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阿含經故事選》 103.師子將軍的歸依   有一次,佛陀遊化到跋祇國的首府毘舍離城,住在附近的大林精舍。   佛陀到來的旋風,讓當地離車族名流聚會的議事廳裡,不斷地傳出讚歎佛陀、讚歎佛 法、讚歎比丘眾的聲音。   議事廳中,有一位將軍大臣,名叫師子,他是外道尼乾的信徒,聽到了這麼多對佛陀 的讚歎,不禁心想:那一定是位世上最尊貴的、真正值得供養的解脫者了,我應當去拜見 他。   不過,質樸的師子將軍,還是先去向他的師父尼乾報備。外道尼乾當然不希望自己的 信徒去見佛陀,就喝斥將軍說:   「師子!不要去見那位沙門瞿曇!那位沙門是位教人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的消極 非作業論者,而你是個做大事、有大事業的將軍,你如果去見他,或供養他,那會對你很 不利。」   師子將軍被他的師父這麼一說,動搖了,就放棄拜見佛陀的想法。   可是,將軍回去後,還是不斷地在議事廳中,聽到那些社會精英們對佛陀的讚歎,又 動了想去見佛陀的心念。但第二次又遭到尼乾的阻止。   第三次,當將軍又聽到大家對佛陀的讚歎時,想見佛陀的心意已決,就直接前往,不 再去問他的師父尼乾子了。   師子將軍領著大隊人馬,來到佛陀的住處,一番禮敬問訊後問道:   「大德!我聽說您是位非作業論者,要人不可以做許多事,這是真的嗎?還是有人在 誹謗世尊呢?如果是真的,這合乎真理嗎?經得起別人的質疑嗎?」   「師子!我確實教導人家不要做任何壞事,你可以依此而說我是非作業論者。不過, 在此同時,我也教人要做所有的好事,所以你也應當說我是作業論者才對。不但這樣,我 還教人斷除貪、瞋、癡等一切惡行,也可以被說成是斷滅論者;教人要厭惡種種惡行,也 可以被說成是厭惡論者;教人調伏貪、瞋、癡等一切惡行,也可以說成是調伏論者;教人 刻苦堅忍,以燒盡自己的惡行,正如斬草除根一樣,也可以被說成是苦行論者;教人捨棄 入胎於來世的後有愛,也可以說成是離胎論者;教人最殊勝的安穩法,也可以被說成是安 穩論者。」   師子將軍聽了,當場茅塞頓開,立刻歸依了佛陀,請求為在家佛弟子。   但是,師子將軍既是當地有名望的人,又是人盡皆知的尼乾信徒,這樣特殊的背景, 佛陀不得不為他作特別的考量,所以對他說:   「師子!像你這麼有名望的人,應當再慎重考慮才好!」   師子將軍這麼一聽,對佛陀的體諒,以及不帶世俗功利的善意,更加折服了,又二度 地歸依佛、法、及比丘眾,請求終生為在家佛弟子。   這時,佛陀又說了:   「師子!你供養尼乾與他的門徒已經很久了,如果日後他們到你家,你應當要和從前 一樣供養他們。」   聽佛陀這麼說,師子將軍以前聽聞人家說,佛陀要求只能供養自己,不許供養別人的 謠言,就不攻自破了。於是,再次受到感動的師子將軍,作了第三度的歸依,請求終生為 在家佛弟子。   於是,佛陀為師子將軍說法,從布施、持戒、生天等世間一般的善行教導起,然後進 入佛法價值觀的善行:說欲愛、邪見、染著的禍患,出離、超越欲愛的種種功德等,讓師 子將軍生起柔軟心與歡喜心,營造將軍一個領納佛法的良好心境,再導入苦、集、滅、道 等佛法的核心教導。   將軍經過佛陀這番循序漸進的善巧教導,當下見法、知法、入法,斷除了對正法的疑 惑,心中蕩然而無所畏懼,證入初果。於是,師子將軍誠心地邀請佛陀和比丘們,隔天到 他家中接受飲食供養,佛陀也默許了。   師子將軍歸依佛陀,要在家裡供養佛陀飲食的消息,很快地就傳遍了毘舍離城的每一 個角落。可是,隔天眾多外道尼乾的門徒,竟開始在城中奔相哭泣走告,說師子將軍要殺 大牛,設宴款待佛陀,而且佛陀也知情。消息傳到將軍的耳裡,將軍趕快出來澄清,告訴 大家他並沒有為了宴請佛陀而殺生,他只是用了庫存的肉而已。   佛陀與比丘們如期地來到師子將軍的家,接受他的飲食供養。飯後,佛陀依例為師子 將軍說法,教導、慰勉、鼓勵一番才離去。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增支部第八集第一二經》、《中阿含第一八師子經》。   二、本來,非作業論、作業論、斷滅論(無來生論)、厭惡者(厭世派?)、調伏者 、苦行者(苦行燒盡業力論)、離胎論、安穩論(縱欲行樂派?),都是佛陀時代的一些 偏頗極端思想,並不是佛陀的主張,但一些嫉妒或不瞭解佛陀的人,往往誤傳成佛陀也持 這樣主張,所以故事中佛陀乾脆從這裡講起,以引起師子將軍的注意,再導以正確的內容 。   三、相對於外道尼乾一再地阻止師子將軍去見佛陀,佛陀反而要師子將軍審慎考量歸 依的決定,並要求將軍對尼乾師徒照舊供養,這種不把信眾當成是自己所獨有的態度,值 得我們學習與反省。   四、師子將軍歸依後,佛陀說法、受供養的情節,《中阿含第一八師子經》無,但佛 陀為居士們「先說端正法,後說正法要」的教導次第,北傳《阿含經》也看得到(參考故 事第一○〈不聞雷聲的讚歎〉按語六)。而宴請佛陀,引起尼乾門徒反應一事,《五分律 》、《四分律》、《十誦律》也都有(參考《大正藏》第二二冊第一四九頁下、第二二冊 第八七二頁下、第二三冊第一九○頁下),故採《增支部第八集第一二經》之說編入。   五、外道尼乾,相傳是當時的耆那教教主,出生於毘舍離,和佛陀年紀相仿。耆那教 也嚴守五戒,即: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邪淫、不持有。最後一項的不持有戒,與 佛陀的不飲酒戒不同。這是為了確保他們的苦行生活,期以從苦行中獲得「熱量」,來使 業力儘早成熟消失,但佛陀指為這是違反緣起的邪見。而不殺戒的對象,是人與昆蟲螻蟻 同列,也與佛教的特重殺人有異,所以他的信徒多不從事農耕,因為農作難以避免蟲殺, 殺蟲即犯此基本戒條。這也是為什麼尼乾的門徒,會那麼在意師子將軍的殺牛宴客了。   六、依《五分律》、《四分律》、《十誦律》的記載,因為尼乾門徒謠傳師子將軍殺 大牛供養佛陀,佛陀為了避免人們再有類似的謠傳與譏嫌,而制訂了三淨肉的規定,成為 這項律制的制戒因緣。三淨肉,就是在這三種情況下,拒絕接受供養:直接看見宰殺、由 可以信之人告知那是為了供養自己而殺、看見可疑的宰殺痕跡,此外,是可以接受肉食供 養的。不過佛陀並非鼓勵殺生供養,這可從佛陀舉出殺生供養者有五種罪過,可以得到印 證(參考《中部第五五耆婆迦經》)。   七、《增支部第五集第四四經》記載著毘舍離的郁伽長者,聽說如果能親手將自己最 喜歡的東西布施出去,就可以心想事成,所以就將自己最喜歡吃的摻棗豚肉、油炸菜梗、 肉汁拌飯,親手供養佛陀,佛陀也都接受了。以大乘佛教為主流的中國佛教徒,看到這類 的記載,不免覺得詫異了。其實,中國漢代的出家眾,尚維持三淨肉的傳統,直到南朝梁 武帝時,因讀《大般涅槃經》有感,作〈斷酒肉文〉以後,才全面素食的(參考《佛光大 辭典》第六五六一頁)。西元以後,印度佛教以大乘為主流,大乘菩薩所倡導的慈悲護生 ,其道德標準是更嚴格的。所以,為了護生,為了長養慈悲心,不是以美味、健康理由而 素食者,應當受到大家誠摯的禮敬與讚歎。 轉至以下網址: http://www.wisdomvoice.org/agama/book/as/asi.htm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