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10/yinshun10-11.html 丙三: 眾生有佛性,理性亦行性。初以習成性,次依性成習;以是待修習,一切佛皆成 。   一切「眾生有佛性」,為大乘佛教的重要教說,是一切眾生同成佛道的原 理所在。什麼是佛性呢?可以有二個意義。一、佛性是佛的體性:『如黃石中 有金性,白石中有銀性』(16)一樣。眾生雖在生死迷妄當中,但不是沒有佛的成 分。如礦中有金性,所以可鍊成黃金;如沒有金性,那怎麼也鍊不出金來。當 然,這是一般的說法,在科學進步的時代,可以非金屬的物質,而化合成同樣 的金質。佛性說也如此,眾生本有佛的體性,或說眾生本有如來勝德,相好莊 嚴,或者說眾生本來是佛,所以修行就可以成佛。這一本有佛性的教說,確是 一般人所容易信解的,也就成為佛法中最通俗的學派。二、佛性是成佛的可能 性,也就是成佛的因緣。但這是佛性的深義,有些人是不易信解的。那到底什 麼是成佛的可能性呢?這如《法華經》說:『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 從緣起,是故說一乘』(17)。這可以方便分別為二種佛性:一、「理」佛「性」 ;二、「行」佛「性」(二佛性是印度舊說,今依中觀義說)。什麼叫理佛性 ?一切法是從本以來無自性的,也就是本性空寂的。法法常無性(古人別說常 與無性,是附合三諦的解說),法法畢竟空‧這無性即空,空即不生滅的法性 ,可稱為佛性的。因為,如一切法是有自性的,不是性空的,那末,凡夫是實 有的,將永遠是凡夫;雜染是實有的,將永遠是雜染;已經現起的不能轉無, 沒有現起的不能轉有,那就是無可斷,無可修,也就不可能成佛了(如《中論 》說),好在一切法是空無性的,才能轉染成淨,轉迷成悟,轉凡成聖。此法 空性,就是可凡可聖,可染可淨的原理,也就是可能成佛的原理。所以說:『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這是稱空性為佛性的深義。同時,法空性雖是一 切法成立的普遍理性,但空性就是勝義,是悟而成聖,依而起淨的法性,實為 成佛的要因。這雖是遍一切法,而與迷妄不相應,與無漏淨德是相應的。所以 為了引發一般的信解,方便說此法空性為如來藏,佛性,而說為本有如來智慧 德相等。法空性是遍一切一味的,於一切眾生無差別,所以說一切眾生都可以 成佛。什麼叫行佛性?這是依修習發心而成為成佛的因性。如唯識者說:依『 法界等流』的『聞熏習』,成為成佛的種子。《法華經》的『佛種從緣起』, 也就是約行性說的。一切法空性,為可能成佛的理性。依佛菩薩的教化,發心 成聞熏習,為可能成佛的行性。事理是一致的:如不是緣起的,就不是空的; 不是空無自性的,也就不會是從緣起的。因為無性空,所以從緣而起;從緣而 起,所以是無性空的。無性而緣起,緣起而無性,佛在坐道場時,就是這樣的 通達:『觀無明(等)如虛空無盡,……是諸菩薩不共妙觀』(18)。依此而成佛 ,佛也就依此而說一乘,說一切眾生有佛性。   約理佛性說,一切眾生都是有佛性的。約行佛性說,待緣而成,所以是或 有或無的。大乘法種是菩提心,發菩提心,與菩提心相應的一切功德,就是行 性佛性。法華經的『佛種從緣起』,就是約菩提心種說的。如在從前大通智勝 佛法會中發菩提心的,有些人是退修小乘了。如親友的為他繫上無價寶珠,他 竟不覺不知,弄得貧困不堪。其實,『一切智願(菩提願)猶在不失』(19)。在 醉酒時,親友為他繫上無價寶珠,如在無明生死中,遇佛菩薩的化導而發菩提 心(有人解說繫珠為本有佛性,與經義相違)。發菩提心,就成大乘法器,能 展轉出生無邊功德。所以《十地經》,《大集經》等,都喻菩提心為寶珠,經 修治而圓成佛的果德。這樣的行性佛性,依經所說,略有二位:一、性種性位 ;二、習種性位。這是說:起「初」,「以」見佛,聞法為因緣,發大菩提心 ,熏「習成」大乘佛「性」,如下種一樣,名性種性。菩提心一發起,永為成 佛的因緣,是不會失去的;如《法華經》繫珠喻所說。但這不能說是本有的, 因為是依發心而熏習成的──法界等流的聞熏習。其「次」,有了菩提心種, 就「依」這佛「性」而漸漸修發,使佛種的清淨功能,由下「成」中,由中成 上。大乘的功德淨能,不斷熏「習」而增勝起來,名為習種性。等到久久熏修 ,引發無漏清淨功德,那就不但是佛的因性,而且已分得佛的體性了。「以是 」,法空性(理佛性)雖凡聖一如,眾生界,菩薩界,佛界,平等平等,而成 佛或不成佛,還「待修習」來分別:是否熏發了菩提心?是否依菩提心種而不 斷熏習增長?如不修習,凡夫還是凡夫,如能依大乘而熏修,那不問是誰,「 一切」眾生的「佛」果,都是可以「成」就的。    丙四: 發心名菩薩,眾生之上首。世出世功德,悉由菩薩有。   約一切法空性說,一切眾生有佛性,但並不因此說一切眾生是菩薩。要「 發」菩提「心」,才「名」為「菩薩」。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譯,意義 為『覺有情』,從上求菩提(覺),下化眾生(有情)得名。也可解說為:求 大菩提的有情。發了菩提心,就是菩薩。菩薩是修學大乘道的通稱,從初學, 久學到最後身菩薩,真是淺深萬類。但一般人總是想到觀音等大菩薩,這才不 敢自稱菩薩了。初發心菩薩,雖還沒有大功德,可是已經是一切「眾生之上首 」;不但為凡夫,而且為二乘賢聖所尊敬了。經中比喻為:如王子初生,就為 耆年的大臣所尊敬;獅子兒初生,就為百獸所畏敬;迦陵頻伽鳥在殼中,音聲 已勝過了一切鳥類;新月的微明,就為人類所愛敬。菩薩發心以來,就是這樣 可尊可敬的,大菩薩們是更不必說了。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世出世」間的一 切「功德」,「悉由菩薩」而「有」的。這是說:世間善法,聲聞緣覺等善法 ,都依佛菩薩而有;佛功德也是依菩薩而有的──所以菩薩為一切善法的根源 。以世間善法來說,如說:『菩薩受身種種,或時受業因緣身,或受變化身, 於世間教化,說諸善法及世界法,王法,世俗法』(20)等。有些修菩薩行而暫時 失敗了的,名『敗壞菩薩,亦有悲心。治以國法,無所貪利;雖有所惱,所安 者多,治一惡人以成一家』(21)等。菩薩為一切善法的根源,可尊可敬,而菩薩 是從發菩提心而來的。所以大乘經中,無邊讚歎菩提心的功德,說他是『一切 佛法種子』。   初發菩提心,重在立定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誓願,名為『願菩提心』 。廣說如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22)。但是發菩提心,並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番修 習,達到堅固成就的。菩提心的修習,為修學大乘道,趣入大乘道的第一要著 。菩提心從慈悲心起:或是緣慈母的孝敬救度,擴大到願度一切眾生,而上求 佛道;或是設想他人與自己一樣,利濟眾生應如愛護自己一樣,進修到願意為 利他而犧牲自己。修菩提心的動機,方法,近於儒家的仁道,恕道。但菩提心 修習圓滿成就,深廣是與世間法大大不同的。這是大乘道的基石,修學大乘道 的,應先多多的修學!    丙五: 善薩之所乘,菩提心相應,慈悲為上首,空慧是方便。依此三要門,善修一切行 ;一切行皆入,成佛之一乘。   趣入大乘道的不同根性,佛性,發菩提心的尊勝,都已說到了。大乘道, 發願以後,就應該見於實行。說到菩薩的正行,就要先論到菩薩行所不可少的 要素。聲聞乘與緣覺乘,是通於因果的。但大乘中,重於因行的,名菩薩乘; 重於果德的,名佛乘。因圓果滿,為大乘法的全體。現在從成佛之道──因行 來說,大乘是「菩薩」「所乘」的法門;依此法門,從凡夫地而趣入大菩提, 也叫一切智海。菩薩行中,不論修持什麼,有必不可少的三要則。例如布施, 一、要與「菩提心相應」,就是為了上求下化的志願而布施。二、施時要以「 慈悲」心「為上首」,為先導,就是從慈悲心而引發布施。三、法「空慧是方 便」,方便是善巧的別名。如不著施者,受者,所施的物件,名為有方便。如 沒有法空慧,著相布施,名為不善巧,無方便,不能出離生死,而趣向一切智 海。可以說:菩提心是志願所在,慈悲心是動機,法空慧是做事的技巧。如「 依此三要門」為本,「善」巧的「修」習「一切行」:世間善法的五戒,十善 ,三福業也好;出世善法的四諦,緣起,三學,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也好;大 乘法的六度,四攝,百八三昧,四十二字門等也好:這「一切行皆」就歸「入 」於「成佛之」道的「一乘」法了。簡單地說:有了這三心,一切善行都是大 乘法;如離了這三心,或缺少了,什麼也不是成佛的法門了。   大般若經說到菩薩的修行時,總是說:『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 由無所得而為方便』(23);這就是本文所說的三心。依此,龍樹的《寶鬘論》說 :『本謂菩提心,堅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邊慧』(24)。《大日經》也 大體相同說:『大菩提為因,悲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25)(漢譯誤作方便 為究竟)。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就是《法華經》的『一切智願』,也就是菩提 心的別名。大悲是遍十方一切眾生而起,所以說依十方際。無所得是般若,就 是不依有無二邊的空性慧。《大日經》兼存有相說,所以說以種種的方便而到 達究竟。但成佛的主要方便,不能不說是都無所得的空慧。因為如取著相,什 麼都不能到於究竟了。在大乘法中,這三者是同等的重要,不可或少的。但大 乘經是各有所宗重的,或特重菩提心,或特重大悲心,或特重般若的都無所得 ;每把他說作首要的。這是依所宗要而巧說,其實這三者,初學是可以偏重而 不可偏廢的。   這三心是大乘的通行,正與儒者的三達德──智仁勇一樣。這本是人類的 特勝:憶念勝,梵行勝,堅忍勝;也就是理智的,情感的,意志的特勝。重於 人乘正行的儒者,也就揭示了人乘通德的智仁勇。大乘法,本是著重依人乘而 直入佛道的,所以也就揭示了:究竟無上的志願──菩提心,普遍平等的同情 ──慈悲;徹法源底的智慧──空慧,為大乘行必備的通德。因此,大乘法行 ,就是使人類特勝的德性淨化(俗稱昇華),使他融和進展而到達完成。成佛 時,菩提心成法身德,慈悲心成解脫德,法空慧成般若德。如來的三德秘藏, 不是別的,只是人生德行的最高完成。大乘的真義,與帶有隱遁傾向的小乘行 ,帶有神秘氣息的天乘行,是不大相同的。大乘的真義,實是人生的趣向於究 竟,『即人成佛』的法門。    丙六 丁一: 菩薩之學處,十善行為本,攝為三聚戒,七眾所通行。   大乘道,只是菩提心的修治歷程。上面所說的發菩提心,是願菩提心,以 大乘的信願為體,也就是大乘的歸依。所以發菩提心時,先受大乘歸依。這不 是盡形壽的歸依,而是:『從今日乃至菩提』(26)的歸依,歸依於佛法,不退菩 薩僧。歸依表示了信心的所在,再發菩提願,願將所有的一切善根,如諸佛菩 薩那樣的,為無上大菩提而發心:『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 未涅槃者令得涅槃』(27)。這也就是一般歸依文中,『從今日始,乃至命終,護 生』的究極意義。論理說,歸依表示了信願,就依歸依得戒;再受五戒等,不 過開示戒相而已。然在如來的善巧漸化中,也有但受歸依而不受戒的弟子。同 樣的,受大乘歸依而發菩提心,就依菩提心而得菩薩戒,名為菩薩。其後再受 菩薩戒,也不過開示戒相而已。但如來善巧化導,在大乘法中,也有但受願菩 提心,而沒有受菩薩戒的。然經論中說:『菩提以正行而為堅實』;『若無正 行,不得菩提』(28);不但以信願而能成佛,所以立菩提願以後,應進一步的受 持菩提正行(行菩提心),也就是受持大乘「菩薩」的「學處」。   比丘戒名比丘學處,菩薩戒名菩薩學處。說到菩薩戒,是以「十善行為」 根「本」的。不但菩薩初學,從十善學起,名為十善菩薩。如說:『十善菩薩 發大心,長別生死苦輪海』(29)。就是大地菩薩,也就是十善正行的深廣實踐。 除身語的正行清淨外,如不邪見而得甚深的正慧,不瞋恚而具廣大的慈悲,不 貪欲而成無量三摩地。現從菩薩戒來說,就是十善正行,不過從善行的不同意 義,總「攝為三聚」淨「戒」:一、從離惡防非來說,名律儀戒;二、從廣集 一切善行來說,名攝善法戒;三、從利益救濟一切眾生來說,名饒益有情戒。 總之,菩薩的戒行,是無惡不除,無善不行,無一眾生而不加利濟的。   在聲聞法中,律儀戒有男女,僧俗等差別,分為優婆塞戒,優婆夷戒,沙 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式叉摩那尼戒。因戒的不同,分佛弟子 為「七眾」。但菩薩戒是不分男女及僧俗(小差別)的,所以是七眾弟子「所 」共「通」奉「行」的。要受菩薩戒,應先受七眾的律儀戒。如優婆塞(受五 戒的男眾)而受菩薩戒,就名菩薩優婆塞;沙彌尼而受菩薩戒,就名菩薩沙彌 尼;比丘而受菩薩戒,就名菩薩比丘。說到戒法,聲聞藏中有廣律,菩薩藏雖 傳說有菩薩的戒藏,但從傳譯到中國(西藏在內)來說,菩薩戒都是附見於經 中的。現有傳說為羅什譯的《梵網戒本》,列十重四十八輕戒;曇無讖譯的《 優婆塞戒經》,列六重二十八輕戒;玄奘譯的《瑜伽菩薩戒本》,列舉四重四 十三輕戒,輕戒多少有出入,菩薩的重戒,大致相同。如《虛空藏經》,《菩 薩本業瓔珞經》,《勝鬘經》等,也都有說到。我國一向採用《梵網戒本》, 但廣說開遮持犯,犯輕犯重戒相的,《瑜伽菩薩戒》要明確得多!    丁二: 退失菩提心,嫉慳與瞋慢,障於利他行,違失大乘戒。   在菩薩的律儀中,現在略說最重要的禁戒。一、眾多的大乘經中,以菩提 心為菩薩戒。如對於利益眾生,起了厭倦棄捨的意念,不想求證無上菩提,而 想證得自利的阿羅漢果,或者但求世間的欲樂,不再想上求下化,這樣的一念 「退失菩提心」,就是違犯了菩薩的淨戒。菩提心,可說是菩薩的根本戒,總 相戒,是大乘學人所應該特別護持的。二、依詳廣開示的菩薩戒來說,殺盜淫 妄等共聲聞重戒,不消說是犯菩薩戒的。不共聲聞的菩薩重戒,諸經及各種戒 本中,雖舉事小有出入,而內容都說到了「嫉慳」「瞋慢」的四項重戒。現在 且依《瑜伽戒》說。一、嫉:為了貪求個人的利養恭敬,因此嫉妒別人,故意 的自讚毀他。二、慳:有來求布施的,由於慳吝心,雖然有法有財,而不肯修 法施財施。三、瞋:瞋心極重,不但罵詈傷害別人;別人來懺悔,請求諒解, 也不受懺謝,永遠的怨恨他。四、慢:不虛心,自以為了不起,這才宣揚一些 似是而非的佛法,反而毀謗別人弘揚的正法。這四項重戒,都是「障於利他」 的菩薩「行」。只要犯了其中的一戒,就是「違失」了「大乘」菩薩的淨「戒 」,不成其為菩薩了。這如比丘的犯了四波羅夷戒,就不成為比丘一樣。但比 丘犯了四波羅夷戒,就要退出僧伽,不准重受,菩薩戒是可以如法重受的。換 言之,發了菩提心,受了菩薩戒,怎麼也不會退失的。犯戒的是暫時失卻作用 ,所以應如法再受,給以新的熏發,恢復菩提心戒的功德。也就因此,發了菩 提心,受過菩薩戒,就使是退證小果,或者退墮到三惡道中,終究要依此菩提 心戒的清淨善根,迴入大乘道而成佛的。這樣看來,在大乘法中,沒有比菩提 心,菩薩戒更重要了! 註【5-016】《大智度論》卷三二(「大正」卷二五.二九八頁中)。 註【5-017】《妙法蓮華經》卷一(「大正」卷九.九頁中)。 註【5-018】《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三四八(「大正」卷六.七八七頁中)。 註【5-019】《妙法蓮華經》卷四(「大正」卷九.二九頁上)。 註【5-020】《大智度論》卷三六(「大正」卷二五.三二三頁下)。 註【5-021】同上。 註【5-022】《壇經》(「大正」卷四八.三三九頁中)。 註【5-02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一二(「大正」卷七.六七頁中)。 註【5-024】《入中論》卷一引論(三頁下)。 註【5-025】《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一(「大正」卷一八.一頁中──下)。 註【5-026】《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經》(「大正」卷一二.二一七頁中)。 註【5-027】《妙法蓮華經》卷三(「大正」卷九.一九頁中)。 註【5-028】《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九引經論(六七頁上)。 註【5-029】《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大正」卷八.八二七頁中)。 -- 是故,我執皆緣無常五取蘊相,妄執為我。 然諸蘊相從緣生故,是如幻有。 【成唯識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34.48.72
Samus:大推 04/20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