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10/yinshun10-06.html 三乘共法   三乘共法,是出世間法,是建立在五乘共法的基石上的。如不備人天功德, 沈淪在三惡道中,當然不能發心了脫生死。即使現生人間,如作惡多端,無慚無 愧,害人害世,喪失了人性;連做一平常人都不成,還會發心了生死嗎?所以成 就人天功德的,才能修學出世間的三乘共法。五乘共法,上面已說過了,現在來 敘述三乘共法。    甲一 乙一 丙一: 一切行無常,說諸受皆苦;緣此生厭離,向於解脫道。   出世間的三乘法,根本在出離心,要首先學習發起。世間的一切,是不永 恒的,不徹底的,不自在的,也就是世間──眾生是苦的。肯定了世間徹底是 苦的,才會引發出離心。照一般的感受經驗來說,世間有憂苦的,也有喜樂的 ,也有不苦不樂無所謂的,這是不能說人生世間都是苦的。要知道,『世間是 苦』這個論題,是深一層的看法。佛在經上說:『以「一切行無常」故,「說 諸」所有「受悉皆是苦」』(1)。從表面看,雖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的差別 ;但深刻的觀察起來,就不能不說一切是苦。因為世間的一切,不問是身心, 是器界;是個人,家庭,國家:這都是遷流的,造作的。都是因緣和合所作的 ,所以說造作。都在生滅,生死,成壞的過程中,所以說遷流。遷流造作的名 為行(事象)。這一切行,都是無常的,不永久的。從『諸行無常』去看,那 麼現前的憂愁苦惱,不消說是苦的了(佛稱之為苦苦)。就是一切喜樂,如財 富,尊榮,健康,聰明……雖然感到了滿足,但到了變化的時候,苦就跟著來 了(佛稱之為壞苦)。就使是不苦不樂,平淡恬靜,既然不離遷流變化,遲早 免不了苦。正像航行大海中,爛醉如泥,但直向礁石危灘駛去,你說熟醉不知 苦樂的旅行者,不是可悲哀的嗎(佛稱之為行苦)!所以從這一切行是無常的 ,不永久的,不徹底的,不可保信的觀察起來,就不能不說『諸受皆苦』;不 能不說:世間如火宅,三界如牢獄。   修學佛法的,如有這種深切的認識,那麼無論怎樣喜樂,也不會留戀。就 是上升天國,盡情享受,也不感興趣。「緣此」就能發「生厭離」生死的決心 。有了這樣的認識,引發這樣的意欲,從學習中養成了堅強的志願。苦哉!苦 哉!這世間不是安樂鄉;不但不能永久的住著,簡直一刻兒也住不下去。正像 處身在火宅當中,急於要逃出火宅一樣。這種厭離心生起來,成為堅定的志願 ,就會「向於解脫」生死的大「道」,走上了脫生死的境地。沒有這種出離心 ,一切修行,一切功德,都只是世間法。有了出離心,那一切功德,就被出離 心所攝導,成為解脫生死的因素,稱為『順解脫分善』。這就是說:這種善根 ,已成為隨順趨向解脫的因素了。出離心是出世法的根本,口口聲聲說了生死 的學佛同人,應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沒有這種心情。    丙二 丁一: 隨機立三乘,正化於聲聞。   發出離心而修出世法的,根機並不一致。統攝來說,佛「隨」順聽眾的「 機」感不同,安「立」了「三乘」的差別。三乘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法華經》等,從特殊的意義說:佛為聲聞說四諦,為緣覺說十二緣起,為 菩薩說六波羅蜜。其實出世法都是觀甚深義──四諦與十二緣起的。不過在菩 薩道中,著重廣大行的六波羅蜜多而已。   在這三乘共法中,「正化」的是「聲聞」乘;菩薩與緣覺,可說是旁化。 因為在三乘共法的《阿含經》等,僅有二位菩薩:一、未成佛前的釋迦菩薩, 說法時已經成佛,是說法的教主,並不是受教者。二、彌勒菩薩,在釋迦佛的 法會中,受記作佛。如果說佛說三乘,那末當前的菩薩行者,只有這彌勒一人 而已。六(十)波羅蜜,那是古德(『先軌範師』)傳來的本生談,也不知道 是給誰說的。緣覺根性,也並不太多。緣覺原是無師而獨覺的,是不用秉受教 法的。但緣覺根性的大迦葉等,在釋迦佛出世說法時,也作了佛的弟子;總算 在佛的聲聞弟子中,有些是緣覺根性。所以專從此土的釋迦佛法來說,主要是 聲聞乘,在古代,聲聞就是佛弟子的通稱,也就是聽聞佛的聲教而悟道的。有 這種意義,所以天臺宗稱之為三藏教,因為這也有菩薩,不但是小乘的。賢首 宗卻稱之為小教,因為事實上,是以小乘聲聞法為主的。從釋迦佛法的顯了邊 說,雖然如此,如從十方三世一切佛的佛法來說,修學出世法的,確有聲聞, 緣覺,菩薩的三乘教法。    丁二 戊一: 解脫道遠離,苦樂之二邊:順攝樂行者,在家修法行;順攝苦行者,出家作沙門 。   在佛的聲聞弟子中,也有種種的根性,先說在家與出家的二類。   釋尊的時代,印度社會的風尚,正走上極端的路子。有的是樂行者,就是 縱欲的享樂主義者,這是大多數。大家在物欲的追求中,爭取,享受,為無窮 的欲望所奴役。最極端的,有唯物論的順世外道,還有性欲崇拜的遍入外道, 以男女交合為大樂,看作解脫生死的妙法。相反的是苦行者,就是禁欲的克己 主義者。這如各沙門團,當時的出家外道。最極端的,是耆那教徒。他們過著 極端的苦行,有的不穿衣服;有的冷天臥在冰上,暑天曬在太陽下;或者睡在 荊棘上。吃的,有的不吃熟食,專吃野菜水果;有的喝水;有的服氣。戕賊自 己的身心,被看作神聖的修行。釋尊初轉法輪,首先揭示了不苦不樂的中道行 。認為極端的樂行與苦行,都不能使自己的身心正常,不能引導到解脫的境地 。所以佛的真「解脫道」,是「遠離」那「苦」行與「樂」行「二邊」,而保 持那中道的──以智化情的生活。克制自己,而不可戕賊自己;受用維持生存 所必需的享受,而不可放縱。惟有這樣,才能引上解脫的正道。   佛以中道行為正鵠,而當時的根機,是有偏苦偏樂傾向的。適應這不同的 根性而引導他,所以聲聞弟子,就有在家與出家二類。在家與出家,主要是生 活方式的不同。當時,佛為大眾說法,有的聽了法,或者悟了真諦,就自願歸 依三寶,作佛的在家弟子。有的聽了法,或者悟了真諦,就自願隨佛出家,作 佛的出家弟子。在信仰,修行,證悟上,在家與出家,是沒有差別的。那為什 麼有的自願在家,有的自願出家呢?這就是由於性情及生活好尚的不同。所以 ,佛為了隨「順攝」受「樂行者」,有在家弟子。他們照樣的夫妻兒女,還是 從政,從軍,農工商賈,過著「在家」的生活。如頻婆沙羅王,末利夫人,須 達多長者,質多長者,黎斯達多大將等。雖過著在家生活,卻「修」學佛的正 「法行」,如三歸,五戒,定,慧等。只要有出離心,雖過著豐裕的生活,但 不礙修行,一樣的了脫生死。一方面,為了隨「順攝」受「苦行者」的根性, 有出家弟子,多數是從出家外道處轉化來的,如五比丘,摩訶迦葉,三迦葉, 舍利弗,目犍連等。他們慣習於出家,過著嚴肅的生活:少欲知足;不畜錢財 ;不近淫欲,這才自願作「出家」的「沙門」。沙門是梵語,勤息的意思,是 各種出家者的通稱。但這是大概的分類,如動機不純,或被動的出家者,就有 樂行根性的。如佛回到故鄉,釋迦族的年青子弟,大批來出家,如阿難等,精 神上就與大迦葉等不同。同樣的,在家弟子中,也有過著嚴肅生活的。總之, 順樂行的在家也好,順苦行的出家也好,只要有出離心,過著不過分縱欲,不 過分苦行的中道生活,都是佛的聲聞弟子。依法修行,都有證得聲聞道果,解 脫生死的可能。    戊二: 此或樂獨住;或樂人間住。   在這出家人中,也有不同的根性,表現不同的風格。「或」者是愛「樂獨 住」的,名為無事比丘(阿蘭若比丘)。他們住在山林曠野,塚間住,樹下宿 ,或者是簡陋的草庵。吃的,穿的,都非常清苦。不願與大眾共住,免得人事 煩心。甚至不願意乞化,不願意說法。這類獨住比丘,都是自利心重,急於修 習禪觀的。此外,「或」者是愛「樂人間住」的,名為人間比丘。這是大眾和 合共住,不離僧團;大都住在近郊,經常遊行人間,隨緣在人間教化。雖還是 一樣的精勤修行,但過著集體生活,與社會保持密切聯繫。佛教的發展,主要 是人間比丘的功德。   如釋尊常與弟子共住,遊行各國,教化眾生,是人間比丘的榜樣。佛也曾 獨處三月,修習安那般那,便是獨住的榜樣。依佛法的真意義來說,獨住,是 要內心離煩惱而住;否則怎麼安靜的環境,也還是妄想散亂。反之,如心地安 靜解脫,獨住也得,大眾住而人間遊化也得。但在學者的根性偏好中,顯出二 大類不同;這也近於獨覺與聲聞的不同風格。    戊三: 或是隨信行;或是隨法行。   這又是兩大類的根性不同,是通於在家出家的。在聲聞弟子中,「或是隨 信行」的,是鈍根;「或是隨法行」的,是利根。信與智,是學佛所不可缺少 的功德。有信又有智,是佛法與外道(基督教等)的最大差別。信是情意的, 智是理性的,學佛的要使這二者,平衡進展到融和。因為『無慧之信,增長愚 癡』;『無信之慧,增長諂曲』(2)。佛法說信智一如,但在學者的根性來說, 有是重信的,一切以信為前提而進修的;有是重智的,一切以智為前提而進修 的。所以雖然究竟的目標一致,但下手時,信與智不免偏重,形成了佛弟子的 二大類。   『行』,是由於一向的慣習而造成特性的意思,如『貪行』,『瞋行』等 。所以,隨信行是個性慣習於信順,一切隨信心而轉的。這類根性,如遇到了 佛法,師長只要叫他怎麼做去就得了。他並不想追求所以然,怎麼說,就怎麼 信,怎麼行。這類根性,切勿給他詳細開示,說多了不但不感需要,有的反而 糊塗起來。真是『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主要是親近善知識,依師長的 教授而修學的。簡單直捷,提起便行,從修習的經驗中,漸長智慧。可是法行 人就不同了,他是一向慣習於理性(法)的,先要追求所以然,打破沙盆問到 底。聽了師長的教導,要加上自己的觀察,推求,參證經論。有了深刻的理解 ,這才深信不疑,精進修學。這類的根機是利根,因為法行人,更有引導人進 修的能力。這二類根性,都是信智不離的,但不免偏重。不但初學的如此,就 是證了果,也還是個性不同的。    丁三: 雖復種種性,同修出離行。   上面說到,發出離心的,有聲聞,緣覺,菩薩;有在家的,出家的;有獨 住的,人間住的;有信行人,法行人。「雖」然有這「種種」不同的根「性」 ,表現的風格不同,只要他真能發起出離心,就「同」樣的能「修出離行」, 達到解脫生死的目的。   一般人,總以自己的個性,自己的偏好去衡量一切,而不知學佛(這還是 共三乘的)是有不同類型的。這才重信的,把專究法義的法行人,看作不修行 ,而自己才是利根。重視慧解的,把重信者的信行,看作盲修瞎鍊(這可能是 盲修,要看師長的教導怎樣)。又如有的偏重山林,讚美精苦的生活,甚至說 :『行必頭陀,住必蘭若』,輕視人間比丘。而遊化人間的,又每每輕視獨住 比丘,說是自私自利。又如在家與出家的,也常因觀點的不同而互相輕毀。過 去,佛教是偏重出家的。不問是否能適合出家的生活,是否能少欲知足,是否 對利養心與眷屬心,能不太染著,大家來出家了,而多數不合於出家的性格, 這才僧格低落了。不是爭名利,便是圖享受。打著弘法利生的招牌,實際是爭 地盤,打天下。或者攝受徒眾,爭取信眾,造成與佛法無關的派系惡果。也許 做在家弟子,還適當得多,可以多修集些功德呢!總之,學佛是有不同根性, 不同風格的,所以應尊重別人,更應該認識自己。    乙二 丙一: 佛說解脫道,四諦與緣起,甚深諸佛法,由是而顯示。   先來說明出世三乘共法的總綱。「佛說」的法門,雖然是隨機說法,無量 無邊,但歸結起來,所說的「解脫道」,不外乎「四諦與緣起」法門。離開了 這,是沒有出世佛法的。諦,是不顛倒,所以也有確實的意思。佛的出世法門 ,是以苦,集,滅,道──四者,正確的開示了人生世間的特性(苦);世間 苦惱迫切的原因(集);說明超越世間,消除一切苦迫的境地(滅);以及達 到滅除苦惱的方法(道)。佛的出世法,主要是以四諦來說明的。佛法是信智 相成的,決不說信了就可以得救。我們必須認清人生的苦迫性,苦痛的原因, 這才能從消除苦痛的原因中,體驗真理,而得到解脫,不再受無限生死的苦迫 。說到緣起,並非與四諦各別的。主要是從苦迫的現實,而層層推究,尋出苦 痛的根源,發見了苦因與苦果間,所有相生相引的必然軌律。這就是:無明緣 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 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這是典型的十二緣起說,實在就是苦與集的系 列說明。緣起,是說這些(苦,集等),都是依緣(關係,條件,原因)而才 能存在的,發生的。所以可從因緣的改變中,使他消解而達到解脫,這就是滅 道二諦。所以,在下文的說明中,以四諦為綱,而同時說明了緣起法門。   一般以為:四諦與緣起,是小乘法。不知大乘的「甚深諸佛法」,也都是 「由是而顯示」出來的。約偏重的意義說:小乘法著重於苦與集的說明;大乘 法著重於滅與道,特別是滅的說明。就以大乘的中觀及瑜伽二宗來說:中觀者 對於空性,瑜伽者對於緣起,都不曾離開了四諦與緣起一步。經上說得好(《 勝鬘經》):小乘是有量的四諦,有作的四諦;大乘是無量的四諦,無作的四 諦(3)。又說(《涅槃經》):下智觀緣起,得聲聞菩提;……上上智觀緣起, 得佛菩提(4)。佛法不出四諦與緣起法門,只是證悟的偏圓,教說的淺深而已。    丙二 丁一: 苦集與滅道,是謂四聖諦。   四諦,就是「苦集與滅道」。這四者,經中稱為「四聖諦」。人人都有苦 惱,人人都有煩惱(集),為什麼偏說四聖諦呢?從事實來說:苦是人生世間 的苦迫現實;集是煩惱,與從煩惱而來的業力;滅是滅除煩惱,不再生起苦果 ;道是戒定慧,是對治煩惱,通達涅槃的修法。但這些,惟有聖者才能從事實 中體認出來,確實的證見他。所以《涅槃經》上說:凡夫有苦而無諦,聖者有 苦有苦諦(5)。又如《遺教經》說:『佛說苦諦,真實是苦,不可令樂。集真是 因,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 無餘道』(6)。人生世間的苦惱性,煩惱的招集性,涅槃的滅離性,戒定慧的對 治性,能通(涅槃)性,是確實的,必然的,絕對的,惟有聖者才能深切體悟 到『決定無疑』,所以叫做四聖諦。    丁二 戊一 己一 庚一 辛一: 苦者求不得,怨會愛別離,生老與病死,總由五蘊聚。   四諦中,先說苦諦,這是現實的身心世界為我們所應該首先體認的。「苦 」是逼惱的意思,逼切身心而致困惱不安的。佛曾說了種種苦的分類,但從人 類的立場來說,最切要的是八苦。一、所「求不得」苦:無論是名譽,權位, 眷屬,財富……這是人人所希求的,可是卻常常是求之不得。希求而得不到, 是苦惱;有了,得到了,希求他不致失去,或發生困難而希望不要他,可是卻 不如心願。經上說:『所求若不遂,惱患如箭中』(7),就是求不得苦。這是我 們在對於外物關係所引起的困惱。二、「怨」憎聚「會」苦;三、恩「愛別離 」苦:這是我們在對於社會(可通於五趣)關係所引起的困惱。意見不合的, 相怨相恨的,不見倒也耳目清淨,可是卻要聚在一處,共住,共事,共談,無 法諒解而卻又無法離開,真是苦惱之極。反之,父母,兄弟,夫婦,兒女,朋 友,最親愛的,卻不能不生離死別,常陷於遠地相思,或『此恨綿綿無盡期』 的失望回憶中。四、「生」苦;五、「老」苦;六、「病」苦;七、「死」苦 :這是我們在對於身心所引起的困惱。一般人總以為生是可樂的,老病與死亡 才是悲哀的。不知道生了就不能不老,不能不病,不能不死;老病死由生而來 ,那生有什麼可樂呢?生是苦根,老病死如枝葉花果一樣。從根芽到結果,都 是苦的。   從我們對外物,對社會,對身心的關係中,分別為七種苦。如推究起來, 這些苦,「總」是「由」於「五蘊聚」而有。五蘊,是五類(五聚)不同的事 素,也就是我們身心的總和。這五蘊自身,存在著一切苦痛的癥結;在對外物 ,對社會,對身心,就不能免於上說的七苦。我們所以有一切問題,一切苦惱 ,並不是別的,只是因為有了這個五蘊──身心自體。五(取)蘊是苦惱的總 體,與前各別的七苦,合稱為八苦。 圖片 ┌──對外物所引起的────所求不得苦 │       ┌─怨憎聚會苦 五取蘊苦─┤  對社會所引起的──┴─恩愛別離苦 │ │ ┌─生苦      └──對身心所引起的──┤ 老苦    │ 病苦          └─死苦 註【4-001】《雜阿含經》卷一七(「大正」卷二.一二一頁上)。 註【4-002】《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六(「大正」卷二七.二六頁下)。 註【4-003】《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正」卷一二.二二一頁中)。 註【4-004】《大般涅槃經》卷二七(「大正」卷一二.五二四頁中)。 註【4-005】《大般涅槃經》卷七(「大正」卷一二.四0六頁中──下)。 註【4-006】《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大正」卷一二.一一一二頁上)。 註【4-007】《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三四引《義品》 (「大正」卷二七.一七六頁中)。 -- 「文殊師利!般若波羅蜜,不以心意識修行。」 【文殊師利問經 般若波羅蜜品第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37.180.137
yule1224: 04/09 13:17
Samus:大推 所以應尊重別人,更應該認識自己 四締 緣起 大推推 04/10 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