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yinshun.org.tw/95thesis/95-02.htm 伍、《清淨道論》與《廣論》「念死」修持的功德道果 不論《清淨道論》或《廣論》都提到,若是勤修念死能獲得諸多 善妙的功德勝利,接下來將對二論述及的功德利益與獲證果位作 探討研究。 一、《清淨道論》「念死」修持的功德道果 透過念死修持可以獲得的道果,《清淨道論》文中有具體的說明 :「由修念於死亡的行相,以數數作意,而得修習其心,住念於 死的所緣,鎮伏於五蓋,而得現起禪支。」[55]而現起禪支的程 度,因為死亡所緣的自性法及悚懼故,不得安止定,只證近行定 。[56]此外,論中對修持念死功德敘述為: 勤修念死的比丘,是常不放逸的,對一切有得不愛樂想,捨棄命 的愛者,是呵斥罪惡者,不多貯藏,對於資具離諸慳垢,得至熟 練於他的無常之想,隨著亦得現起苦想及無我想。……如是(修 習)則不陷於(恐怖昏昧)而得無畏無昏昧而命終。他於現世縱 使不證不死(的涅槃),來世亦得到達善趣。[57] 《清淨道論》認為,藉由死隨念可以對治放逸、慳貪愛著之罪惡 ,而且能策勵行者熟稔一切皆是無常變易的特性,在變化不居的 過程中更加體認無常實質為苦,也從苦於未能主宰、自由支配, 現起無我之想。無常、苦、無我三種想的生起,屬於佛陀依有情 而說「三法印」[58]的前二支。在這裡可以看出《清淨道論》死 隨念修習的功德,能開顯出佛陀觀察緣起而證悟的慧觀:即因「 諸行無常」而體會無常是苦,在無常之苦中確認無我性,得到「 諸法無我」的定解。[59] 此外,勤修念死的功德也能發揮在眾生對於善終的期待。藉著平 時正觀死亡的鍛鍊,修行者臨終由於具有正念與正法的良好依怙 ,將不會落入憂懼與昏昧的情緒,來世得以往趣善果。 二、《廣論》「念死」修持的功德道果 《廣論》十分肯定修念死法門能得極大勝利。宗喀巴列舉出諸多 經論對此法門的讚歎,如《大般涅槃經》﹕「……一切想中,無 常死想是為第一,由是諸想能除三界一切貪欲無明我慢。」[60] 更讚美由憶念死亡對治不死之倒見,是為一切圓滿之門。[61]將 《廣論》所述及修持死想的功德利益整理歸納,分別為以下三點 :[62] 1.見世法不實,遮止惡行:「謂若真起隨念死心,譬如決斷今明 定死,則於正法稍知之士,由見親屬及財物等不可共往,多能 任運遮彼貪愛,由施等門樂取堅實。如是若見為求利敬及名稱 等世間法故,一切劬勞皆如扇揚諸空谷殼,全無心實,是欺誑 處,便能遮止諸罪惡行。」 2.殷重精進,修集眾善:「由其恆常殷重精進,修集歸依及淨戒 等諸微妙業,遂於無堅身等諸事取勝堅實。」 3.自利利他:「由是自能升勝妙位,亦能於此導諸眾生,更有何 事義大於此。」 除了上述諸多修持念死可獲之利益,「念死無常」在《廣論》全 論道次第的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出是屬於「正修下士道意樂」, 為策發希求後世之心的修法之一。換言之,《廣論》念死修持的 最基本目標,就是冀望後世的下士道果,利用隨念當死,令心厭 捨現世享樂,而於後生人天善趣。不過《廣論》再補充說明,念 死不僅在下士道初入門時修持,在每個菩提道階段都有其修行的 意義。[63]如同《菩提道次第略論》所述,下士道是藉由念死作 為牽引,勸導斷惡修善以為後世;中士道亦要依念死發出離心, 策勵精進;即將圓滿次第之際的上士道,仍須念死以為催促,轉 冤親愛憎心為悲憫心。[64] 若要歸結《廣論》所示念死修持的功德,可以論中一譬喻來說: 「如是又以是(念死)能頓摧一切煩惱惡行大椎,是能轉趣頓辦 一切勝妙大門。」[65]宗喀巴認為,在這樣一殊勝的法門修持中 ,行者由於思死無常,得以超克現世之戀著,能夠止惡行善來世 得至善趣,更甚者,有助於成辦圓滿自利利他的菩提道業。 三、《清淨道論》與《廣論》「念死」修持功德道果之比較 基本上,要將二論念死修持的道果作比較,並不容易,因二論本 身即屬於不同的修道體系。以解脫道為本的南傳《清淨道論》, 念死的目標就是證得禪定,雖然由於死亡所緣本身性質的限制, 只能證得近行定,於來世得到善趣勝有,若欲抵達煩惱解脫的阿 羅漢果,則需再轉修其他觀法。《廣論》是菩提道次第的導引, 修持念死所位於的下士道若能圓滿,基本目標至少是後世獲得人 天勝位;而若持續積極地恆持念死,亦將是策勵成就中士或上士 道的菩提資糧。不過,重要的是,二論所歸導的修持道果,最基 本可以獲致人天善趣是相同的。 在思惟死想所獲致的功德上,二論雖有敘述篇章比例的繁簡差異 ,但大抵而言,所要表達的利益是相似的。《清淨道論》談及的 功德不多,修死隨念主要可以導致不放逸、不對現法慳貪,和積 極地熟練無常乃至苦、無我想;[66]而《廣論》強調修習的勝利 雖多,也可歸納為同質性的三類:透視現法的無常、捨離貪等諸 惡與精勤修集善業。當然,屬於大乘系統的《廣論》,念死修習 的勝處還包括可以兼顧自利與利他,亦即藉修念死而自昇妙位與 導諸眾生。通常大乘經論談及修道功德時,有關歸導發菩提心、 學菩薩行乃至能圓滿自他的系列勝處,就不是以解脫生死煩惱、 趣向涅槃為導的《清淨道論》及其所屬的南傳修行系統會強調的。 陸、結論 佛法傳世兩千五百多年,即使各宗派弘法的目標同為解決現實人 生的苦迫,然隨著時空差異等因緣的開展演變,其各自所延襲下 來的修習方便,則顯現出不盡相同的風貌。本文所選定的研究文 本《清淨道論》和《廣論》,各為南傳與藏傳系統中闡明修道次 第的重要論著,運用第參、肆和伍的篇幅,分別從三個面向對二 論的念死修持進行比較研究。 就第參部份念死意涵來說,釐清正確或錯誤的作意發心與對象, 可以說是二論皆認同的初步修習念死之關鍵。客觀不帶情緒地推 度自身死亡之降臨,是《清淨道論》闡釋如理念死的重點;但若 依凡夫懼怕死亡的常情來說,《廣論》強調從正見善惡業果原則 開始,進而引生對死亡的憂懼然後發心修持,是較順於人情的入 手方便。 其次,第肆段修持的方法與次第,《清淨道論》詳列二種方法八 種死亡相關的行相,提供修行者擇一行相作為隨念與專注的所緣 ,藉由數數作意住於念死的所緣,鎮伏於五蓋,得現起近行之定 ;而《廣論》建立「三因相九根本三決斷門」的思擇修習系統, 不僅論述架構有因果關係,更具備修持的引導次第,然後加上思 擇修與止住修的交相應用,以達到念死修行的目的。從上可見, 相較於《清淨道論》死隨念僅需擇一行相思惟專修,《廣論》思 惟系統要行者次第念死的三因相九根本等項度明顯較多。不過若 將二論所述及思惟行相的內容進行歸類比對,《清淨道論》修法 二陳列出的八種可選修的思惟行相,幾乎可以完全配入《廣論》 的前二根本與所屬的六因相中,唯《廣論》之第三根本「思惟死 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及其所屬的三種因相:死時必捨親友 、財物和身體,乃《清淨道論》的思擇修行相未有提及的。這可 能與《廣論》在念死意涵所強調「正確發心的念死必須遠離世俗 性的貪生怕死」有關,於是宗喀巴在念死修持的踐行上,再次提 醒行者要篤定思惟修習一根本:唯有掌握正法才能協助面對死亡 ,世法的牽絆不僅無益、死時還須徹底捨離。 從前二部份所顯示的念死之意涵和修持方法,二論縱有不少的相 異互缺,然在第五段修持功德道果的比對,二論基本上反映出相 似的結果──修念死法門得以捨斷諸惡、修集眾善、來世成就人 天善趣,而屬於大乘菩提道系統的《廣論》,還包括了導引成就 眾生。不過,有關修證之道果,以解脫道為目標的《清淨道論》 說明,死隨念受業處性質的限制僅能達到近行定,若要再晉升更 高的解脫階位,則須轉修其它所緣;而以成就佛果為最終目標的 《廣論》則認為,念死之理必須貫通於下、中、上三士的菩提道 次第中,恆持不廢懈以獲致最終的自他圓滿。 透過上述三個面向的比較,本研究所選擇的《清淨道論》和《廣 論》,在修持念死的主張有共通之處,也有相異之處。《清淨道 論》具備百科全書的體性,〈死隨念〉篇章也不例外,整體而言 ,《清淨道論》著重於念死作為一修定業處的基本定位和過程說 明,內容詳盡而充實。但基於凡情常住於現法安樂,為對治心常 執不死之顛倒想,《廣論》〈念死無常〉之「三因相九根本三決 斷門」思擇修系統,乃從行者憂懼畏死、發心起修到堅固誓願的 歷程,提供了層層引導、次第昇進的問題解決機制。佛法在思想 理論與實踐之道的二元兼備,以及尊重眾生根機或立場、准許以 應機說法或方便思想教導同一真理的特有教化方法,不僅是原始 佛教時代佛陀說法的基本立場,同時也是佛教修持法門能夠傳衍 二千五百多年的原因之一。[67]故以本文探究的念死法門來說, 《清淨道論》是以隨念於死作為修定業處的設計,引導行者選擇 一種死亡行相作思惟,如理推度死亡之降臨,然後進入止禪的修 練;而《廣論》在〈念死無常〉篇章中,乃從體察眾生根機著手 ,築構一套思惟修與決斷行漸次配合的「修念死理」系統。對於 修行者而言,若能對二論皆選擇死亡作為修行所緣,掌握存於其 中的特勝設計與修法的精嚴之處,相信將能增益念死修持的多元 性和完整性。 死亡無常的威脅古今皆同,面對死亡的良好心態將有益於現世生 命的開展,乃至決定臨終擁有無憂懼的尊嚴。近代生死教育的普 受重視,喚起人們正視死亡課題並反思生命意義。其實,修念死 想以對治放逸、超越死怖乃至作為解脫的所緣,早已在佛世成為 佛陀教導弟子們廣修的法門之一,而修持的智慧、要領亦隨著時 空遷變得到祖師大德們的印證或添補。不過,「念死」二字於憂 鬱事件頻仍的今日社會,若僅從字面上了解而未進入修行真義的 商榷,也許可能產生令人誤解之虞,以為佛教修法具有鼓勵向死 的傾向,好比佛世曾發生比丘們因聽聞不淨觀修行而厭患其身的 自殺事件。[68]是故再好的修持道理,仍需仰賴正知見與善知識 的導引。就念死的修持法門來說,《清淨道論》與《廣論》皆是 提供相關指導的良好論書,因此透過本文對念死修持的論述,設 若能參照比對彼此的互缺情況,不啻可以擴大修持念死的視野, 貫通了解念死修持的全貌,於實修運作時更能互補與參考。 事實上,佛陀的教法本身就是一帖可以直視死亡的修行良方,由 於末學目前的能力有限,僅能從漢譯經典與相關的中文資料進行 比較,著實缺乏巴利、藏文與國外學術成果的考察探討。並因時 間和篇幅的考量,僅談及念死修持的意涵、方法及道果,有關念 死的前方便準備、未修過患、乃至修習上是否產生副作用等項度 ,亦可再作進一步的比較與討論。此外,除了本文引用的《清淨 道論》與《廣論》二部論典,還可以擴大範疇比對同樣述及念死 修持的《阿含經》、《正法念處經》、《解脫道論》、《成實論 》等,是作為念死法門未來還可以繼續努力探究的方向。 -- 是故,我執皆緣無常五取蘊相,妄執為我。 然諸蘊相從緣生故,是如幻有。 【成唯識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31.74.143
cool810:做個補充,只用"下士道"、"中士道"的語詞易讓人誤解,實際 01/07 17:07
cool810:上在廣論中是用"共下士道"、"共中士道"等,"共"的意思表示 01/07 17:08
cool810:為不可或缺之基礎,少了這個"共"字會讓人以為上、中、下士 01/07 17:09
cool810:道可別別無關(如誤以為上士道可拋棄中士、下士等道),在 01/07 17:11
cool810:藏傳佛教的次第中是彼此共構深化,而非揚棄之,上士道行者 01/07 17:12
cool810:對於中、下士道之理更能深入體會實修。舉個粗淺的比喻,如 01/07 17:13
cool810:我們說這棟建築有三層樓,單只三樓時其實三樓是築基於共二 01/07 17:14
cool810:樓、共一樓,而非只是空中閣樓。同樣的,下、中士道等基礎 01/07 17:15
cool810:不穩固則亦無上士道,並非上士道者就揚棄中、下士道,若有 01/07 17:16
cool810:此誤解本身恐非腳踏實地而望文生義之行者。 01/07 17:18
AHJKL:修念死功德能大增修行,因為這是一般人不會去碰觸的 01/08 21:49
AHJKL:c大所言,如同五乘教法,若認為菩薩乘不共聲聞緣覺也是錯誤 01/08 21:51
AHJKL:聲聞乘不需修人天乘也是不對的。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 01/08 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