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您好 看完了你推薦的這個連結之後 我發現文中重點的部份在於 因此承繼雷迪尊者的內觀教學(包含烏巴慶、莫因尊者等)以及受其禪法影響的韋布 尊者、莫哥尊者的教導,雖然在修習內觀之前先修習出入息念,但他們並不要求禪修者 證得「禪那」。禪修者在獲得某程度的定力(剎那定或近行定)之後,或修習幾天的出入息 念之後,便開始轉修內觀。可以說,除了少數禪師如帕奧尊者(Pa-Auk Sayadaw, 1934-) 以教導先得禪那後修內觀的止乘者禪修方法著稱以外63,普遍而言,二十世紀緬甸的內 觀修行多不重視「禪那」(jh?na)的修習 63 帕奧尊者可說是影響台灣內觀修行風氣最深的緬甸禪師,比起其他緬甸禪修系統,帕奧 尊者的禪修著 作、開示有最多的中文譯本。近幾年來,研究緬甸佛教的西方學者,也開始注意到帕奧尊 者在當代緬甸 內觀傳統裡的獨特地位,如Houtman 曾述及帕奧尊者因教導奢摩他而不同於其他內觀傳統 ,他也提到帕 奧尊者多達三千多頁的緬文禪修著作尚未能在緬甸出版(見Houtman (1999), p. 272); 另如Jordt 在其博論 (附錄中),曾就帕奧尊者的禪法,訪談了Mehm Tin Mon(他曾跟隨帕奧尊者習禪,是緬甸 著名的阿毗達磨 老師,也是緬甸國際上座部佛教大學(ITBMU)教導「奢摩他」的禪修老師)(Jordt (2001), pp. 332-47)。帕奧 尊者的禪修方法,除了重視禪那的修習外,另一個重要特色是,相較於其他當代內觀傳 統,其禪修方法 更是完全緊密地結合上座部阿毗達磨的教理。 所以我去找了帕奧的中文著作 http://www.buddhastation.org/more.html 在這邊可以下載 雖然是簡體網站 但有繁體版的帕奧著作可以下載 感謝大德提供資訊 敝人回饋分享一下 ※ 引述《Cid (飄 搖)》之銘言: : ※ 引述《kevinsilver (Silver)》之銘言: : : → cool810:沒有使用標記法,它會帶出"止"的效果嗎? 58.99.10.3 02/11 23:17 : : → cool810:我自修阿姜念的修法,在家裡做家事時可以修 58.99.10.3 02/11 23:19 : : → cool810:現在對她觀察身的姿勢稍微有一點概念.我們 58.99.10.3 02/11 23:20 : : → cool810:意識會習慣的黏著導致看不清覺知能力微弱 58.99.10.3 02/11 23:21 : 這是巴利佛教界一個常被討論的問題, : ( http://www.sativadin.freezoka.com/TheraisingofvipassanatraditioninBurma.pdf ) : 專修四念處者, 因為沒有禪定之水的滋潤, 而速達覺悟, 因此又被稱為"乾觀者", : 乾觀道一般是被認為跳過禪定與神通的修法, : 然而, 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曾經說過, 他是透過修習四念處, : 而能通達五種世間神通與漏盡通, : 也是透過此修法, 而能憶起過去千劫並且認知一千個世界. : (抱歉, 這段找不到確切經文) : 所以四念處修行是可以帶出止的效果的, : 只是當然與止乘者先得安止定, 而後依序開發四禪八定, : 並從禪定中體悟苦, 空, 無常, 無我是有定力上的差別的. : 而您說的阿姜念的修行法我也曾經聽我的師父提過同樣的概念, : 正是因為日常生活中的動作難以敏銳地察覺心念與色身的關係, : 所以才要透過經行 晏坐等較容易的目標下手, 來慢慢培養覺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6.243.96
Cid:推薦這篇文章218.166.221.175 02/12 19:36
Crazyfire:推一個 59.117.12.54 02/12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