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阿含經故事選》 104.瞻波城的布薩事件   有一次,佛陀住在瞻波城恆伽池邊,正好當地僧團裡有一位比丘犯了過錯,被其他比 丘發覺了,大家都起來指責他。可是,那位犯錯的比丘,面對大家的指責,要不是找藉口 搪塞,就是顧左右言他地逃避,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不但如此,而且還對來責問的比 丘怒目相向。佛陀知道了,就告訴比丘們說:   「比丘們,將這個人驅離!為什麼要忍受這位異類對大家的傷害呢?比丘們!當他的 真面目還沒被發覺時,大家會認為他是個好比丘,然而,一旦大家發覺他是團體中的敗類 時,就應當趕他離開。為什麼應當趕他離開呢?是為了不要讓其他真正的好比丘,被他污 染的緣故。」       ※        ※        ※   時間是在一個月圓日,地點則同樣是在瞻波城恆伽池邊。   這天入夜之後,比丘們依照往例,都圍坐到佛陀的四周來,準備進行每半個月一次, 由佛陀主持教說波羅提木叉的布薩。   可是,這一回很不尋常,大家圍在佛陀四周端坐等待,時間一直在流逝,初夜時分過 去了,佛陀仍然保持沈默,沒有要開始布薩的意思。於是,尊者阿難站起來,走到佛陀前 面,合掌向佛陀請求道:   「世尊!初夜過去了,大家也已經坐了很久,請佛陀開始教說波羅提木叉吧!」   佛陀沒有回答!   尊者阿難只好默默地回座。   大家依然安靜地端坐著。   中夜將過去了,佛陀還是不開口。尊者阿難再度起來請求:   「世尊!中夜也將過去了,請佛陀開始吧!」   佛陀沒有回答!   尊者阿難只好又默默地回座。   大家依然安靜地端坐著。   整夜都將過去了,破曉時分已近,佛陀還是沈默著。這時,尊者阿難再一次地起來向 佛陀請求:   「世尊!快要天亮了,請佛陀開始吧!」   這次,佛陀說話了:   「阿難!大眾中有一位犯戒比丘,還沒懺悔。」   這時,尊者目揵連以他心神通,觀察在座的每一位,發現了那位犯戒比丘,就走到那 位比丘身邊,對他說:   「起來,學友!去見世尊,你不可以再和比丘們共住!」   那位比丘竟然沈默不語,依舊坐在原位,沒有起來的意思。   尊者目揵連就這樣催了他三次,那位比丘依然如故。尊者目揵連只好強將他從座位拉 起,架出門外,關門上閂,然後回來向佛陀報告:   「世尊!您說的那位犯戒比丘,已經被我趕出去了。現在,大眾已經清淨了,請佛陀 開始為我們說波羅提木叉吧!」   佛陀對尊者目揵連所做的處置,表示嘉許,並且對大家說:   「比丘們!從今以後,由你們自己舉行布薩,自行誦波羅提木叉吧!我不再參加布薩 了。因為如來若在雜有不清淨成員的集會群中,教說波羅提木叉,論機緣論場合,都是不 適當的。」 按語:   一、本則故事前段取材自《增支部第八集第一○經》、《中阿含第一二二瞻波經》, 後段取材自《增支部第八集第二○經》、《中阿含第一二二瞻波經》。   二、《增支部第八集第二○經》與《中阿含第一二二瞻波經》兩經的前半部相當,都 是布薩事件的記述,但後半部完全不同。《中阿含第一二二瞻波經》的後半部與《增支部 第八集第一○經》相當,即本則故事前段所述,這部分與布薩事件驅離犯戒比丘的情節相 通,但兩者前後銜接得有些勉強,所以,或將之視為兩個相關而獨立的教說,也許更為恰 當。至於《增支部第八集第二○經》的後半部,講的是以大海的「八希有法」來譬喻佛陀 的正法律的清淨,與前半部的布薩驅離事件雖也相關,但恐怕更似《增支部第八集第一九 經》的重複,故略去不取。   三、本篇後段布薩事件的真實性極高,因為除了南北傳《阿含》以外,各部律典,如 《五分律》、《十誦律》、《善見律毘婆沙》等,也都有所記載(參見《大正藏》二十二 冊第一八○頁下、二十三冊第二三九頁中、二十四冊第七○八頁上)。故事發生地點,各 本所載不能完全一致,今依《中阿含第一二二瞻波經》、《五分律》、《十誦律》版的記 載,取為瞻波城。   四、布薩,原先是印度婆羅門教的傳統宗教活動,主要目的是為了齋戒清淨。佛陀認 同這種精神,所以僧眾們每月初一、十五,也仿照這項傳統集會舉行布薩。佛教布薩的內 容,當然有別於婆羅門教或其他外道,主要就是說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原意為「善 法的根本依止處」,演申為佛陀所制訂的戒條。後來以其有對治煩惱,引導趣向解脫的功 能,所以也稱為「別解脫」、「從解脫」。布薩是每一位僧眾都必須參加的,布薩開始前 ,與會者若犯了戒,必須先依戒律懺悔處置(參考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一 ○七至一一三頁)。也就是說,佛教的布薩,是確保僧團清淨和諧的一個機制。   五、初夜、中夜、後夜,是佛陀時代印度人對夜晚的劃分。如果夜晚是從傍晚六點開 始,到隔天清晨六點黎明為止,初夜則是傍晚六點到晚間十點,中夜是晚間十點到零晨兩 點,後夜是零晨兩點到清晨六點。   六、瞻波城的布薩事件,對往後佛教布薩制度,開啟了新的一頁。從此以後,佛陀不 再參加布薩,而由僧眾中的長老來輪流主持。如此一來,原來佛陀依戒條重於解說、教導 的「說戒」,就轉而為重於憶持與規範的「誦戒」。再者,由於長老的輪流主持,所以對 所誦的戒條,應有統一整理與分類的實務需求,可能因此而開啟了聖典結集之端,集成了 《五波羅提木叉經》。這比「法」的聖典結集在佛滅後才正式展開要早了許多,推斷約在 佛陀六十歲左右。(參考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一三三至一三四頁)   七、故事中那位被驅離的比丘,到底犯了什麼戒,經中並沒有說明,看來這並不是重 點,重點反而是不坦承自己行為有錯,逃避悔改,甚至是陽奉陰違的行為。團體中如果存 在這種人,形成壞的模樣,時間久了,其他原本沒問題的,也紛紛有樣學樣,就好像污染 擴散開來一樣,最後形成一股歪風,整個團體無法清淨,好人紛紛求去,成了「劣幣驅逐 良幣」的反淘汰。修行團體如此,一般團體也是如此。   八、也許,或有以慈悲的理由,不忍將問題人物驅離,可是,悲智圓滿的佛陀,並不 是這樣展現的。佛陀的理由是:「令無污其他真好比丘之故」、「莫令汙染諸梵行者」, 意思是說,不要讓團體其他成員受到污染。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團體中的一位問題人物, 若對其他多數成員造成困擾,那麼,對一位問題人物的慈悲接納,正是對其他多數善良成 員的殘忍,結果,整體來說,慈悲的美意還是要落空的。 轉至以下網址: http://www.wisdomvoice.org/agama/book/as/asi.htm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7.13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