身,即山河船筏,橋樑道路,藥草樹木,樓臺殿閣,亦隨 機現,總以離苦得樂,轉危為安為事。凡遇刀兵水火,惡病惡獸,怨家對頭,惡鬼毒蛇, 種種危險者,果能至誠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即可蒙菩薩加被,轉危為安。現在殺劫瀰漫 ,全球皆無安樂之處,亦無安樂之人。願中外同胞,同念觀音聖號,同以觀音救苦救難之 心為心,同以觀音利人利物之事為事,則人我念空,鬥爭事息,自可同享太平,共樂天常 。縱定業難轉,喪身失命,亦可仗菩薩力,往生西方,而出苦海也。凡我中外同胞,祈共 鑒此愚誠!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03.5.190
jsr813:南無阿彌陀佛 03/24 21:00
busa:嗡.嘛呢貝美.吽 03/25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