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10/yinshun10-13.html 戊四: 施戒及安忍,多為在家說。廣聚福資糧,是佛色身因。   上面所說的布「施」,淨「戒」,「安忍」──三度,現在要綜合的敘述 一下,也就說明了六度為成佛所必修的法門。這有三個意義:一、出家人的修 持重心,是禪慧熏修,所以這三度雖也是出家人所修的,但在經中,佛大「多 」是「為在家」人「說」的。尤其是財物的布施,為在家弟子的要行。出家人 僅可隨分行施,如像在家人那樣,積聚財物來作種種布施,就會過失叢生,非 佛制所許可了。二、佛是福德與智慧圓滿,被稱為兩足尊的。福慧圓滿的佛果 ,從修集福慧的因行而來。如遠行一樣,要備足資糧──旅費,糧食等,才能 到達目的。菩薩久劫修行而成佛,福慧就是成佛的資糧。前三度,在二資糧中 ,是「廣」大積「聚福」德的「資糧」,為成佛必備的勝行。三、說到佛,經 中有四身,三身,二身等分別;扼要的可分為法身與色身。大菩提的圓證法界 ,體現絕對真理而成佛,是法身;佛的相好莊嚴,是色身。色身是無邊福德所 莊嚴的,所以前三度「是佛」的「色身因」緣。知道了前三度的特性如此,後 三度是多為出家人說的,是智慧資糧,是佛的法身因緣,也就可以知道,不必 再說的了。    戊五 己一: 佛說精進度,福智之資糧。無厭心如海,力盡而不止。   現在要說到精進度。精進是能普遍策發一切善行的,與一切功德相應,所 以在福智二資糧中,雖說精進是屬於智資糧,而實「佛說精進度」,是通於「 福智」二「資糧」的。   三乘共法中,已說到正精進;大乘的精進,有著更深遠的意義。修菩薩行 ,是以無盡的法界為境的:親近供養一切佛,聞持修習一切法,莊嚴一切國土 ,度脫一切眾生,斷盡一切煩惱,……圓滿一切功德。『窮虛空,遍法界』, 什麼都是一切的一切。心量的廣大,真可說是:虛空一樣的廣大,大海一樣的 淵深!這樣的大願,大行,大果,如沒有無限的精進,是不能成就的。所以菩 薩的精進度,應有「無厭」足的「心」量。求一切佛法而不滿足,證得功德而 不得少為足;「如海」一樣的吞納百川,無窮無盡的進趣。惟有這樣的無厭足 心,才能發為大乘的精進。因此,一、大乘的精進度,不是有限的精進。如農 夫下田,某甲盡力收穫,得到了一些,就回家去休息享受,某乙也盡力收穫, 要收割圓滿了,才告一段落。在工作的努力方面,也許某甲更緊張,然而某甲 到底是工作的懶惰者,某乙才是精進的。這樣,聲聞的急求自了,如喪考妣, 在大乘法中,不能說是真精進。二、精進是持之以恒,而不是不自量力的急進 。如二人上山,一人急急的跑,不到半路,心跳足酸,只好停止而退下來。一 人是大踏步前進,不是急進的,但能保持體力而不休息的,這樣才能登上高山 。總之,無厭足的,不休止的善行,才是大乘的精進!   在修學的進程中,有時會山窮水盡,無法再進,有的就中止退失了。但是 菩薩的精進,現有的(體力,智力,財力,能力)「力」量,雖是可「盡」的 ,而內「心」的無限精進,卻是永「不」停「止」的。古人說:『哀莫大於心 死』;承認失敗,放棄努力,是真正的失敗了!故事說:有旅客在山中前進, 被山鬼障住了路。旅客舉左手去打他,可是左手被捉住了。再用右手,左足, 右足,末了用頭去撞他,頭又被鬼縛住了。山鬼說:好勇敢的旅客,你現在還 有什麼能耐呢?旅客說:我的心,將永遠不受束縛而要求前進。山鬼佩服他的 膽量與毅力,就讓路而讓他過去。在修菩薩行的歷程中,如由於力量不足而無 法進行時,也應這樣的保持那前進的決心。    己二 庚一: 推延著世樂,自輕心怯弱。   對於大乘佛法,不能精進修學,不出於二種障:一、不想進修;二、不敢 進修。佛道有這樣的功德,為什麼不想進修呢?不是「推延」懈怠,就是染「 著世樂」。有的懈怠成性,什麼好事都不能努力去做,總是推延又推延,今天 推明天,今年等明年。這種根機,是難得猛進的。如能多多憶念:人命在呼吸 間;死亡是不分老年與少年的;人身難得。多念無常,才能警策修行。有些是 貪染世間樂事,專在聲色貨利中過日,忙得不亦樂乎,這也就不想進修佛道。 如能思察世樂的不究竟,多引起未來的苦果,如刀頭蜜一樣,減少世樂的貪染 ,就會進修法利了。為什麼不敢進修呢,因為「自」己「輕」視自己,覺得現 在是末法時代,自己是根鈍障重,深廣無邊的佛道,實在無法成功。這樣的「 心」生「怯弱」,就不敢承當下來,當然不會精進的修學了!這類心性怯弱眾 生,容易退取小乘,走那迂迴的路子。    庚二 辛一: 滿果亦難行,久處於生死,資糧廣無邊,練心勿退屈!   心性怯弱,不敢進修深廣圓滿的大乘佛道,每從三方面怯弱退屈下來。一 、聽說圓「滿」的佛「果」,是永盡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就自己覺得 不行,我怎能得到那麼圓滿的佛果呢!這就退屈下來了。應該想:十方無量數 菩薩,都能修行圓滿而成佛,我為什麼不能!所以說:『彼既丈夫我亦爾,不 應自輕而退屈』(34)。從前曾經墮惡道的,現在已經成佛;現在在惡道中的,將 來也要成佛。惡道眾生都會成佛,自己現在難得的生在人間,能知道正理,能 奉行善行,為什麼反而怕不能成佛呢,二、聽說菩薩要修「難行」苦行,施捨 手足頭目等,覺得太難太苦,自己做不到,就不敢進修而退屈了。這也不對。 從無量世以來,每墮落在惡道中,說不盡的苦都受了,為什麼為佛道而修行, 反而怕起苦來。如長病痛苦不堪,受一次手術,就能徹底治療,因受手術而來 的小苦,難道都不能忍受嗎?況且,菩薩的難行,與外道的苦行不同。菩薩修 行,有方便善巧,次第學習。忍力成就,悲心增勝,有利益時才施捨身分,並 非專以受苦為修道的。三、聽說菩薩修行,要長「久」的「處」在「生死」海 中度眾生,時間這樣的長,要積集的「資糧」,又那麼的「廣」大「無邊」, 覺得自己修不了,也就不敢進修了,這是更不應該的。菩薩能通達生死如幻, 才能長在生死中度眾生,並非長在生死中墮落受苦。而且,無邊資糧是無邊的 功德,還會嫌多嗎?誰會聽說財富多而怕計算的麻煩呢?對這些,如由於心性 怯弱而有退屈心,應以上面的理論,多多訓「練」自「心」,讓自心堅強起來 ,精進的荷擔佛道,而「勿」使「退屈」才是。   不過,世間也有把成佛看得輕易的,以為修習微少功德,就會成佛。這或 是從怯弱懈怠中來,或是不知天高地厚,如『初生犢兒不怕虎』一樣。如自以 為然,等到覺得不是這麼一回事,也許要懊悔不及了!    辛二 壬一: 怯弱下劣者,希求易行道。   雖然一切眾生,畢竟成佛、但就現實的眾生性來說,根機是種種不一的。 在發心向道的眾生中,有是適宜於菩薩行的,有與菩薩法是格格不相入的,也 有想學菩薩而不敢修的。適宜於菩薩行的根性,佛當然『為說無上道』了。與 菩薩心行格格不相入的,是鄙劣怯弱的根性,如《法華經》的窮子喻:窮子回 到故鄉,望到財富無量的長者,驚慌失措,嚇得逃走都來不及。對於這類根機 ,不得不為說方便法門──聲聞緣覺乘法,漸漸的引攝化導他。想修菩薩行而 不敢修的,知道羨慕佛果的究極圓滿,但對於菩薩的廣大心行,卻不敢擔當, 精進修行。這也是怯弱眾生,缺乏自信,生怕退墮小乘,或沈淪苦海。對於這 類眾生,二乘方便是不適用的,佛只有用特別的方便來化導了。這類「怯弱下 劣」的根性,想成佛而不願修學菩薩的大行難行,所以「希」望「求」一簡單 「易行」而又迅速的方便「道」。但這是不順菩薩的菩提願行的;因為求成佛 道,是決無不修菩薩大行的道理。這如龍樹菩薩《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 說:『問曰:是阿惟越致(不退轉)菩薩,……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 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若諸佛所說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 地方便者,願為說之!(龍樹)答曰:如汝所說,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 是丈夫志幹之言也!何以故?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 致,於其中間,應不惜身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35)。    壬二: 佛有勝方便,攝護於初心。   希求簡易迅速的方便道,雖缺乏大丈夫(大丈夫即菩薩,提婆菩薩有《大 丈夫論》)的志行,但「佛有」無量善巧,別說殊「勝方便」,「攝護」怯劣 的「初」發「心」學人,使他不致退失信心,趣入大乘,這就是易行道法門了 。這如龍樹在《十住毘婆沙論》裡,雖呵責了一番,仍攝受他說:『汝若必欲 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 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難行苦行),或有以信方便易行 ,疾至阿惟越致』(36)。易行道,就是以信願而入佛法的一流。   易行道的真正意義是:一、易行道不但是念一佛,而是念十方佛,及『阿 彌陀等佛,及諸大菩薩,稱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37)。二、易行道除稱佛菩 薩名而外,『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38)。三、易行道不單是稱名禮拜而已 ,如論說:『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 懺悔,勸請,隨喜,迴向』(39)。所以,易行道就是修七支,及普賢的十大願王 。四、易行道為心性怯弱的初學說,重在攝護信心,龍樹論如此說,馬鳴論也 說:『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 』(40)。五、易行道的攝護信心,或是以信願,修念佛等行而往生淨土。到了淨 土,漸次修學,決定不退轉於無上菩提,這如一般所說。或者是以易行道為方 便,堅定信心,轉入難行道,如說:『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故,福 德轉增,心調柔軟。於諸佛無量功德清淨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諸大 菩薩清淨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愍傷諸眾生,無比功德,……深生悲 心。……以悲心故,為求隨意使得安樂,則名慈心』。『若菩薩如是,得隨慈 悲心,斷所有貪惜,為施勤精進』(41)。這就是從菩薩的易行方便道,引入菩薩 的難行正常道了!    壬三 癸一: 於中殊勝者,往生極樂土,彌陀佛力持,不退於菩提。   以信願而趣入佛道,是樂行的,他力的法門。如大乘經論所說,法門也是 很多的,但其「中殊勝」的,為中國佛教界所特重的,不能不說是稱念阿彌陀 佛,「往生極樂」淨「土」了。極樂世界,在西方十萬億國土以外;阿彌陀佛 ,現在那邊說法教化。佛佛道同,功德願力是不能說有優劣的,那到底彌陀淨 土,有什麼殊勝呢?在佛佛道同的平等一法界中,確也不礙差別而顯出諸佛的 特勝。在大乘經中,雖廣說十方淨土,稱揚種種易行道,而確是多稱揚讚歎彌 陀淨土的。阿彌陀佛所表顯的特色,是因中立二十四大願(或作四十八願), 以無邊的悲智功德,現起極樂世界。肯定的宣說:不論什麼人,只要信賴彌陀 願力,願生極樂世界,稱念阿彌陀佛,不問一日,二日,以及十念,做到了專 誠虔敬,一心不亂,就能為「彌陀」的「佛力」所加「持」,死後往生極樂世 界。在極樂世界中,物資非常豐富,所以沒有所求不得苦。與諸上善人在一處 ,精勤佛道,所以沒有怨憎聚會,恩愛別離的苦惱。蓮花化生,在這生中,一 定會悟得無生法忍,所以沒有老病死苦。往生極樂淨土的上品上生,當下就華 開見佛,悟無生忍。其餘中品下品根機,雖還沒有了生死,而可說生死已了, 也就是必了無疑。雖還沒有得不退轉,但可說已得不退。總之,在極樂淨土修 學的,不論時間多長,一定要了生死,「不退於」無上「菩提」的。所以,如 覺得自己心性怯弱,菩薩道難行,恐怕會墮落二乘,或者隨業力而漂流,不能 趣向佛道,那末稱念阿彌陀佛,是最穩當的了!也就是最能攝護初心眾生,不 致退失信心的妙方便了。   稱念阿彌陀佛,應該禮拜,讚歎,懺悔,勸請,隨喜,迴向。依淨土論的 五門漸次成就來說,應從禮拜,讚歎,而進入止,觀,迴向,也就是漸成智慧 ,慈悲,方便。這所以能速得不退轉於無上菩提,與龍樹的論義一樣,『求阿 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42)。    癸二: 不捨現法樂,而向於菩提,藥師大悲願:東方現淨土。   在易行道的淨土中,釋迦佛宣說彌陀佛的極樂淨土以後,又說東方藥師佛 的淨琉璃淨土,這是適應另一類根性的。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法門,是厭棄現實 人間的。韋提希夫人,深感世事的痛苦,不願再生此世界,所以佛為說極樂淨 土。宏揚彌陀淨土法門的,也說:『不厭娑婆,不生極樂』。由於厭此人間, 所以專重死後往生的。但有些適於易行道的根性,對於現實人間──如身體健 康,家庭和樂,社會繁榮,國家富強,天下澄平,並沒有厭棄的心情。為了攝 護這一類「不捨現法樂」的初心學人,使他也能「向於菩提」,所以釋迦佛又 開示藥師佛的淨土了。藥師淨土在東方,象徵生長;彌陀淨土在西方,象徵歸 藏。中國佛教界,為了超薦死亡,就稱念彌陀佛,為了消災延壽,就稱念藥師 佛,充分顯出了後世樂與現法樂的差別。經上說:「藥師」琉璃光王佛,在因 地中,以「大悲願」,發十二大願,目的在:開發知識,促進事業;救治身體 殘廢,貧病無依;大家獲得豐富的衣食康樂;不信邪外;不犯法受刑;男女平 等;一切眾生成佛。以這樣的願行,在「東方」世界,「現」起與極樂世界一 樣清淨,一樣莊嚴的淨琉璃「淨土」。以此淨土法門,攝護信心,使眾生能得 人天增上益,往生淨土益,終於成就無上菩提。從前玉琳國師,見到了藥師經 ,稱歎為無上的方便。因為有厭離心的人太少了,與彌陀淨土不相應。有了藥 師淨土法門,那些不捨現法樂的,沒有厭離心的多數人,也有往生淨土而成佛 的可能。所以玉琳國師稱歎藥師淨土為:『人間亦有楊州鶴,但泛如來功德船 』。 己三: 勝解堅固力,歡喜休息力,能修於四力:精進不為難!   怯弱懈怠眾生,不敢精進的直入大乘,所以以易行的方便道,信願為方便 ,引入大乘的精進道。其實,如能得善巧方便,精進也並非難以成就。這應該 修集四種力來助成精進。一、「勝解」力:勝解是深刻的信解。信解善惡業報 的因果道理,及菩薩行的功德與違犯的過失。若能深刻信解,就會生起樂欲, 要求遠離一切惡,成就一切功德。從這樣的勝解欲樂,就能引發精進而使之修 行。所以說:『信為欲依,欲為勤依』。越是信解深徹,也就越能精進修行。 二、「堅固力」:在進修中,要有堅固力,這有二種意義。第一、有些人,隨 隨便便,修這修那,無決心,無恒心,結果是養成惡習慣,什麼都修不成。所 以要審慎而行,可以不行,行就要行得徹底,有始有終,不能中途放棄,這才 能養成意志的堅定。第二、進修時要尊重自己,強化自力。成佛大事,要自己 力行,不能希望他力,所以說:『解脫唯依於自修』(43)(楞嚴會上阿難的失敗 ,病根就在此)。要肯定自己是能修行的,能戰勝煩惱的,堅決的負起菩薩大 行的重擔,非達到目的不止。三、「歡喜」力:在修學的過程中,法喜充滿, 如嘗到美味而沒有厭足心。越是進修,越是有興趣,這才能精進修行,愈入愈 深。四、「休息力」:如身心感到疲勞了,應該休息一下,否則會引起厭倦心 而障道的。或某一功德修成了,雖略略休息,也意不滿足。如這樣「能修於四 力」,那就如泉源長流,「精進」不息,而「不」太「為難」了!    戊六 己一: 三乘諸勝德,悉由定慧生。   以下先總說禪那及般若二度。   禪那,譯義為靜慮,一般稱為禪定;為定的一名。般若,譯義為慧,一般 稱為智慧。定與慧,在修習成就的(聲聞)菩薩行中,是相應不離的,稱為『 止觀雙修』,『定慧均等』。也就因此,聲聞及菩薩法中,每以禪及三摩地等 定,來稱那與慧相應的禪定。聲聞法中,如空三摩地,勝義禪等;大乘如首楞 嚴三摩地,如來禪等。但從下手學習,及定慧的特殊性能來說,定與慧是有分 別的。所以聲聞法的三增上學,心增上學以外,有慧增上學;大乘法的六波羅 蜜多,禪波羅蜜多以外,有般若波羅蜜多。從修習來說,多稱之為止觀,止與 觀也是不同的。大乘的修學者,必須肯定定與慧的特性,否則就會以禪為慧, 以修得四禪為證四果,得定德而以為得慧成佛了。其次,定與慧,不但為大乘 行果的心髓,也是聲聞行果的要目。菩薩的修行,雖重在菩提願,大悲心,迴 向等功德,但如沒有定慧,這一切都是不能成就的。所以《解深密經》說:『 若諸聲聞,若諸菩薩,若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所有善法,應知皆是此奢 摩他及毘缽舍那(止觀)所得之果』(44)。止與觀,是定慧所攝的,從修習方便 得名。對於定慧──止觀的尊重修習,為修學大乘行的要著。所以稱讚說:「 三乘諸」殊「勝」功「德」,「悉由定慧」所「生」! 註【5-034】《攝大乘論釋》卷六(「大正」卷三一.四一四頁中)。 註【5-035】《十住毘婆沙論》卷五(「大正」卷二六.四0頁下──四一頁上)。 註【5-036】《十住毘婆沙論》卷五(「大正」卷二六.四一頁中)。 註【5-037】《十住毘婆沙論》卷五(「大正」卷二六.四二頁下)。 註【5-038】《十住毘婆沙論》卷五(「大正」卷二六.四三頁下)。 註【5-039】《十住毘婆沙論》卷五(「大正」卷二六.四五頁下)。 註【5-040】《大乘起信論》(「大正」卷三二.五八三頁上)。 註【5-041】《十住毘婆沙論》卷六(「大正」卷二六.四九頁中──下)。 註【5-042】《十住毘婆沙論》卷五(「大正」卷二六.四五頁上)。 註【5-043】《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二(三七頁下)。 註【5-044】《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四引經(四九頁上)。 -- 是故,我執皆緣無常五取蘊相,妄執為我。 然諸蘊相從緣生故,是如幻有。 【成唯識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34.154.45
cool810:推 04/23 18:19
Samus:推 04/23 23:44
AHJKL:辛苦了 04/24 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