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心念處cittAnupassanA 一、前言:心事難測 心念的活動與身、受相牽連,一切的煩惱,都以六門為媒介,均以觸受與覺受為取捨,逢 苦則憂、遇樂即喜;喜則生起貪心,憂便生起瞋惱心。有時心境不苦不樂,似無貪瞋,事 實上是迷糊於所緣,不明事理,即是愚癡。因此心的內容,包含所有的受,也具足了貪、 瞋、癡的全部。心剎那變化,當然是無常的,但一般人總認為心是恆常的,我們常聽到: 天長地久、海枯石爛,此心不渝。這是錯誤的想法,也是造成痛苦的原因。心念處的修行 ,就是透過止、觀的修練,了知心的緣起性、無常性,放下「我」的執著。 要清楚分辨「心」與「智慧」二者的不同。心,我們應徹底地了解;智慧,我們應該修, 應該讓它發達。了解心是智慧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因為心存在於我們的中心位置,在所 有的名色法當中,它的變化最快,「我」的概念最強。以智慧了解心的無常,才能去掉「 我」的概念,了解心的緣起、心的空。 二、觀察十六種心 復次,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心,隨觀心識? 於此,諸比丘!比丘心貪欲時,了知:心貪欲; 心無貪欲時,了知:心無貪欲。 心瞋恨時,了知:心瞋恨; 心無瞋恨時,了知:心無瞋恨。 心愚癡時,了知:心愚癡; 心無愚癡時,了知:心無愚癡。 心收縮時,了知:心收縮; 心渙散時,了知:心渙散。 心廣大時,了知:心廣大; 心不廣大時,了知:心不廣大。 心有上時,了知:心有上; 心無上時,了知:心無上。 心專注時,了知:心專注; 心不專注時,了知:心不專注。 心解脫時,了知:心解脫; 心未解脫時,了知:心未解脫。 這裡提到的八對十六種心都是世間心,因為無常、苦、無我本質的觀照只是針對世間法而 已,並不涉及出世間法。 (一)貪欲心(sa-rAga citta) 無貪欲心(vIta-rAga citta) 「貪」(rAga),或說「貪欲」、「貪愛」、「渴愛」,是指對所緣的貪取愛著。此處「 貪欲心」 指與貪欲同時生起的八種欲界不善心1 。依照南傳佛教的說法,貪欲是一種心所,它與心 同時生起、同時壞滅、取同樣的目標、依靠同樣的依處而生起。有八種心以貪為根而生起 ,稱為貪根心(lobhamUlacitta),依照是否與邪見相應、感受種類、有行或無行而分別 2。 什麼是貪欲心?修行者應了解它的特性、作用。《清淨道論》說明貪欲心有把持所緣的特 相;黏著的作用,就像一片肉放在熱鍋上,會黏黏的。現起是讓心黏在它的所緣,黏在裡 面的所緣、外面的所緣,黏在裡面和外面的所緣。 什麼是無貪欲的心?是指貪欲暫時不生起的心裡狀態。離貪欲的心,就如水中的蓮花,蓮 花在水中而不沾水。要分別很清楚什麼是離貪欲心、不貪心?所有的善心都是不貪心。要 檢查自己的心,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有沒有生起貪愛3。 (二)瞋心(sa-dosa citta)無瞋心(vIta-dosa citta) 「瞋」(dosa),或說為瞋恚、瞋恨,是指對所緣憎惡、怨恨、惱怒、生氣等。以「瞋」 為根的心有二種,指以瞋為根而與憂受相伴生起的自動與被動的心4在《清淨道論》說明, 瞋心有激怒的特相;有怒漲全身的作用,就好像毒在我們的身體裡要吐毒;好像敵人獲得 機會害我們;它的現起是它燒自己的心,如果心有瞋恨,那心燒自己,也燒別人;所以瞋 心是最黑的心,最黑暗的心5。 什麼是無瞋心、不瞋的心?所有的善心都沒有瞋恨,善心不可能和瞋恨相應。善心一定是 無瞋心,它的特相是不反對,如隨順的親友。因它是不反對,有調伏瞋害的作用,好像檀 香粉或檀膏。印度夏天很熱,會用檀香粉抹身,身體會有涼涼的感覺,此即離瞋心的作用 。 (三)癡心(sa-moha citta)無癡心(vIta-moha citta) 「癡」(moha)或作「愚癡」,與無明(avijjA) 是同義詞。「愚痴心」分別而說有與疑 相應,還是與掉舉相應兩種6;不分別說的是指所有的不善心。所有的不善心肯定都有愚痴 。不善心不可能沒有無明、沒有愚痴。癡是一切不善心的根本,常與貪、瞋併稱為三大根 本煩惱。「癡」由外了解是不正當的行為;由內了解就是黑暗的心、不良的心。為什麼? 因所有發達的善心都有智慧。智慧的功能就是照見境界,好像燈一樣。愈發達的無痴的心 是愈良的心、愈明亮的心;在止的過程、在觀的過程,愈微細的心是愈良的心,也是愈明 亮的心。 (四)收縮心(saG-khitta citta) 渙散心(vi-kkhitta citta) “saGkhitta”原意是「收縮」、「收起來」。什麼是收縮起來的心,是有昏沈的心、不敏 感的心。因有昏沈,心縮得愈來愈小,愈來愈不明顯。好像烏龜把頭縮進去,什麼都不看 ,什麼都不清楚,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的心裡狀態。 昏沈(thIna),要了解昏沈是心的不努力,缺乏精進;現起是心的消沈、心軟弱無力。心 的消沈就是心的不適業,不適合作什麼作業。在所有「有行」的不善心中出現昏沈7 ;昏 沈的現起是心不敏感、身體不敏感。因它不敏感,與其他的不善心所相應,什麼不善法都 可能作。一般人會認為昏沈是想睡覺,因心軟弱無力,無法專注業處,便出現想睡覺的情 況。 “vikkhitta”譯文是「渙散」,意思是心掉舉沒有定。依照南傳佛教所有的不善心都有掉 舉,因心散亂。心有定才會有智慧,如果沒有定,智慧就不會明顯。 昏沈的心、掉舉的心二個是代表我們的無明。在昏沈的時候,心就收縮起來;在掉舉的時 候,心就散亂,沒有一境性,沒有定。修行者要知道什麼時候他的心有昏沈,什麼時候他 的心有掉舉,昏沈與掉舉二個都是緣起法,都是連續不斷變化的過程。 (五)廣大心(mahAggata citta) 不廣大心(a-mahAggata citta) 「廣大心」,廣大殊勝的心,出世心當然是最廣大的心,不過它不是包括在這裡。在心念 處,廣大的心是色界的心、無色界的心;不廣大的心是欲界的心。為什麼心不廣大?因太 依靠欲界的了解、五欲的了解,有五蓋的覆障,不能發展深度的智慧。色界、無色界心, 離開五蓋,具有定力,能發展深廣的智慧,能降服煩惱,產生大果報及具有廣大的認知範 圍,所以是廣大的。 (六)有上心(sa-uttara citta)無上心(an-uttara citta) 「有上心」是欲界心,因為還沒達到世間最高境界的心,還可以再提昇的心。「無上心」 是色界、無色界心。 (七)專注心(samAhita citta) 不專注心(a-samAhita citta) 「專注心」指有近行定或是有安止定的心。不專注心就是沒有近行定、沒有安止定的心。 在這種情況下,戲論很容易出現。 (八)解脫心(vimutta citta)未解脫心(vimutta citta / a-vimutta citta) 「解脫心」是指透過如理作意暫時解脫煩惱;或在安止定中降服煩惱而暫時解脫的心。「 未解脫心」指沒有上述兩種暫時解脫的心。在世間道中,不能斷除煩惱,得到解脫。只有 出世間道能夠透過正斷斷、安息斷、出離斷斷除煩惱,而達到出世解脫。 三、觀心無常 修行者應當安住持續地就自己內在心的情況思惟觀察,不斷持續地就眼、耳、鼻、舌、身 、意與外在色、身、香、味、觸、法互相接觸所產生心的狀態觀察,就內在、外在因素相 互作用,相互影響心的狀況觀察。修行者覺知到各種心的現象,不斷生起、滅去,不斷的 生滅變化。由於清楚覺知各種心的生滅現象,修行者了知心只是一連串生滅的過程,沒有 我、你、眾生、女人、男人,心是緣起的、無常的、無我的。心念處特別強調觀心的無常 ,以破除執著「心」為「我」的妄見。 心是緣起法,心生起的遠因是無明、愛、取、行、業五種過去因,而現在因是名色。此處 所說的「名」是指心及與心相應的心所;「色」是依處與所緣,無明愛、取等生起,心生 起;名色生起,心生起。它們壞滅,心滅。心是不斷生滅的過程,是無常法、有壞法、有 變異的法。如此,離開心為我、你、眾生概念。 若系統的修習,超越愛、見,不執著五蘊、世間,心念處成為解脫法門。 【註解】 (1) 八種貪根心:1.悅俱邪見相應無行心;2.悅俱邪見相應有行心;3.悅俱邪見不相應無 行心;4.悅俱邪見不相應有行心;5.捨俱邪見相應無行心;6.捨俱邪見相應有行心; 7.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心;8.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心。參閱《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頁11 。 (2)「行」(saNkhAra):專指慫恿、煽動、激起或採取某種方法。這慫恿可以來自自己或 他人;可以是身、語或純屬意識的慫恿。沒有受到任何慫恿,而自動生起的心是「無 行」。有受到慫恿或以某種方法刺激,而後才生起的心稱為「有行」。對於貪根心, 有四種心是無行或自動;另四種心是有行或受到慫恿被動的心。參閱《阿毗達摩概要 精解》頁13 。 (3)參閱《清淨道論》,頁481 。 (4)二瞋根心:1.憂俱瞋恚相應無行心;2.憂俱瞋恚相應有行心。參閱《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頁15 。 (5)參閱《清淨道論》,頁483 。 (6)二癡根心:1.捨俱疑相應心;2.捨俱掉舉相應心。參閱《阿毗達摩概要精解》,頁17。 (7)昏沉與睡眠(thIna-middha):不能生起於自動或無行心,因為無行心敏銳又活躍。此 兩種心所令心沉重與軟弱無力,只能出現於有行的不善心中。參閱《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頁67 。 -- 不論你到哪裡學習佛法,實際上,它就在心中。執著的是心,思索的是心,超越的 是心,放下的也是心,外在的學習,實際上都是關係著心的。無論你研究經藏、論藏等 等,別忘了它是從何而來的。---阿姜查《流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