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您說"如果叫你看泰文,跟你說裡面很深的禪意。    啊你明明就不懂泰文,是要怎麼瞭解裡面的禪意?” 給您的聯想是"故弄玄虛",是這樣的嗎? 真的為什麼不可以換個角度想: "好,我就是要把泰文學精通,看裡頭有什麼?" 劣者這兩天在板上介紹了一本圖書: "《雪洞--丹津.葩默悟道歷程》(ISBN 957-630-617-5)",這本書的女主角丹津.葩默, 是西方首先接觸到藏傳佛教並學習的那批人(時值西藏政府流亡至印度的時刻), 她一個英國年輕女人,從當時藏傳僧那還不很流暢的英文裡學佛法, 後來從其他專家學到基礎藏文後,就隻身跑到印度去向藏傳寺院學佛法, 然後遠至喜馬拉雅山洞穴去獨居了十二年.....在這之間她也沒有要人用英文教她佛法啊! 想必她不說:"我不懂藏文,是要怎麼瞭解裡面的禪意?". 相對於丹津.葩默的處境--身為台灣人假使有志,即使是艱澀的文言文也簡單一些了? "滿口古文的人不好、學佛環境不適合我.....因為環境不好,妨害我入道!" 這麼把問題都歸咎到外境上,是一種方式; "我怎不把語文修通、怎不爭取適合環境.....因為我未精勤,我不能入道!" 這麼把問題都責成於自我,又是另種方式. 兩種取向看來截然不同--可是,這兩個取向,會不會是像隻手的手面和手掌....是同件事? 只因為我們的"眼光"不同,而將它看成不同的兩件呢? 但問題總歸是問題,也可以採不同解決的方式, 一種是繼續責怪別人,為什麼大眾不用白話文塑造一個很好的學佛環境..... 這比較省事,因為我們只要坐著抱怨就好了..... 說實話劣者比較喜歡這樣,省得麻煩還要用工具翻翻找找的,多累人啊! XD 據聞入菩薩行論說: "難事久習轉為易,世間何事不如此;故於小事當鍊修,令於大事能堪忍." 見此劣者總是心生警惕愧疚,分享給您參考.願我們諸事皆圓滿,具諸佛法. ^ ^ ※ 引述《ronlee543 (..)》之銘言: : 沒錯,我自知起嗔心。 : 所以我講出來讓別人罵,好讓我能反省自己。 : 謝謝您的解釋,您真是好人。 : 你這句話算對,但跟文言無關,跟本討論串主旨無關。 : 佛法妙理不在文字,重點在於體會。 : 所以那是文字與體會的問題,不是文言與白話的問題。 : 沒有人說寫成白話看了就開悟。 : 而寫了之後讓人基本的文意上就看不懂,等於白寫。浪費讀者時間。 : 而且在我寫本文之前,就有人在其下推文說看不懂了。 : (不過該文好像刪了?) : 參禪參的是內容,知其字義,但不解其意,細細思索。 : 忽然一天豁然開朗,證悟得道。 : 但如果叫你看泰文,跟你說裡面有很深的禪意。 : 啊你明明就不懂泰文,是要怎麼瞭解裡面的禪意? : 這給我的聯想就是"故弄玄虛"。 : (抱歉,我最近很會亂想。) : 另外,不好意思扯到慈濟。我知道慈濟是很偉大的一個團體, : 只是有少部份人素質不良。 : 真的很抱歉,我前晚一時胡思亂想想太多。 -- 向日葵具有強韌適應力不需要特殊照顧,給予充分水分種子多能發芽, 再施以適當肥料及合適的日照環境,植物多半能成長茁壯並開花結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0.32.37 ※ 編輯: phoneme 來自: 61.60.32.37 (12/05 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