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verest (Everest)》之銘言: : 君說得極是 : 我看過駭客一 與君同 : 說真的也是有著頗深刻的感受 那師兄是否也看過關鍵報告 其中對於業的產生有極為深入的剖析 (好萊屋的電影工業其實已經受佛教影響了) : 不過上述提到佛學與存在主義的比較 : 我自己直覺還是佛學比較起來要理性一些 說的是 於我心有戚戚焉 若是有缸中之腦作前提 佛學的思維是比較理性 而且較不會淪為空談 : 個人與群體 從群體的變遷 反思個人的內心 : 佛學或可說對於自我的反省是更加深刻 : 因為天地萬物時制變遷 所在多有 自古而然 : 若是不能從而省思個人的生命價值 那麼這一切都會是荒謬與痛苦 : 若是能夠在其中覺察關鍵 滅除自我不當的期待與癡妄 : 或可以了忘死生 超脫人我的分別心與執異心 人我非我亦非人 就無所謂再有痛苦 的確是 : 所謂的佛學也能夠從絕對的疏離與出世主義 驟然轉變成為絕對的博愛與入世主義 : 這點與存在主義學家的認識 層次上又是有所不同 : 一個是思維上走向偏極的階段 一個卻是從偏極而欲返歸真善 我心亦然 雖不欲以高下區分兩者 但實際上存在主義有其思考點上的缺陷 而這與時代的考驗有著極大的關聯 : 不過其實不應該將存在主義與西方整個哲學思想劃上等號 : 因為所謂存在主義 或許也只是人心在面對歷史動盪變遷的時刻 : 所作出的暫時性回應罷了 或許還要面對更多歷史的醒悟 才能漸趨圓融與寬容 師兄所言甚是 的確是如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16.16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