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此為講稿 欲聽取或觀看影片檔 請至佛陀教育中心自行下載 由於至佛陀教育中心網站擷取 因原稿皆為直式 末學wangluke另行編篡為橫式講稿 系統指令不熟 若有異或字錯 還請大德指導修正 計畫一日貼一講稿 共七講 以下皆為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網頁取得 釋淨空法師講述 淨空法師所有講演著述之電腦文字、影音媒體,暨四眾同修打字、校對、整理、錄製, 公開授權大眾免費流通、播放、閱讀、收聽。欲轉載請加註出處為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不得擅自加註版權所有,任意增減內容,標價販賣,非法牟利, 侵害公眾權益及原著本意。如有故違,將予查究,特此聲明。 以上 合十 --------------------------------------------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清 藕益大師解 民國華藏蓮社 淨空法師講述 -------------------------------------------- 第三講 ⊙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  經文:『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舍利弗。      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一、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回福行。    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信願為前導,持名為正修。  持名時,心如佛,願如佛,解如佛,行如佛,則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故經云:億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二、依報妙    經云:『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苦苦 ─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五蘊熾盛。煩惱逼身故。 ┌無眾苦├壞苦 ─樂是壞苦,不久住故。 │   └行苦 ─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  │ │ 1.總說┤ ┌─無罪報之苦 │ ┌┤ │    │└─無享受而造業之集 └受諸樂┤ │┌無求寂滅之退轉 └│ └無修道之障礙 2.地利之樂(居住)    經文:『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3.眾寶欄樹─( 地利之樂 )   (1) 七重表七科道品,又表圓滿之意。四寶表常樂我淨四德。     自德深,他賢(彳扁),是極樂真實之因緣。 (2) 此等莊嚴,同居是增上善業(念佛)所感,亦圓五品觀:     (1.隨喜2.讀誦3.解說4.兼行六度5.正行六度)所感。 (3) 人民表因緣生法,聲聞表即空,菩薩表即假,佛表即中,圓融無礙也。  4.寶池德水─( 無老病苦 ) (1)上明住處,此節名生處。 (2) 此土同居是有漏惑業所感,彼土乃無漏淨業所成,又為阿彌陀願行之所莊嚴。 5.四色蓮花─( 無胎生苦,無愛別離苦 )   (1)蓮花大小光色不同,經云:眾生發心信願持名,池中即生一蓮蕊,標名於上,     若精進念佛,花則日大,光色日鮮,如中途退心或改習他法門,則花日枯。 (2)信心堅固,一生不改,則臨命終時,佛持此花,接引往生,及生此蓮中,     名託質蓮胎,清淨受生,花開見佛。 (3)光色實無量,略言四色耳。 (4)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彌陀因地,以四十八願,攝取二百一十億佛剎,     清淨之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也。     讀經史攝取古人之經驗,參學攝取今人之成果,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師法彌陀行也。  6.天樂雨花(天時之樂) 1.無求不得苦 ┌衣祴盛花(1)、(4) │ 2.得神通樂   (1)├他方供佛(2)、(3) │ 3.侍多佛樂 └飯食經行(1)、(4) 4.衣食行樂 (2)『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此句特為此土眾生而說,意顯往生之後,      有能力隨時返來,供養本師、彌勒,普度怨親,皆不難爾。 (3) 食時,即清旦,故約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議,不離彼土,常(彳扁)十方,     不假逾時回環也。 (4) 此文顯極樂,一聲,一塵,一剎那,乃至跨步彈指,兮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 (5) 又顯在娑婆,則濁重惡障,與極樂不隔而隔;在極樂則功德甚深,     與娑婆隔而不隔,斯意極深矣! (待續) ※ 編輯: wangluke 來自: 220.141.128.120 (06/06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