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tw.myblog.yahoo.com/peace-movie/ 2007/11/11 | 作者:蘇蘭(自由創作者) 演員/史考特麥柯洛維茲、尼克諾特 原著/丹‧米爾曼 導演/維克多‧沙爾瓦 出品/二○○七年 最先被吸引,是它的海報─掛在影城一排海報中間非常特殊醒目,因為它有別於一般電影 招攬觀眾的明星取向,天空白雲的正前方只有一個男性上半身倒置的肢體、而且是看不見 面龐的背影;其次,是它的片名──「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超過十個字,有時間 、有地點、有人物、有互動狀況的完整句子,一點都不像口號響亮的一般片名,長到很難 記住全名。 真實人生再創作 那麼,這部電影宣傳模式採取逆向操作,必有其道理了:是為引起影迷好奇心?是劇本夠 強悍、誰演都一樣成功?還是創作者根本不求賣座、只訴求自身理想的達成、圓一個夢? 看了電影,你會發現「以上皆是」。 真人真事寫成的小說是真實人生的再創作;改編劇本的電影製作者是原著的再創作;演出 者的角色詮釋、海報畫面的設計取材、片名的訂定…都是各個面向的再創作,呈現在觀眾 面前是以上合作加乘的結果,觀影後的我們有感而言,何嘗不是因電影而產生的再創作? 這部評價兩極的電影──注意,不是「好」與「不好」的兩極,而是「喜歡」與「不喜歡 」的兩極──到底適合誰看?迷惘如主人翁的困惑青少年?不知該如何跨越「代溝」的父 母、教師或心理輔導員?還是很久沒有靜下來好好思考、疏於與自己內心對話的每一個人 ?答案仍是「以上皆是」。 知識不等於智慧 翻譯原作的韓良憶認為:「青年人隨風出征、中年人隨風而立、老年人隨風而逝,在不同 生命情境讀此書會有不同的體悟…」誰最適合閱讀?答案在風中。 看一部電影,能引發自己這麼多的問號,並且試著找尋各種可能的答案,它就成功的「必 屬佳片」──帶著你動動腦,喜歡思考的人會體驗片中出現三次的對白「知識並不等於智 慧」;就像老人以「雨刷的功用是知識,但實際會操作雨刷讓它發揮功用才是智慧」為例 ,為丹只是覆誦他所教的做進一步舉證。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畢業的丹,目前和太太喬依住在洛杉磯北方,他將大學時代爭取奧運 體操吊環項目代表權前後的人生遭遇,寫成「Peaceful Warrior──和平勇士」,一九八 ○年出版,二十五年後拍成電影、改中文片名為更具哲思味道的「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 底」;蘇格拉底是個象徵,也許真有這麼一位生命中有關鍵影響力的心靈導師,也許只是 某一個令你頓悟的時刻或事件,無論此時、此刻、此地、此人、此事…都是「當下」,每 一個稍縱即逝的當下,就是內心能否把握、區隔「知──知識」與「行──智慧」的蘇格 拉底,你也可以更東方的說是「深夜電影院遇見莊子」。 自修不論,若用在與人溝通,戲中三例倒可觀摩教學: 一、高人指點──老人與丹最後的互動是請他第二天穿上登山鞋,要帶他去一個認識他的 第一天就想帶他去的地方,丹對事事令他服氣老人已言聽計從,更對第二天充滿了期待。 黎明出發,翻過一山又一山;老人問「人生三要」,丹答「矛盾、幽默、變化,例如能自 嘲,就是最高境界的幽默…」;老人在前安步當車,丹跟在後氣喘吁吁;丹一直問「到了 沒呀到了沒鏞」老人最後說「就是這兒!」「來這幹嘛呀?」老人用手指著丹足下的一顆 石頭,「就為它?」老人不答,彎身拾起置於丹的掌中。丹從生氣、納悶到自己說出:「 目的不重要,奔向目的的過程才是重點。」 人心最需撫慰 二、親人撫慰──劇中最成功的配角就是天使化身的喬依,她幾乎沒什麼台詞、只有溫暖 的出現與微笑。丹受傷後她出現身旁,不多言安慰、甚至不親吻鼓勵,只有靜靜的將手掌 按在丹的心口,丹言「妳的手好溫暖!」喬依淡淡的說「你受傷的不只是腿。」人的心最 需撫慰,但心理健康往往被忽略,心是復原的關鍵!最叫人討厭的、往往最需要愛,不是 嗎? 三、戰勝自己──教堂頂、鐘樓前的一幕,點出全片的終極訴求,戰士最重要的不是打敗 別人、而是戰勝自己,當內心的聲音與外在的環境天人交戰,誰將墜落塔尖?向內追求自 己真正要的答案!「自知之明」,是跨出「智慧」的第一大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25.189
Shank:電影挺好看的~ 融入了很多佛學的概念125.230.167.122 11/14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