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Xras (想不出來)》之銘言: : ※ 引述《kerorolover (快樂不快樂)》之銘言: : : 因緣而起,緣起性空,以性空故,所以說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 ---------- : : 於無上覺中,真實不可得,以真實本具故。虛妄不可得,以虛妄本空故。換句話說, ^^^^^^^^^^^^^^^^^^^^^^ 這是什麼意思呢 : : 真妄二法皆是因緣所起,無自性故,所以不可得。 : : ---------- : : 「如」者,是不二不異。不二不異者,即無分別。無分別者,即無自性。無自性者, : : 即是空義。空義者,即不可得義。不可得義者,即無來無去。如來者,經云無所從來無所 : : 從去。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 : (以上的解釋 我還是不太懂耶 "諸法如義"要怎麼解釋) : : 這三段話我不懂 : : 請教大德 : 我缺德,不是大德 XD : 不曉得哪不懂,大家一起參吧 : 第一段話意思大概是: : 諸法皆由因緣而起; : 因為是緣起,所以知道諸法性空; ^^^^^^^^^^^^^^^^^^^^^^^^^^^^^^ 為甚麼因為緣起 就知道諸法性空哩?? : 因為性空的關係, : 所以說沒有哪一個東西是不變、是常而可以稱之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這個東西就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你的意思是這樣吧 你少一個逗號 別人就會看錯意思 : 第二段話的意思大概是: : 本來就是真實的,沒有另外的真實可以得到; : 因為虛妄自性空的關係,自然無有定法可得而稱之為虛妄; : 真如不二,以為有真妄二法,本身就是妄,自然不可得 : 這一段可以參考壇經坐禪品六祖講勿頭上安頭,外求淨相的那一段 : 另外還可以參考楞嚴經講 :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從何立」 : 就我看來,這些基本上意思是相通的 : 第三段講幾個關鍵的點好了: : 第一個是「無分別者,即無自性」 : 為什麼說無分別者,即無自性呢?這要反過來說 : 因為當我們妄心造作分別時,而生染著(或憎或愛)時 : 便是認彼(也就是自性)為實為常,執此妄實而生分別,進而起愛憎 : 舉例來說,馬王堆的女屍生前可能是個美女,當時人見人愛 : 看到現在乾屍的模樣,有可能有人覺得噁心、恐怖、害怕等等情緒 : 這種愛憎之 情,都是沒有真正認識或體會到她的模樣本來是空而起的染著 : 她的模樣就是都是一直在變的,是無常的 : 以為她有一個「美」是不變或者可以暫留的而起貪愛 : 或反之認為有個不變的醜而起厭惡 : 或又反之因「沒有不變的美、醜」而起愛憎 : 都是有執,都是不正見 : 所以說「無分別者,即無自性」 : 這跟第一段是呼應的 : 其次是空義到如來這一段 : 空義即不可得義上面已經說了,那為什麼不可得義即是無來無去呢? : 為什麼無所從來,無所從去即是如來呢? : 這邊先開參考書目 XD : 一是中論,一是僧肇的物不遷論,還有僧肇的宗本義可以先看 : 前面兩個問號的答案就是「當下即是」 : 但是當你以為有一個當下的時候,你以為的當下已經不是當下的當下了 : 欲者在無常變化,所欲的也在無常變化,如此當然是不可得、不可住、不可執 : 能所俱空,故當下即是 : 這還是空義、無常義,也就是諸法實相,故而言之諸法如義 ^^^^^^^^^^^^^^^^^^^^^^^^^^^^^^^^^^^^^^^^^^^^^^^^^^^^^^ 這句話 我不懂 : 金剛經又說見諸法實相即見如來,也是一樣意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76.178
bbsamtb:真實說就是:一切法 無所有 畢竟空 不可得 125.233.72.69 09/01 12:22
Xras:1.不是實,不是無,故稱空。2.我的意思不是那 123.121.9.249 09/01 22:12
Xras:樣,是你自己多了逗號。 123.121.9.249 09/01 22:13
buddhanature: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句逗的功夫 122.123.196.21 09/01 23:02
buddhanature:與經文理解有很重大關聯。句讀錯誤, 122.123.196.21 09/01 23:03
buddhanature:佛經就完全解錯。某些台大教授看金剛 122.123.196.21 09/01 23:03
buddhanature:經也一頭霧水,很正常,不懂的還謗佛 122.123.196.21 09/01 23:04
buddhanature:謗法,也很正常~ 122.123.196.21 09/01 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