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 四念處毗婆舍那觀禪 在佛教種種的傳承中,觀禪是以《念處經》所記載的四念處為依據。 緬甸馬哈希尊者獨特的修法,在於當呼吸時,腹部上、下起伏移動,初學者用來當做觀照 的主要目標(所緣)。接著,要觀更多的目標。不同的業處師(以下簡稱禪師、師父)會給相 當有彈性、有差異性的指導。因此,在許多情況下,進入哪個階段要如何觀照,這取決於 個人的禪修經驗與技巧。 四念處被強調為出離,並且唯一的一個清淨解脫道。教法含概各種不同的禪修目標,可以 分為四類。這些是用來開展正念、如實觀照。這四種為: 身念處 受念處 心念處 法念處 ■ 身念處 (Kayanupassana Satipatthana) 這個念處概涵不同的章節: 1 呼吸 2 姿勢(行、住、坐、臥時不同姿勢的禪修) 3 簡潔明瞭 4 不淨身分 5 四大(地、水、火、風四要素) 6-14 墓墟觀,觀各種不同階段屍身壞 很明顯的,他們有些是基礎寂止禪禪修(以下簡稱寂止禪、止禪),但後續轉為觀禪。在《 念處經》結尾的詩行中提到:「他活著,觀照身體中各種現象的生起;他活著,觀照身體 中各種現象的滅去;他活著,觀照身體中種種生生滅滅。」 ■ 受念處 (Vedananupassana Satipatthana) 這裡有九類的感覺,作為正念觀照目標。第一到第三個是︰樂受、苦受、不苦樂受(捨受 )。這三個之後,更進一步觀照到有關身體的(第四到第六),或者是心理的(第七到第九) 目標。 ■ 心念處 (Cittanupassana Satipatthana) 可以當做正念觀照的目標的意識是︰ 1 貪 2 無貪 3 瞋 4 無瞋 5 癡 6 無癡 7 縮小 8 散亂 9 擴大 10 沒擴大 11 有更良善的其他精神狀態 12 沒有更良善的其他精神狀態 13 平靜的意識 14 不平靜的意識 15 自由的意識 16 不自由的意識 ■ 法念處 (Dhammanupassana Satipatthana) 1 五蓋 2 五蘊 3 六內出入處、外出入處(十二處) 4 七覺支 5 四聖諦 身念處 (Kayanupassana Satipatthana) 被認為是增長正念的主要目標,因為他們是︰ 1 較粗的, 因此容易注意到 2 某種程度上,現在或者多數時間,可實際運用 3 不痛,只是一般的感覺。因此,可以觀察相當長時間,不會增加多少壓力。 當你正念觀照物質過程時,你自然也會注意到心理現象,它們是一起出現的。首先,劇烈 的疼痛坐久了可能會出現,許多煩惱、習氣和念頭會起來攻擊心。 過後,以正念觀照和定力的改進,較細微的目標,也能相當容易地就被觀照到。在開始過 程中,禪坐一支香裡,會遇到禪修的目標是︰ ◇ (呼吸時)腹部的「上升(脹)」、「下降(癟下)」 ◇ 「坐」、「觸」的感受 ◇ 念頭或散亂 ◇ 聽到聲音 ◇ 苦受以及樂受 腹部的「上升」、「下降」是首先使用的主要目標,當它變得微弱,時有時無,就可以改 觀「坐」、「觸」的感受來代替上、下。坐久後痛覺和感受可能會主導。其他出現不那麼 頻繁的目標也要觀照,在他們消失之後,返回觀照主要目標(「上」、「下」)。 經行時,同樣行走的過程,用來作主要目標觀照,其它(痛、念頭、看見、聽見和其它) 為次要目標。 以這種方法,可以正念觀照物質、精神現象,它們生起、變化、消逝的過程。 -- 經典裡對整個的(修行)過程有系統描述是很精密的,但實際的經驗卻超越經教研 究。研究無法告訴你:這就是無明升起的經驗,這就是行的感覺,這就是特殊的意識, 這就是身與心各個不同元素的感覺(受)。---阿姜查《水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