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顙東仁波切:中觀入門】 二○○一年三月六至八日講於中廣音樂廳 顙東仁波切◎講述 鄭振煌◎口譯 謝雅玲◎整理 各位大德早安,我謹代表印度以及西藏所有人民,向諸位致意。我非常高興能夠有機 會再度來到臺灣,跟這麼多優秀的學生見面,共同研討如何將佛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上,以 及佛法對一切眾生的重要性。這三天的講題「中觀入門」是主辦單位所訂。在教授之前, 先向諸位抱歉,我沒有辦法在事先有很好的準備,沒有辦法給諸位書面資料,由於時間的 限制以及我個人學識能力有限,所以可能無法對於這個課程做很深入、很好的開示。 倘若我隨意談中觀法門,可能對諸位的幫助不大,因為除了以上所說的我還有幾個問 題:第一,我對中觀的了解非常有限。四十二、三年前,我還在西藏就讀佛學院的時候, 有機會研究中觀,可是在就學的中途,我被迫離開家鄉,遠走印度,此後,我便沒有再對 中觀作深入的了解,所以沒有辦法就中觀與我們修行、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作一詳盡的 探討。其次,是語言的限制。由於我不會講中文,而諸位也不了解藏文,我只能用我還很 陌生、了解有限的英文來表達,幸好我可以藉由這位精通佛學和英文的翻譯,嘗試向諸位 介紹一點東西。除了這兩個問題之外,還有第三個侷限,也就是說,我對諸位沒有充分的 認識。雖然我們以前可能見過,但都是在很正式的場合,諸位的根基、諸位對佛法的認識 ,以及諸位特殊的需要,我認識得不多,因此我所說的,可能諸位老早就知道了,可能不 符合諸位的需要,在對機方面可能會有限制。 雖然,我對中觀的認識有限,對諸位的情況不怎麼了解,以及語文的限制,但我會盡 最大的努力來探討。中觀哲學是佛教最高的思想,由於兩千年來高度的發展,中觀哲學有 非常深入且廣泛不同意見的層次,因此短短的幾天,是沒有辦法詳盡解說的,只能鳥瞰式 的來介紹。 佛陀初轉法輪即宣講「中道」 今天早上我們首先討論「中觀」、「中道」等類似名詞。當中道被作為宗教的主題來 討論時,依據我個人的了解,在佛陀之前,並沒有人以中觀或中道當作宗教上修持的主題 ,佛陀是第一位以中觀或中道應用在修持上的行者。佛陀開悟成道之後的七個星期,他留 在伽耶,一直沉思如何將他所證悟的真理傳播出去,以利益眾生。最後他前往鹿野苑,首 次對五比丘說法。 在初轉法輪時,佛陀就用中道這個名相。當時佛陀所說的中道,並沒有哲學的意涵, 沒有思想的層次,完全是一種修行的方式,一種日常生活方式,也就是說生活不走極端。 極端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縱欲、享樂,對物質生活貪著、迷戀;另一方面是禁欲、苦修, 利用種種方法懲罰、折磨自己的肉體,或者過著極端的苦修生活。佛陀告誡弟子,苦樂兩 邊的修行方式,並不能使人開悟,也就是說,既要捨棄縱欲享樂的極端,也要避免禁欲苦 修的極端。以不苦不樂的方式來過日子,以平常生活所需來過物質的生活,如此修行中道 ,才可以離苦得樂而開悟。 我們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佛陀所以提出中道的修行生活方式,是出自他個人的經 驗。佛陀在未離開王宮時,過著極端享樂的生活。出家之後,追隨當時的修行者,尋找息 滅痛苦的方法。有一些老師就教他深入禪定,企圖從禪定之中來達到息滅痛苦;另外一些 老師就教他苦修,折磨自己的肉體。佛陀花了六年的時間禪修、苦修,他過著非常刻苦的 生活,甚至每天僅食用一粒芝麻,把自己的身體弄得骨瘦如柴。最後佛陀覺悟到無論是深 入禪定,或者是苦修折麼肉體,都不能使他息滅痛苦,更不能使他開悟成道。他在尼連禪 河畔六年的修行經驗,沒有帶給他開悟,他才決定改用另外一種修行方式,因而接受了牧 羊女(蘇嘉達Sujata 或名彌迦Meka)的羊乳供養,恢復了體力,然後以適當的禪修方式來 觀八正道,得到正知見、正定等八種中道的生活方式而開悟。所以佛陀首先提出用中道修 行,避免縱欲或者苦修這兩種極端,俾能開悟。 中道、中觀是佛教思想的重心 諸位應該都知道在佛陀之後,所有佛教的思想重心都是中道、中觀,為什麼呢?由於 人習氣的關係,往往都會走向極端,不是這個極端,就是另外一個極端,極端必然會表現 在行為上,表現在見解上,表現在生活方式上。走極端已經變成人的習氣,想要過中道的 生活,確實是很艱難的事,因為中道跟我們一般的習氣是完全相反的。極端就是不平衡, 中道就是平衡,但為什麼要強調中道呢?那是要避免極端不平衡而回到平衡,回到能夠真 正讓我們息滅痛苦的正道之上。 整體佛法可以歸納為戒、定、慧三學。戒就是道德的生活或者是適當的生活;定就是 能夠將心安住於一個所緣境上,因而對於所緣境有清楚的分析;慧就是不受任何干擾,如 實的了解一切諸法實相。三學可以說都是中道的表現,表現在生活行為上。我們的行為, 一方面要避免縱欲享用過分的物質生活,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苦行折磨自己。這便是戒的中 道。定的中道就是心的平衡。我們凡夫的心都會走極端,一走極端就散亂,心一直在攀緣 外境,一下子攀緣這個,一下子攀緣那個,心一直在往外分馳,這是心向外的極端;另外 ,我們的心專注於一個所緣境後就會昏沉,就會整個喪失覺知能力,因此定(三摩地)的中 道就是避免散亂和昏沉這兩個極端,而能夠進入中道的三摩地。至於慧的中道,則是知見 的平衡。一般凡夫對於萬法的了解都偏執極端,有人認為一切諸法是自性有,也就是恆常 不變,是永恆的;有人則認為萬法是空無的,是斷滅的。凡夫不是執著常見、就是執著斷 見,殊不知常斷都是邊見,都是極端。中道的慧,就是要泯除常、斷這兩種極端,以萬法 皆是緣起來導正常見,因為一切萬法皆是因緣生,並不是自性有,也正因為一切萬法都是 緣起,一直在相續流轉,所以也不是斷滅,中道的慧可以消融常、斷兩種邊見。 嚴格的說,戒定慧三學就是中道,避免戒的極端,避免定的極端,避免慧的極端。佛 陀用中道這個名相來解釋一切萬法的實相,也就闡明了一切事物的真理。執著一切萬法自 性有的常見,認為有一個最高的、絕對的泛我存在;執著一切皆無的斷滅見,則是一種虛 無主義,一種什麼都不存在的邊見。中道就是體認到一切萬法都是互相依存,都是緣生緣 起的,而從相輔相成的角度來界定中道。走在中道之上的修行方式,就是我們所說的中觀 。 龍樹菩薩建立中觀哲學 傳統上佛教可以分為四大部:一、毗婆沙宗;二、經部宗;三、唯識宗;四、中觀宗 。這四大部派的佛教思想都認為自己才是真正的中道思想,而認為其他宗都有所偏執。不 過我們所談的中道、中觀,是特指龍樹菩薩所建立的哲學思想,以及他的弟子所發揚出來 的中觀思想,這就是我們所特指的中觀宗。佛陀所關心的是眾生的實際生活問題,而不是 一些神通或是異常的現象。實際的生活問題,就是我們真正遭遇的問題,不是那些幻想出 來的東西。 想要面對真正的生活問題,就必須以正確的認知來了解人生的事實。一般人都走極端 ,佛陀所提供的法門,就是以戒定慧三學對治我們的極端,教我們不要偏執,教我們過中 道生活。凡夫都走極端,都偏執,凡夫對治極端、偏執的方法,是用另外一種極端,比如 說以暴力來對抗暴力,這樣就永無止境。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上也是如此,不能以另外一種 極端來對治我們偏執的極端。比如說我們感到炎熱,如果用冷氣機或者是其他的方法讓我 們處在極冷的狀況,這樣就不能離開熱或者冷這兩種極端;又比方說,我們吃東西,既不 能吃得過量,也不能夠吃得過少,一定要以合適的、適量的食物滋身,如此才能保持健康 的身體。佛陀以戒定慧的中道義,來對治人民極端、偏執的生活方式,避免走向偏執,如 此才能真正對治我們眾生在實際生活上所面臨的一切問題。 問題討論 【問】據有些經典說,佛陀是以思惟十二因緣開悟的,而仁波切卻說是以八正道,不知道 這其中是否有差異? 【答】十二因緣的緣起是禪觀的對象,也就是所缘境,觀的是什麼呢?觀的就是十二因緣 。八正道是觀十二因緣的必備心態,也就是說你要具有八正道心,才能徹觀十二因緣,才 能對一切萬法實相真正了解。緣起有兩個層面:一個是比較粗的層面,這個層面是指十二 因緣,也就是解說凡夫受困於業力和煩惱的層面,因而在輪迴之中無法解脫,同時也介紹 如何從十二因緣的輪迴流轉之中,斬斷瀑流,獲得解脫輪迴,登上彼岸。因為時間的關係 ,我沒有很詳細地說明十二因緣,其實缘起和八正道是毫無衝突的,八正道是觀缘起所必 備的心、所必備的能力;十二因緣的緣起是被觀的對象,被觀的客體。所謂缘起者就是了 知一切萬法都是互相依存的,一切萬法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前面解說十二因緣的第一個層 次,其涵義是比較粗的;緣起的第二個層次,其涵義則深入而縝密,也就是我們剛才所說 的諸法缘生的道理,一切萬法互相依存,一切萬法不可能獨立存在。 【問】請仁波切開示佛三轉法輪波羅密? 【答】三轉法輪就是波羅密乘,也就是波羅密的法門。三轉法輪的內容有二派說法:有一 派的說法認為三轉法輪就是坦特羅法輪,也就是密乘。另外一種見解認為密乘是佛另外說 的,也就是佛獨立於波羅密法門而說的。現在談的波羅密法輪,也就是波羅密乘。 【問】四宗都認為自宗才是正道,是最圓滿者,那又如何判別龍樹菩薩所造之思想是圓滿 的中道呢?是否四部宗之外還有解釋中道的? 【答】有關這四部宗派怎麼來詮釋中道思想,我以後將會找個時間來跟各位說明,因為不 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來解說。每一個宗派,也就是四大部宗,還有小的宗派,都以中道、 都以不同的角度來詮釋,我們所說的中觀宗是依龍樹菩薩的中觀思想而建立的。雖然所有 的佛教宗派都在詮釋中道、中觀,可是我們為什麼一提到中觀宗就是指龍樹菩薩以及他的 弟子所發展出來的思想,而不是指其他的佛教宗派呢?背後的原因,我個人並不清楚。根 據龍樹菩薩的嫡傳弟子月稱所發展出來的應成派,認為應成中觀派解釋中道、中觀思想的 極致,其他宗派所解說的中道、中觀思想是一種次第,是一種教導弟子修行過程中的次第 法門而已。也就是說,凡是佛法的修行者,都有次第可循的中道法門可修,修到最後,一 定體會到應成中觀宗思想是最究竟的,有關這一方面以後會再解釋。 【問】中道和中觀有何不同?如何透過中觀達到中道? 【答】我們說中觀和中道這兩個名相,在梵文裡確實是同時存在的。所謂的中觀,梵文叫 做Madhyamika,中道則是Madhyama。中觀就是體證中道的心,也就是說,要有中觀才能達 到中道。中道包括戒定慧三部份,戒、定、慧必然發展成八正道。中觀指的是了解一切諸 法,都不偏執、不極端的智慧,也就是八正道裡面的正見。因此,中觀指的是了知一切法 非常非斷,這種正確的認知,我們稱之為中觀。所以中觀指的是正見,而中道就包含戒、 定、慧。因為有戒定慧為基礎,才能有中觀的正見產生,故中觀也就是能認知中道的心的 智慧。 【問】若中道要求應用在修行及生活中,為什麼又會演變成後來的中觀思想? 【答】問題是我們要怎樣過中道生活?我們如果不了解中道、中觀的意義,就不可能過中 道生活。也就是說,這是我們為什麼要研習中觀思想的原因。佛教其他宗派的中道思想, 目的就是幫助我們能夠過中道的修行生活。再來我要說明的一點,問題中提到後來發展的 中觀思想,這個問題誠如我前面所說的,是歷史學家的觀點,並不是我個人的觀點所在, 我曾經花很長的時間探討從歷史的角度解說佛教思想,今天時間不夠不作介紹。歷史學家 是依照他們的判斷,將佛教思想的發展,以時間先後作排序,可是依照佛教傳承,也就是 佛教大乘的說法,佛在開示的時候,不僅講了聲聞教法,也開示了大乘教法,只不過在佛 入滅之後四百年間,大乘的教法在人界裡面沒有流傳而已,直到龍樹菩薩出現,才重新發 現大乘教法的經典,將大乘的思想闡揚出來。其實,龍樹並沒有超出佛所開示的一切見解 ,龍樹只不過重述佛的思想,用簡單的話語來解說佛的開示而已。所以從大乘的角度來看 ,中觀思想或者其他大乘思想,並不是後來發展出來的,而是佛開示的時候早就已經有了 ,只不過在龍樹之前的四百餘年沒人弘揚它。如果從歷史的角度看,又有不同的見解,有 人認為,龍樹出現於公元後二百八十年,這已經是距離佛入滅八百年了。這一些統統是歷 史的角度。作為一個佛教的大乘修行者,認為佛開示的時候,大乘的思想早就有了,並不 是後來發展出來的。總結這個問題,要了解中觀思想,才能夠過中道的修行生活。在早上 的開示裡,應該比較正確的說法是,聲聞弟子並沒有被授權來編輯大乘經典,也就是說在 第二次、第三次的結集大會,他們沒有被授權結集大乘經典。聲聞弟子確實從佛陀那兒聽 聞了教法,也曾經將他們所聽聞的教法傳佈給其他弟子,不過這些聲聞弟子,因為他們本 身並沒有親自修持大乘教法,只是將他們從佛陀那兒所聽來的話傳播出去,自己本身並沒 有修持,就沒有辦法對其他聽眾引起修持動機,不能夠加深其他聽者對於大乘教法的了解 。所以有一些人,尤其是聲聞乘行者,就因為第二次、第三次只結集對人道、對聲聞弟子 所說教法的經典,因為這個事實就認為大乘的教法不是佛所說。 【問】空性與中觀有何關聯? 【答】空性就是中道,了解空性的修行人,我們稱之為中觀學派、中觀的修行者。所以空 性與中觀是講同樣一件事情,空性就是中道,而中觀是指修持中道的學派或是修行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99.10.95 ※ 編輯: cool810 來自: 58.99.10.95 (09/06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