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II 竹林篇》有段章節, 談到了佛陀時代在憍(ㄐ|ㄠ,又音ㄑ|ㄠˊ)賞彌的僧團發生對立事件, 爭執的兩方各擁人馬互不妥協,幾乎直接造成憍賞彌僧團分裂為二. 據聞當時曾發生這樣的討論: 離開三位比丘之前,佛陀對他們說: 「比丘,僧團本來的性質就應該是和諧的。 我認為依照下列的原則,應該可以達到和諧相處:   1.共同享用一處公用的地方,如森林或家居。   2.共同享用日常的必需品。   3.一起持守戒律。 4.只用有利於和合的言語,避免導致僧團分歧的言說。 5.互相交換見解和心得。 6.尊重他人的觀點,而不要勉強別人跟隨自己的看法。 僧伽如能依照這些原則,必定能獲得喜樂與和諧。 比丘,讓我們以後就遵照六條原則。」 (摘自《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II 竹林篇》p146) --------------------------- 閱讀心得分隔線 -------------------------- 我們知道佛陀本身已經達到圓滿的解脫, 那麼相信他的證量必有某種究竟、圓滿、無瑕的終極意趣. 可是我們檢視他所留下的諸經,卻發現有不同層次的教法--彼此間甚至相違-- 不然為何即使是最接近原始佛教面貌的南傳佛教,也能分宗分教呢? 顯然佛陀為了不同根性的修行者, 留下了不同層面的指導--而非不變的單軌教法. 那麼,爭執於何為"正統的佛教"而必定要他人聽從己見,私智以為沒有很大意義; 比方我們知道,生病時當我們去有傳統的的正式醫院能得到很好的照顧、醫療, 可是有時在大醫院不能解決的毛病,可能在某個診所裡頭可以解決. 那麼基於"自利利他"的眼光,該診所的貢獻並不一定亞於正式醫院, 甚至有朝一日,這間診所即因對這疾病特別有研究而成為享譽的大醫院,而受到尊重承認. 在一個異質性很高的團體中同修, 如果能依於某種方式而得到大成就,那很好啊! 可是假使是再一步,強迫性地堅持質疑不合意的合法教言而起爭端, 私智以為這行為本身,已經違反了佛陀"不宣說單一層面教法"的本懷和用心. 於團體中彼此的相處,或許可參考上述憍賞彌事件後佛陀的意見. 我能根據清淨的意樂,與他人交換意見與想法; 我能尊重他人的看法,不勉強他人遵從我觀點. ^ ^ -- ◣◣◢ ◤ ◥ 當農夫栽種向日葵時,他們在田地上工作,犁耕田地並栽種向日葵, 他們不會在空氣或半空栽種向日葵,他們只在田地上栽種並收穫它; ◣ ◢當重複在田地上工作,他們不必日日祈求向日葵長出來並豐收滿溢, ◤◥◥ 在他們已經完成田裡的工作時,無疑向日葵自然會充盈他們的倉庫。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8.214.141
papau:看p大的文章有種很舒暢的感覺^^... 59.104.228.155 05/25 17:49
papau:感受不到對立 分別 界線... 59.104.228.155 05/25 17:50
papau:大地連我最討厭的人也能包容 慚愧慚愧... 59.104.228.155 05/25 17:51
TBOC:推 包容 122.117.52.113 05/25 18:10
yggdrasils:推一個 123.192.64.159 05/25 18:46
Cid:推薦這篇文章.218.166.201.246 05/26 00:06
※ 編輯: phoneme 來自: 140.128.214.141 (05/26 09:47)
fyartist:推,善解說~ 76.102.198.217 05/26 11:04
wangluke:慚愧受教 菩薩文章真棒 阿彌陀佛 220.141.123.71 05/26 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