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八、結語    以上討論佛教因果論在中國之演變,及中國人對因果論之信仰,特別指出其在中國 化過程中,與大乘四種緣起說所扮演之角色,同時指出業感緣起說與傳統天道與善惡報應 說結合後被接受的情況。大體而言,在法藏提出四種緣起說之後,已經彌補了業感緣起偏 向道德行為考量的缺憾,使佛教的因果說,呈現了比較周延的面貌。但法藏的四種緣起說 ,並未發展成被普遍認知的因果觀。相對地,慧遠以來合業感緣起與中國本土天道、報應 觀形成的因果論,則透過文人、學者作品的宣揚,而受到普遍之認知,致有如明朝高攀龍 一般之學者,認為釋氏因果與儒家感應說有不謀而合者。[92] 多數的傳統知識分子,即 使對佛教持批判態度,對中國化的因果觀,似乎未曾仔細思考其學理之基礎及演化之過程 ,不是逕指其為佛教教義之下焉者,[93] 即是取與感應說相比附,是以少有刻意批判其 說並全然否定其價值者。除了少數的儒家衛道者或所謂的儒家基本教義派(Confucian fundamentalists)學者之外,[94] 多數人大概與洪邁、管志道、馮夢龍、和凌濛初一 樣,都熟知中國化的因果之說,而在報應上,則於「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的現報或速報 觀,似有較大程度的認同吧。 此篇文章轉自以下網址: http://0rz.net/1a1M8 ---------------------------------------------------------------------------- [92] 見高攀龍《高子遺書》(臺北: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9上,頁 44a?45b〈重刻感應篇序〉云:「或以為(命)是近於佛氏因果之說而諱言之,不知佛氏 之說即吾儒應感之理。聖人以天理如是,一循其自然之理,所以為義,佛氏以因果如是, 懾人以果報之說,所以為利,其端之殊,在杪忽間耳。今懼涉於佛氏之因果,并不查於感 應之實然,豈不謬哉?」 [93] 譬如元代許謙《白雲集》卷4,頁12a?13a〈跋妙沙經〉即謂「抑嘗聞釋氏之徒誦 其師之言,雖不可與吾道合,要皆以調伏此心為主而後可以盡其性,至于福禍因果,則其 論之下者也。」 [94] 此用語開始出現於若干新近出版之英文著作,如Edward Davis, Society andthe Supernatural in Song China(Honolulu: University ofHawaii Press, 2001) , p. 172。唯作者用此語時,並未指明哪些人可稱為儒家基本教義派。個人雖不甚同意此 用語,但若姑用之,則上文所說的胡寅應可算為代表人物之一。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79.195
mormolyca:中國化的緣起法,雖然平易近人,卻也將緣起轉化為世尊所 08/29 09:44
mormolyca:批判的宿命論之途,佛教徒不可不慎! 08/29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