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10/yinshun10-07.html 戊二 己一: 滅應滅於惑,惑滅則苦滅,解脫於癡愛,現證寂滅樂。   現在來說滅諦。滅有兩個意義:一、是滅除;二、是寂滅。滅除了苦痛的 根源,才能解脫生死苦,實現涅槃的寂滅。從滅除來說:眾生在生死輪迴中, 從苦生苦,苦個不了,這是要滅除的對象。然解除眾生的生死苦迫,佛法並不 著重到外界去改善。因為外物的改善,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的。也不從這個色 身去努力,如外道的修精練氣,求長生不老那樣。因為有生必有滅,長生與永 生,不過是眾生的顛倒妄想。雖然苦報是業力所感的,但問題卻是煩惱。有了 煩惱,就會發業,潤生;如斷了煩惱,就使有無量業種,也就乾枯而不再起用 。所以佛肯定地指出:要「滅」除生死大苦,「應」該「滅於惑」──煩惱。 如「惑滅」了,那就不再造業了,過去所有的業也就乾枯無用了。這樣,生死 「苦」果,就會徹底的「滅」除。   說到煩惱的滅除,當然也要從根本的煩惱去著手。如伐大樹一樣,專門斫 枝摘葉,是不能達成目的的。如斷了樹根,那就使是暫時發葉,也終究是會死 去的。說到煩惱的根本,當然是愚癡無明了。無明,主要是迷於無我的無明, 還有染著於境界的貪愛。一是障於智的,一是障於行的。從修學佛法來說,應 該先通達無我,得到無我真智的契證。然後從日常行中,不斷的銷除染愛。但 到圓滿時,這都是解除了的。經中時常說:『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 慧解脫』(16)。所以現在說:「解脫於癡愛」。無論是知見,無論是行為,都不 再受煩惱的繫縛,而且是把煩惱徹底的去除了。這樣,就能「現證」到涅槃的 「寂滅樂」。現證,是親切的,當前的證會,是無漏的直觀體驗。體驗到的, 就是寂滅,得到解脫自在的安樂。涅槃寂滅,是現實所證驗的,並非推託到死 了以後,這是佛法的特色。內心的煩惱銷融了,直覺到無障無礙,平等不動, 自在的聖境,叫做寂滅。這好像從火宅中逃出來,領略到安全與清涼;也像從 煩囂鬥爭中出來,享受到和諧而平靜的境地一樣。經論中每以寂,靜,妙,離 ,來形容這滅──涅槃。所說的樂,也不是衝動性的樂感,而是捨去煩惱重擔 而得來的自在──『離繫之樂』。    己二: 能滅苦集者,唯有一乘道。三學八正道,能入於涅槃。   苦痛的原因(集)消除了,生死大苦也就從此結束,得到了涅槃的大解脫 。但無始以來,苦與集是不斷的延續,如不修對治道,是不會自動結束的。所 以要說到道諦,道才是佛弟子修學的心要,如生病而請醫生,主要是為了服藥 一樣。   「能滅苦集」的道,是些什麼呢?雖然眾生的根性不同,有利有鈍;有聲 聞,緣覺,菩薩,佛也應機而說有多少不同的法門。但真正能出離生死的,是 「唯有一乘道」,也可說只有一乘,一道。乘是車乘,能運載人物,從此到彼 。佛所說的法門,能使眾生從生死中出來,到達究竟解脫的境地,所以稱法門 為乘。同樣的,道是道路,是從此到彼,通往目的地所必經的;所以修持的方 法,也稱為道。我們知道,眾生是同樣的生死;生死的根源,是同樣的迷執。 苦與集的體性是一樣的,那出離生死苦的法門,那裡會有不同呢?所以佛在《 阿含經》中,曾明確地宣說一乘法(17),也就是『一道出生死』,『同登解脫床 』。   出離生死的一乘法──不二法,從證悟真理來說,是無二無別的(『同入 一法性』);從修行的方法來說,是同樣的。適應眾生的不同根性,佛是說有 種種方法的。但除了方便引導的以外,論到出離生死的道體,並無差別,總不 出於「三學」(學是學習,不是學問)。三學,應稱為『三增上學』,就是增 上戒學,增上心(定)學,增上慧學。增上,是有力的,能為他所因依的意思 。因為三學有相依相因的關係,是求解脫者必不可缺的學程。決沒有不修戒而 能成就定,不修定而能成就慧,不修慧而能得解脫的道理。然佛在說明道諦時 ,最常用的內容分類,還是「八正道」。八正道,應稱為『八聖道分』,或『 八聖道支』。這是成聖的正道,有不可缺的八種成分。這就是:正見,正思惟 ,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就是三學,如正見,正思 惟是慧學;正語,正業,正命是戒學;正念,正定是定學;正精進是遍通三學 的。此八支聖道,是三學,也就是一乘。佛為須跋陀羅說:外道們沒有八正道 ,所以沒有聖果,沒有解脫。我(佛)法中有八正道,所以有聖果,有解脫(18) 。這可見八正道是「能入於涅槃」的唯一法門了。這在大乘的《楞伽經》中, 也還是這樣說:『唯有一大乘,清涼八支道』(19)。 圖片 正 見─┐ ┌─戒學┐ 正思惟─┤ │ └─────────┬─正 語 │ 一乘─┼─定學────────┐ ├─正 業 │ │ │ ├─正 命 │ └─慧學───────┐│ └─正精進─┤ │├────┘ │ │├───正 念 │ │└───正 定 │ └────────┘ 甲二 乙一 丙一 丁一 戊一 己一 庚一: 初增上尸羅,心地淨增上,護心令不犯,別別得解脫。   在道諦的說明中,八正道的體系最完整。但現在依三學來說,說到慧學時 ,再敘述八正道,以明佛說道品的一貫性。   「初」說「增上尸羅」:尸羅是梵語,意譯為戒,有平治,清涼等意思。 一般聽到戒,就想到戒條,其實這是成文的規制,是因時因地因機而不同的; 重要的是戒的實質。戒的力用,是惡止善行。依佛的本意,決非專從法制規章 去約束,而要從內心的淨治得來。煩動惱亂的內心,為非作惡,那就是熱惱憂 悔。如心淨持戒,就能不悔,不悔就能得安樂,所以戒是清涼義。又煩惱如滿 地荊棘,一定嘉穀不生。心地清淨的戒,如治地去草一樣,這就可以生長功德 苗了。然心地怎能得清淨呢?這就是信,就是歸依。從『深忍』(深刻的了解 ),『樂欲』(懇切的誓願)中,信三寶,信四諦。真能信心現前,就得心地 清淨。所以說信是:『心淨為性,……如水清珠,能清濁水』(20)。從此淨信中 ,發生止惡行善的力量,就是一般所說的『戒體』。所以說到得戒,無論是在 家的優婆塞、優婆夷戒(八戒,是在家而仰修出家戒的一分);沙彌、沙彌尼 戒(式叉摩那戒,是沙彌尼而仰修比丘尼戒的一分);比丘、比丘尼戒,起初 都是以三歸依得戒的。自願歸依,自稱我是優婆塞等,就名為得戒。後來為了 鄭重其事,比丘、比丘尼戒,才改訂為白四羯磨得戒。如沒有淨信,白四羯磨 也還是不得戒的。所以戒是從深信而來的「心地」清「淨」,從心淨而起誓願 ,引發「增上」力,有「護持」自「心」,使心「不犯」過失的功能。   戒,也稱為律儀。梵語三跋羅,如直譯應作等護;義譯為律儀,從防護過 惡的功能而得名。律儀有三類:一、如真智現前,以慧而離煩惱,就得道共律 儀。二、如定心現前,以定而離煩惱,就得定共律儀。三、如淨信(信三寶四 諦)現前,願於佛法中修學,作在家弟子,或出家弟子,就得別解脫律儀。從 淨治清涼來說,這都是戒‧這都是先於戒條,而為法制戒規的本質。從歸信而 得的別解脫律儀,屬於人類。這或是男人,或是女人;或是在家,或是出家; 或是成年,或是童年。由於社會關係,生活方式,體力強弱等不同,佛就制訂 不同的戒條,如五戒、十戒等,使學者對於身語行為的止惡行善,有所遵循。 因此,稱為波羅提木叉,意義為別解脫戒。這是逐條逐條的受持,就能「別別 」的「得」到「解脫」過失。一般重戒律的,大抵重視規制,每忽略佛說能淨 內心的戒的本質。古代禪師,每說『性戒』,是重視內心清淨,德性內涵的。 但偏重證悟的清淨,也不是一般所能得的。其實,佛法是『信為能入』,『信 為道源』;真切的淨信,誓願修學,才是戒學的根本。    庚二 辛一: 在家五八戒,如前之所說。   受持的戒律中,「在家」弟子,有近事律儀,這就是優婆塞、優婆夷的「 五」戒。還有近住律儀,就是在家而仰修出家法的「八戒」,作一日夜或短期 的修持。這都「如前」五乘共法中「所說」的。五戒與八戒,本是聲聞的在家 弟子戒。以出離心來修學,為了脫生死而受持,就是出世的戒法。不過,如以 增上生心,為了求得現生與後世的安樂而受持,就成為人天乘法。有以為五戒 只是人天乘法,這是不對的。 註【4-016】《雜阿含經》卷二六(「大正」卷二.一九0頁中)。 註【4-017】《雜阿含經》卷四四(「大正」卷二.三二二頁中)。 註【4-018】《長阿含經》卷四《遊行經》(「大正」卷一.二五頁上──中)。 註【4-019】《大乘入楞伽經》卷五(「大正」卷一六.六一七頁中)。 註【4-020】《成唯識論》卷六(「大正」卷三一.二九頁下)。 -- 隨聞而得覺,未聞慎勿毀,無量餘未聞,謗者成癡業。 如文取義時,師心退真慧,謗說及輕法,緣此大過生。 惡意自性惡,不善不應起,況移於善處,應捨大過故。 【大乘莊嚴經論 成宗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37.180.137
AHJKL:八正道 04/12 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