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阿含經故事選》 053.誰來享用祭品?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這天,一位名叫「生聞」的婆羅門,來竹園請問佛陀:   「可敬的瞿曇!我們婆羅門主張對死去的家人祭拜布施,因為有血緣關係,就能讓他 們享用到所祭拜的東西。可敬的瞿曇!最近,有一位很讓我愛念的家人,突然意外地過世 了,我為了讓他過得好一些,所以遵循我們婆羅門的教導,對他祭拜布施,但,到底他能 不能享用到我所祭拜的東西呢?」   「婆羅門!如果能相應,就享用得到;不相應的,當然就得不到了。」   「可敬的瞿曇!那,怎樣才相應?怎樣是不相應呢?」   「婆羅門!生前做了十惡行,死後往生到地獄、畜生界者,他們就在各自的新世界裡 生活,依著地獄、畜生界的食物活命,這種情況就是不相應。不相應的地獄與畜生界眾生 ,是享用不到祭拜布施的食物的。   婆羅門!生前做了十善行,死後往生到天界、人間者,他們也各自在新的世界裡生活 ,依著天界、人間的食物活命,這種情況也不相應。不相應的天界與人間眾生,也享用不 到祭拜布施的食物。   婆羅門!只有生前做了十惡行,死後往生到餓鬼界成為餓鬼眾生,這類才相應。餓鬼 眾生,可以依著餓鬼世界的食物生活,也可以享用親朋好友所祭拜的食物。」   「可敬的瞿曇!如果那位很讓我愛念的家人,不是往生餓鬼界,那,我所祭拜的食物 ,誰能享用?」   「婆羅門!那就由你過去往生餓鬼界的其他親朋好友享用了。」   「可敬的瞿曇!如果我沒有任何親朋好友往生餓鬼界,那,我所祭拜的食物,誰能享 用?」   「婆羅門!在眾生那麼長遠的生死流轉中,要說都沒有任何親朋好友在餓鬼界,那是 不可能的。婆羅門!況且,重要的是,布施的人,不會沒有回報的。」   「可敬的瞿曇!布施的人,會有什麼回報?」   「婆羅門!如果生前能夠布施錢財、房舍、日用品給沙門、比丘等以乞食為生的出家 人,或者其他婆羅門與窮困人家,那麼,即使他生前因為做了十惡,以致死後往生在畜生 界,也能在畜生界中,享有比較好的生活境遇。如果生前做了十善行,死後往生於天界、 人間,則能在天界、人間中,享有比較好的物質環境。」   「太稀有了!可敬的瞿曇!太神奇了!可敬的瞿曇!布施的人,能有這樣的福報!應 當布施,應當信心布施!」聽了佛陀這樣的解說,生聞婆羅門大為歡喜,對佛陀能給他清 楚的解答,則深表讚歎,因而歸依了佛陀、佛法、僧團,並請求佛陀,讓他終生為在家佛 弟子。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增支部第一○集第一七七經》、《雜阿含第一○四一經》。   二、經文裡,生聞婆羅門並沒有說祭品的種類,但佛陀的回答,明顯地指的是食物類 。為何沒說到其它用品類的情形?或許,只有食物類祭品可能被享用吧。   三、本則故事的說法,可能對一般慣於祭拜的人有些衝擊。對於喜歡在親人葬儀中, 加入「放焰口」,或作其它施食的人,也應當重新確認作這樣施食的目的與意義,因為只 有前生做了十惡的餓鬼眾生,才需要人們的祭拜施食啊!   四、故事中的生聞婆羅門,一直再追問誰能享用祭品:起先應是關切自己親愛的亡人 能不能得到,後來似乎是關切自己的祭拜布施,會不會白做了。佛陀或許察覺到生聞婆羅 門的這種想法,才會將話題引到布施的福報上。   五、從本則故事來看,佛陀是鼓勵布施的,而且是重於對人類的布施,尤其是對需要 他人布施活命的人。   六、過去布施的福報,影響這輩子生活資源的多寡,而過去行為的善惡(十善或十惡 等與戒相關的行為),決定死後往生不同的世界,兩者分別反應不相衝突。後來的論師, 將前者稱為「滿業」,後者稱為「引業」。   七、行布施的人,何以得在後生中得到回報,經中並未就其機制詳加說明,這或許是 「因緣甚深難見」的一類吧。 轉至以下網址: http://www.wisdomvoice.org/agama/book/as/asi.htm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19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