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多佛的思想是在後期出現 因此後期的佛經開始有多佛並列,也存在許多佛成就的世界 所以妙法蓮華經也是如此 其實要討論佛與阿羅漢的不同 要看大家是以什麼為標準來探討 如果是後期的佛教思想 那五花八門 如果是原始佛教 佛陀倒是定義的很簡單明瞭 既然是佛陀定義的, 如果我們是以原始佛教裡佛陀的標準來說 那當然是尊重佛陀的定義 一點都不需要爭辯 而佛法的可貴就在於正確地照著佛法學習, 一定可以跟佛陀一樣解脫,涅槃 而且真正修行者一點都不care是否是學別人(這裡指佛陀)來得到修行成就 因為只要能涅槃(止息煩惱) 是不是別人教的一點都不要緊 反而心中會更感激悉達多發現這樣的真理 發明了這麼好的修行方法 更會覺得要承擔起傳承佛法的使命 歷史上很多聰明的人 看到或聽聞佛法之後 覺得佛陀怎麼這麼厲害 心中我慢與自我的優越感與自卑感升起 因此也想自立門派,成大師,變教主 殊不知就是這點心思與想法 就是佛法的關鍵所在 也就是這個"我", 憂悲苦惱的來源 也是未正觀實相才起的誤解 所以要說以一切眾生成佛為目標, 當然不能來說服採原始佛教觀點的人 因為彼此的出發點與標準,定義不一樣 ※ 引述《ccsmile2 (小新)》之銘言: : ※ 引述《pds1 ()》之銘言: : : 佛與阿羅漢皆為解脫之聖者, : : 佛與阿羅漢皆達到苦滅之涅槃境界, : : 佛與阿羅漢知曉之真理並無不同, : : 佛與阿羅漢為達涅槃所採之修行方法並無不同。 : : 佛乃於無佛法之處自力解脫,自覺進而覺他者。 : : 若如此,佛與阿羅漢之狀態究竟有何本質上之不同? : : 佛與阿羅漢修行之方法究竟有何本質上之不同? : : 願知道者有以教我。 : 佛法本身就只有一個最終目的 就是讓一切眾生成佛 阿羅漢雖也是出三界的聖者 : 但最終還是要往成佛之路邁進 關於佛跟阿羅漢之間的關係在<妙法蓮華經>裡有很詳 : 細的敘述 在此不以自己意見表達 可詳閱<妙法蓮華經> : http://book.bfnn.org/books/0875.htm二~七品 相信您會豁然開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2.159
budalearning:確實雜阿含經只說解脫道 而沒說成佛 218.160.54.172 09/15 22:02
budalearning:佛也跟我們說這才是重要的 其他他懂 218.160.54.172 09/15 22:03
budalearning:但沒跟大家說的如樹林一樣 但只有他 218.160.54.172 09/15 22:03
budalearning:手中的葉是重要的 218.160.54.172 09/15 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