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10/yinshun10-07.html 己二 庚一: 苦集相鈎纏,死生從緣起,佛說十二支,如城如果樹。   四諦的苦諦與集諦,已約略說明了。現在要說緣起法門,緣起就是集苦相 生的豎的說明。要知道,不只是由集而生苦,苦也是能起集的。如眾生在感到 了生的苦報後,依此業感的身心苦果,又有煩惱與業的活動。所以,「苦」與 「集」是互「相鈎」引,互相「纏」縛,也就是展轉為因果的。明白了這,對 「死生」的「從緣」而「起」,已有了扼要的了解。要知緣起說的主要意義, 是說:一切的存在,都是從因緣而起的。那因緣,也還是從因緣而生的。所以 每一存在的事物,從過去看,都是從因緣而有的,這就是果了。從這而看到未 來,又都有影響未來的力量,所以這也就是因了(且約前後因果說)。在這樣 的見解下,神教的創造說,成為不可能。因為一切由神而生起,而神卻是不從 因有的。這種為因而不從因有的創造者(神,作者),是非現實的,僅是幻想 的產物。所以,佛說生死無始。拿苦與集來說:苦從集生,而集又依苦而起, 一向是這樣的展轉相續。如從一點鐘而到十二點,又從十二點而到一點鐘,不 能說最初從何而起一樣。生死的無始相續,就是從緣起的正見中發現出來。   「佛說」緣起,因隨機不同,所以有不同的開示。「十二支」說,只是說 得更完備些,成為佛教緣起說的典型而已。如說集與苦,也是緣起。或說三支 :煩惱,業,苦。從煩惱起業,由業感苦果,又依苦果而生起煩惱。或說五支 ,這是《阿含經》中常見的,就是:愛,取,有,生,老病死。或者說十支, 是: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或說十二支,就是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有緣生,生緣老病死。十 二支,就是十二分。在眾生生死延續的過程中,觀察前後相生的因果系列,而 分為十二。古人稱此為『分位緣起』,是很有道理的。也惟有如此觀察,才能 充分明了生死延續的過程。但緣起的原則是一,而說明是可以多少不同的。研 究起來,這十二支,應該是不同說明的總合,所以也不一定專依古人的分位緣 起說。佛說十二支緣起,有種種譬喻。或說「如城」:眾生在十二緣起的因果 系中,像在四周圍繞的城中,不得其門而出。可以出來的地方──城門,又有 守衛巡邏的,所以過門也不能出去。眾生在生死中,雖有可以由此而解脫的地 方,但為煩惱所困惑,一直沒有衝破這緣起的連鎖,而得到解脫。又說「如果 樹」:如從種子發芽,生枝葉,開花,結果;果實又成為種子,又會發芽生葉 。雖然在前的不就是後來的,卻有因果的密切關係。種果相生,一直延續下來 ,拿這作為生死緣起相續的比喻,是最親切不過的。    庚二 辛一: 無明之所覆,愛結之所繫,有識身相續,相續而不已。   緣起支的敘述,很多是從識支開始的,所以經說:『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12)。可是,在識支以前,有的又加上無明與行二支,成為十二支。在《阿含 經》中,一再說:『無明覆,愛結繫,得此識身』(13)。無明,愛(行),識三 者,可以看作完整的,獨立的緣起說。等到與識支以下相綜合,才成為十二支 的。現在,先從這三支自成統系的意義來說。   「無明」「所覆」,「愛結」「所繫」,在上面的譬喻中說過。生死流轉 ,如陷身在棘藤深草叢中,眼目又被蒙住,不能脫離一樣。無明,是知的迷謬 錯亂,所以像布物的蒙蔽了眼目。經上說:『真義心當生,常能為障礙,俱行 一切分,謂不共無明』(14)。無明確是對於通達真實義的智慧,起著蒙蔽障礙作 用的。愛有染著的作用,使人繫縛在生死中,所以譬喻為結。從煩惱來說:無 明是屬於知的,是認識上的錯亂;愛是屬於情意的,是行為上的染著。有了這 兩大因緣,眾生就感到了「有識身」──眾生自體,而「相續」的流轉生死。 這也就是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和合而生生死眾生的意思。與經說的:『諸業 愛無明,因積他世陰』(15),也大體一致。這三事,說盡了生死流轉的主要項目 。得有識身,是有取識的結生相續,為一新生命的開始。這樣的無明,愛,識 身,無始以來,從過去到現在,現在到未來,一直是這樣的,不斷的「相續」 「不已」。   在一般的十二支緣起中,第二支是行,行是業的別名。行業,不是別的, 只是與愛相應的,思心所所發動的行為。所以三事說的無明,愛,識,與十二 支中的無明,行,識,是可以相通的。如從十二支的立場來說:識是現在這一 生的開始。拿人來說,就是當父精母血結合時,有識的剎那現起,因而結成有 心識作用的新生命。這樣的有識結生的新生命,從何而來呢?這是從前生的業 種所引發的;業就是行支。當前一生的最後死亡時,雖然身心崩潰了,但過去 所造作的業能,並未消失;等到因緣和合,就隨著業力善惡的不同,而得或苦 或樂的果報體,成為一新的個體,新的生命。行業的感果,是離不了煩惱的發 業與潤生的,無明就是煩惱,是以我我所見為攝導的煩惱的總名。這樣,由於 過去世的煩惱──無明,有過去世的業──行;從過去世的煩惱與行業,才有 現生的生命開始──識。從無明而行而識,說明了從過去到現在的生死歷程。    辛二: 緣識有名色,從是有六處,根境相涉觸,從觸生於受,緣受起於愛,愛增則名取 ,因是集後有,生老死相隨。   十二支中的識,是一期生命的開始。有些經典,從識支說起。這因為,推 求現實的身心活動,到達識的結生相續階段,已到了生死業報識的核心。後代 唯識學者,以異熟的阿賴耶識為中心,來說明生死雜染的一切,可說是吻合佛 意的。「緣」此結生的「識」,就「有名色」支的生起。名是心理的,色是生 理(物理)的。由於識的結生,身心就開始發展。照經上說:不但因識而有名 色,也因名色而有識。這意思是說:我們的一切身心活動,是要依於有取識( 唯識學中叫作阿陀那識)的攝取而存在。反之,也因為身心的活動,有取識才 能存在。正像沒有領袖,就不可能有群眾的組織活動;如沒有群眾,領袖也就 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但在十二緣起支中,著重在識緣名色。應解說為:名色是 精血和合以後,還是肉團的階段。   「從」此名色而進一步的開展,就生起眼,耳,鼻,舌,加上身,意,「 有」了「六處」的差別,這己到了形成人體形態的階段。   胎中雖有眼耳等根,還不能見色聞聲等。一到出了胎,從此六「根」開始 了與六塵「境」界「相」關「涉」的活動,根境相觸而起一般的認識,叫做「 觸」。根境識三者,因觸而和合,也可說因三者的和合而有觸。認識開始,就 到了重要的關頭。在觸對境界時,首先發生了合意的,或不合意的,或非合意 不合意的反應,這叫可意觸,不可意觸,俱非觸。不幸得很,眾生的認識,是 不離無明蒙蔽的──『無明相應觸』。所以觸對境界後,就會依自我中心的執 取,起種種的複雜心理,造種種的善惡行為;生死輪迴,是不能避免的了。佛 所以教誡弟子,要『守護根門』。在根境相觸時,如有智慧的觀照,就稱為『 明相應觸』,那就能從此透出,裂破十二緣起的連鎖。   「從觸」的可意或不可意,當下就能「生於受」。可意的,起喜受樂受; 不可意的,起苦受憂受;非可意不可意的,就起捨受。如有智慧而正念現前的 ,就不起味著,不為情感的苦樂所惑亂;否則就危險了。   沒有正念正知的,都是依「緣」此或苦或樂的「受」味,生「起」深深的 「愛」著:愛著自我,愛著境界。這時候,已以主動的姿態,對生命與塵世, 傾向愛戀而作不得主。此後,只有愈陷愈深,無法自拔。上面從識的結生,說 明了身心的開展過程,以及對境而引起內心的活動情況。觸是認識的,受是情 感的,愛以下是意志的活動了。   內心有了「愛」染,愛心的「增」強,就進展到「名」為「取」。取有四 :執取自我,叫我語取。一般的追求五欲,叫欲取。而宗教與哲學家們,不是 執取種種錯誤的見解──見取;就是執取種種無意義的戒條,苦行──戒禁取 。這是從愛染生命與塵世,進而作思想的或行為的取著,造成世間一切苦難的 結局。   愛與取,正是依著煩惱而有的一切活動。「因」此煩惱的活動,就起「集 」成「後有」的業種。這在十二支中,叫有支。有,是三有:欲有,色有,無 色有,就是三界的生命自體。但這裡所說的,不是現實生命的存在(有),而 是能起後世生命的業力,也可說是未來生命的潛在。有了這,那末現生死了以 後,未來識又會結「生」。生了,就不能不「老」不「死」。生老死的「相隨 」而來,便是未來生死相續的簡說。   十二支,可以分為三世,有兩重因果:過去因(無明與行)生現在果(識 ,名色,六處,觸,受),現在因(愛,取,及有)生未來果(生,死老)。 同時,前生以前有前生,後世以後(如不了脫生死)有後世,三世因果相續說 明,就是無限生死相續的歷程全貌。 註【4-012】《雜阿含經》卷一二(「大正」卷二.八0頁下)。 註【4-013】《雜阿含經》卷一二(「大正」卷二.八三頁下)。 註【4-014】《攝大乘論本》卷上(「大正」卷三一.一三四頁上)。 註【4-015】《雜阿含經》卷一三(「大正」卷二.八八頁中)。 -- 是故,我執皆緣無常五取蘊相,妄執為我。 然諸蘊相從緣生故,是如幻有。 【成唯識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34.88.141
AHJKL:大乘佛教也說十二因緣法 04/11 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