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書] 喜樂泉源:《入菩薩行》<菩提心利益品>、<安忍品>講記 (ISBN:957-28272-0-0) 倫珠梭巴 格西/主講 翁仕杰/譯 中譯者導讀 【寂天的風格與《入菩薩行》的特色】 如果要從汗牛充棟的佛教經典中,選出最受歡迎的暢銷排行榜,寂天菩薩寫的《入菩 薩行》從中世紀的印度、西藏傳揚到現代西方世界,可說是備受推崇的曠世巨作。這部深 受西藏僧俗喜愛的作品,隨著佛教在西方世界的傳播,已被翻譯成中、英、法、日、德、 捷克等多種語言,再度顯現魅力。其真摯的感情、精闢的議論與優美的詩文,跨越了文化 的界限,觸動了當今無數修行者的內心。達賴喇嘛尊者自己都坦承,他是讀了《入菩薩行 》以後,受到感動,才真正發心修行的。跟所有的西藏高僧一樣,他只要一有機會,就會 講述《入菩薩行》。 《入菩薩行》之所以能在印度、西藏佛教中享有獨樹一幟的地位,為各教派共同視為 是修大乘菩薩行的寶典,其來有自。不同於其他大乘佛教──像「中觀」、「唯識」等著 名論典──致力於客觀抽象義理體系的建立,《入菩薩行》的寫作是以「個別的修行者」 為對象,其主題落實在具體的行為上,透過許多生活上的實例與譬喻,讓高深奧妙的佛理 自然而然顯現其內在邏輯與運用性。這種貼近一般人日常經驗的說法方式,反映出寂天和 當時流行好談哲理的經院學風大相逕庭之處,這是他刻意的選擇──將佛法的修行帶回眾 人日常生活中修習實踐,而不光只是成為在廟堂中高高在上被禮讚崇拜的榮耀。我們可以 從他在那爛陀寺被稱為「三事比丘」(同修只有看到他做吃飯、睡覺和大小便三件事)的 獨特求學過程,以及他頌完《入菩薩行》後,離開那爛陀寺,過著遊化四方的辛苦瑜伽士 生活的這些事蹟,看出他不好虛名、不隨流俗,不以表面的世俗成就為滿足,不依附既有 的體制,以一己之力體現菩薩渡化眾生的願行,全心投入更高證悟的追求。為大乘菩薩行 樹立了永垂不朽的理想典範,這就是他備受推崇的原因。 寂天在《入菩薩行》一開始就開宗明義地講,他寫這部論的目的是為了修習自心,以 及和有同等善緣的人分享。為了增長自己和他人對佛法的信心,他在深入經、律、論三藏 後,以自己的體會和實修經驗,依菩薩行的修習前後順序,系統性地寫下自己的悟道體驗 。雖然他謙虛地說,這部論的內容沒有經教中不曾提過的,但每一偈頌都是寂天個人針對 菩薩道修行的獨特創作,並非只是依樣畫葫蘆的實錄大全。因此,寂天個人的風格不得不 成為我們了解《入菩薩行》的關鍵,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把《入菩薩行》,視為他個人對菩 薩道的原創性詮釋所得,充滿他個人實修經驗的發揮,是他對大乘佛法別有體會的證道之 歌。 從這個角度來看《入菩薩行》,我們也許比較能掌握寂天隱藏在這部論典背後的用心 。首先就題目的選定而言,寂天清楚地標明他在這部論中所要談論的──如何達到具體的 菩薩行。對像他這樣的個別修行者而言,如何消化散佈在眾多經論的大乘教法,使之切合 個人修行之用,這是他主要關心的問題。因為教法是像佛陀等已開悟者所說的一套客觀真 理,沒有經過修學者聞思修的過程,是不可能達到對真理的共同體證的。困難的是,如何 發展出讓在凡夫狀態的修行者能了解接受的一套修學方法──特別是如何把菩薩行具體化 與操作化,而非只是抽象的論證──是寂天把菩薩行安排入個人修行架構中的匠心獨具。 因著這樣的體認,《入菩薩行》就不依傳統教法中六波羅蜜多來設定章節,而是解析 個別修行者必須完成的修學過程,並加以排序而構成十品。這十品的順序,從第一品的菩 提心利益開始,第二品懺悔罪業,第三品持守菩提心,第四品不放逸,第五品護正知,其 後四品為安忍、精進、靜慮、智慧等四波羅蜜多,最後一品是迴向,恰好可以當作每個大 乘修行者在日常修行中的範本。這十品前後順序有其修行上的因果順序,不可隨意放置, 是寂天所設計的從入道開始的發菩提心,到最後迴向功德的完整修學步驟,看得出《入菩 薩行》的寫作,特意考慮了個人實修上的可應用性。 對寂天而言,修學佛法如果不能回歸個人能理解與實行的生活脈絡中,則很難不成為 空口白話,達不到解脫煩惱、利益眾生的目的。特別是菩薩行的內容包羅萬象,所涉及的 範圍難以具體描繪,所謂的「六波羅蜜多」,如果以結果去定義,一切都要做到完美,那 對生於人道中的菩薩將是遙不可及的理想,所以寂天就把完美的標準,放在個別修行者的 內在修證程度上。他提出「六度依心」的說法,例如:什麼是布施波羅蜜多?不是要消除 所有眾生的貧苦,才叫完美的布施,因為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要那樣定義,現今世上還有 許多窮苦的人,是不是表示佛陀尚未修成布施波羅蜜多?然而佛已成佛,這豈不自相矛盾 嗎?所以寂天說,只要修行者樂意將他一切所有布施給眾生,就能圓滿布施波羅蜜多。相 同地,只要惡心斷盡,就是圓滿持戒波羅蜜多,而不是得保護眾生到都不被傷害的程度; 只要止息所有的嗔心,就是忍辱波羅蜜多,而不是要制服外界一切的仇敵,才算圓滿。所 以,完美的菩薩行不是以外在的境物為標準,而是以修行者內心的狀態而定。 寂天在修道論上以修行者的心識狀態作為主體,也就是說修行者的行為表現,是心識 內涵與成熟程度的外顯結果。所謂的菩薩行,就是菩提心的具體表現,沒有菩提心就不可 能有菩薩行,所以在修行的方法論上,就必須從改變修行者的認知狀態下手。修道的過程 就是心識轉化的過程,亦即菩提心增長的過程;是逐步地破除無明,進入覺悟究竟真實的 狀態。 無明的破除要靠正確認知的增長,自新的正確認知來了解自己過去錯誤之處,從而斷 惑改過。正確的認知來自修行者邏輯的推理,與經驗的檢證,因此對正法的如理思惟,是 絕對不可或缺的訓練。寂天在《入菩薩行》中不斷地教導要思惟這個道理、那個道理,就 是要修行者不能只是被動地接受教法的神聖權威,他必須將這些法義內化為自己的了解體 悟,從親身經驗中,去分析這些教法的合理性,思惟其正確性的理由,使之與自己的經驗 相互印證,讓佛陀所揭示的正理融入修行者的心識,才能成為修行者自己的證悟。 但是對大多數的一般人而言,就是因為缺乏正知正見,才做出錯誤的行為而身陷痛苦 之中。就如寂天所言:「眾生欲除苦,奈何苦更增;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毀仇。」(第一 品:二十八頌)教法必須透過易懂合理的解說,才能讓修行者自動接受它的正確性。如何 幫助一般人很容易地了解苦樂的因果關係,把正確的道理植入心田?是菩薩渡化眾生時一 定要具備的方便善巧。如果能把佛法的道理說得愈具體明確,修行者就愈容易了解法的內 容,掌握到重點,在思惟法的深意時就能更明晰銳利,在修習時就更有方向和次第,於對 治障礙時就能更為有效,在證悟進境上就更為堅穩迅速,這正是寂天寫《入菩薩行》的目 的。 本論的當代中譯者如石法師讚譽寂天:「……字裡行間,總是散發著一股濃郁的宗教 情感;時而寧靜莊重,時而灑脫平淡,時而悲天憫人,時而超塵絕俗,在精簡貼切的譬喻 中,蘊含著無限深刻的哲學洞見,在巧妙傳神的譬喻中,蘊含著懇切的宗教教誨。」為了 讓一般修行者嚐到正法的甘露,了解菩薩行不是菩薩大士能做的事情而已,也並非出家僧 侶的專屬修行,而是一般人可以追求的目標,寂天在《入菩薩行》中盡其所能地把深邃高 遠的大乘教理,從艱深難懂的經論,改寫為人人皆懂的道理,教導個別的修行者如何在日 常生活的內涵中,體現慈悲智慧的菩薩行。就像是一座在茫茫輪迴大海中引導眾生航向正 覺境界的燈塔,寂天偉大的行誼,不斷地鼓舞修行者在菩薩道上勇往直前! 【<菩提心利益品>與<安忍品>的架構安排】 了解了寂天寫作《入菩薩行》的特色後,讓我們進入本書的二大主題──第一品<菩 提心利益品>和第六品<安忍品>。梭巴格西在一九九九年與二零零零年二次的講經法會 中,原本的主題是<安忍品>,但在講<安忍品>之前,格西先大略地介紹了《入菩薩行 》,接著就從第一品逐頌講起,完整地把第一品所有的頌文都講完了。之後,他講了第二 品和第三品少數幾頌後,就直接跳到第六品,詳細地講解第六品的頌文。由於格西已對每 首頌文詳加解釋了,我們在此不再贅述,僅就這二品的整體思想和結構關連,做補充性的 介紹和討論。 首先介紹這二品的科判內容──用現代的話來講,科判即每品的大小標題及架構。寂 天菩薩當初在寫《入菩薩行》時,並沒有為此論製作任何科判,依印度作論的傳統格式, 他只把頌文放入章或品的架構中而已。後世的解經註釋者在閱讀完論典的頌文後,發現每 一章的頌文自成結構,若將每一頌文所表達的意義標題化,再找出所屬不同之大小標題的 範疇,即可呈顯大小標題的內在關連,則乍看之下行雲流水的頌文,其實是經過嚴格組織 細心安排的,絕非即興之作而已。經過對每頌科文的判別,注解者就能提供讀者提綱契領 的整體了解,不會掉入「見樹不見林」、被細節淹沒的弊病,在欣賞其優美的詩詞之餘, 更能深入作者未明言的巧思密意。一份完整正確的科判,的確能幫助讀者洞見原作者隱藏 在正文下的分析性架構,增強讀者對原文詮釋的精確性。 在第一品<菩提心利益品>三十六頌裡面,依傳統的科判的形式,如果以大小四層標 題的架構劃分,可詳列如下: (一)論緒:一、申敬禮述宗旨(第一頌),二、示自謙明目的(第二、三頌); (二)明菩提心所依:一、思惟暇身難得(第四頌),二、思修善心難生(第五頌) (三)思惟菩提心利益:一、總明菩提心利益──滅罪勝餘善(第六頌)、易獲利樂 (第七頌)、能辦所求(第八頌)、名至敬歸(第九頌),二、總喻菩提心利益──轉劣 為勝喻(第十頌)、珍貴難得喻(第十一頌)、得果無盡喻(第十二頌)、能損定罪除懼 喻(第十三頌)、能滅不定罪喻(第十四頌上半),三、引經證成(第十四頌下半),四 、別明菩提心利益──菩提心之種類(第十五、十六頌)、願心與行心的利益:1.願心利 益(第十七頌)、2.行心利益(第十八、十九頌); (四)菩提心利益之根據:一、引經證明(第二十頌),二、以理成立──願心獲益 之理:1.所緣廣大(第二十一、二十二頌)、2.無與倫比(第二十三頌)、3.珍貴難生( 第二十四頌到二十六頌),行心獲益之理(第二十七頌到三十頌); (五)敬嘆菩薩(第三十一頌到第三十六頌)。 我們可以發現透過科判分析後,每一頌文所要表達的主題與意義就可被確認,在整品 中所佔的位置即可被清楚標定,整品頌文的意義結構因之了了分明,作者的整體思想和深 度意圖揭露無遺。以上面所舉的<菩提心利益品>之科判為例,在五大子題之中,扣除序 言與結尾的讚詞,我們馬上可以察覺出寂天在這一品要說的重點:是菩提心利益和菩提心 得的種類差別,以及菩提心有那麼多利益的根據和理由,所以此品以「菩提心利益」為名 ,是順理成章的做法。 可是寂天為什麼不依傳統慣例,就把這品叫<菩提心品>就好了,而刻意叫<菩提心 利益品>,特別強調其利益呢?這是否和他心中所設想的讀者特性有關呢?如果這部論的 對象是只寫給早已熟稔教法的學僧讀的,那其實不必刻意強調菩提心的利益,因為他們早 已知道了。既然寂天寫作這部論所設定的讀者是一般大眾,如果不依大眾的思維模式,強 調菩提心所帶來的諸多利益,就難以吸引他們的注意了! 為了引起大眾對菩薩行的興趣,寂天必須強調菩提心的四種利益:「滅罪勝餘善」、 「易獲利樂」、「能辦所求」、「名至敬歸」,要用這四種菩提心在現實上的好處,引誘 一般人進入宗教的生活中,而不是只標舉解脫成佛的出世間功德,讓一般人覺得菩薩行與 自己的世俗生活內容是不相干的。為了讓一般人更能信受菩提心的利益,他不把這四種利 益視為不證自明的真理,試圖以大家都能了解的種種比喻,給予進一步的說明,最後還援 引《華嚴經》中有關菩提心利益的教法為證,表示這些說法非他個人杜撰,都有義理和經 典可依,是經得起論證辯駁的。 這種符合世間人認知架構的獨特說法方式,在第六品<安忍品>中更加顯著。學者曾 指出,在所有的大乘論典中,有關忍辱波羅蜜多的教授,在<安忍品>中詳細與徹底的程 度,可說是前所未有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忍品>一百三十四首頌文中,極少採用 抽象分析的論述,絕大多數是針對生活實際狀況而發的教導──也就是面臨不同的挫折情 境時,如何對症下藥,一一去除嗔怒煩惱,增長安忍。 依科判的劃分,寂天在此品一開始的前六頌,概略地說明嗔恨的過患與安忍的功德後 ,其餘的一百二十八頌全部用來談修習安忍之法,其中扣掉談念忍功德最後的八頌(第一 二七頌到一三四頌),他用了一百二十頌,細談如何消除產生嗔恨的各種可能性──這表 示他認為嗔恨的止息必須斬草除根,才是修持安忍的主體工程。 就如我們在前面提過的,寂天認為六波羅蜜多的完成,是依修行者的內心修持程度而 定,菩薩行的安忍波羅蜜多,就是完全的熄滅嗔恨心。他在本論第五品<護正知品>的第 十二頌就講到:「頑者如虛空,豈能盡制彼?若息此嗔心,則同滅眾敵。」頑劣的人像虛 空那麼多,怎麼可能全部都制服得完?如果能止息所有的嗔心,就如同消滅了一切的敵人 。所以,熄滅嗔心是修安忍的不二法門,然而我們有能力滅除所有敵人的嗔心嗎?敵人之 所以為敵人,是我們對他起嗔心,他才會成為我們的敵人,因此,我們只能從滅除自己的 嗔心下手。一旦我們滅除了自己的嗔心,縱使別人把我們當敵人,我們也不把他們當敵人 了。如果能善意耐心相待,化敵為友不是沒有可能的。 那要如何去除產生嗔的因呢?寂天提出四個步驟: (一)找出生嗔之因(第七頌)──別人強迫我去做我不想做的事,和阻撓我做想做 的事,是生起嗔心的兩個原因; (二)勸自己止息嗔因(第八頌)──斷除增長嗔恨的條件,認識到嗔恨只會傷害我 自己而已,沒有其他好處; (三)去除嗔恨的方法(第九、十頌)──遇挫折不應不喜及了解氣憤憂惱無益; (四)細究嗔因全力斷(第十一頌到第一百二十六頌)──不同的嗔境、消除令我不 樂之嗔及遮除吾欲受挫之嗔。 這四個步驟是要轉換一般人會犯的錯誤認識過程。通常在衝突產生時,我們都會習慣 性的認為錯不在己,是別人的問題!一旦這個認知繼續存在,就不可能去除內在的嗔恨心 。為了要消除嗔心,首先要先承認產生嗔心的主體是「我」──如果是跟自己利益無關的 衝突,縱使再激烈嚴重,我們也不會感到憤恨;再者,因為別人不順服我的想法、做法, 違反我的主體意志,像是強迫我做不想做的事,或阻撓我要做的事,跟我產生衝突,我才 會不高興而生氣。衝突的產生固然涉及雙方,但是由於我堅持自己的本位立場和個人利益 ,認為是敵人錯、自己對,才會對敵人產生嗔心。但是我們要冷靜下來想想,真正傷害我 的敵人是誰呢?是和我做對的人?還是我自己的嗔心?答案當然是自己的嗔恨心!這是第 二步,要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嗔心才是一直在傷害我的敵人,所以要反求諸己,回歸主體 ,徹底斷除嗔心。第三步,既然了解到受挫生嗔心只會害我而已,而嗔恨與否取決於自我 主體性的覺受,是自己可以改變的,我就應該反被動為主動,透過主體性認知的改變,歡 喜的接受挫折,不再生起嗔恨心。 最重要的就是第四個步驟,仔細分析各種產生嗔恨的原因條件之後,依正確的認識, 全力去除錯誤的嗔恨。寂天指出在三種狀況下,我們會產生嗔恨:第一種是我自己的利益 受損;第二種是我親友的利益受損;第三種是我的敵人得到利益。就是這三個原因讓我不 高興而起嗔恨之心,因此在面臨這三種情境的考驗時,從第十二頌到第八十六頌,他提出 了各種不同的對治方法,構成了消除令我不樂之嗔這部分的內容。 當自己利益受損的情形下,如何去除他人害我而產生的嗔恨心,這包含應忍身苦和應 忍他人言詞譏毀之苦(第五十二頌到第六十三頌)二部分。應忍身體所受之苦又分成三項 : (一)修安受忍苦──思惟苦是解脫因(第十二、十三頌)、思惟習慣苦後成自然( 第十四頌到第十八頌)、思惟忍苦斷惑之利(第十九頌到第二十一頌); (二)修諦察法忍──了解嗔與嗔者非自主(第二十二頌到第二十六頌)、破嗔有自 主因(第二十七頌到第三十一頌)、嗔雖如幻仍須除(第三十二頌到第三十四頌); (三)修耐怨忍害──慈悲為懷(第三十五頌到第三十八頌)、如理除嗔因(第三十 九頌到第四十二頌)、遇害思己過(第四十三頌到第五十一頌)。 當親友的利益受損,如何去除因他人害親友所產生的嗔心,在此,寂天提出了解緣起 真實而能忍的諦察法忍(第六十四頌到第六十九頌)和思忍利益(第七十頌到第七十五頌 )二個對治的方法。 至於如何消除因敵獲利而生起的嗔恨心,有如下三點: (一)應喜敵獲讚(第七十六頌); (二)應喜敵獲樂(第七十七頌到第八十頌); (三)應喜敵獲利之心──思惟敵獲利乃己之初衷(第八十一頌到第八十三頌)、思 惟敵獲利不關己(第八十四頌)、思惟己過(第八十五頌到第八十六頌)。 接下來的頌文談到細究嗔因全力斷的第三部分,也就是如何遮除吾欲受挫之嗔──當 敵人阻撓我得到我要的東西時,我如何不生氣、不報復。這又分成二部分,要思惟嗔恨敵 人只會害到自己(第八十七頌到第八十九頌)和應忍己利受損。應忍己利受損這部分又分 為: (一)不應因世間法利益受損而嗔──不應因讚譽受損而嗔(第九十頌到第九十七頌 )、思惟譏毀於己有益(第九十八頌到第一百零一頌); (二)不因修德受阻而嗔──思修福莫勝忍(第一百零二、零三頌)、思敵非福障( 第一百零四、零五頌)、思敵極難得(第一百零六頌到第一百二十六頌)。 寂天鉅細靡遺的列舉不同情境下修習安忍的方法,就表示安忍的修習是非常不容易的 ,不是一蹴可及的,是要正確的了解嗔恨生起的條件,及其種種對治方法後,努力修習才 能成就。寂天在本品第二頌就講過:「罪惡莫過嗔、難行莫勝忍,故應以眾理,努力修安 忍。」為什麼安忍這麼難修呢?寂天在二十四頌回答道:「心雖不思嗔,而人自然嗔,如 是未思生,嗔惱猶自生。」因為嗔恨是種自然的心理反應,很難克制,一旦生氣的因緣具 足了,嗔恨心就自然生起了,如果沒有經過有意識的防範和長久的串習,是不可能根除嗔 心的。所以,寂天說思惟安忍的道理,與了解克服嗔恨的種種方法,是必要手段。一旦我 們下決心修習安忍,熟知產生嗔恨的各種條件與原因,在嗔心快生起時,很快就能察覺到 狀況,馬上反省令我們生氣的那些錯誤的想法,回復正知正念,嗔因不見後,心就能平靜 下來。這也就是為什麼寂天在<安忍品>中要用近九成的篇幅,不厭其煩的分析嗔心產生 的各種條件,及在不同境況下所該使用的對治方法。 為了幫助修行者更有效的修習安忍,寂天在細究嗔因全力斷這部分的教授,提供了一 個由內向外、由己到他的系統性次第,科判所呈現的修行順序,是有其內在邏輯的。例如 ,消除令我不樂之嗔(忍己害)的這個主題,就排在遮除吾欲受挫之嗔(不害敵)前面, 也就是說要先轉化自己內在的挫折,才能去除報復敵人的嗔心。 但是要撫平受害的憤怒不是那麼簡單,必須透過正確的思惟,改變對苦受的負面態度 。首先要能安住於苦受,了解受苦是求解脫的肇因,無苦無出離;苦不是不可以忍受的, 習慣成自然;而且忍苦能帶給我們像去除驕慢等許多好處。為了更徹底的安忍苦受,接著 要進一步思惟嗔心是眾緣所成,依他非自主,只是暫時的存在,如幻影一般不真實,但除 嗔可滅苦,還是要努力除嗔心。由於了解嗔恨的人,是毫無自主性的受到嗔心的控制,也 不是要故意加害於我,所以要同情他們,不應再對他們起嗔心。再者,敵人會害我而不害 別人,一定是因為我的業力的關係,是自己舊日所犯過錯的結果,忍害不但可以消除宿業 ,而且也可不造新的罪業。 當自己內部的改造工程完成了,能在自己的利益受損時不起嗔心,要安忍親友受害就 相對容易些。當報復心減少了,在面對敵人時就比較能心平氣和,進而能隨喜敵人獲利; 了解敵人不但不是修福的障礙,反而是修安忍的因;最後甚至能珍惜敵人的可貴,對敵人 產生恭敬感恩的心,像尊敬三寶一樣的尊敬敵人。 如果讀者按科判去了解<安忍品>的內容,會發現寂天欲窮盡性的涵蓋所有安忍的修 習內容,像是一本用來治療憤怒的「古典心理輔導手冊」,詳細的羅列不同的心理情境, 並附上解決之道。對現代讀者而言,縱使不能全部贊成他的看法,還是不得不同意他所提 的論點確有其洞見與價值,值得人們深思參考。 【修心在安忍上的應用】 對現代的修行者來說,安忍的修持的確是一大挑戰。我們現在所面臨的高度競爭生活 環境,相較於寂天當時所處的古代印度社會,的確已經大大不同。許多人在讀了《入菩薩 行》後,難免都會問自己,寂天所教導的安忍修行,理論上是可以接受的,問題是怎樣才 做得到?梭巴格西在講解<菩提心利益品>和<安忍品>時,就提出了「修心」(Lojong )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就如梭巴格西在講經的一開始就提到的,寂天的《入菩薩行》不像普通的學者所寫的 著作,只是為了表示自己的博學或為名聞利養而寫,完全是他從自己修行經驗所得到的方 法,非常寶貴。因此在了解這部論典時,我們不能只把它當成是對教理的客觀論述而已, 必須從修心的角度,從修行者的心靈淨化過程去理解,才能掌握寂天在這部論中所蘊涵的 特殊法門。 所謂「修心」,原本是指藏傳佛教從阿底峽尊者一路傳下特重心靈淨化的一類文體, 相傳《入菩薩行》是修心文體的原型。這類文體的內容,主要是為了激發修行者的菩提心 ,提供一套心識轉化過程的特定修習步驟,也構成一種特定禪修的方法。修心的目的就是 要增長菩提心,清淨心中的煩惱與無明,以正確的知見取代錯誤的認識──也就是以世俗 、勝義兩種菩提心,克服「我見」和「我愛」兩大心魔。 就如梭巴格西指出的,我們生命中種種的煩惱,都是因為我們有錯誤的自我意識,把 五蘊聚合的「假名我」視為是真實的、獨立自主的、恆常的,產生「我見」,衍生我的所 屬的分別心,因而導致自私和自利的「我愛」心。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不惜傷害別人, 而造下惡業,才遭受輪迴的痛苦。然而在究竟真實上,諸法無自性,並不存在有自性的自 我,所以用了解「無我慧」的勝義菩提心,就可去除我見的大魔。當我見破除後,就能了 解我與他人不再是對立矛盾的,反而是相互依賴的,是一體的,這時推己及人就能產生同 體大悲的心,想要幫助他人出離痛苦。為了幫助所有眾生出離痛苦,我願成佛渡眾生,這 是大悲利他的「世俗菩提心」,是克服我愛心的最佳利器。 有了這兩種菩提心,才有可能根除嗔恨心。寂天在<安忍品>中,雖然列舉了眾多修 習安忍的方法,但仔細分析,全都是這種兩菩提心的發揮與應用。像是他提出的去除因我 受害而生嗔的三個方法中,修「安住忍苦」和修「諦察法忍」是勝義菩提心中,人無我和 法無我的分別應用,而修「耐怨忍害」則是世俗菩提心中大悲心的發揮。把這兩種菩提心 修成後,要達到寂天所標定的忍辱波羅蜜多的完美境界──對一切眾生息嗔心──才有可 能。這時菩薩不但不把嗔恨自己的敵人視為敵人,反而能了解敵人的珍貴而起恭敬感恩的 心,因為他對敵人的錯誤認識已經被去除了,他正確的認識到敵人其實是令我修安忍的因 ,是我成佛的必要條件,應該要好好的供養回報,令他歡喜。如果連害我的敵人,我都能 不報復而要令他們歡喜,更何況是於我有恩的眾生,為了報恩,我更應該尊敬他們,實踐 安忍的積極性意義──令一切眾生喜悅。 當修行者了解一切菩薩行都是菩提心的實踐這個原理後,要如何把寂天在<安忍品> 的教授,內化成自己安忍的修行,就牽涉到心識轉化的過程。如果我們用傳統佛教聞、思 、修的修行步驟,解析修心的具體操作,以修安忍為例:首先在聞的部分,要心緣教法, 用心聽聞<安忍品>的內容,了解整品的架構,背誦所有的頌文,熟悉每頌的正確解釋, 對安忍的內容能憶持而不忘失,就是「聞所成慧」。 接著在思的部分,透過「觀」的修習,要思惟為什麼忍辱有這些好處,嗔恨有這麼多 的壞處,當不同的嗔心產生時要怎麼一一對治,其修習的順序為何要如此安排,當別人提 出不同的問難時,要怎麼正確的回答,這些教法要如何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想通這些問 題後,錯誤的概念性認識就沒有了,這是「思所成慧」。 在修的部分,就是要進一步把正確的認識變成實際的行為,因為從認識到行為是漸進 的過程,由於過去習氣的關係,人們總是還存在一些不經思索的習慣性反應,這時就要以 梭巴格西所講的「隨念」與「正知」來減少嗔心的發作。所謂「正知」,就是如實正確知 覺自己的內心狀態,好像有一個精神上的監視者,不斷的在查看自己的心思是嗔恨的還是 安忍的。一旦發現自己的心思是嗔恨的,就要立刻隨念對治,像繩子一樣,把心栓在安忍 平和上。當正知與隨念愈強時,嗔心在欲起未起之際,就隨即被察覺和停止,自動就能了 解嗔恨的過患與安忍的功德,這就是「修所成慧」。 既然修心也是一種禪修的過程,自然包含了「止」和「觀」兩部分。梭巴格西指出, 寂天在<安忍品>的教授是強調要先以慧觀修安忍,非常正確清楚直接地了解到嗔恨的壞 處、忍辱的好處及必要性後,才能達到完美的忍辱。他提到在修安忍時一定要用智慧來觀 察,如果只以修「止」的方式來修,光是坐在那邊想著:「我要忍辱,我要忍辱,我要忍 辱!」不管想多久也不會成就。當「觀」的部分修好了,再以「止」的方法來強化,強化 到很熟練的程度。這樣不斷的修習,到最後我們自然會對安忍達到止觀雙運的成就。 當然要完成這樣的修行是很不容易的,不過不是不可能的。就如寂天把我們的心比喻 成未馴服的野象,發狂時可造成如下地獄那麼嚴重的傷害,但如果好好馴伏,則可以獲得 一切的福善。他在本論第五品<護正知>的第二頌和第三頌就分別說到:「若縱狂象心, 受難無間獄,未馴大狂象,為患不及此。」及「若以正念索,緊拴心狂象,怖畏盡消除, 福善悉獲至。」 因為心無自性,會因不同的因緣條件變化,所以才有修習的可能,也因此修心不只是 理論上的可能,在實踐上同樣也是可行的。從佛陀轉法輪以來,修行之道的真理,不斷的 被聖者實證,其奧義也持續的被智者解說。我們讀了梭巴格西對《入菩薩行》的講解後, 對寂天所調製的無惱甘露的實際效用,應是更加清楚明瞭了。這帖消氣清涼散,就在你的 手邊,只要依自己心靈狀況調整配方劑量,持續服用,必能解百憂千愁,常保一顆喜樂的 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99.10.114
hywu:我當初也是看了 法藏 法師所講的影帶: 219.87.162.34 09/01 11:58
hywu:《菩提心修要》後。才發現原來菩提心是這麼 219.87.162.34 09/01 11:59
hywu:美妙的一件事,大家都應該發菩提心才是。 :) 219.87.162.34 09/01 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