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d8888 (Don)》之銘言: : 無意間看到好久前的文章有人推 : 自己補充一下 : 個人未證真如,只是依照經教,十八界法都是從自心真如輾轉出生 : 而禪師又以陽光生萬物作為開示 : 所以末學就這麼推測了。 : 但意識心不符合玄沙禪師開示舉證的體性 : 也是玄沙禪師明文破斥的 : 所以意識心絕非禪門真心 : 這點絕無可疑 : 陽光生萬物比喻的重點 : 應該是強調陽光雖生萬物,但不起生萬物之念 : 比喻真如的不分別、不起念 : 相對的意識心念念分別 : 決定不是真心 : 我想「無念」也是玄沙禪師強調的 : 補完完畢~ : 待哪位師兄證悟的時候再跟我說一下吧XD 這邊對"無念"從另一個角度補充點釋疑: 唯聖根本無分別智,未到佛地前,從根本定起仍會被習氣所染。 初地到七地的菩薩仍有無明染,八地以後與阿羅漢才斷盡無明,但仍有習氣。 未達到聖根本無分別智前,空性是由比量推知,仍屬分別認知階段,比量推知的空性為 空性的義總。空性的義總並不能遮斷實執,只有現觀空性的現量才能遮斷,但在這之前 我們還是要依靠聞思的比量修習。 如果此處的無念是指心一境性的奢摩他,那不究竟,只修心一境性無法得慧(毗婆奢那) 因此禪師所謂的無念若是究竟,應是有、有境的互融,能所雙泯,無漏智慧的現量空性。 聲聞乘和菩薩乘的修學過程,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次: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 無學位;煩惱障應是從見道位開始斷除,到見道位之前要修行一大阿僧祇劫,路途遙遙。 以菩薩乘為例當廣學六度,方便(前五度)與智慧(般若)雙運,累積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 並不能只修心一境性,如果把無念理解成心一境性,全無殊勝智慧方便,是不足為恃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58.99.10.71 (06/08 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