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96》 西藏十六世噶瑪巴的歷史 遠離四種執著修心法集解 印順法師 序 華宇出版社編譯出版「世界佛學名著譯叢」,共一百冊,介紹近代國際佛教學術界的 研究成果,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等,雖以日文作品為主,但內容是遍及各方面的。對於提 昇國內佛學水準來說,相信會有重大影響的! 我們中國佛教,過去經長期的翻譯、研求與闡揚,到隋唐而大成。這是以中期的「大 乘佛法」為主,上通初期的「佛法」,下及後期的「秘密大乘佛教」。中國固有的佛教, 基礎異常深厚,日本佛教就是承受這一學統,適應現代,展開新的研究而有所成就。以中 國人的智慧來說,如能重視中國傳譯的無數聖典,各宗奧義,進一步的攝取各地區的佛法 ,參考現代國際佛學界的研究成果,研究、抉擇而予以貫攝,相信會有更好的研究成績, 佛教也一定能更充實光大起來。遺憾的是:時代是無休止的動亂,佛教受到太多的困擾; 傳統的佛教界,又不能重視佛學。這才使國內佛教學的研究環境、研究水準,遠遠的落後 於國外,無法適應趕上,這真是近代中國佛教的痛事! 我覺得,三十年來,由於政治安定與經濟繁榮,宗教自由,佛學界也有了新趨勢,對 於佛教學的研究發展,已有了可能性。「世界佛學名著譯叢」,在這時編譯發行,真是適 應時機的明智之舉!無疑的將使中國佛學界,能擴大研究的視野,增進研究的方法,特別 是梵、巴、藏文──有關國際佛學語文的重視與學習,能引導國內的佛學研究,進入世界 佛教學的研究領域。這部書的出版,將促使國內佛學研究的一個新的開始。 出版前言 本書包含兩部西藏佛典:「西藏十六世噶瑪巴的歷史」與「遠離四種執著修心法集解 」。前者是史傳類著作,後者則是教義類典籍。二部都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 「西藏十六世噶瑪巴的歷史」譯自英文的「The History of the Sixteen Karmapas of Tibet」,作者是噶瑪聽列(Karma Thinley)。在西藏佛教的格魯(黃教),薩迦( 花教),噶居(白教),寧瑪(紅教)等四大派之中,本書敘述的是屬於噶居派的一大支 派──噶瑪噶居的法王(即大寶法王)轉世十六代的歷史事蹟。噶居派是目前在世界上頗 為興盛的西藏宗派,噶瑪噶居又是噶居派最重要的支系之一,因此對該派法王事蹟的認識 ,不論站在信仰立場或歷史研究立場,都是相當重要。 「遠離四種執著修心法集解」是西藏薩迦派的著作。全書依據該派所傳「遠離四種執 著」的格言,而鋪陳、廣說修心方面的佛教教義。這部書不只對密教行者有用,即使是對 顯教佛教徒而言,也頗有參考價值。 〈書摘〉 「西藏十六世噶瑪巴的歷史」 原書序 偉大的岩取者(TERTON)確優玲巴(Chogyur Lingpa)曾預言第十六世或第十七世噶 瑪巴有一天會越過大洋。的確,第十六世噶瑪巴的教誨現在已經傳到了西方大陸;齋華噶 瑪巴(Gyalwa Karmapa)已經環繞世界兩次,給予無數弟子教導和灌頂,並建立了許多噶 居中心。(譯者按:齋華噶瑪巴即我國所稱之大寶法王) 西藏共有九個佛教宗派,皆遵循小乘、大乘和金剛乘的教示:格魯巴(Gelugpa)是 由文殊菩薩化身──宗喀巴(Tsongkhapa)大師所創;寧瑪巴(Nyingmapa)是金剛行者 蓮花生大士、赤松德貞國王和香塔羅吉多菩薩(Santaraksita 寂護)所創;卡當巴( Kadampa)是由阿底峽(Atisa)尊者和齋華卓東巴(Gyalwa Dromtonpa 種敦巴)創立; 薩迦巴(Sakyapa)由卓米譯師(Drogmi Lotsawa)和空秋吉波(Konchog Gyalpo)所創 ;噶居巴由那洛巴(Naropa)和馬爾巴譯師(Marpa Lotsawa)所創;確(Chod)(切除 自我)由女成就者瑪欽拉奇卓瑪(Machig Labkyi Dronma)所創;西齋(Shijay)(解 除痛苦)由當巴桑結(Dampa Sangye)所創。香巴噶居(Shangpa Kagyu)金波那珠( Khyungpo Naljor)所創;烏金念竹(Urgyen Nyendrup)由大成就者烏金巴玲欽保( Urgyenpa Rinchen Pal)班智達所創。 目前較有力量的是格魯巴、薩迦巴、噶居巴和寧瑪巴,皆遵循由印度傳至西藏的佛法 基本教誨,這些偉大的教誨經過數世紀時間和無數的人力物力才傳入西藏。 基本上說每一宗皆是金剛乘傳承的持有者,即由金剛持傳至目前的上師,喇嘛(上師 )事實上就是金剛總持的顯現,因此其地位非常重要。從前有許多西方人稱西藏佛教爲喇 嘛教就是這個緣故。 只要我們修其中一個傳承的法,便會自然了解其他傳承的東西,因爲各派或各傳承之 間的教法並沒有重大的差異。西藏人常說,當我們把一朵花投向壇城時,花落之處的本尊 便代表與我們有緣的本尊。同理,在我們最初遇到並且進入學習的傳承對我們最為重要, 所以我們必須領受其教法,如理正確而修,同時也應了解此傳承的歷史。西藏有許多關於 歷代噶瑪巴的生平著作,也常有人來請求我述說噶瑪巴的故事。事實上,我並不能創作一 些比現有的歷史傳記更好的作品。然而在現有的著作中,有些是許多世紀以前所寫下或留 下的東西,資料並不齊全。因此,我綜合參考了幾本書而完成此傳記。 現在有許多噶舉傳承的喇嘛派駐在西方,也有許多學子學習噶舉傳承的教法。為了表 示對噶瑪巴的虔敬,並送給對噶瑪噶舉傳承有興趣的學子一份禮物,於是我搜集並翻譯了 這本傳記。我希望本書能幫助學子了解一位菩薩學習和訓練的過程,以及噶舉傳承的背景 。因爲每一位噶瑪巴在幫助衆生的佛行事業上均略有不同。 僅將編印此書的一切功德回向全世界,願世界和平、幸福、自由,並且永離疾病、戰 爭和饑荒,也願一切法界有情同圓種智。 噶瑪巴的勝觀(Visions) 下面的傳記讀起來並不容易,因此我們必須用一些引言來引導讀者了解它的形式和內 容。首先,這些傳記並非以現代的西方形式所寫的,其內容均基於某種重要性而做的選擇 ,不像大部份現代的西方傳記以描寫俗事為主。歷代噶瑪巴的傳記和西藏式的生活方式關 係甚深,也就是說人與神佛之間的關係特別密切。事實上,這些故事敘述了在西藏的人物 。他們生活的主旨在於和心靈世界的交互影響,而此交互影響的中心時刻即是這些成就者 所謂的「勝觀」。我們可以這麼說,傳記裏所述之無數發生在噶瑪巴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乃 是在敘說這些勝觀,以及它們所代表的意義和影響。事實上,正是這些勝觀構成了這部傳 記的主題。 既是如此,我們應該來討論一下這些心靈體驗,以及它們之所以構成了這部噶瑪巴傳 記的道理所在。根據金剛乘佛法中噶瑪巴所屬傳承的教義而言,此事可分為兩個層面來說 。第一,要使一個人能產生此等心靈體悟所做的基礎工件。第二,經由漸進的禪修功夫將 一個人的直觀力真正顯發出來。這項漸進的訓練包括三個次第,用佛教的術語來說就是小 乘、大乘和金剛乘(又稱密乘)。為了能正確的了解噶瑪巴的勝觀,我現在將此基礎工作 和三乘的修行簡述如下。 首先我要強調,這些在傳記中所扮演主角的勝觀是非常平實的,它非像西方神秘者心 中所想像的那種脫離世間的體驗。噶瑪巴的心靈觀照和日常生活中的世俗理諦是合一無分 的。事實上,這正顯示它隱於我們一切在日常經驗中的實相,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這與 佛教的基本教理「除了體驗當下一切的顯現外,別無其他稱之為真實的東西」相契合。縱 然我們在討論到本尊和佛土時,它也只不過是在描述一種真實而無造作的精微而已,而這 些體驗則在我們身邊隨手可拈。但同時大部份金剛乘的教法也均屬「自密」(Selfsecret ),意指傳承外的人可以讀傳承中的法典,但卻無法窺出它的堂奧。或許有人會認為這種 「自密」是一種技術上的問題,譬如,對其傳統的語辭或字彙不了解所致,但事實上它卻 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噶瑪巴的教法提供了行者一條直悟真理實相的捷徑,了知一切事物 的本來之貌(yathabhutam )。不過正如我們在前面所說的,此真理並非存在於某個層面 中的一個抽象實相,它正是我們在當下不斷以一種經驗的形式將自己呈現出來之真實的一 面。或許有人會問可能嗎?這樣自然,這樣平常的東西會是什麼秘密嗎?答案很簡單,依 據佛法的觀點,實相不是藉用人的思考能明白的,它只有在我們心中清明、開放,不被其 他事物占有時才能見到。那麼哪裏才能找到這樣的心呢?事實上,我們的心中早已習慣塞 滿許多計畫、念頭和目標等,而受到得失、喜懼等的驅使;使得心永無安寧之日。這種永 無停止的活動使得我們的直觀力(intuition )無法顯發而出,而直觀力卻是通往一切本 來面目的大道。噶瑪巴的傳承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乃在於它要教導我們一個超越我執的途 徑。當我執消除,觀力開啟時,一切現象的本來面目便能毫無染污的顯現在我們面前。否 則,現象諸法的本貌永遠是秘密的。 啟發觀力的第一步,也是本部傳記從頭到尾的主題之一就是出離(Renunciation)。 出離乃建立在一種認知人們習於逃避現實,而趨向追求舒適、安全可靠的一種心態的真相 。當我們對於「自我」不斷尋伺圖謀等的活動認識得越清楚時,也就越會對這些活動產生 一種厭離的心理,並且希望捨離它。出離是行者除去自欺的第一步。我們常聽到佛教的教 理如是說,只認清問題並無法達到目的,我們還必須修行。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藉由修行才 能辦到。這樣的訓練可增長我們的觀力,而這些修行的方法在三乘佛法的教義中均有詳細 的說明。這項修行構成了噶瑪巴生命旅程的中心以及教導他人的內涵。 覺觀的第一個層次是「毘缽舍那」(Vipasyana ),「清楚觀見」之意,它可藉由小 乘法的修行開展而出。小乘的修法是禪坐,將心輕輕的專注於呼吸之上,並對周遭的一切 保持清醒。經過這種簡單的修習法門,我們由無始以來即不曾間斷的念頭和思想活動便會 逐漸減緩。然後再經過相當時間的修行後,念頭便會跟著止斷,而在無念中生起清明的覺 觀,這就是毘缽舍那,它永不受偏見和希望的染污。 那麼在「毘缽舍那」中會呈現出什麼樣的境界呢?答案是一種當下的境界,然而它也 會呈現出其極為微細、多重複雜且具無盡依存的一面。例如,聲、色、感覺、思想等多種 事物的原貌,以及自己與他人的動機發心等。這些均會自然呈現而出,完全不受個人盼懼 的影響。佛教認為這種體驗超越了自我,因為它所揭示的是現象諸法的實相,而非個人所 想像的一種世界。在這種體驗中,我們會猛然發覺以往我們自己心中所認為的事物都非真 實的,它們只是隱藏在我們心中的一些錯誤而且不可靠的想法和概念而已。這種感受可說 是一種初嘗開悟滋味的第一步,因為我們所見到的一切均已完全離於自我。傳記中所說的 社松虔巴、讓烱多傑或其他歷代噶瑪巴的小乘階段訓練,指的便是這種噶瑪巴之勝觀的初 步啟發。 小乘法的基礎穩固以後,也就是藉由觀修而能掌控我執之後,第二個階段的訓練,也 就是大乘法的修習便開始了。在觀修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切現象界的細部及其相互依存的 複雜性,於是大乘空性(Sunyate)正觀的無住性(groundlessness )便產生了。雖然小 乘法的觀修非常清明且銳利,但仍有其極限。因為在小乘中,觀修的目的僅在於求得自我 解脫。此外它隱含有「獲得某種具體的東西」的意義存在,並給予行者一個可以依靠的休 息所──微細的念頭。換句話說,小乘仍帶有一個微細的自我。它將凡夫粗重的自我換之 以心靈形式的自我,並帶著它進入自己的希望和恐懼之中──希望能得到更多觀修的體悟 ,而懼怕再落入輪迴的無明之中。 但大乘的修行則是要設法除去小乘這種微細的心靈依賴。至於要如何達到這個目標呢 ?答案則是更一步的出離,也就是我們要把觀修的目的,如解脫輪迴,獲得某種體悟以及 找到一個依靠處等的想法完全拋棄。同樣的,它不能僅依知性上的了解就能達到,我們還 必須經由禪修的訓練,始能漸次達成。 大乘的修法稱為「婁瓊Lojong」,也就是指修心或心的訓練而言,它又包含相對與絕 對兩個層面。絕對的修法包括持續的禪修,而經由此修行,行者會逐漸熟悉自心無我和非 因緣條件(unconditioned)的層次,此稱為絕對菩提心(absolute bodhicitta)。菩提 心意指證覺的心。此時行者對於舞動和活躍的心緒不再像從前那樣感到畏懼,因為他逐漸 能體會到充滿一切體驗中無所依緣的特質──不論是輪迴或涅槃。這可助我們消除對輪槃 的二元之見,並生起「無住」的體驗,也就是一種無所依緣的狀態。和絕對修行不可分的 是一種相對的修行,也稱為相對菩提心。在此行者藉由動禪(meditation in action行動 中的禪修)和其他人一起工作。相對修行依於絕對修行中啟發出的觀力和信心而行,並將 之推展進入行動的領域,以利益眾生為其目標。 這項修行包括不斷拋棄自我的領域,同時儘可能的幫助他人。也就是我們不但不應責 怪別人,反更應將過失由已承擔;不但不迴避眾生的困苦,反更要代眾生受苦;不但不求 自己的利益,反更要利益一切眾生,尤其要令一切眾生脫離輪迴大苦。經過此等刻苦的修 行後,我們將體會到通常此種自我為中心的求生本能,可以被一種更為廣大具義的事所超 越,而將個人的心靈依賴全部拋棄,一切僅為解脫眾生而努力。如此行者可以在日常生活 的行動中達到如同在坐禪中所達到的無住境界,完全無所依憑。傳記中所述之噶瑪巴的大 乘修行指的就是這種訓練。 在屬於噶瑪巴的傳承中,小乘和大乘法是修行金剛乘的前行基礎。大、小乘均強調出 離,除此外,大乘更發現無住和無所依緣。然而由佛教中最高教義的金剛乘觀點來看,我 們發現其本身亦為一種微細的執著。在一種極微細的形式下,心中仍有一種分別、選擇和 曲解的情況發生。因此任何體悟必須以「無住」而評斷之,若缺乏無住的特質,則依大乘 觀點來說,此仍為心靈上的缺失,我們必須以空性的正觀修正它。因為在金剛乘看來,此 與小乘雷同,將導致產生二元之見,只是它是在一個更為微細的層面而已。偉大的金剛乘 詩人薩惹哈(Saraha)對於上面的論點曾有如下的譬喻:「只修習空性而無法享用淨化後 之六識的人,正有如一隻鳥由船上飛起,在空中環繞一陣後,又落回船上一樣。」 學習金剛乘必須更進一步出離,需要認識大乘對空性的微細執著,並願意捨離對精神 與物質的二元分別,甚至對「無住」這個概念也要徹底消除。如果這些都能全部做到的話 ,那麼所剩的又是什麼呢?就是經驗本身,毫無先入為主的觀念、希求、評斷和分別等等 。經驗本身赤裸棵的自顯出其特有的形象和紋理。在金剛乘的傳承中,如實經驗的境界具 有如下幾項特性,即:當下性(nowness)、空性(emptiness)、光明性(luminosity) 和燦爛性(resplendency)。當下性來自小乘的修行。在看到了經驗本身和自己思想上的 差別後,行者可將心住於當下,不再活於過去的記憶和未來的希求中。空性則來自大乘的 訓練,在此行者學習如何不再去追求一個堅實的依緣處。光明性和燦爛性則來自金剛乘的 修習。世界之所以光明是因為當行者對事物不再起妄時,世界就顯得十分生動活潑,而其 之所以燦爛則因為世界是神聖的,同時充滿著莊嚴和力量。 和小乘及大乘相同,欲徹悟金剛乘者,亦必須經過踏實和刻苦的修行。金剛乘在修行 上也有絕對(無相)和相對(有相)兩個層面。無相修行包括了持續修定的「無相禪修」 ,以求更徹底的了悟空性。而有相的修行則包含兩類,一是坐禪(坐中修),另一則是動 禪(動中修)。以上兩類均與金剛乘的本尊(devatas)有關,現在略釋如下: 在金剛乘中,行者非因緣條件的智性(unconditioned intelligence)(在修大乘法 啟發的)被賦予一個觀想的形象,令行者能直接與此智慧產生關係,而超越自我的束縛。 此即將自己觀想成為本尊,其次將外在的世界也觀想成本尊以顯示其莊嚴性。進一步,觀 察自身本尊和外在世界之本尊是同一不二的,而是產生一個需要繼續探討的問題,就是自 己內在的世界和外界的現象是不二的,只是同一真實的兩種表現而已。 在金剛乘的有相修行方面,不論是坐禪或動禪,自己和外境皆被觀成本尊和本尊的淨 土。由於本尊均具有相與無相兩個層面,因此其修行也結合了有相與無相的兩種修行方式 。金剛乘道在於開展絕對的了悟,也即是對本尊的如實之性有更堅定的信心和虔誠,在有 相與無相上完全沒有染污而究竟圓滿。 下面的傳記中有許多是關於本尊勝觀(正觀)的記述。首先我們應該了解這些勝觀是 什麼。其實它就是一種我們心中最深處非因緣性的智慧,以及現象界之神聖性的顯現。見 到本尊乃表示我們見到了存在的基本層面。當我們的自心起惑迷時,本尊給予我們更深的 智慧;當我們的心對世界起惑迷時,本尊示予我們一切事物原來的單純性及莊嚴性。每一 位噶瑪巴和金剛乘的本尊之所以有這樣深的關係,乃因噶瑪巴表現了人類的根本莊嚴和世 界的善美。在下面的傳記裏,我們可以看到噶瑪巴如何指導其弟子證悟佛法的教理,也看 到他們如何消除社會上的政治動亂和痛苦,使其回復於和諧和相互尊敬的快樂中。當我們 閱讀這部傳記時,會發現故事常在噶瑪巴的勝觀和佛行事業之間交替,所以我們必須注意 此二者之間的至深關係。由於歷代噶瑪巴見到了眾生和世界的美善,因此他們懷抱理想, 要在社會和政治上實踐。本尊是非因緣無我智慧和世界的「如是」性(isness)的展現, 而由於噶瑪巴與本尊之間的關係,所以使得他們擁有實現這些理想的資源。 因此,在這些故事中的「勝觀」一辭,與其在一般歷史和宗教上所使用的意義頗不相 同。噶瑪巴的勝觀就是能見到一切現象諸法當下之實相的深奧觀力,此觀力建立在小乘、 大乘和金剛乘的修行之上。而無我智之如是性,以及現象諸法之神聖性則給予噶瑪巴的勝 觀無盡的力量和意義。歷代噶瑪巴的任務是要將世界的本貌開啟出來,也即是教導眾生其 美善之本質,以及尊敬一切事物之本然的神聖性。而使噶瑪巴成為如此稀有難得之人的原 因就是來自此勝觀,以及欲證得此勝觀的種種修行。而這點也正是令他們的傳記如此值得 研究的原因所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cool810:"噶瑪巴的勝觀(Visions)"一節導讀性質值得一看,以此展 07/05 23:31
cool810:開,後面章節(包括目錄)有更深入完整的教示。 07/05 23:32
trickjack:有看過,值得推薦。 07/06 03:59
cool810:應無所住(空正見)而生其心(菩提心)。 07/06 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