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yinshun.org.tw/95thesis/95-02.htm 貳、文獻概觀 一、近代「念死」修持相關研究概況 與生死相關的研究課題已是近十年來的顯學,不論在教育、宗教 、法律、科學等層面,皆有著熱門且廣闊的討論空間。而佛教中 佛陀對生死觀照的教示,也隨著生死教育的普受重視,相關議題 的研究逐漸多元而豐富起來,譬如:臨終關懷、生命教育、器官 捐贈、複製人、生死觀等。大體而言,研究文獻可以略分為以下 數類:一、佛教與其他宗教之大範圍生死觀比較探討;二、有關 臨終輔導、生命科學等熱門論題的佛教觀點研究;三、針對佛教 中一經、一論或某個體之修持為研究的文本材料,進行生死議題 探究。[16]其中,第三類設定文本範疇作一主題性研究,為本文 的論述類型。 廣義的說,目前傳世的佛教經論以及從古至今高僧傳著,皆記載 著豐富的生死修持的相關資料,故屬於第三種類研究生死議題的 佛學論文並不少。然而,直接以《清淨道論》或《廣論》為範圍 的生死探究並不多見,論文方面有林士倚,2004年南華大學生死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宗喀巴三士道思想中的生死觀──以《菩 提道次第廣論》為主之探討〉,選擇《廣論》為研究資料來源, 對於宗喀巴的三士道思想進行死亡觀和生命觀的分析探究,試圖 整合為一系列由「憶念死亡」的逐步調心,乃至究竟解脫的「以 死超生」實踐次第,提供現代人生死智慧與實踐的資糧;[17]明 法比丘也曾發表關於《清淨道論》中「思惟死亡」的意義;[18] 馬來西亞的法增比丘於〈佛教四護衛禪─死隨念〉[19]一文中, 列出《清淨道論》、《廣論》和其他經論述及的念死修持,與本 文選定的二論研究範圍最為近似,不過該文僅止於相關經論中念 死修持的說明介紹,並未作進一步的分析比較,故本研究選擇著 力於《清淨道論》與《廣論》二部論書念死修持的異同比較。 二、《清淨道論》與《廣論》的介紹 本文擬用來比對念死修法的二部論書《清淨道論》與《廣論》, 將以本小節概介其思想意義與歷史價值。 《清淨道論》是覺音尊者於西元五世紀撰著,作者覺音曾遍註巴 利三藏聖典,奠定後來斯里蘭卡大寺派[20]佛教獨興和發揚的根 機。《清淨道論》是覺音尊者引用南傳三藏要點,並參考當時斯 里蘭卡所流傳的諸多古代三藏義疏、史書和諸師論著,將南傳上 座部的教義體系依大寺派思想分別組織寫成,乃綜述南傳上座部 佛教思想最詳細、最完整、最著名的一部作品,是研究南傳上座 部教理的必讀之書[21]。《清淨道論》以戒定慧三學為綱,站在 南傳上座部的立場,把一個佛教徒如何實踐由凡夫而入三學、趨 解脫的清淨道歷程,詳細地鋪陳出來,可視為現代佛教徒在解脫 道的實踐上最佳參考資料之一。[22] 而《廣論》是中興西藏佛教的宗喀巴大師,於西元十四世紀初, 依彌勒菩薩《現觀莊嚴論》以及阿底峽尊者《菩提道炬論》二書 為架構,廣納三藏十二部經典之精要,再循著龍樹、無著二大論 師的軌道,往趣究竟佛果,分三士道由淺入深的進程而編成。菩 提道次第教法的殊勝,在於呈顯趣證佛果所必須經過的歷程,從 初發心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有淺深漸次不可缺漏的修學階段。當 時的西藏佛教,多數修行者對佛法的整體性、差異性、方便性不 能融會貫通,故造成對自他的教理與修持有偏執或棄捨的心態。 宗喀巴建造菩提道次第教法,欲將三藏一切法之精要,不論派別 、傳承皆完整地涵攝包括,並教導修行者如何於法義從聽聞、思 惟到修持的具體實踐內容,實是綜攝藏系三藏十二部要義所編成 的成佛之道指南書。 總之,不論是《清淨道論》或《廣論》,二者於其所屬的佛教傳 承系統,皆為完整攝持佛法要義、能夠引導實際修道次第的重要 指標性論典。 三、二論之「念死」修持在原論中的定位 《清淨道論》全論共二十三品,依三大修學主題次第敘述,分別 是:前二品說戒,中間十一品談定,後十品說慧學。一般公認南 傳上座部的修學精華就是定學與慧學,本論在談定學之前先教導 戒學,乃因修定須以清淨持戒為基礎,並在定境完成後進入慧觀 ,以戒定慧三學導向去除一切垢穢、究竟清淨的涅槃。其中定學 上承戒學、下啟慧學,處於關鍵的樞紐地位。[23]《清淨道論》 共提出四十種適合修習世間定以達到心清淨的方法──四十業處 [24],本文所探討的念死修習,即是四十業處中十隨念的其中之 一「死隨念」。 念死的修習位在全論的第八品〈說隨念業處品〉,承繼前面佛、 法、僧、戒、捨、天六隨念之後,再說明以念死為所緣的修定方 法。此處所證得的禪定是由於念死之力而生起,故稱此一業處為 「念死」。四十種業處乃提供不同性格的行者入手修定,對治煩 惱以發展智慧,性空法師認為心思敏銳、覺知力強的人適合修死 隨念。[25]不過四十業處的禪定程度有不同的分別,以死為業處 的禪定修習,有其本身的限制,鎮伏五蓋後僅能證得近行禪,若 要得到更高的禪定或斷除煩惱成就智慧,則需轉修其他所緣。[26] 《廣論》的特色,就是將整體佛法作次第、系統的歸納,架構起 下、中、上三士道的修學藍圖,並依次教導攝受各類眾生。下士 道修法的目的在培育行者之心關注於來世去處,方法就從照見死 亡無常開始,進一步朝向怖畏惡趣而積極於人天善業、正見業果 等修持。有了下士之基礎,《廣論》再引導修行者思惟生死輪迴 之苦,發起強烈的厭離心,於是進修戒、定、慧三學,致力永久 解脫生死之苦,此為中士道的修習。最後,上士的修行啟動於不 止自己的離苦,欲發心利益一切有情而廣行六度、四攝等法門來 圓滿佛果。本文探討的念死,就是在《廣論》的下士道中,以此 修學引導行者之心從貪圖現世的利樂,轉變成希求後世的安養。 作者宗喀巴以為成就此一體認的重心,要從「思惟此世不能久住 憶念必死」,也就是念死無常開始。 〈念死無常〉位於《廣論》下士道的入道之首,使得思惟死亡的 課題,成為藏傳佛法修習系統中重要的區別指標;換言之,能夠 進入死亡的思惟,才算是菩提道的下士。故可以說,《廣論》從 念死修習揭開三士道正行的序幕,而不論修行者之目標為下士的 來生善趣、中士的解脫生死或上士的圓滿佛道,都得依念死為起 點作次第的修持。 參、《清淨道論》與《廣論》「念死」的意涵 一、《清淨道論》「念死」的意涵 前文提過,《清淨道論》中念死的修習,是屬於修定四十業處中 十隨念之一「死隨念」。而此處念死所謂的「念」,就是指「隨 念」,覺音尊者解釋為「數數起念」,於念應發生之處隨適而念 。至於憶念的所緣,也就是數數起念的對象──「死」,在論中 也有清楚的定義,指的是有情命根的斷絕,含攝「時死」與「非 時死」二種,而非諸阿羅漢斷除輪迴之苦的「正斷死」、諸行剎 那滅的「剎那死」以及屬於無情物的「通俗死」。論中說,「時 死」為由於福盡、壽盡[27]或兩者俱盡所發生故死;「非時死」 指的是生存受斷業所毀而死[28],也就是一般稱的橫死。 《清淨道論》念死修法的介紹中,針對念死的如理和不如理作意 有明白的澄清,其關鍵在於:思慮對象的死是否生起憶念感動及 智。非理作意的念死,論中舉例: 如果念喜愛者的死,如生母念愛子之死則生悲;若念憎惡者的死 ,如怨敵念他的仇人之死則生歡喜,若念全無關心者的死,如燒 屍者見死骸則不起感動;若念自己的死,如畏怯者見屠殺者之舉 劍則起戰慄…[29] 可見念死的對象若造成修習者失去正念、理智,生起悲、喜、憂 懼情緒,或根本毫無感覺而生不起迫切的念死之心,皆不適合作 為死隨念的所緣。相反地,如理作意的念死,是一種正思惟的歷 程: 在各處見了被殺或死的有情,思慮他們過去曾是知名之士的死而 生憶念感動及智之後,當起「死將來臨」等的方法作意。[30] 也就是說,死隨念的如理作意,是指面臨有情的死亡,能具有理 智與正念的思惟,對自己生起「死將來臨」、「命根將斷」、或 「死、死」的方法作意,這才是《清淨道論》正確的念死意涵。 《清淨道論》於念死的意涵分析,著重所緣與作意歷程的對錯釐 清,恰當的死亡隨念對象以及正確的運心觀想過程,是《清淨道 論》死隨念的修行者起修時應先辯析把握的正確見解。 二、《廣論》「念死」的意涵 《廣論》所說的念死修習,法尊法師於科判所下的註記為「思惟 此世不能久住憶念必死」[31],可見念死的修習是涵括了「思惟 」與「憶念」二種心念之行;也就是透過對攸關死亡的景況如理 思考之後,生起憶持明記之心。論中先破斥錯誤的念死發心,然 後引導認識何謂正確的念死。根據日常法師的見解[32],此處宗 喀巴對「當發何者念死心者」的正邪澄清,是念死修持的關鍵, 因為倘若對準備起修的道理,沒有根本的了解或是態度不正確, 將可能導致往後不敢修念死或實際修時走錯路。關於念死的錯誤 發心,論中說明如下: 若由堅著,諸親屬等增上力故,恐與彼離起怖畏者,乃是於道全 未修習畏死之理,此中非是令發彼心。[33] 可見,《廣論》認為發念死心並非是由於想到將與堅固戀著的親 友、財物等分開,而產生對死亡的恐怖懼怕,這僅是一種世俗性 貪生怕死的心態。實際上,真正應當掛念、感到恐怖的,論中指 出: 謂由惑業增上所受一切之身,皆定不能超出於死。故於彼事雖生 怖懼,暫無能遮,為後當來世間義故,未能滅除諸惡趣因,未能 成辦增上生因決定勝因,即便沒亡而應恐怖。若於此事思惟怖畏 ,則於此等有可修作,能令臨終無所怖畏。[34] 也就是在了解自己這個由煩惱所感的業報身不能不死之後,明白 將來死時能引墮惡趣的惡因尚未滅除、能感得善趣的淨因未有積 集,才是應該感到憂悔與擔心的對象。這種在死前未能斷惡修善 所生起的畏懼,若是正確地思惟培養起來,不但不消極,反而是 一種爭取分秒來修行的念死心,能積極地淨除罪障、積聚善糧, 臨終則不害怕死亡。[35]如同宗喀巴大師在《廣論》中引述《本 生論》所云:「……若何能令我意悔,我未憶作如是事,復善修 作白淨業,安住正法誰畏死。」[36] 由上所知,《廣論》的念死意涵,著重在辨別憂懼死亡的來源, 破斥貪戀世間故怕死的心態,強調的是由正見業果原則而畏死, 進而決定起修的思惟憶念歷程。 三、《清淨道論》與《廣論》「念死」意涵的比較 關於念死二字的意涵,《清淨道論》具有百科全書的體性,一開 始就明確界定「念」與「死」二字的字義與指涉範圍,避免讀者 陷於模糊。而《廣論》重在修道次第的引導,逐字逐義的解析雖 未談及,但仍可從文中瞥見「念」具有思惟和憶念的意旨,而類 似《清淨道論》對「死亡」具體的解析分類,《廣論》則在中士 道〈思惟集諦〉中探討流轉生死的理則才有說明。[37] 不過,《清淨道論》死隨念之非理到如理作意,以及《廣論》念 死的錯誤到正確發心,對於念死的正邪辨證二論皆有著墨,而且 論述的方法同樣地先從反例的破斥之後,再說明正確的念死態度 。但二論所謂的正與邪、如理與非理,並不相同,嘗試表列如下: http://www.yinshun.org.tw/95thesis/95-02-p14.gif
由表一可見,《清淨道論》念死作意的如理與不如理,著重在從他 人推度到自己的死亡思擇,是否為一個正念思惟、不涉及情緒的歷 程;《廣論》是從自身怖畏死亡的原因,為貪戀現世享樂或擔憂道 業未成,來判斷念死發心的對錯。不過,雖然二論認定的錯誤本質 並不相同,但可以發現二論所謂念死的非理作意或錯誤發心,背後 均存在一個根本原因──思惟或隨念對象的選擇錯誤。 -- 緣合故有,緣盡則滅。業集隨心,相現果起。不失不壞,相應不差。 【占察善業惡報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31.74.143 ※ 編輯: lilneige 來自: 116.231.74.143 (01/06 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