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01.四種入流分  所謂「四種入流分」就是「走入法流渡口的四個要素」。 ■ 01.親近善男子 所謂「善男子」其實是指「善知識」;所謂「善知識」主要是指「四雙八士」;所謂「四 雙八士」就是指「已經走入法流或已到達渡口」的四個階層,共可細分為八種的賢士,簡 列如下: 1. 向須陀洹—到達法流的渡口,準備要走入八正道的賢士。 2. 須陀洹—已斷除身見、戒禁取、疑法三種下級心結,證得不再輪迴惡道,必定趨 向覺醒的初果聖者。 3. 向斯陀含—證須陀洹之後,更精勤於遠離貪瞋癡的聖者。 4. 斯陀含—已經大幅度地削弱貪、瞋、癡煩惱,證得一來(人間天上一次往返)的 二果聖者。 5. 向阿那含—證斯陀含果之後,更精勤於斷除貪、瞋兩個下級心結的聖者 。 6. 阿那含—已斷除五種下級心結(貪、瞋、身見、戒禁取、疑法),證得不還(不 再回到人間或欲界)的三果聖者。 7. 向阿羅漢—證阿那含果之後,更精勤於斷除五種上級心結(色愛、無色愛、掉舉 、我慢、無明)的聖者。 8. 阿羅漢—滅盡貪瞋癡(十種心結),心、慧俱解脫,證得涅槃的四果聖者。 我們必須以四雙八士為師,結交四雙八士為友,才能順利地走入法流。當前台灣有些人宣 稱自己已得阿羅漢、阿那含或須陀洹,並以聖弟子自居而熱衷於講經說法、開班授課或建 立社區學園。然而大略溜覽一下他們的言論、行為和教導,實在還有很大的差距。有些人 甚至連真實的佛、法、僧三寶都還不認識,也不知道戒相和業處,更不要說他們所教導的 戒律和禪法了。因此,當我們要親近善知識之前,不妨先設法認識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四 雙八士」?否則,一旦建立了深厚的師徒之情,就很難再客觀地審查真相了。雖說「吾愛 吾師,更愛真理。」但有時一個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卻是一生一世,甚至老師已經去世多年 了,還是無法擺脫他所傳授的觀念,讓人實在難以回頭。然而,一般尚未走入法流的人士 是沒有能力來辨識老師的,大都只能人云亦云地跟著大師的名氣走而已。不過,如果願意 細心觀察的話,還是可以大概的做一些初步的判斷。如果這個老師還是擺脫不了「名」或 「利」的誘惑,例如:總喜歡自吹自擂,自稱或要別人稱呼他是「活佛」、「大師」、「 無上師」、「上人」、「大士」、「聖僧」、「佛學泰斗、權威」…等頭銜,日常生活中 也經常流露出一副「尊師」的傲慢、矯揉模樣來;或者總是運用一些商業化的手法來販售 「平安」、「榮譽」或「法義」,例如:「經懺法會」、「消災祈福」、「光明燈」、「 往生被」、「金剛砂」、「琥珀念珠」、「西藏天珠」、「平安符咒」…等,或者規定以 捐款的多少來區別弟子的階級,例如:「內壇功德主」、「外壇功德主」、「隨喜功德主 」、「榮譽善信」、「高級護法」、「一般委員」…等;或者以「宏揚佛法」之名來販賣 「禪法」、「經典」、「錄影帶」、「錄音帶」、「有機蔬果」、「醫藥」、「墓園」、 「觀光旅遊」…等。這些事情如果是發生在一般世俗的「慈善團體」裡,部份行為還是可 以諒解的,甚至只要不假借宏揚佛法之名來牟利的話,也沒有什麼可以厚非的;但是,如 果宣稱自己是「住持三寶的僧伽」或是「佛門善知識」的人,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是這個 樣子。以上,只是很粗略的辨識方法而已,縱使這個老師的修養已經到了完全不執著於名 利,有時仍然不見得就是我們所要親近的善知識—四雙八士。因為外道和世俗人之中也有 相當淡泊名利的善心人士,有時他們甚至也以佛弟子自稱,但是,事實上他們並不明白真 正的佛法。 如果因緣際會讓我們遇到「四雙八士」的話,那實在是一件很幸運的事。但是,如果不曉 得要如何親近「四雙八士」的話,那還是枉費了這份殊勝的因緣。要如何「親近四雙八士 」呢?本書在「於僧不壞淨」的篇章裡提到了「布施、禮遇、供養、尊重」的細目供您作 為依據,這些用詞並非只是用來滿足自己內心的虔敬,也不光是發自嘴巴的誦念而已,我 們必須及時採取具體、適切的經常性行動—慷慨地布施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殷勤而 恭敬地予以服務、侍奉,才不會流於空談,平白喪失大好良機啊! 也許您會說,於今台灣並沒有僧伽團體住錫,找不到值得供養的園林寺院,或者我不認識 尊者…等。事實並非如此,於今台灣多有上座比丘往來,其中亦有值得我們尊敬供養的台 籍上座尊者回到台灣來,我們自己必須設法尋求並保握機會,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消極地 等待福田自動在你家門前開拓出來。更何況今日交通便捷,即使飛往南、北台灣乃至國外 ,親近供養尊者亦非難事,豈能因循苟且? 再說,在家人之中亦有聖弟子,他們所持的戒律雖然遠不及比丘僧那麼嚴謹、周密而清淨 ,但他們所證得的「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並無差異,他們一樣屬於 「四雙八士」之列。即使是一個在家的「初果聖弟子」,他的人生總體成就亦早已遠遠超 越威震環宇的總統或譽滿全球的外道大師,只是世俗人無法理解而已。或許,在台灣的某 個角落裡,就有那麼一個居士在戒、定、慧方面的造詣是葛印卡、阿迦念…等國際知名大 居士所不能迄及的。您相信嗎?已經走入法流的在家人,即使他們仍有家眷相伴,一樣值 得我們去親近、結交、學習。當年的質多羅長者精通四禪定,證得阿那含果,成為佛門中 最傑出的在家居士之一,他甚至能夠回答比丘們所詢問有關世尊開示的偈語(詳見雜阿含 經質多羅相應,在相應部及巴利律藏中亦有精彩的紀錄)。我們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傲慢 和偏見,貿然輕忽了默然隱居在我們周遭的在家聖弟子。 另外,有些具備四禪定者、持戒成就者、佛教學者(哲學、歷史、考古、翻譯…等),他 們本身並不一定是四雙八士,但他們的成就卻足以啟發我們走向法流的渡口,因此他們也 都可以視為「善知識」。   ■ 02.聽聞正法 如果您一時找不到善知識的話,那麼史實明確的「阿含經」,就能有助於「聽聞正法」。 不過,四阿含的內容豐富,對繁忙的現代人來說,要全面閱讀似乎也不太容易;加上漢譯 中阿含經(與巴利中部經差異之處甚多)裡添加了許多後期的作品和大乘思想,很容易就 把觀念弄混淆了。如果能專注於四阿含的本母—雜阿含經,可能會比較精要一些。因為它 是在佛陀滅度那一年的雨期安居時,由大迦葉尊者召集500大阿羅漢所共同結集完成而代 代傳誦下來的,它的歷史傳承最明確;南北傳聖典比對的結果,它的經文內容可靠度最高 ,也最能傳述正法。因此,最值得我們一而再的精讀。 然而,由於古代的漢譯名相和語法所造成的障礙,現代人要順利閱讀雜阿含經也不是一件 很容易的事。況且,雜阿含經在傳譯的過程中,難免會有許多遺漏和誤解,也無可避免地 加入了部派的見解,這些都不是一般讀者所能辨識的。若能比對巴利英譯的相應部,就能 漸漸地釐清一些疑惑,進而獲得更完整、精確的正法。另外,熟諳日文的人也可以直接閱 讀日譯南傳大藏經;必要時,根據日譯本完成的台灣版漢譯南傳大藏經,也勉強可以暫時 地參考一下。然而,兩者的翻譯品質比起英譯本來,都還有不少需要大幅修正的地方。不 過,就初果而言,依照漢譯雜阿含經和本書就雜阿含經中「不壞淨相應」與巴利英譯相應 部中「預流相應」所完成比對的資料,就足以提供大部分有關「初果」所需要的資訊了, 並不見得人人都需要再做專業而深入的對讀。如果能夠就相關的問題,直接得到四雙八士 引經據典的解說,那就不必再忍受三更燈火五更雞,青燈黃卷下長期苦讀三藏的煎熬了。 疑惑一旦得以釐清,就會有「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的感 慨,親身體會到「如沐春風」的感動。由此可知「親近善知識」與「聽聞正法」是如何密 切地相互關連呢!如果您真的缺乏親近善知識的因緣,何妨在「雜阿含經」和「相應部」 裡多下功夫。   ■ 03.內正思惟 對於一心一意要證得初果的人而言,最需要經常思惟憶念的就是佛、法、僧的功德,以及 實踐五戒的特性。讓自己能夠正確而充分地認識三寶,建立起不動搖的信念,不被迷信、 儀式、邪說所蠱惑,不被身業和口業的煩惱所羈絆,進而能夠順利的走入法流。本書的「 四不壞淨」篇裡將有比較具體、詳明的綱要,作為引導內正思惟的原則和方向。對於在家 人而言,順著布施、持戒、生天、欲味(染著)、欲(過)患、欲出遠離的次第,就自己 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利、衰、毀、譽…真實而坦誠地去思考人生業果的關連, 進而思惟、瞭解、體認「四聖諦」,這些都是走入法流所不可或缺的。   ■ 04.法次法向 「法次法向」是經過審慎的內正思惟之後,採取了具體的行動,順著法的次第和方向實際 去修習、實踐。修習佛法的人,不妨參照清淨道論上開宗明義的說明,加以深思熟慮,務 必要很清楚地知道修習、實踐的次第: 1.「初善」的實踐重點在於「戒」,有了「聖戒成就」才有「別解脫」的「須陀洹(初) 果」和「斯陀含果」。 2.「中善」的實踐重點在於「定」,有了「正定成就」才有「心解脫」的「阿那含果」。 3.「後善」的實踐重點在於「慧」,有了「內明成就」才有「心、慧俱解脫」的「阿羅漢 果」。 時下,有多少國際知名的大師熱心地教人打坐學禪,卻毫不在意學生的戒行是否已經成就 ;更有多少國際知名的大師宣稱以「毘婆舍那」的捷徑教人「慧解脫」,卻連「業處」、 「近行定」、「初禪」都不很清楚,還妄稱「奢摩他」會令人「耽於禪樂」,警告學生不 要進入「安止定」。這就好像教人不要深入閱讀聖典,否則會「耽於法樂」一般荒謬。事 實上,真正的禪定—「正定」是一種法樂(非五欲之樂)所產生的「正受」,它時時都有 「正見」隨伴著,永遠不必擔心過剩的問題。該擔心的是進不了「禪定」,得不到「禪樂 」,焉有熟練於諸禪的安樂而不知進退的道理?原始聖典中何曾聽聞世尊警告弟子們不要 耽於禪樂?殊不知「奢摩他」—止(安止),和「毘婆舍那」—觀(內明),都是「正定 」中「止觀雙修」所必須的。雜阿含464經上,上座尊者、500位尊者乃至佛陀,都分別答 覆阿難尊者的詢問,不約而同地說:「…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法專 精思惟,所謂止、觀。」又說:「…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於觀,亦成於止。謂聖弟 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止觀兩者發揮著交互作用,具有不可分割的特質,在八 解脫的每一個境界中,都需要兩者的密切配合才能成就,豈能標新立異地,單獨把「毘婆 舍那」切割出來稱之為「第九禪」?「精深的毘婆舍那」若無「穩固的奢摩他」相互支持 ,又豈是一味地觀察「腹部起落」、「手部上下」、「腳底觸覺」…等局部的「身觀念處 」或所謂的「動中禪」就能貫徹的呢?如果連身為老師的人都不知道法的次第和方向,只 是運用自己有限的經驗和心得來引導學生,又如何能調教、訓練學生得到真實的禪定(同 時具備奢摩他和毘婆舍那)呢? 有心證得初果的朋友,對於佛法僧三寶具備了不動搖的純淨信念之後,應該要全心全力, 腳踏實地地致力於五戒的實踐,並設法把戒律落實於日常生活中,養成習慣,乃至成為堅 定的習性。這才能進一步地以「聖戒」成就「初果」,進而以「聖戒」循序導向「禪定」 ,方不辜負此生能有學習佛法的殊勝因緣。如果眼高手低,不按次第,不知業處,隨興而 學,一下子海洋,一下子森林,趕時髦、修禪定,完全無視於五戒基礎的重要性,到頭來 「一果無成」而流入「口頭禪」的空洞裡。茫茫世間,法不相待,轉眼命終又不知要輪迴 到哪裡去,豈不悔之已晚?   ■ 向初果弟子的程度 沿著這條「初果之道」繼續向前進的人,將會到達渡口,進入法流—八聖道,成為初果聖 弟子(亦即入流者、須陀洹)。所以,「初果之道」乃是銜接「世間道」與「八聖道」之 間的「入流道(預流道)」,就好像銜接城鄉道路與高速公路之間的「交流道」一般。凡 是走在「初果之道」上的人士,就稱之為「向初果聖弟子」(亦即預流向或向須陀洹), 這也就是英譯聖典中所謂的 ”path-attainer(得道者—得初果之道者)”。 對於千千萬萬自稱為「佛弟子」的佛教徒而言,可能很少人曾經仔細地思考下列問題: 1.一般的佛弟子與向初果聖弟子之間有何差別? 2.向初果聖弟子一定都是超越凡夫的聖賢嗎? 3.向初果聖弟子在學法的過程中會不會退轉? 凡此種種疑問,似乎都是有心證得初果的佛弟子所不宜忽略的,因為一般佛弟子都必須要 先經由「預流道」成為向初果聖弟子,然後才能走入「八聖道」成為初果聖弟子。 聖典中所記載的「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原本就是四雙八士裡對第一雙聖弟子的標準陳述 ,所以以「得初果之道者」來定義「向初果聖弟子」乃是符合經律的說法。一個人如果真 正具備了「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內正思維,法次法向。」四個要素,就可以說是得到 了「初果之道」。那麼,不管是才剛剛踏出第一步,還是只差一步就到達初果,整個路程 中的行者都可以稱之為「向初果聖弟子」。 有人可能會懷疑,在初果之道上才剛剛踏出第一步,還是個十足的凡夫,怎麼就能稱之為 向初果「聖弟子」?「聖」從何來?因此,我們必須先瞭解「聖弟子」的含意,「聖」並 不是用作形容詞來描述「聖潔高貴的弟子」,而是名詞,是指「聖者的弟子」,這聖者是 指「佛陀和阿羅漢」而言。這個道理就跟「聖戒成就」的意思一樣,「聖戒」並不是指「 聖潔的戒律」,而是「聖者所珍惜的戒律」。所以「聖弟子」也相似於「佛弟子」的意思 ,稱呼一個剛起步走上初果之道的凡夫為「向初果聖(佛)弟子」並沒有什麼不當之處。 當然,如果走著走著卻偏離了初果之道,那也就退失了向初果聖弟子的身份。 曾經有一位法友引述雜阿含第855經(對應於相應部S48:18)和相應部S 55:40經,認為一 個人對於佛、法、僧、戒至少要成就一項「不壞淨」,才能稱之為「向初果」。首先讓我 們先摘錄經文的重點來加以探討— 雜855經:「若聖弟子於此五根一切時不成就者,我說此等為凡夫數。」 S55:40經:“I say that one in whom the four factors of stream-entry are completely and totally absent is ‘an outsider’, one who stands in the faction of worldling.” 這裡要提醒大家注意「一切時不成就」和 ” completely and totally absent (完全徹 底地缺乏)”兩個用詞,是指在一切生命的時空中,對佛、法、僧、戒,完完全全、徹徹 底底未曾生起一絲一毫的虔信之心,也全然欠缺皈依的意願,這才稱之為外道凡夫。對於 多數已經皈依三寶的信眾而言,縱然他們對於佛、法、僧、戒都還沒有任何一項淨信成就 ,但就其如法完成皈依的事實而言,他們已經是經過僧伽正式認可的「佛弟子」了,並不 能說他們對三寶的敬信之心是「一切時不成就」或 ” completely and totally absent ”,更不能因為他們尚未成就任何一項淨信,就稱呼這些如法皈依的「佛弟子」是「外道 」。 是的,如果一個佛弟子連一項淨信都沒有成就,他當然是個「凡夫」;但是話說回來,聖 典中並未提到具備一項淨信就不是凡夫。事實上,即使是成就了三項不壞淨者,也可能還 是個凡夫。例如:某人已經對佛、法、僧都產生了淨信,卻由於個人主觀或客觀的因素, 例如:貪欲、懈怠、職業、環境…等,仍然無意持守五戒,那麼,他仍然是個凡夫,因為 他不力行「初果之道」中最基本的「法次法向」—持戒。由於並未具足初果之道的四個要 素,因此,他一樣地不能被稱為「向初果聖弟子」,他當然不是外道,但仍然只是一個凡 夫佛弟子而已。 相反的,如果有一個凡夫為了追尋真理,經過仔細的觀察、考慮之後,誠心誠意地皈依了 三寶。而且由於殊勝的因緣,讓他得以親近善知識,聽到了正法,經過深入思維之後,又 按照正確的方法,開始認真地加以實踐。那麼,即使他仍舊是個凡夫,尚未成就任何一項 淨信,卻已經初步具備了「初果之道」的四要素,合乎了「向初果聖弟子」的定義。 另外,也有人認為向初果聖弟子至少要具足八正道中的「正見」或「正志」…等。事實上 ,向初果只是「聽聞正法」,知道並開始依「法次法向」修習「八正道」中的「正見」、 「正志」…等,並未真正進入法流—八正道,所以有些向初果聖弟子還是談不上具足正見 ,只能說具有局部的正見。 初果之道乃是銜接世間(出凡)與法流(入聖)之間的通道,因此,向初果聖弟子乃是由 凡夫起步逐漸趨向聖賢,所以說凡夫大都不是向初果聖弟子,而初階的向初果聖弟子則有 可能還是個凡夫,這乃是很正常而合理的事。 既然初果之道是銜接凡夫與初果聖弟子之間的通道,那麼,由於凡夫通常有很多煩惱,又 從未或鮮少聽聞聖教,更缺乏精準的辨識力,因此相對的,初果之道也就顯得格外地遙遠 或迂迴曲折。凡夫生生世世輪迴生死,大多沒有機會找到通往初果之道;即使一時一地之 間,有特殊的人事因緣成就而走進去了,卻每每因為善知識的能力不足(例如:老師本身 未證果或缺乏善巧),或受到大環境影響(例如:傳統文化束縛或像法興盛),或自己的 判斷力、實踐力不足…等,種種障礙之下也難保不會迷路或退墮。即使不迷失、不退卻, 也可能因為不夠精進或壽命盡了,終其一生都到達不了初果,當然也就得不到「決定向正 覺,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的保證了。理由很簡單,他的素質—修習的成就尚不足 以讓生命的流程進入不可逆轉(亦即不退轉)的初果狀態。 曾經有法友舉出一段經文,認為向初果聖弟子一定不會退轉,必定會在此生證得初果;同 時也提出質疑說:「如果向初果聖弟子還會退轉的話,那有什麼可貴之處?」他更進一步 地據此推論—認為自覺退轉的人,從來就沒有成為「向初果聖弟子」。現在我們就來研究 他所引述的這一段經文,看看這樣的立論是否正確? 雜阿含第61經: 「若於此法,以智慧思維、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 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維、觀察、分別、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 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本經相當於相應部S 25 :10 經: “One who places faith in these teachings and resolves on them thus is called a faith-follower, one who has entered the fixed course of rightness, entered the plane of superior persons, transcended the plane of the worldings. He is incapable of doing any deed by reason of which he might be reborn in hell, in the animal realm, or in the domain of ghosts; he is incapable of passing away without having realized the fruit of stream-entry. One for whom these teachings are accepted thus after being pondered to a sufficient degree with wisdom is called a Dhamma-follower, one who has entered the fixed course of rightness, entered the plane of superior persons, transcended the plane of the worldings. He is incapable of doing any deed by reason of which he might be reborn in hell, in the animal realm, or in the domain of ghosts; he is incapable of passing away without having realized the fruit of stream-entry.” 兩部對讀之下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雜阿含第61經裡只提到「隨信行」和「隨法行」,相應 部裡除了「隨信行者」、「隨法行者」之外,進一步地,明白記載著更高層次的成就者— ”one who has entered the fixed course of rightness(入正性者)”。我們如果對 照早期註疏雜阿含經的北傳論書,同樣地也在相應的段落裡提到「入正性」。顯然,雜阿 含經在傳譯的過程中,很可能遺漏了關鍵性的「入正性者」。因此,經文的意思並不是指 所有的「隨信行者」和「隨法行者」都已超越凡夫地,而是說:”one who has entered the fixed course of rightness, entered the plane of superior persons, transcended the plane of the worldings.”也就是說,必須達到「入正性者」的程度 ,才能「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我們可別忘了還有更多尚未「入正性」的「隨信行者」 和「隨法行者」,也都一樣地走在這條「初果之道」上,只是還在落後的路段上而已。我 們不妨參照瑜珈師地論的內容來揣摩一下,古今印外走在初果之道「前、中、後」段的眾 多向初果聖弟子,他們在程度上到底有什麼差別? 一、後段行者—具有「能順生無漏智」,這種智慧能引導人們產生「無漏智」。他們具有 屬於世俗的第一等智慧,乃是世俗凡夫中的佼佼者。 二、中段行者—具有「無漏智」,如果穩住於這種智慧,能斷見斷一切煩惱。他們已經超 越凡夫「入於正性」,超昇離(異)生,不再墮入三惡道了,但是還沒證得初果。不過, 此生他們必將迅速證得初果,不會因為死亡而受到障礙,他們屬於不退轉的向須陀洹。 三、前段行者—具有「無漏智後相續智」,在煩惱斷後,接著會生出解脫智(預流果智) 。他們已經如實現見所知之境,所以稱之為「見清淨」,我們不妨稱他們為「準初果聖弟 子」,當下即可證得初果。 這就好比要搭上飛機或渡輪一樣,後段行者還在前往登機門(或碼頭)途中,可能會迷路 、遲到或臨時放棄搭機;中段行者則已經通過登機門而進入空橋(或岸橋)上,只要再走 幾步路,必將進入機艙;前段行者的前腳已經踏入機艙(或船舷),後腳則正要離開空橋 ,當下就完全進入機艙。 後段行者並未正式登機,他們之中有些人還是會猶豫、退悔、迷失或放棄初果之道,因此 仍不免於退墮乃至輪迴惡道的可能性。但他們透過認真的思考、比對,此生仍然有機會再 度走回初果之道,乃至證得初果以上。有些後段行者則對「佛」、「法」、「僧」、「戒 」之一、之二、之三或全部生起或保持著虔誠的信心,甚至對於其中之一、之二或三者, 已經具備了不動搖的淨信或成就,他們已經能夠免於輪迴惡道的恐怖,甚至也具備了生往 天界的福德,而退轉的機率也不是很高,此生當可順利地銜接中段行程。凡此種種後段行 者的成就都已經遠遠超過一般世俗凡夫的功德果報了,這就是後段行者的可貴之處。然而 ,如果因為辨識力不足、精進力不夠或壽命所限…等因素,他們也未必能於此生證得初果 ;即使來生不至於墮入惡道,但能否繼續走完初果之道仍屬未知數,這個「不確定因素」 就是後段行者所無法避免的風險。因此,後段行者是最需要堅定並加快腳步的一群。至於 中段以上的行者,事實上幾乎等同初果聖弟子了,至少已經不辜負此生學法的因緣了。 綜合上述研究,我們要再度強調,如果行者只以「隨信行」和「隨法行」來定義「向初果 聖弟子」,那是他個人的偏見,並非聖典的定義;而根據漢譯雜阿含61經:「若於此法, 以智慧思維、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 不死,必得須陀洹果。」…等,就會產生一些誤解: 1.誤解「隨信行」的定義是「若於此法,以智慧思維、觀察、分別、忍。」 2.誤解「隨信行」、「隨法行」即可「超昇離生,越凡夫地。」 3.誤解「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認為是「如果中間不遭遇死亡,必當證得須陀洹果 。」 如果我們因此漢譯經文而堅持己見,就會誤導了自己的知見,甚至造成修證上的偏差。幸 運地,我們有機會比對相應部S 25:10和早期註釋雜阿含經的論書,因此就有機會辨識真 相: 1. 「隨信行」的定義是「若於此法,以信心堅持,是名隨信行人(One who places faith in these teachings and resolves on them)。」 2. 真正能夠「超昇離生,越凡夫地。」的是指「入正性者(one who has entered the fixed course of rightness)」。 3. 「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的意思是「中間不可能遭受的死亡障礙 (he is incapable of passing away),必當證得須陀洹果。」 除此案例之外,在南北傳兩部對讀之下,還有許許多多法義的真相會如實地陸續顯現出來 ,這些真相大都是歷代祖師大德們所沒有機會發現的,也可能會嚴重地影響到我們的認知 和修證,願大家都能珍惜這一份寶貴的機緣,順利地走上初果之道! 轉至以下網址: http://www.infs.tw/02_books/f_precepts/f.htm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