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10/yinshun10-11.html 第五章 大乘不共法   大乘不共法,是在人,天,聲聞,緣覺乘的共德上,進明佛菩薩的因行果德 。人乘與天乘,終究是有漏的,不能出離生死的。聲聞乘與緣覺乘,雖是無漏解 脫,而偏於獨善其身的。這都是善的,但不是圓滿的。依《法華經》說:如來出 世的唯一大事因緣,就是使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就是使眾生悟入佛的大菩 提。所以,以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如來果的大乘法門,才是佛法的真實意義 ,如來教化的真正目的。成佛的法門,為什麼稱為「大乘」呢,既稱為大乘,從 立名來說,不外乎『待小名大』。這就是說:與小乘比對起來,不同於小乘,所 以名為大乘。這或者是超勝了小乘的,或者是廣大含容了小乘的。無論是『殊勝 大』,『含容大』,總之是對小立名的。然大乘法的超勝,是超勝到無所對待的 ;大乘法的含容,是含容到無所不攝的。所以約大乘的意義說,實在是不可以大 小的比對來表示的,是絕待的,不過強名為大而已。說到「不共」,也就有此二 義:一、是人,天,聲聞,緣覺乘中所沒有的。二、在佛菩薩的心行中,統攝一 切功德,無不成為大乘的特法。如《般若》的摩訶衍品,總一切功德而名為大乘 (1)。這好像鳥類的高飛,如『高入須彌,咸同金色』一樣。   這是如來出世說法的本懷,所以在五乘及三乘共法以後,要敘說這成佛的不 共法門。 甲一 乙一 丙一 丁一 戊一: 恥有所不知,恥有所不能,恥有所不淨,迴入於大乘。   修習大乘佛法,不消說,是以發菩提心為主的。但眾生的根性不一,所以 引發菩提心的因緣也不同;依此而表現的菩薩風格,起初也多少有差別的。為 了避免專以自己的偏好來衡量一切,自讚毀他,無意中損害佛法,所以對此不 能不先有相當的認識。   上面說到的三乘共法,主要是聲聞(緣覺)乘。二乘的學者,也是會發菩 提心而入大乘道的:有的初學聲聞行,不曾決定,就轉學大乘;有的在聲聞中 已得決定(忍位),或是已證入法性而得初果(須陀洹)以上的;有的已證第 四阿羅漢果的;也有入了無餘涅槃,再發大心的。從佛法唯是一乘道來說,小 乘本是大乘方便道,當然遲早要入大乘道的。但在小乘行者的見地上,起初卻 不免有點隔礙。拿阿羅漢果來說,他們自覺得:『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 已作,自知不受後有』(2);已經到了學無可學,進無可進的地步。佛是阿羅漢 ,他們也是阿羅漢;佛得解脫,他們也得解脫。自以為究竟了,那當然一時不 想修習大乘道,於大乘毫無興趣。然而,佛不是修菩薩行,廣度眾生而成佛的 嗎?佛為什麼不教聲聞行者修菩薩行成佛,卻叫大家修自利行而了生死呢?這 是一大疑問。同樣的證入法性,同樣的解脫生死,聲聞阿羅漢果真的什麼都與 佛平等嗎?比較起來,真是『天地懸隔』了!所以在事實的經驗中,在佛的善 巧教導中,阿羅漢們不免要從自慚而到自怨,終於撤除了自以為究竟的心理障 礙,發菩提心,重行走向佛道了!   有的是自己心生慚「恥」,覺得自己「有所不知」,不能如佛那樣的遍知 一切。大毘婆沙論說:佛曾與彌勒菩薩等說法,阿羅漢們都不能了解。從前, 有人到祇洹精舍來出家,阿羅漢們觀察他的根機,一點善根都沒有,這是不適 宜出家的,出家也不能獲得教證功德的。大家不肯度他,佛卻度了他出家,不 久就證了阿羅漢果。大家覺得希奇,佛說:此人在無量劫以前,曾經因為虎難 而口稱『南無佛』,憑這歸向佛的功德善根,現在才成熟而得度。這可見,在 佛智慧的深徹與廣大面前,阿羅漢們的智慧,簡直如日光下的螢光了!還有, 自己心生慚「恥」,覺得自己「有所不能」,不能如佛菩薩那樣的大能。如舍 利弗說:『嗚呼深自責,云何而自欺!我等亦佛子,同入無漏法,不能於未來 ,演說無上道』(3)。其實,阿羅漢們不能的事太多了,如菩薩法的:『遊戲神 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4)等。還有,自己心生慚「恥」,覺得自己雖說斷 盡了煩惱,而事實證明,還是「有所不」清「淨」的。如大樹緊那羅王彈琴, 年高德劭的大迦葉,竟然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起來。迦葉說:我雖能遠離世間 的欲樂,但菩薩法的微妙欲樂,還有所染著呢!又如天女散華,華到菩薩身上 ,不曾繫著;而落到聲聞阿羅漢身上,卻繫著了,這證明了內心的有所染著。 又如小鳥通過舍利弗的身影,還不免『餘悸』;而通過佛的身影,就一些恐怖 都沒有了。阿羅漢們是『不斷習氣』的;這種習氣,便是菩薩所要斷的煩惱。 所以在事實的經驗中,自己感覺到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有所不淨,不免要自 己慚愧,自己埋怨自己。一經佛的善巧教化,阿羅漢們就會「迴」自利的小心 ,發菩提心,而「入於」自利利他的「大乘」道了。    戊二: 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緣起大悲心,趣入於大乘。   發心向大乘道,並非一定要經歷小乘聖者的果證;相反的,修學大乘法的 主機,都是直從凡夫地而發心修學的。引起發心的因緣,種種不同:有的是親 見如來(及菩薩)的色身相好而發心的;有的是見如來的神通威力而發心的; 也有見如來法會的莊嚴,聽如來的圓音教化而發心的。有的生在佛後,聽見佛 弟子的教化,或誦讚佛經的深義而發心的。或有自動的,也有被勸而發心的。 發菩提心,主要是以佛菩提為理想而誓願希求。著重在佛德的崇高深妙而發心 願求,當然是發菩提心的主要內容。但如缺少了另一要素──悲願,那不是不 圓滿的,就是容易退墮的。經上說:『菩薩但從大悲生』(5);所以發菩提心, 也是:『發心為利他,欲(求)正等菩提』(6)。這樣,前面所說的,不太著重 悲願的發心,可知是容易退失的發心了。著重於悲願而發心,略有二類:一、 「不忍聖教(就是佛法)」的「衰」微,著重於護法而發心:知道三寶的殊勝 功德,有救人救世,引生世出世間善法的力量。可是生在像末,佛法衰落不堪 ,為教內教外的邪惡所嬈亂,不能達成救人救世的任務。知道這惟有發菩提心 ,上求下化,才是復興佛教,利樂眾生的唯一辦法。這樣,就以不忍聖教的衰 微為「緣」,而「起大悲心」,依大悲心而引發大菩提願。二、「不忍眾生」 的「苦」迫,著重於利生而發心:或有生在時勢混亂,民生艱苦的時代,想予 以救濟,而自己卻沒有救護的力量。深細的考究起來,知道惟有學佛成佛,才 能真正的救度眾生的苦迫。這樣,以不忍眾生的苦惱為因緣,起大悲心,依大 悲心而引發上求下化的菩提心。這二類發心,是出於深刻的智慧及悲願而自發 的,所以是堅強有力,容易成就。真能這樣的依悲願而發心,就能從凡夫地而 「趣入」「大乘」道了。   我們這個時代,佛法是這樣的衰落,人生是這樣的苦惱,真正發菩提心的 ,應該是時候了!    丁二: 或以信願入,或智或悲入。   趣入佛道的圓滿菩提心,應有信願,慈悲,智慧──三德。但初學的發心 趣入,由於根性的不同,對此應修的三德,不免會有所偏重。如偏重而不是偏 廢,那是不礙進入大乘道的,所以龍樹釋《般若經》說:『菩薩以種種門入佛 道:或從悲門,或從智慧精進門入佛道』(7)。又說:『是般若有種種門入:若 聞持乃至正憶念者,智慧精進門入;書寫供養者,信及精進門入』(8)。如統攝 初學的趣入佛道不同,不外乎「或以信願入」,「或」以「智」慧入,「或」 以「悲」心「入」的三大類。其中重智慧而從智慧門入的,如說:『是菩薩但 分別諸經,誦讀,憶念,思惟分別諸法,以求佛道。以是智慧光明自利益,亦 能利益眾生』(9)。這是智增上菩薩,近於聲聞的法行人,著重於聞思修慧的自 修化他。重悲而從悲門入的,如說:『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 生』(10);也就是上面引述的『從悲門入』的菩薩。著重慈悲,這是不共二乘的 根機,也可說是大乘特有的菩薩風格,名為悲增上菩薩。重信願而從信願門入 的,也可有種種;信願修學淨土易行道的,是其中的一類。如說:『二者,多 集諸佛功德,樂多集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11)。這是信增上菩 薩,如聲聞的信行人一樣。在初學時,有此三類的不同;因為習以成性,所以 直到地上,雖一定是三德齊修,但也還流露不同風格的,如觀音悲,文殊智, 普賢願等。如約根性來分別,貪行人是悲增上的,瞋行人是智增上的,癡行人 是信願增上的。    丁三: 或依聲聞入,或天或人入。   約所依的身行而趣入佛道來說,就有或「依聲聞」行「入」佛道的,「或 」依「天」行入佛道的,「或」依「人」行「入」佛道的三類。這本是大乘經 所說的,但經太虛大師的判攝──正法時期,多依聲聞乘行而入大乘;像法時 期,多依天乘行而入大乘;末法時期,多依人乘行而入大乘──意義更充分的 顯示出來。其中依聲聞乘而入佛道的,依經論所說,都是先修聲聞(緣覺)乘 法,或沒有證果,或已經證果,然後迴心而向佛道的。專修聲聞行的,有些自 以為究竟,但利根深智的行者,早是『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12),不等佛 的開權顯實,心已安住大乘道了。依天乘行而入佛道的,又有二類:一、淨土 行者,專心一意的求生天淨土,然後在淨土中,漸修佛道。但依《觀經》所說 :上品利根,早是發菩提心,讀誦大乘,解法空性。所以一登淨土,不久就能 徹悟無生,迴入娑婆來廣行菩薩道。二、秘密行者:著重修(欲)天色身,就 是以金剛夜叉為本尊,修成持明仙人,然後久住世間,修行佛道。雖然,『劣 慧所不堪,為應彼等欲,兼存有相說』(13),而有些就專在修精練氣的色身上作 活計。而利根是:菩提心相應,大慈悲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的。依天乘行 而向佛道的二類,都重於瑜伽或三昧;定,本為天乘行的特質。但以此普攝初 機,也只能口頭誦持──持咒稱名而已。依人乘行而入佛道的,就是發菩提心 ,修十善行,不廢人間正行,廣修人間安國利人的正業。但以此普及初機,大 乘的外凡夫位,實等於人間的君子,善人。   如來的出現人間,教化人類,本意是令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所以依人菩 薩行而向佛道,不但是適應時代的機感,也實在是佛乘的根本坦道。    丙二: 趣入大乘者,直入或迴入,相應諸教法,實說方便說。   「趣入大乘」的修學「者」,一向分為「直入」菩薩,「迴入」菩薩二類 。直入是直向菩薩道的;迴入是先修別道,然後轉入大乘道的。二乘的迴心向 大,如《法華經》的開權顯實,便是迴入大乘的確證。與直入或迴入「相應」 的「教法」,就是「實說」及「方便說」了。佛為什麼不直示大乘道,不普為 一切眾生說佛乘,而要說方便教呢?佛說方便教,是有非常意義的。因為不說 方便的誘化,他是不能進入佛道的。如小乘的經歷修證,會發覺還有不知,不 能,不淨的,就能受佛的教化,迴向佛道。而且小乘證果,到底生死已了,不 必再為生死流轉而憂慮了。所以,方便說是值得尊重的!   在大乘教中,也是有方便說的,這叫做『異方便』,即『勝方便』(14)。有 些人,雖不是厭患生死的二乘根性,而趣入大乘,也還有點障礙。因此佛說殊 勝的方便,以淨樂國土,淨樂色身的法門來化導‧這就是:『先以欲鉤牽,後 令入佛智』(15),『以樂得樂』的法門。如真能往生淨樂國土,也就不必再憂慮 退墮;在佛菩薩的教導下,可以發菩提心而入佛道了。如真能修得淨樂色身, 也可依此天色身,深修勝慧了。所以佛出人間而教化人類,雖本意在即人乘而 向佛道(即人成佛),但為了適應眾生,不能不善施方便。或為厭苦根性,說 依聲聞行而迴入大乘的教說;這大都是智慧增上的,重於自力的。或為欲樂的 根機,說依天行而入大乘的教說;這大都是信願增上的,重於他力的。如來雙 開權實二門,這才能使一切眾生同歸佛道。 圖片 ┌─依聲聞乘行而入佛道─────── 智慧增上─┐ 迴入─┤ ┌‥‥‥┘ │ └─依天乘行而入佛道 ─────┼─ 信願增上─┼─同歸佛道 └‥‥‥┐ │ 直入───依人乘行而入佛道 ─────── 慈悲增上─┘ └─→ps.比照天乘以虛線連至下一層之其他兩項 註【5-00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五(「大正」卷八.二五0頁上──二五六頁中)。 註【5-002】《雜阿含經》卷一一(「大正」卷二.七二頁下)。 註【5-003】《妙法蓮華經》卷二(「大正」卷九.一0頁下)。 註【5-004】《妙法蓮華經》卷二(「大正」卷九.一六頁中)。 註【5-005】待考。 註【5-006】《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八引論(四七頁下)。 註【5-007】《大智度論》卷四0(「大正」卷二五.三五0頁上)。 註【5-008】《大智度論》卷五八(「大正」卷二五.四七二頁下)。 註【5-009】《大智度論》卷三九(「大正」卷二五.三四五頁上──中)。 註【5-010】《大智度論》卷三八(「大正」卷二五.三四二頁中)。 註【5-011】同上。 註【5-012】《妙法蓮華經》卷四(「大正」卷九.二八頁上)。 註【5-013】《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七(「大正」卷一八.五四頁下)。 註【5-014】《妙法蓮華經》卷一(「大正」卷九.八頁下) 《大乘起信論》(「大正」卷三二.五八三頁上) 。 註【5-015】《維摩詰所說經》(「大正」卷一四.五五0頁中)。 -- 「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34.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