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阿含經故事選》 021.彌醯的獨修挫折   有一次,尊者彌迦奢羅問佛陀:   「世尊!怎樣才是獨住?怎樣又是有同伴同住?」   佛陀回答說:   「彌迦奢羅!當眼等六根,認識了色等六境時,如果因合意、可愛、愉悅而誘發了欲 愛,以致對境界喜悅、讚美而念戀不忘,這就是生起愛染心了。一旦有了愛染心,就有了 障礙繫縛。像這樣,被喜悅、愛染繫縛的比丘,即使獨自在樹林等僻靜處居住,也還是有 伴同住,為什麼呢?渴愛就是他的同伴。   反之,如果對合意、可愛、愉悅的境界,不喜悅、不讚美、不戀著,沒有愛染而心不 被繫縛,這樣的比丘,即使與其他比丘同住,或住在一般人的村子裡,也叫作獨住,為什 麼呢?因為他沒有渴愛這樣的同伴。」       ※        ※        ※   有一次,佛陀遊化到摩揭陀國境內的闍鬥村,住在村落外的菴婆林內,尊者彌醯為佛 陀的侍者。   這天一早,尊者彌醯進入闍鬥村乞食。回程時,路過金鞞河邊,看到一片環境幽雅的 菴婆林,心想:這片林地地勢平坦幽靜,又有清澈的河水流過,對一位精進的修行人來說 ,實在是一個理想的好地方,我應當來這裡修行,好好精進一番。   尊者彌醯回去吃飽後,就收拾了隨身物品,將坐墊披在肩上,來向佛陀請求允許他前 往。   然而,當時只有尊者彌醯隨佛陀同住,其他比丘都還沒到,所以佛陀要求尊者彌醯暫 緩幾天,等其他比丘到達後再離開,以免身旁沒有侍者。可是,尊者彌醯卻等不及趕著要 去那個他認為的好地方,所以對佛陀說:   「世尊!您已經是個解脫者了,應修應證的,都已修已證,再也沒有什麼作為可以對 您有所增益了。而我呢,當修當證的還很多,如果能到一個好地方,讓我好好地精進修行 ,一定會很有進步。請世尊允許我離開,到那一片菴婆林去精進吧!」   佛陀還是希望尊者彌醯暫緩離開。可是,堅決的彌醯尊者,仍然作了第三次請求。這 時,佛陀只好說:   「彌醯!你一再說要去精進修行,我還能說什麼呢?就隨你的意願去吧!」   辭別了佛陀,尊者彌醯來到那片幽靜的林地,選在一棵樹下禪修。   禪修中,尊者彌醯還是禁不住生起欲念、恚念、害念等三惡念來。此時,尊者彌醯心 想:怎麼會這樣呢?我這麼有信心地出家精進修學,還是斷除不了這三惡念的染著。想著 想著,尊者彌醯又想念起佛陀來了,所以又回去見佛陀。   見了佛陀,尊者彌醯將他在獨修中,不禁生起三惡念的情形,誠實地向佛陀報告。顯 然,從進入解脫修習的層面來看,尊者彌醯還不夠成熟,沒有能力獨修,所以,佛陀說了 :   「彌醯!有五法,可以讓尚未做好修行解脫準備的人,趨於成熟:   一、親近善知識,在善知識指導下修學。   二、遵守波羅提木叉,舉止符合威儀,即使對微細罪,也以戒慎恐懼的態度遵守。   三、熟悉佛法各種法義、論理,並且深入理解、接納。   四、堅定精進,主動學習各種方法,以斷除自己的惡行,增長善行。   五、善觀生滅無常,成就趣向滅苦的智慧。   彌醯!有了這五法的修學後,還要繼續修習四法:   一、修習不淨觀,以斷除貪欲。   二、修習慈悲觀,以斷除瞋恚。   三、修習入出息念,以斷除散亂心。   四、修習無常想,以斷我慢。   彌醯!如果能夠親近善知識,有善知識的指導修學,那一定能夠勤修禁戒,遵守波羅 提木叉,舉止符合威儀,對微細罪以戒慎恐懼的態度遵守;熟悉佛法各種法義、論理,深 入理解、接納;堅定精進,主動學習各種方法,以斷除惡行,增長善行;善觀生滅無常, 成就趣向滅苦的智慧;勤修不淨觀斷除貪欲;勤修慈悲觀斷除瞋恚;勤修入出息念斷除散 亂心;勤修無常想斷我慢。   彌醯!如果比丘修得無常想,必定可以由此而建立無我想,若比丘得無我想,就能夠 由此而斷除我慢,成就涅槃解脫了。」 按語:   一、本則故事前段取材自《相應部第三五相應第六三經》、《雜阿含第三○九經》, 後段取材自《中阿含第五六彌醯經》、《增支部第九集第三經》。   二、從故事的前段來看,佛陀是鼓勵獨修獨住的,但不從外在形式來論,只看內心是 否有愛染(瞋恚也是愛染的另一種形式)。而從故事的後段來看,親近善知識是修學佛法 的一個重要關鍵,因為故事中佛陀所說的八種方法,都可以從此建立。我們修學佛法,如 果在離解脫成就尚遠時(亦即還不夠成熟),就獨學而無善友,一旦遇上挫折,往往會因 為得不到有效的協助與支持而退墮,也可能在缺乏善友的規勸與導正下,不自覺地誤入歧 途,遠離佛法,這都是很可惜的事。   三、怎樣才能親近善知識,不會獨學而無善友呢?佛陀建立的僧團,就是一個很好的 模樣。在家人也可以嘗試效法僧團的模式,組成具有「六和敬」精神的學團,在學團中同 修同學,彼此砥礪。在自己親近善知識的同時,努力修學向上,使自己也能成為別人的善 知識,這樣,學團中的成員,相互提攜,輾轉增上,假以時日,大家必能有一定程度的成 長。   四、善知識,《增支部》譯為「善友」。廣泛來說,可以使自己獲益增上的良師、益 友,都可以是善知識。但具體的說,像本則故事指出的,能導正自己的行為(進而不犯戒 )、增長自己對佛法的理解與修學、減少自己我執我慢的染著,都是善知識了。   五、波羅提木叉,原意為「善法的初基」、「善法的依止處」,後來專指佛陀為出家 眾制訂的戒條。又因為這些戒條,有引導趣向解脫的功能,所以也稱為「別解脫」、「從 解脫」(參考印順法師著《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一一二頁),《中阿含第五六彌醯經 》就譯為「從解脫」。   六、故事末後「修無常斷我慢」那段,《雜阿含第二七○經》作:「無常想者,能建 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增支部第九集第一經》作:「若 得無常想,則安立無我想;若得無我想,則斷我慢,於現法得涅槃。」可以比對來讀。這 是南、北傳《阿含》聖典共傳的精義,可見從「無常想→無我想→離我慢→得涅槃」,是 當時修學次第的普遍觀點。可以說,當時修學的主流下手處,是觀無常。後來大乘佛法盛 行,強調慈悲心,強調利他,要求從利他中完成自利,觀無常的教說相對地少了,似乎大 乘與聲聞,有很不一樣的教說。可是,當我們深入去探究怎樣才能「從利他中完成自利」 時,我們會發覺,大乘佛法以利他為先的要求,正是以利他來消除自私、自利的自我感, 這不也是一種「無我」的實踐嗎?所以,「從利他中完成自利」,還是同樣要進入到「無 我」的修學來的。這樣看來,「無我」的修學,是大乘與聲聞的共通點,也可以說,建立 無我想的方法,是可以多元的。 轉至以下網址: http://www.wisdomvoice.org/agama/book/as/as021.htm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