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 性空法師 附錄 修習戒定慧以利己利他 一、前言 今晚我的題目是:在家人如何修習戒定慧以利己利他?戒、定、慧的修行就是佛教的 修行;有戒、定、慧的修行才有佛教,沒有戒、定、慧的修行哪裡有佛教。要瞭解很清楚 佛教是智慧學,所有的法都是智慧的資糧。戒、定、慧學的目標──是離開煩惱,實現清 淨的心。心清淨才會有快樂;心不清淨,不可能會有快樂。 二、眾生追求快樂 從蚊子、人、天等所有的眾生,都忙著在做什麼?忙著找快樂。所有的眾生生命的目 標,就是找尋快樂。為什麼蚊子、雞、鴨子的生命比我們的生命苦?牠們跟我們一樣也有 鼻子、眼睛、舌頭,因為牠們智慧差。猴子跟我們很像,不過人的智慧比猴子的智慧高, 因此我們能夠得到更高的快樂。天人的智慧比我們的發達,所以天人的快樂比我們的快樂 微細得多。智慧越發達,能夠體會越微細的快樂;如果智慧不發達,無法瞭解微細的快樂 。所以佛教的智慧學,是以智慧來了解什麼是微細的快樂,越來越微細的快樂。 因眾生不了解微細的快樂,執著在粗的快樂,而快樂無常變化,讓人感到越來越痛苦 。我們學習佛法,先要很清楚自己在追求什麼?希望得到什麼目標?想用佛教得到什麼快 樂?有人的快樂,有天的快樂,也有解脫的快樂,所有的快樂,佛教都能滿足我們。佛教 相信最高的快樂,就是解脫的快樂;有解脫的快樂,才能實現最微細的快樂,解脫的快樂 就是最微細的快樂,沒有比這個更微細的快樂。這個快樂比天人的快樂,比所有的快樂微 細得多,我們很難瞭解、很難通達。 如果能夠感到更微細的快樂,便能夠離開執著在粗的快樂;如果我們沒有更微細的快 樂經驗,就很難離開執著在粗的快樂。我們學習佛法,要了解什麼是越來越微細的快樂。 佛陀教導佛道、解脫道、越來越微細的快樂道。如果我們持戒,能夠感到比沒有持戒的人 更微細的快樂。戒的精髓是根律儀,有根律儀才有戒學,沒有根律儀就沒有戒學。為什麼 我們能夠修根律儀?因為能感到更微細的快樂。 三、戒學的修習 佛教戒、定、慧三學,以三個方法對治煩惱,達到心清淨、解脫清淨。戒學如何對治 煩惱?在家人戒有五戒、八戒、菩薩戒等;出家人授別解脫戒。不論受持何種戒,目的是 捨離煩惱。因為持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戒,身業會清淨;因為持守不妄語戒等,口 業會清淨;努力學習佛法,去除貪、瞋、癡,意業會越來越清淨。戒的精髓是不染,是作 意控制,不傷身業、口業,減少心的不善業。因控制身業、口業,所以心的不善業不會很 強,但是還會在心裡面出現不善法,無法避免它們,要靠定、慧的修習才能徹底根除它們 。 (一)根律儀是戒學的重點 持戒重要的是根律儀,根律儀是取相。在現代社會有好多色可以看,好多好聲音可以 聽,很多好觸可以接觸,對不對?如果你們要用佛法利益自己,利益別人,要特別強調根 律儀。根律儀不是不去看、聽、聞等,將自己變成瞎子、聾子、啞巴,而是不對外界生起 染著執取的心。我們聽到什麼聲音,不要執著在聲音,不要取聲音的相。如果我們看見色 ,不要執著在色相,例如執著在俊男相、美女相。在禪坐的過程,我們用作意引導心,安 住在所緣,但不執著我們的心,也不執著所緣。 不論我們想什麼、吃什麼、看什麼、聽什麼、接觸什麼、做什麼,一定要記得律儀。 儘量保持看只是看、聽只是聽,不染著執取。如果能夠記得律儀,習慣在律儀,我們就不 勉強的,每天的生活能夠與法在一起。如此,能很自然能入佛法的妙境界。 (二)如理作意 為什麼會生起貪欲?因為我們去取好看的所緣的相,如果不注意可意的所緣的相,就 不會生起貪欲。你們要檢查自己的心,很清楚的看到這個情況。有貪欲的時候你們注意什 麼?注意美的相,美的隨相;如果你們不注意美的相,美的隨相,那就不可能有貪欲、執 著。「愛」就是因為貪求美的所緣;「瞋」就是厭惡不喜歡的所緣。什麼是貪欲的條件? 是對你們以為美的所緣、美相、美隨相,生起不如理的作意。 什麼是不如理的作意?例如注意常,不注意無常;注意樂,不注意苦;注意我,不注 意無我,這些是不如理的作意。對美的所緣生起不如理作意,如:因為她很美,我喜歡, 我希望得到她,我希望她不改變等不如理作意,才會生起煩惱。因為多欲,煩惱就多;少 欲,煩惱不會明顯。 在我們的世界,可以看到很多貪欲,很多瞋恚,因此多多苦迫,多多戰爭。眾生不如 理的作意多,所以煩惱明顯;如理的作意多,煩惱不會明顯;所以我們要多修如理的作意 ,避免不如理的作意,條件還是要少欲。 (三)少欲 少欲即是不要求多,我們需要生活的必須品,例如:房子、衣服、食物、日用品等, 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物質生活有基本的滿足,才可能提昇精神層面。有房子住,衣食不 缺,比較可能如理作意修學佛法。但是我們的貪欲是個無底的大洞,怎麼都填不滿,不斷 的追求,想要更多,得到更多,越追求痛苦越多。 要了解我們的快樂是靠少欲,少欲才能夠感到修行的快樂。少欲跟自知足在一起,少 欲是維持我們最重要的生活資糧,不要求多,不染世間法,貪欲不會在心中生起,煩惱不 明顯。所以能夠修戒學,成就根律儀,我們可以感到更微細的樂。如果我們沒有放棄粗的 樂,不可能得到微細的樂。 為什麼我們染在世間法?是因為我們多欲、不滿意,不斷的追求,不如理作意取美相 ,不如理作意拒絕醜相,所以生起無邊煩惱。佛教說緣起,一切都是緣起,煩惱、染污、 清淨,都是緣起的,多欲與少欲也是緣起的,看我們如何來創造它們生起的因緣,如理作 意,少欲知足。如《法句經》說:健康是最大的福報,知足是最好的財富,誠信是最好的 親友,涅槃是最究竟的快樂。5 幸福快樂的生活不是建立在許多感官刺激或物質追求上。 了解戒學、定學、慧學,事實上是一個不斷的過程,它們是不能夠分開的,用戒、定、 慧才能捨離煩惱。如果不用它們在一起,我們就無法離開煩惱,不過強調還是不一樣。修 戒學的時候,強調根律儀,強調對治煩惱,用少欲對治多欲。根律儀的修習,可以感到較 微細的快樂、清淨的心的快樂。清淨的心的快樂是比所有的五欲的快樂高得多、微細得多 。 (四)培養法欲 有兩種欲:五欲跟法欲。一般人執著在五欲,追求五欲滿足的快感。依佛教說五欲是 最粗淺的快樂,而且通常會樂極生悲。法欲是對善法的欲求,有法欲對修行會充滿熱誠、 興趣,能夠精勤修習戒、定、慧,修習後會感到法喜,法喜比五欲來得快樂、微細得多。 這個法喜是靠戒學、定學、慧學。如果能用戒律控制自己的身業、口業、意業,能努力修 根律儀,靠少欲跟自知足的道理,會越來越清楚什麼是清淨的心、什麼是微細的樂。清淨 的心單靠戒學不能清淨很久,還是會有不善心。心有善與不善,善心領導我們走向法的快 樂,不善心領導我們走向苦。 (五)定的修習 如果要心長時間完全沒有煩惱,一定要修習定學,靠定學心能夠較長的時間在清淨、 沒有煩惱的情況在定中,煩惱無法出現在我們的心。定的情況與煩惱不能同時生起,有定 就沒有煩惱,有煩惱就沒有定。因此,定的律儀是完全鎮伏煩惱的律儀。在禪定中,心繼 續清淨,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如果沒有成就慧學,出定以後,煩惱還會出現。若要完全 離開煩惱,要成就慧學,靠慧才能夠完全離開煩惱,靠戒學、定學無法完全離開煩惱,無 法實踐解脫。所以,解脫最重要的條件就是智慧。 智慧學是靠戒學與定學,若戒學與定學有高度成就,慧學才會有高程度。若戒學與定 學沒有高程度,慧學也無法達到高程度。所以,戒學與定學、慧學,為不斷的過程。在戒 學裡面已經有定學與慧學,不過它們不是很發達的定學與慧學。因為已經有戒學的條件, 定學能夠成就;如果沒有戒學的條件,沒有根律儀,定學無法成就;定學成就,慧學才能 成就。 (一)世間定 定有世間定、出世間定的分別,定是心不染、不散亂,不斷連續留在適合的所緣,如 此煩惱不會出現。成就定時,離開貪、瞋、昏沉睡眠、調舉追悔、疑五蓋。離開五蓋才能 入定,沒有離開五蓋就不能入定。 世間定能出離所有的不善法,用適合世間的所緣,能夠完全鎮伏所有的不善法。南傳 佛教是用四十種適合的所緣修世間定,靠四十種適合的所緣,能夠讓心不斷的在沒有煩惱 的情況。 世間禪定一般說是四禪八定,也就是色界四種禪定與無色界四種禪定共八種定,每進 級一種禪定,會感到比原來更微細的快樂,越高的定感到越微細的快樂。如果感到第一禪 定的快樂,就不會執著在所有的欲界的快樂,因為禪定的樂比欲界各種樂深細微妙。如果 能夠體驗到第二禪定的快樂,即是已經去掉尋伺的快樂,就不會執著在所有欲界與第一禪 定的快樂。如果能夠感到第三禪定的快樂,第二禪定是有「喜、樂」的快樂,第三禪定只 有「樂」的感受,便不會執著第二禪定的快樂。第四禪定是沒有喜、只有不苦不樂受,這 個快樂比所有樂受的快樂微細得多,如果能夠感到這個快樂,就不會執著在所有的欲界、 第一禪定、第二禪定、第三禪定的快樂。大家也可以入無色界經驗更微細的所緣,空無邊 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然後非想非非想處,它是世間最高的定,這個所緣非常微細, 已經不能說有想,也不能說沒有想,這個快樂是世間定中最微細的快樂。 (二)出世間定 如果靠世間定留在清淨的心,不讓煩惱生起,是用鎮伏煩惱的方法;意思是在定的時 候煩惱不會出現,不過出定以後,煩惱又會出現。如果要感到更微妙的快樂,要離開所有 世間的所緣,徹底捨斷煩惱,這個斷煩惱的過程,稱為正斷煩惱。要成就慧學,以出世間 的定,還有觀的智慧才能正斷煩惱。成就慧學才能完全離開煩惱,不斷留在清淨心中。當 然,這也是漸漸的過程,先離開比較粗的煩惱,才能離開越來越微細的煩惱,終於成佛或 阿羅漢,捨離一切煩惱,心完全的清淨,實踐佛教的目標。 (三)三種解脫 佛教有聲聞的解脫、獨覺的解脫、佛的解脫三種解脫,三種解脫內容一樣,即不斷清 淨的心。如果有這三種解脫,心將一直保持清淨,不會生起煩惱。不過這三種解脫的深廣 度還是不同,獨覺的智慧比聲聞的智慧發達,所以解脫更深;佛陀智慧比獨覺更深廣,是 完全圓滿的解脫。佛的解脫是無上的解脫,智慧是無上智慧。所以,佛陀是最快樂的,是 永遠的微笑者。 如果要修定學,要習慣連續不斷的用心在一個所緣,不讓心散亂,不讓它注意其他的 所緣。 六、慧的修學 定學與慧學是不能夠分開的,有定才會有智慧,有智慧才會有定。有智慧、有定, 我們就是在涅槃的附近。涅槃就是佛教的目標,涅槃就是不斷清淨的心。最徹底的戒學、 最徹底的定學,它們一起出現,便能成就慧學。如果成就慧學,戒學與定學才能夠圓滿; 如果沒有成就定學與慧學,戒學不會圓滿;如果沒有成就戒學與慧學,定學不會圓滿;如 果沒有成就戒學與定學,慧學也不會圓滿,要了解它們互相的關係。 (一)兩種道 佛教說有漏、無漏兩種道,所有世間的目標屬於有漏道,有漏道不能正斷煩惱。出世 間法、涅槃是無漏道,無漏道能正斷煩惱。它們是不同樣的道,得到涅槃的道就是無漏智 慧道,慧學的成就是靠無漏智慧。無漏智慧是靠什麼?無漏智慧是靠八支聖道,中道的了 解,有中道才會有無漏智慧。在中道裡面戒、定、慧學融化為一體,實踐出世的所緣。如 果我們能實踐出世的所緣,以無漏智慧完全捨離煩惱,便能入涅槃境界,安住在清淨法中 。 (二)智慧的精髓 慧的精髓是八正道中的正見與正定。什麼是正見?正見是了知此是苦,此是苦的生起 之緣,此是滅苦之道,此是滅,即了知四聖諦。有四聖諦的了解,才會有無漏智慧;有無 漏智慧才能完全捨離煩惱,如果沒有無漏智慧、沒有四聖諦的了解,不可能完全捨離煩惱 。如果有正見、正定、正思惟,戒、定、慧學能夠成就,能夠靠智慧斷盡煩惱。 智慧有很多層次,煩惱也有不同的分別,以出世間的定及觀的智慧正斷煩惱。當然, 這是漸漸的過程,先斷比較粗的煩惱,再斷越來越微細的煩惱,證悟道智與果智,進入清 淨安樂的涅槃。 (三)智慧是如實了別 智慧是如實了別、正確的分別,平常我們的分別不正確,所以有煩惱,如果是正確分 別、如實分別,就不會生起煩惱。什麼是如實分別?了解無常為無常,了解苦為苦,了解 無我為無我,了解空為空。如果有這種不斷的如實分別,不可能會有煩惱。不論我們在什 麼情況下,如果有出世智慧、四聖諦的智慧,心能夠繼續清淨。那個時候戒學完全成就, 我們不再取相,而留在無相,無相就是涅槃的境界。因為有這個智慧,不會產生欲。因為 沒有欲,即是在無緣的境界,無緣的境界就是涅槃的境界。 什麼是有苦的境界?就是有想的境界、有緣、有欲的境界;沒有苦的境界就是沒有想 的境界,沒有欲的境界,就是空的境界。為什麼?因在這個境界裡面,已經沒有什麼「我 」。為什麼沒有我?因為不斷的在法裡面,有法就不會我。沒有我,就不會產生苦。 七、問與答 問:為什麼根律儀是取相? 答:因為執著在相,貪欲生起,不執著在相,便不會生起貪欲。所有的苦都是執著來的, 沒有執著就沒有苦,有執著就產生苦。比方說我是男眾,怎麼我會對女眾起染心、貪欲心 ,因為取她的相,她的隨相;如果不取她的相,她的隨相,我的心不可能會受染。什麼是 相?她是女眾。什麼是隨相?我覺得她的頭髮、她的眼睛、她的手很好看,或是身體的某 部份很好看,這個是取相、取隨相。有取相才會有煩惱,沒有取相就沒有煩惱,即是根律 儀。不取相、不取隨相,心不染著,不會生起煩惱。 問:請問法師,關於微細的快樂是否可以再多講一點?或者再多舉一點實例。 答:粗與細比較出來的,要實際經驗才會清楚,欲界的快樂比不上色界的快樂,色界的快 樂比不上無色界的快樂,無色界的快樂比不上涅槃的快樂,比不上解脫的快樂。在解脫的 境界已經沒有相、沒有欲、沒有我,所以是沒有苦的境界。因沒有相、沒有欲,所以也沒 有無常,沒有無常就沒有捨,所以這個是不捨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 佛教的目標就是引導你們達到最微細的解脫快樂,就是沒有苦的境界的快樂、無為境 界的快樂,這個快樂比所有的有相的快樂微細得多,它是究竟快樂。 在欲界裡面有粗的快樂跟微細的快樂,在欲界中若要感到更微細的快樂,須放棄粗的 快樂;如果沒有放棄粗的快樂,無法實現微細的快樂。所以,佛教導放棄小樂,得到大樂 。願我們能夠用智慧了解這個道理,願能得到微細的快樂。 為什麼能夠得到更微細的快樂?有捨才會有得。因為我們願意放捨粗的快樂,願意追 求更微細的快樂,才能夠實踐更微細的快樂。如果想要得到第一禪定的快樂,須願意放捨 在欲界所有的快樂;如果要得到第二禪定的快樂,你先願意放捨第一禪定的快樂;如果要 得到第三禪定的快樂,條件是願意放捨在第二禪定的快樂。這樣的道理一直到最高的快樂 、解脫的快樂、涅槃的快樂;要得到涅槃的快樂,要願意放捨在世間所有的快樂。 問:境來的時候,雖然自己很清楚,應該要忍下來,但還是爆出來,之後馬上後悔,也知 道於事無補,但就沒辦法安忍。怎麼辦? 答:佛說明先有想才有智,概念清楚,修行才會成就。有三種智慧:聞慧、思慧、修慧, 我一開始時有說所有的眾生都忙著找快樂。我們要很清楚要找什麼快樂?所有的快樂都有 它的道,人間的快樂有人的道,天人的快樂有天人的道,解脫的快樂有解脫道,都很重要 。不能說人的快樂不重要、天的快樂不重要,不能說解脫的快樂才重要。 佛陀教導對所有的快樂都要清楚了解。佛陀說要了解什麼是所有法的味?什麼是所有 法的患?什麼是所有法的離?如果沒有這種了解,我們的概念不能真正的清楚,如果概念 不清楚,修行就不能很清楚。如果不能用聞慧,思慧不能夠明顯;不能夠用聞慧跟思慧, 修慧就無法夠成就。我們的修慧是靠聞慧跟思慧,修慧會高,是聞慧跟思慧的成就高。 佛陀不是說所有的五欲都不好,如果是在家人,它們沒有什麼不好,所有的快樂都是 靠它的道,人間的快樂有人間的道,天人的快樂有天人的道,解脫的快樂有解脫的道。能 了解各個道的不同,才能了解什麼是解脫的內容,解脫的內容就是為我們佛教的信徒,就 是涅槃,涅槃就是解脫的內容。 涅槃是無漏法,為什麼是無漏法?無漏就是沒有煩惱的意思。能夠得到無漏法,需要 無漏道,無漏道也是沒有煩惱的道,如果道有煩惱,不可能會實踐涅槃。所以,我們要無 漏實踐道來實踐解脫,這是解脫的條件。無漏道是八正道。要了解很清楚什麼是八正道, 為什麼八正道能夠完全離開煩惱;我們能夠完全離開煩惱?因了解所有的法的味、所有法 的患,所有世間法的味、所有世間法的患、所有世間法的離。沒有這種了解,,世間法沒 有好、沒有不好。好跟不好是緣起法。究竟涅槃是究竟好,因它能夠超越好跟不好的分別 ,因它超越好跟不好的分別,所以所有的所緣能夠變成平衡,因所有的所緣平衡,我們才 能感到最微細的快樂,就是解脫的快樂,要很清楚這個道理。 戒、定、慧的修學要與生活結合,除了固定的法門,固定的時間修練外,也必須在生 活中藉事練心,境界來的時候先不要作反應,將心安住在所緣,如呼吸上,將心靜下來, 看清楚眼前的「境」,再以智慧做適當的處理。或許剛開始會很困難,持續不斷的練習, 情況將會有所改善,漸漸就能慢慢體會到修行的快樂。 問:不懂什麼是非想非非想? 答:這是世間裡面最高的定,是靠最微細的所緣。所緣越微細,心越平靜穩定,定力越深 。因為心的活動幾乎停止,非常微細,不能說有想或沒有想。好像你要沖涼,需要水,才 能沖涼。現在有一點點水,不能夠說沒有水,但這個水不夠沖涼,你有水,不過不能夠沖 涼。同樣的,你有想,因它已經那麼微細,不是真的想,好像你有一點點水,你不能夠說 你沒有水,也不能夠說有,有,不夠來沖涼,有想,不夠來叫它想,因是最微細的所緣, 最微細的所緣是觀無所有境界,在無所有境界觀心,什麼心?觀無所有境界的心,這個心 已經觀無所有境界的心已經很微細,觀無所有境界的心比觀無所有境界的心微細,你不能 夠說這個心有想,也不能夠說這個心沒有想,你只能夠說他是非想非非想,好像你不能夠 說沒有水,有水,不過不夠沖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99.10.128
haryewkun:本系列收錄于精華區 z->5->6->10 60.49.45.2 06/10 08:45
haryewkun:有興趣者可自行前往參考。:) 60.49.45.2 06/10 08:45
Crazyfire:再次幫補 本書(轉法輪經講記)一系列文章 59.115.132.131 06/10 10:15
Crazyfire:亦可在該網址下載電子書 59.115.132.131 06/10 10:15
Crazyfire:http://tinyurl.com/lztb58 59.115.132.131 06/10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