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第五章 中國佛教簡介 第一節佛教在中國 中國的傳統文化,過分著重於當前事實,所以宗教的情緒,一向不夠熱烈,特別是在理學 支配下的時代。 【中國固有的民族宗教特質】 中國固有的民族宗教,如古典的《書》,《詩》,《禮》,《易》,《春秋》(諸子一分 )等所傳說的,是上層的,王侯士大夫的宗教。諸子傳說的一分,與山海經等所傳說的, 有著較遲的,民間的庶民宗教的成分。中國的宗教觀,老早就適合於宗法制,父家長制, 階級制。祖宗的崇拜,最為普遍,但著重於近親的三代,七代,所以如創造神教──人類 之父的思想,不能發達,而最高神只是帝王(天子──民族長子的意味)的宗教特權。天 是象徵宇宙的統一神;上帝是民族的祖先。由於民族的代興,帝也就有赤帝、黃帝、白帝 等。帝王以自己的祖宗,配天配上帝,使本有宇宙大神,民族祖神的神格,在祖宗的祭祀 中沖淡了!諸侯,依封地所在而祭名山大川。庶民不過祭祖宗,祭里社(土地廟),祭灶 等而已。「禮不下庶民」;上層的宗教,也是庶民無分的。天神、地祗、人鬼,有著多神 教的特色,而被組織化,層級化,織成秩然有序的神界,適應於政治的封建世界。我的故 鄉有諺語說:「風吹箬帽告訴天,天高皇帝遠」。中國一般平民,對於政治與宗教上的帝 王與天神,可望而不可及,關係確是那樣的非常鬆弛 中國宗教的又一特質,是世俗的,這因為停滯於自然宗教的緣故。以人間罪惡苦痛而求生 天國;以世間為虛幻而尋求解脫:這種西方式與印度式的宗教,在中國不能發展成長。生 天與自我解脫的宗教要求,在以自然哲學為基礎的道家中,發展為神仙說,也還是充滿人 間現實樂的內容。天地人間,有著高尚宗教成分的神格,被局限為上層者的宗教。而民間 信仰,祭祖、祭灶而外,始終為鬼教與巫教的領域。中國宗教的分化,就是政治上大人與 小人的分化,勞心的治者與勞力的被治者的分化。宗教的精神,始終是世俗的,功利的( 如宗教精神墮落,就是賄賂的)。然而,不管如何,中國古代到底是有宗教的。 【非宗教的儒家──敬鬼神而遠之】 從渾融的民族文化中,首先分化出而成為大宗的,是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儒,本是宗教師 (如以主持婚喪禮節為職業,即是「小人之儒」),而傾向於現實的教育與政治。這雖是 上層的(大人之學),但促進中國文化的普及民間,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整理古典,從 事政治、教育,這使得儒者所代表的,成為中國文化主流。孔子是儒家的大成者,對於上 層的宗教信仰,也是有的。如「迅雷烈風必變」;「鄉人儺,朝服而立於祚階」等,都可 以看出他有某些宗教情緒。然而,在他傾向於現實的政治與教育中,孔子雖不是反宗教的 ,卻有非宗教的濃厚色彩。「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語怪 力亂神」。「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雖尊重祭禮,但不說「神在」,而說「如神在 」。凡有關宗教的──宇宙的來源,死後的命運,鬼神的情況,神秘的現象,這都被孔子 置而不論。「敬鬼神而遠之」,確是孔子以來的儒家精神。特別是「聖人以神道設教」, 充分表示了不知宗教是什麼,但知利用宗教,作為統治愚民的工具。這種非宗教的功利觀 ,與唯物論者的宗教觀,實在看不出什麼不同。 【宗教色彩濃厚的諸子百家】 孔子的時代以來,民間的文化大大地提高。在政局的混亂變革過程中,由於王綱失墜,而 天子獨佔的宗教,失去了尊嚴。社會的文化發達,造成諸子百家的戰國時代。宗教色彩特 濃的,如墨家的「敬天」,「明鬼」;老莊的「久視」,「真人」說;陰陽家的「符讖」 ,「五行」說。在戰國時代,有著進一步的發展;江淮一帶的黃老之學,全真葆命,趨向 於獨善的隱逸。這與燕齊一帶的方士道,都是後來道教的主要根源。道教,是在這些上, 綜合民間的巫教而形成的,實為中國民族宗教的大雜膾。當時的儒家,從《中庸》到《孟 子》,唯心的形而上學,大有進步,也重視身心修養。周秦間的儒者,結合了陰陽、五行 、符讖,加深了神秘的氣息。 戰國時代的諸子,不但儒與法,重視現實的政治,道家與墨家,也還是不離治國平天下。 道家,是天子南面之術;而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也與政治的變革要求相呼應。此外,儒 家仰慕西周的政教,而高推堯舜的禪讓;墨家本出殷宋,而高推夏禹;道家高推黃帝;而 許行他們,更高推神農。除了法家的法後王而外,大家都披上一領復古的外衣。 【好談身心性命的孟子】 儒家的孟子,是值得注意的人物。在儒家中,他不大重視禮樂,而好談身心性命。孔子還 推重管仲,而孟子偏重王道,羞談霸業。孔子說「性相近也」,而孟子偏說性善。他不但 弘道,而自認為衛道者,大罵楊朱、墨翟,以為「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儒者的中道精 神,代以偏激的唯心論;對於未來的宋儒,起著重大的示範作用。 【從秦到漢初,中國大擴展的時代並不屬於儒者】 從秦到漢初,政治是道家而兼法家。宗教方面,為道教根源的方士道,非常隆盛。秦始皇 ,淮南王,漢武帝,都是(方士)道的信仰者。他們有充沛的生命力,豐富的想像力。秦 皇是六國的統一者;漢武是北逐匈奴,西通西域的雄主;淮南王也有帝皇的企圖。他們渡 著神秘的宗教生活,而事功卻非常卓著。宗教是近於道的,學術是以道而統百家的。中國 文化燦爛的時代,大統一,大擴展的時代並不屬於儒者。 【獨尊孔子,罷斥百家的時代背景】 儒冠儒服的儒者,多少有點保守,拘泥煩瑣的禮儀,「言必稱堯舜」,即使不是復古的, 也是重古的。這是不能適應當時──混亂與不得不變改的時代。總算叔孫通通權達變,這 才憑一套尊君的禮儀,取得政治一席地。漢武帝是(方士)道教的信仰者,文化上卻來一 次獨尊孔子,罷斥百家。我以為,儒家隆盛到成為文化主流,應追謝秦皇的「以吏為師」 ,「焚書坑儒」(實在也是陰陽符讖化的)。一般學派,經這一番打擊,經多年戰亂,都 衰落了。而古代典籍的保存,研究,虧了重視古典的儒者而傳續下來。在文化領域中,儒 者無形間取得了優越的地位。無為而治的道家政治,因人口增加、經濟繁榮而顯得紊亂。 謹慎、老成、廉潔、忠實的儒者,在帝王心目中,一天天被重視起來。然而兩漢的儒者, 與孔子的非宗教精神,並不相合。他們神化了孔子,以為孔子預為漢家立法;五經的緯書 也出來了;符讖也被尊重。論休徵,天人合一的董仲舒,是代表者。取得政治權威的儒者 ,是一般宗教化的;雖然宗教的見解,並不高明。這樣的儒者,王莽是有數的人物。他模 倣周公,實行禪讓,復古,但終因拘泥古制,不達治道而完全失敗。從此以來,儒家的理 想政治,再也不曾嘗試過。 【道家與道教】 戰國以來的道家,陰陽家,到漢代,逐漸形成有組織的道教。張魯、張角、張脩,都是大 同小異的。他們所重的,是祭祀,祈禳,懺侮,厭勝,符水治病,預言世界大亂,予人類 以光明的遠景。導引、吐納、辟穀的長生術,是獨善的一流,也與此相呼應。一方面,專 守經學的儒家,崇古、拘禮,引起一分學者的不滿,這是重文學,重事功,重後王,學覽 百家的「通人」。這有著道家的氣息,大抵不信讖緯等迷信,也不信方士的神秘,為玄學 與清談的前驅。漢儒的迷妄固陋,逐漸蛻變,緯讖也被廢置了,加上漢末的黨禍,急劇的 沒落下來。 漢末以來的道教,經葛洪、陶宏景、寇謙之他們,一方剽竊佛經,一方創作,漸與玄學相 融合。他們稱天師,使帝王受天的符命。但一般社會的宗教活動,不外符水、祈禳,或吐 納、燒練的長生術。佛教起初,與道教相並而行。等到不斷傳譯而充實興盛以後,南朝的 玄學,為佛教的義學所代替。北方樸實而重事功,道教與佛教相爭,佛教受到多次打擊, 但還是日漸壯大。從漢末到唐初,宗教方面全為佛教與道教;唐代更有新來的景教、摩尼 教等。這都是一般的,平等的宗教,中國古代的階級宗教,毫無力量。政治上,學問上, 儒家雖有強大的地位,然真能代表儒家的,並不太多。除少數唯物論者(如神滅論者范縝 )而外,都接受佛教與道教的信仰,而第一流的學者,屬於佛教。 【漢唐──佛教的傳入與興盛】 從漢到唐,儒家雖一度獨佔,然非宗教精神,始終不曾起重大作用。儒家所保存的,古代 傳來的宗法的宗教(王侯與庶民分別的宗教),不能支配社會人心。人類的宗教要求,貧 乏的功利的道教,不能適應人心。外來的佛教,這才一天天發達,發達到籠罩一切的領導 地位。儒、佛、道,雖有多少爭論,而真能互相協調,予社會以合理的推進,屬於這一時 代。漢末以來的變亂,到隋、唐而再度統一,隆盛,擴展。隋、唐融攝著極多的外來文化 ,而籠罩一切,吐納眾流的指導精神,不外乎佛教與道教。中國民族的充實與擴展,等到 唐武宗的毀滅一切外來宗教,開始非常的復古的劇變。 【反佛老運動】 唐代,為一華戎混融的大帝國,攝受了甚多的外來文化,重用了附屬與歸化的邊族人士。 其後,引起安祿山的叛亂,藩鎮的跋扈(特別是回紇的非常騷擾);五代的混戰局面,也 只是這一局勢的延長與擴大。在這種情況下,啟發了中華民族,主要為儒者的反抗。在唐 的國力衰退中,由於壯丁逃避,財政困難,佛教首先受到注意。早在憲宗時代,韓愈便以 衛道自任,開始反佛教,反佛老的運動。他雖只是一位詞章仕宦的文士,根本代表不了儒 家,但引起的影響,卻非常深切。從民族精神的自覺說,是有價值的。但結果,發展為排 斥一切外來文化,演進到獨尊孔子的新時代。這對於中華民族,不免利弊參半,而且弊多 於利了! 【念佛與參禪──漠視經教的重行學派】 北魏以來的佛教,發展出漠視經教的重行學派:一是曇鸞、道綽、善導以來的持名念佛; 一是達磨門下,到六祖而大盛的參禪。念佛,非常普及,在一般民間,影響很大。這是通 俗的,他力的佛教,偏重信願。禪,主要是傳授於出家的僧眾間,這是重實質的,自力的 佛教,偏重智證。還有偏重悲行的三階教,受到政治的壓迫而衰歇了。與經過秦皇的焚書 坑儒,而儒冢演進為中國文化主流一樣,經過唐武宗的破滅佛法,禪宗也就演進為中國佛 教的主流。在內亂頻仍中,民生凋弊,毀法而後,寺院經像的恢復不容易,臺、賢、唯識 等都衰落了。獨有禪者,山邊林下,到處安身;深入東南山地,闢土開荒,講求經濟自足 。以法堂代佛殿,過著專精、篤實、淡泊、強毅的出家生活。雖然對於中國文化,佛教義 學的理解不足,但憑他的特長,與當時環境的適應,取得了代表佛教的領導權。 【理學與禪宗】 北宋的佛教,雖也有天臺與賢首宗的復興,而主流還是禪宗。當時,自稱上承堯、舜、禹 、湯、文、武、周公、孔子道統的理學,開始興起了。但推行新政新學的王安石,蜀派的 大小蘇,都還是儒佛並重的。作為理學主流的洛派,在程伊川被貶以後,弟子們都還是傾 向禪宗。由於金兵侵入而到達南宋時代,國族的危機更深,理學也更隆盛而完成,佛教也 就慢性的衰落下來。說到理學,當然是儒家。在《易》,《大學》,《中庸》,《孟子》 的思想基礎上,融攝了道學與佛學,特別是佛教的禪宗,發展為體系嚴密,內容充實的理 學。理學與禪者的關係,我曾說過:「宋代理學鉅子之故鄉,十九為四百年來南禪盤根錯 節開化之區。理學家之精神作風,無一不出於自信自尊,重質輕文,體道篤行,雄健精嚴 之禪風。如程門師資之往返,有類參謁。居敬,窮理,明道統,有語錄,亦類禪宗。象山 之即心即理,明其在我,一掃注疏之繁,唱六經為我注腳,則尤近矣」。 禪宗,自有他的偉大處。但他偏重心性的體證,過著山邊林下的淡泊生活,有著急了生死 的精神,雖自稱為教外別傳的最上乘,而作風卻活像聲聞行徑。無邊佛法,被狹隘為「佛 法無多子」。深邃的義學,精密的論理,都被看作文字戲論而忘卻了,這是佛教中偏重智 證的一流。晚唐以前,禪宗都還重在僧眾間;其後,廣泛的為一般學者所愛好。在這種風 氣中,儒者不能不接受他,而又從兩方面抗拒他。 由於異族憑陵所激起的民族感情,下意識地輕視印度傳來(其實早已成為中國文化內容) 的佛教。 禪者重於自了與出離精神,不能為重人事,重現實的儒者所同意。 新的儒者,面對隆盛的佛教──其實是禪宗,而從辨夷夏,道倫常的立場,抨擊佛教── 其實是禪宗的自私,遺棄人事。透過佛道思想而重新活躍的儒家──理學,師承了孟子的 攻擊精神。孟子攻訐楊、墨,現在轉化為攻訐佛、老。似乎不攻訐佛、老,就算不得孔氏 之徒。從中國固有思想,而融攝了部分的印度佛教,理學是成功的。孔子的非宗教精神, 到理學家的排斥佛老,才充分的發揮出來。民族文化自尊心的高揚,發展為復古的(菲薄 秦、漢、隋、唐的輝煌成就),排斥宗教的文明,問題就在這裡。 理學的新儒者,也有「靜坐」,「尋孔顏樂處」,有著類似禪者的宗教經驗,也能喚起為 聖為賢的景仰嚮往,鼓舞起為道衛道的熱誠。然這僅是少數者,在一般民間,無法完成這 樣的信願。本來,禪者也有同樣情形,然不久,禪者早已發展為輝煌寺宇,莊嚴的像設, 鐘鼓儀制,使儒者讚美為「三代禮樂,盡在是矣」!佛教的一般為念佛(特重音聲),上 層為禪悟,南宋而來,漸傾向於貫通綜合。所以佛教,不但是少數者的證悟,更是一般人 類的皈信處。儒者呢,幾乎恢復了古代的階級宗教,排斥佛、老,以為中國的有識人物, 是不應該信佛、老的。充其量,佛、老也不過「聖人以神道設教」的化治愚民的工具。他 自己,即使有類似宗教的信願,也不能普遍;而對於一般的宗教,被看作愚民迷信,造成 了一般的非宗教──無信仰的社會。在知識階級──中國正統文化的儒者間,造成對於宗 教的錯覺,根深蒂固。 禪者是著重體證的。真切的悟境,是性靈的直觀。所以禪者應用象徵的表現方式,流露出 直覺的,藝術的壯美。禪者的心境,大抵不適於研究經教,不能重視名理,卻不妨美的文 藝。禪者輕視義學,其實他根本無法學會嚴密的義學;但卻能發出意境高遠,而平淡現成 的好詩文。真正的禪者,不是拘謹的,是熱情的,殺活自在的。但理學者恰好相反:孔子 以來的儒者,早就偏重於曾子一系的狷道。理學者承受這樣的傳統,復古的嚮往,道貌岸 然的尊嚴,不免流於拘謹,或者流於冷酷。純正的理學者,於詩文書畫等,都是不大高明 的。太子折一枝鮮花,理學的老師,也要嚕囌一番。想到私塾時代的老夫子,豈不是從過 分謹嚴而流於冷酷?在理學的社會中,「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被看作合乎天理。當然 ,理學大師也不乏高明人物,但給予一般的印象,多少有點「迂」,「酸」。總結的說一 句,儒家發展到理學,是輝煌的成就!但世間法難得圓滿,他缺少一種應有的東西,即沒 有真切的宗教情操,宗教世界的為人熱情! 【秘密宗教的活躍】 在中國文化大扭轉的過程中,有兩點是值得注意的。 唐武宗毀廢宗教以來,部分的宗教,轉入地下活動,秘密宗教開始活躍起來。如佛教的彌 勒出世,與摩尼教的明王治世,逐漸融合而成為白蓮教等。 唐代以來,佛教的通俗說教(俗講),如變文之類,非常發達。 在佛教義學昌明的時代,會產生優美的通俗文學,是不致太離經的。但由於教學的衰落; 由於理學興起而上層階級多少離開佛教,逐漸流為不佛不道,又儒又佛的宗教文學。明清 以來的種種「寶卷」,都從此而來,這都與秘密宗教相結合。秘密宗教,並非沒有合理的 思想,代表著知識水準低落者的宗教要求,這並非不可以引入正道。但被看作邪教,被取 締,而取締是從來不曾有效。反而由於宗教的轉入地下,愈來愈迷妄。這可見,不能尊重 與發展高尚的宗教,像儒者那樣的宗教觀,宗教界的情形,會變得更壞!然這不但是宗教 界的苦難,是中國民族、中國社會的莫大損害。中國民族逐漸的成為拘泥、怯弱、妄自尊 大,囿於狹小的現實,不再有雄渾,潤大,強毅,虛心的漢唐盛德了! 【被隔絕的佛教】 元代,皇家是崇佛的。儒者被編為「九儒十丐」的階級,雖也還尊敬孔子,而理學當然只 能困守。然而佛教,也並不曾得益。除了不立文字的傳統而外,因蒙古人而進來的蕃僧, 造成了中國佛教非常混亂的局面。短短百年的外族統治,儒佛都受到嚴重的傷害!總算明 太祖出來,結束了這一混亂的世局。皇覺寺僧出身的明太祖,對佛教有護持的熱情,論理 ,佛教應該在中國重走好運,而事實卻越來越壞。這真是出乎意外,然而並不希奇,只是 不理解佛教的真義,與受到理學者的影響。 明太祖的護持佛教,是毫無問題的,他不斷的詔諭僧眾,應怎樣的來宏揚佛法。成祖也信 佛極深;到武宗,更學會梵文,自稱大慶法王。嘉靖以前的明代佛教,處於有利的情勢下 ,然而卻意外的受到傷害。 太祖諭僧純一說:「既棄父母以為僧,當深入危山,結廬以靜性」。太祖以為:「諸祖經 佛之道,所在靜處,不出戶牖」。他所訂的僧制,「或居山澤,或居常住,或遊諸方,不 干於民」。太祖心目中的佛教,主要是山林的禪者,他們自耕自食(演變為放佃的地主) ,「不干於民」。不知道佛制比丘的遊化人間,受民間的施與,就隨分隨力的將佛法深入 到民間。不干於民的僧制,與此相反,使佛教與社會脫節。 這裡面,隱藏著一大問題;太祖本與白蓮教有關,但在軍事勝利中,重用儒者來治理政事 。太祖尊崇大成理學的朱熹,製定八股,以朱注四書為準繩來考試士子。這個崇佛的皇朝 ,由於尊崇理學,及理學者當政,佛教即無形的被傷害了。禪者的自食其力,本是深入山 林的不得已。從韓愈以來,儒者一直在攻訐僧眾的不耕而食,不織而衣,以及寺院像設的 糜費。所以太祖的獎勵僧眾深入山林去自食其力,或居常住而過著地主生活,經懺生活, 「不干於民」,多少減少懦者的壓力。然而僧眾的經濟,建築在寺產、經懺,而不建築在 廣大的信眾身上,這怎能不走向沒落!明代的出家人,完全被置於儒家的倫理思想下。「 凡僧、尼、道士、女冠,並令拜父母,祭祀祖先;喪服等第,皆與常人同。違者,杖一百 ,還俗」。這完全違反了佛制,使超越的宗教精神,屈服於現實的政治威力,這等於暗示 了出家的非法,為理學者的空前勝利!尤其是:「釋道二教,自漢唐以來,通於民俗,難 於盡廢,惟嚴其禁約,毋使滋蔓」,露骨的表示了溫和的非宗教精神!禪者為代表的佛教 ,本已走向山林。理學者攻訐他隱遁自私,其實是惟恐他不如此。佛教被壓迫而退入山林 ,放棄了社會的文化與慈濟活動,中國文化才成為理學的一家天下。這個崇佛的皇朝,到 末季,佛教是衰落極了!如嚴嵩死在卑田院,其實是佛教慈濟事業的悲田院。但當時的佛 教,衰落到連名稱都弄不清了。如紫柏大師來京師弘法,當然會接觸到朝臣,因此被誣陷 而死在獄中。有些人,怪他不知道高蹈山林,到京師來自取其辱。憨山大師到南昌,僅有 不穿僧服,不受戒的和尚。到廣東南華時,情形更壞!二百年來,要僧眾不干於民,退出 社會去隱修的護法方針,證明了根本的錯誤,剷絕了佛教的慧命。 還有一個問題,太祖是出身於秘密結社的白蓮教,他深切的知道宗教徒的集合,對於黑暗 政治是有危險性的。所以太祖嚴厲的取締秘密結社。他的僧眾「不干於民」;「不得與民 雜處」;「不得奔走市村,以化緣為由」;都含有政治防範的意味。這到清代,說得更明 白:「聚眾為匪之眾,都由姦邪儈道主謀。平時煽惑愚民,日漸釀成大案」。專制政治發 展到極點的明清統治者,不怕聖人之徒的理學家,卻怕愚民的僧道。惟一的防範方法,限 制他,獎勵他與民眾脫節。 清代的儒者,復活了漢代經學的研究,極有成績,但理學家在政治上的地位,由統治者的 推重,還是絲毫不曾動搖。而且,清代的經學,並非兩漢的經學;兩漢的經學,滲透了宗 教的仰信,而清代經學,卻繼承了理學的反宗教精神。清代的佛教(道教的情形更壞)一 直在衰落中;而理學傳統的排斥宗教的政治壓力,真是變本加厲,越來越兇惡!起初,順 治、康熙、雍正(初年),與中國文化的關係還不深,都有佛教的信行,雖然這都是禪宗 的。禪宗的天童一系,一時非常隆盛。但到了雍正晚年,不滿意三峰派的與文人學士相往 來,運用帝王的威力,徹底的破壞了他。到乾隆,更取著理學正統的立場,嚴厲的對付佛 教與道教──天主教等。 「僧道,不得於市肆誦經托缽,陳說因果,聚歛金錢,違者懲罰」。「若有官及軍民之家 ,縱令妻女於寺觀神廟燒香者,笞四十,罪坐夫男。無夫男者,罪坐本婦。其寺觀神廟住 持及守門之人,不為禁止者,與同罪」。依此《大清會典》的律令來看,僧眾(道流)不 但被迫而不干於民,不出戶牖,不得遊行教化,而且還嚴厲的取締婦女們到寺廟進香禮拜 ,營為宗教生活。佛教與道教,完全被封鎖在山門以內。一些自以為儒學正統的縉紳門第 ,往往掛起「僧道無緣」的牌子,即是這種反宗教意識的表白。自認為精通中國文化的乾 隆帝,他公開的表示,同意儒家的觀點,「釋道是異端」;「在國家則為游民」。他一登 位,即下諭痛責佛教界,首先將順治、康熙、雍正三帝與佛教的關係割絕了。接著,通行 「甄別僧道」的工作。他容許「山林修道,布衣粗食,獨善其身」;而壓抑了宗教的社會 活動,使成為孤立的,脫離社會的分子。被整肅的僧道們,所有的財產,沒收歸公。這一 來,宗教界大大的惶惑不安起來。乾隆三次下諭,說明這並非屏斥異端,只是對付為害佛 道,為害社會的偽僧偽道,然而他的真意,其後表白為:「此教流傳已久,人數繁多,一 時難以禁革,是以朕令復行頒給度牒,使目前有覈查,將來可以漸次減少,此朕經理之本 意也」。「漸次減少」,是他的目的,是他同意儒者觀點,「禁游惰,勸力作之本意」。 而所以不曾斷然禁絕,並非尊重真僧真道,而是數十萬人的生活問題。他以為「僧道亦窮 民之一」;「今之僧道,不過鄉里無依之貧民,竄入空門」。佛教被看作窮老孤獨殘廢的 收容所。佛教與道教等的真意義,全被抹煞。如乾隆二年諭說:「釋道是異端,然讀誦經 書之禮教者,得罪聖賢,比異端更甚!凡星相雜流,回回教,天主教,一概禁絕不行」。 嘉慶十年諭說:「釋道二氏尚不可信,況西洋教耶」?理學精神在政治上的成功,重要是 一切宗教的排斥,養成了中國知識分子的非宗教傳統。乾隆以後,一切秘密結社的宗教活 動強化,進行反政府的活動,是不無原因的。清末的天主教徒,為帝國主義作侵略先鋒, 造成種種教案;其中中國知識階級的仇教活動,也不是沒有責任的。理學傳統的政治人物 ,不知宗教對於人生的真意義,使其向上的發展,而進行反宗教的抹煞政策。充其量,承 認他「勸善戒惡,化導愚頑」;但自稱聖賢之徒的知識分子,當然是不需要了。這種排斥 宗教的政治,當然不會做到徹底。但說到宗教,就聯想到迷信的錯誤,卻在中國知識分子 的心裡,根深蒂固的傳下來。這被稱為中國正統的非宗教文化,果真是中國民族的幸福嗎 ? 【儒家──理學的沒落】 時代開始大改變,西方的勢力,跟著堅利的艦隊而來。儒家無法適應,迅速的沒落了。號 稱中國正統文化,千百年來佔有政治與教育的儒家──主要是理學,可說是清一色的中國 知識界。但僅是廢八股,開學堂,失去了教育權,不消十年,廿年,等於全部消失。脆弱 到如此的不堪一擊,似乎太希奇了。全中國的孔廟,都不知怎樣的變了,還比不上飽經摧 殘壓迫的佛教與道教,多少能為了拆廟毀像而呼號反對。這便是非宗教的,無信仰的上層 文化,缺乏堅強力量的真憑實據。 辛亥光復以來,西洋文化的傳入,與打倒迷信,表裏的同時進行。神教徒並非不知道自己 的真面目,只是利用打倒迷信來摧殘中國固有的信仰──祭祖宗也是迷信。多少塗抹些洋 式情調的新知識分子,不脫舊知識分子的非宗教傳統。現在是科學時代,講求實證實用, 當然更要反對宗教。反宗教或者說打倒迷信,這一來更為徹底,不但打倒迷信──宗教, 而且還要打倒禮教。本來無力的宗教與道德力,經不起五四運動的襲擊而完全解體。然而 科學與民主精神,始終沒有成就。西洋新宗教──依中國的正統文化,應說是新迷信,除 了兜搭得外國人的分子而外,也不能迅速建立起來。中國民族的精神,進入了真正的真空 狀態。五四運動的領導者──胡適他們,都是繼承傳統的非宗教者(胡適的非基督教,非 宗教態度,並非美國式的實驗哲學)。覺得自己「百事不如人」,決心要引導中國民族去 全盤西化(這是外國人所最賞識的)。結果,唯物的共產主義,據有了中國大陸,發動洗 腦運動,這能說不是全盤西化嗎?近來少數的有心人,痛心五四以來的全盤西化,打倒孔 門禮教,弄到神州陸沈。而不知從中國人心中,摧毀最強大的反共力量──宗教信仰,不 是別的,是宋明以來的理學。理學者要壓倒異端──佛道,而自己卻不是宗教。在下的侷 促於倫常家庭,為當前的功利所奴役;在上的僅是形而上的玄學。這都不能從崇高意境的 景慕中,喚起光明與熱情,養成強毅堅決的信念。孔子說:「民無信不立」,我們現在嚐 受無信仰的惡果了。 【勿再陷入無信仰的理學窠臼】 宗教情緒的養成,對於民族的強盛,有著怎樣的作用,說來話長!然而,日本、英、美, 都是有信仰的民族。連摧毀宗教的蘇聯(惡果在後面,看著吧!)也還是千百年來的宗教 區。秦、漢、隋、唐的隆盛,都不是無信仰者的業績。我是神教迷信的反對者,然而我堅 決的相信,迷信比沒有信仰好得多! 我的論列,並非故意要挑剔儒家──理學。在今日,儒家與佛教,應該是同病互助的時候 。儒家以及理學,僅是有缺點,不是根本要不得,他是有著光榮的一面的。不過,以中國 正統文化自居的學者,大抵不能同情宗教,或僅是同情形而上學。像粱漱溟,熊十力,馬 一浮,馮芝生,都對中國文化有認識,而且也接觸到佛教,但對宗教都是缺乏真切信解的 。抗戰期間,有新儒家運動,運動還在開始,而排斥宗教的──「二氏」,「佛老」,這 一類陳腔濫調,又逐漸的搬出來了!我們現在又避難來臺灣,中國文化的運動,一定有人 在努力,這是應該努力的,這是復與民族的真正動力。希望能擴大胸襟,如隋、唐以前一 樣,勿再陷入無信仰的理學窠臼!勿偏以儒家為中國文化,勿偏以理學為儒家。從古典中 國文化,到周秦的子學,兩漢的經學,六朝隋唐的佛學,宋明以來的理學,近代傳來的西 學;從古代的儒家,近代的三民主義線索中,貫徹各時代的文化,取精用宏,來鑄造新的 中國文化。中國文化的新生,才是中國民族復興大業的完成! 中國文化的運動者,不能忽略文化中的宗教因素,那怕是迷信的。假如中國的知識界,永 遠把宗教看作迷信,落伍;有宗教信仰的,也不敢拿念珠,掛十宇架,怕人譏笑。那末, 中國的文化,將真是永遠的落伍了! 《我之宗教觀》p31/1 問題思考: 您覺得佛教在中國文化,或中國傳統中,角色為何? 佛教與一般民間(神教)信仰的差別在哪裡? 第二節中國佛教的創立與特色 【中國佛教各宗之創立】 佛陀在世時,應機說法。雖解脫一味,而重於「己利」之聲聞,重於利他之菩薩(如彌勒 ),發心與趣果有別,實開分宗之始。法必因機設教,隨方異宜,故宗派之發展,實勢所 必至也。昔佛滅百年,少數之耆年上座,多數之青年大眾,即啟異說於毘舍離。及其發展 所至,聲聞與菩薩分流。聲聞既十八異執,菩薩亦空有異趣,顯密分宗。此皆各得佛法之 一體,因時因機而善用之,則固無礙於大般涅槃。昔於錫蘭劫波利村,進證二果之求那跋 摩遺文偈云:「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偏執有是非,達者無違諍」,誠乃見道之言也 ! 佛法傳入中國,中國學者承受而修學之,發皇之,貫通之,各抒所得,師資授受而宗派漸 以形成。其中或直承印度者,或完成通變於中國者。至隋唐時,中國佛教躋於無比之隆盛 ,而宗派亦於斯時造其極致。 【十宗略述】 日本學者所傳,中國有「俱舍」、「成實」、「律」、「三論」、「涅槃」、「地論」、 「淨土」、「禪」、「攝論」、「天臺」、「華嚴」、「法相」、「密」等十三宗。並謂 其後併涅槃於天臺,併地論於華嚴,併攝論於法相,乃成十宗。其中,「俱舍」與「成實 」為小乘,大乘凡八宗云。今統就中國佛教文史所見,雖大同而小有出入,試略述之: 一、符秦時,僧伽提婆來傳譯,有部之阿毘達磨,研學者多行於北土,成毘曇宗。後陳真 諦與唐玄奘,譯出《俱舍論》;昆曇之學,乃轉以俱舍名宗。 二、北魏菩提留支等,譯出世親之《十地論》,以黎耶為真識。承其學者,名地論宗,為 大乘有宗之一系,後擴展而演為華嚴宗。 三、陳真諦譯《攝大乘論》於嶺南,以黎耶為妄識而通解性,為大乘有宗之第二系,稱攝 論宗。然南方所傳不盛,入北方又為地論師所融攝;逮玄奘傳譯法相,乃無獨立研究者。 四、唐玄奘傳無著世親之學,以《成唯識論》為主,明阿賴耶唯妄唯染。學者稱法相宗, 實乃大乘有宗之第三系。宋、元以來,即漸就衰歇,近代乃又有專學之者。此三系,同明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之旨,受有部之影響特深。中國素重大乘,故毘曇少專宗學者,大抵 由大乘有宗學者兼習之。 五、晉法顯與涼曇無讖,譯《大涅槃經》。由道生「闡提有佛性」之唱,大弘於宋、齊之 世,稱涅槃宗。後被攝於天臺;而北土之涅槃學者,則多與地論師合流。 六、姚秦鳩摩羅什譯《成實論》,齊、梁間盛行於南土。論本經部師說,出入諸部,兼通 大乘,廣明空義。弘傳者以之通大乘經。中國佛教史所見之「成論大乘師」,決非小乘, 實為綜合之大乘學派也。 七、羅什譯龍樹提婆之《中》、《百》、《十二門論》,以無得正觀為宗,成三論宗。自 北土南來,奪《成論》之席;陳隋之世,最為盛行。然重於禪慧者,如牛頭融被攝於禪宗 ;重教義者,多被攝於天臺,盛唐而後,即傳承不明。 八、羅什傳來之般若中觀流,北齊慧文傳南嶽慧思,兼重《法華》。再傳天臺智者,特重 《法華》而融《涅槃》,成天臺宗。以北土所傳,繼涅槃、成實、三論而大成南土之學。 九、地論(十地品本華嚴經一品)學者,杜順、智儼,啟華嚴教觀。至唐法藏,大成華嚴 宗,為北土唯心論之究極圓滿者。 十、密典之傳譯雖久,至唐開元中,善無畏、金剛智來傳兩部大法,乃立密宗。三密事相 ,純屬西來;而所依義理,即大成於中國之臺、賢。晚唐以降,漸以衰歇;近復傳自日本 、西藏,又稍見流行。 【三大重行學派──律、禪、淨】 此外,源承於印度,而由北土發達所成之重行學派凡三: 律:律乃定慧之基,學者之所必修。初羅什等譯出《十誦律》,盛行於南北。佛陀耶舍譯 之《四分律》,屬分別說系之法藏部,分通大乘,至魏慧光乃大行。唐道宣大成《四分》 之南山律宗,餘律皆廢。 禪:禪為諸宗共具,而漢晉以來,多得罽賓之禪。宋末,達磨菩提至北土,傳「南天竺一 乘宗」,稱如來禪。至唐,得嶺南之六祖慧能而大行,為後期中國佛教之心髓。 淨:往生西方淨土,推始於東晉之廬山慧遠。然稱名念佛,至北魏曇鸞始興;迄唐之善導 ,乃發達為中國佛教之大流。然臺、賢等宗,實無不弘讚淨土,唯善導一流,專弘念佛, 特盛於中國耳。 上來諸宗之創立,並源承於即虔。然其特有貢獻,為中國佛教徒修持弘傳之結晶,特契合 於中國民情者,則融貫該綜之臺、賢,簡易平實之禪、淨也。 《佛法是救世之光》 p115/1 【中國佛教之特色】 中國佛教之宗派雖多,其能不拘於因襲西方,以「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之 精神,予佛法以發揚、整理、通變,最為中國民眾所崇者,莫如天臺、賢首、禪、淨── 四宗。 【天臺宗──圓頓止觀,即空即假即中】 天臺宗,源本般若中觀之禪。北齊慧文禪師,讀《智論》「一切智實一時得」,及《中論 》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偈,悟入一心三觀,圓融三諦,為一家心髓。再傳隋天臺智者大師 ,從禪出教,宗《法華》《涅槃》,以通論一代時教。所明圓頓止觀:百界千如,三千諸 法,即空即假即中,具足於介爾妄心,名為一念三千。然學本般若之心色平等,故實「一 色一香,無非中道」也。於一代時教:就說法之時間、方式、內容,科判為五時八教。條 理嚴密而貫通,誠先來所未有!歸宗於《法華經》之純圓獨妙,以經明開權顯實,開跡顯 本,究明如來施化之方便,出世之本懷者。臺宗教觀並重,而扶戒律,弘淨土,深廣而兼 存平易,純乎其為中國佛教之特色! 【華嚴宗──法界本於一心】 華嚴宗,源本《華嚴》(十地)唯心之禪。隋、唐間,杜順、智儼,自禪出教,啟華嚴教 觀。賢首法藏繼之,乃大成。宗明五門止觀,以華嚴三昧(法界觀)為圓極。法界本於一 心:相即相入,事事無礙,重重無盡;因該果海,果徹因源者也。說明此義,即六相、十 玄門。本於真常唯心之禪,故為絕對唯心論,以一切悉為一真法界心所顯現,與禪宗關涉 頗深。總判一代時教,為三時、五教、十宗;其圓活自在,似不及天臺,而嚴密則過之。 【臺賢二宗──組織、求真、實行】 臺賢二宗之特色為: 源於禪觀。 宗於契經。 重於觀行。 綜括一代聖教,自義理及其修行歷程,予以序列、判別、貫通之;全體佛教,綱舉目張, 於融貫該攝中,以闡發如來究極之道為鵠。長於組織,誠以求真,趣於實行:中國佛教之 精神,有可取焉。 【禪宗──直指眾生自心本淨】 禪宗,達磨傳於北魏者,本為真常唯心之禪。芟夷名相,直指眾生自心本淨,即心即佛。 學者推仰此宗,謂即佛以傳迦葉,祖祖相傳之心印。初以《楞伽》印心,學者兼存文記。 迨六傳至唐慧能,得法於弘忍。「即心是佛,無心是道」:「唯明見性」,創開南禪宗旨 ,乃大行於中國。六祖下有南嶽、青原二系;唐末流衍為臨濟、溈仰、雲門、法眼、曹洞 五宗。禪本般若妙悟。不拘教跡,故禪者風格,每因師承而異。五家中, 「曹洞丁寧,臨濟勢勝,雲門突急,法眼巧便,溈仰回互」! 然禪悟之內容,固不異也。又一切方便,若有所著,即轉障悟門,故禪風亦因時而異:初 重超佛越祖之機鋒,次轉而為拈古頌古,其後又重於參話頭。不預立觀境,唯脫落意識名 言以契入之。其法簡易,不離平常日用事,出世而不礙入世者也。 【淨土宗──念佛,發願往生極樂國土】 淨土宗,東晉廬山慧遠,結社念佛,發願往生極樂國土,可謂淨宗之始;而實念佛特重於 禪觀。北魏曇鸞,經唐道綽,至光明寺善導,專以稱念阿彌陀佛為教。以彌陀為報佛,極 樂為報土。行者託彌陀本願之他力,信願持名,即能不斷煩惱,帶業而往生淨土。其法至 簡,得益甚高;廣攝眾機,遍為中國民眾所信行。其時專弘稱名,訶責禪宗。宋、明以降 ,念佛與禪宗相融,如蓮池之釋一心不亂為事一心、理一心等。禪淨一致,三根普被,乃 極高深而又平常之能事! 禪淨二宗,篤於行持。大略言之,禪之所入深,淨之所益廣。禪者為法行人,淨者為信行 人。一重自力,一重他力。明、清而後,臺、賢之學者,修持止觀者少,相出入於禪、淨 。而後教稱臺、賢,行歸禪、淨,平流競進而和同,則又中國佛教之特色矣! 《佛法是 救世之光》p121/1 【自利急證精神的復活】 大乘法的開展,本富於適應性而多采多姿的。大乘而為更高度(?)的發展,主要的理由 是:出世的解脫佛法(小乘),在印度已有強固的傳統,五百年來,為多數信眾所宗仰。 現在大乘興起,理論雖掩蓋小乘,而印度出世的佛教,依僧團的組識力,而維持其延續。 大乘新起,沒有僧團,在家眾也沒有組識,不免相形見絀。為了大乘法的開展,有遷就固 有,尊重固有(不再痛罵了),融貫固有的傾向。同時,除了少數卓絕的智者,一般的宗 教要求,是需要兌現的。菩薩的不求急證(不修禪定,不得解脫),要三大阿僧祇劫,無 量無邊阿僧祇劫,在生死中打滾,利益眾生:這叫一般人如何忍受得了?超越自利自了的 大乘法,面對這些問題(採取偏重信仰的辦法,此處不談),於是在「入世出世」,「悲 智無礙」,「自利利他」,「成佛度生」──大乘姿態下,展開了更適應的,或稱為更高 的大乘佛教。這一佛法的最大特色,是「自利急證精神的復活」。不過從前是求證阿羅漢 ,現在是急求成佛。傳統的中國佛教,是屬於這一型的,是在中國高僧的闡揚下,達到更 完善的地步。這一大乘的體系,雖也是多采多姿,就同一性來說: 【理論至圓】 一、理論的特色是「至圓」:我可以舉三個字來說: 「一」,什麼是一?「一即一切」,「舉一全收」。簡單的說:一切佛道,一切眾生,一 切煩惱,一切法門,一切因果,一切事理──一切一切,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而不離於 一。這樣,「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無盡」,就是「事事無礙」。 「心」什麼是心?如果說救眾生、布施、莊嚴佛土;真的要向事上去做,那怎麼做得了呀 !做不了,怎麼可說「圓滿」,「波羅密多」(事究竟的意思)!原來一切唯是一心中物 :度眾生也好,布施也好,莊嚴佛土也好,一切從自心中求。菩薩無邊行願,如來無邊功 德莊嚴,不出於一心,一心具足,無欠無餘。 「性」,什麼是性?法性平等。如佛法以緣起為宗,那就因果差別,熏修所成。現在以法 性而為宗元,如禪宗說「性生」(「何期自性能生萬物」),天臺宗說「性具」,賢首宗 說「性起」。從無二無別法性而生而起,所以圓通無礙,不同事法界的隔別。 【方法至簡】 二、方法的特色是「至簡」:理論既圓融無礙,修行的方法,當然一以攝萬,不用多修。 以最簡易的方法,達成最圓滿的佛果。根據這種理論,最能表顯這種意境的,莫過於參禪 、念佛了! 【修證至頓】 三、修證的特色是「至頓」:基於最圓融的理論,修最簡易的方法,一通一切通,當然至 頓了!例如「一生取辦」,「三生圓證」,「即心即佛」,「即身成佛」。成佛並非難事 ,只要能直下承當(如禪者信得自心即佛;密宗信得自身是佛,名為天慢),向前猛進。 在這一思想下,真正的信佛學佛者,一定是全心全力,為此大事而力求。這一思想體系, 大師說是大乘教理,其實是:大乘中的最大乘,上乘中的最上乘!勝於權大乘,通大乘多 多! 【教理大乘,修行小乘】 這一至圓至頓的法門,在中國佛學,中國文化史上,真是萬丈光芒!雖說「至頓」,其實 還得痛下功夫。如禪宗,一聞頓悟的,也許是有,而多數是十年、二十年,或者更久,才 能有個入處。清末民初的幾位禪匠,隱居終南,見人來就呵斥說:「這不是你來的」。原 來悟道以後,還得向深山裏養道,綿密用功。念佛是最簡易了,要得一心不亂,也非念玆 在玆,專心持名不可。什麼事有此重要?還有什麼不應該放下?凡是於圓頓大乘,肯信肯 行,那一定是「己事未明,如喪考妣」,全心全力,為成佛得大解脫而精進!這一思想發 展起來,成為佛教界公認的準則。那末真心修行的,當然是一意專修,決不在事相上費力 。入佛門而敷衍日子的,也得裝個門面,讚揚讚揚,總不能讓人看作甘居下流,騖世事而 不務道業。信眾自然也欽慕這個;老年來學佛修行,桑榆晚景,更非急起直追不可。中國 佛教的重於自修自了,出家在家,一體同風,就是這種最大乘思想的實踐。所以,中國的 教理是大乘,應該說最大乘。中國佛教的修行,虛大師說是小乘行,其實這正是最大乘的 修行! 從理論說,至圓,至妙!從修行說,聖者的心境,非凡夫俗子所知。你覺得大乘應該入世 嗎?不知道入世出世,無二無別。而且,十宇街頭好參禪;搬柴挑水,無不是功夫,那裏 離了世間?你覺得大乘應慈悲救濟眾生嗎?從前,釋迦未下王宮,度生已畢。度佛心中之 眾生,成眾生心中之佛。你來,請坐;你渴,請喝茶,那裏不在度你救你!如覺得大乘應 廣修布施嗎?不知道一念圓悟,六度萬行,法法現成!還有什麼可著而沒有施捨的嗎?你 說不會,那是杲日當空,盲者自蔽,怪不得老僧。總之,不是一一銷歸自性,就是一一會 歸不二,總叫聽者無話可說。然而,儘管無話可說,心裏卻老是有問題。入什麼世呀!慈 悲利濟在那裏呀!唉!俗知俗見,奈何奈何! 大師深入於中國的傳統佛教──圓頓大乘,所以「上不徵五天,下不徵各地」(民國十六 年後,也多少修正了),崇仰中國佛教教理為最高準量,為中國佛教教理而盡最大的維護 責任。對中國圓頓大乘的無比忠誠,為真正信仰者樹立典型!在近代大德中,沒有比大師 更值得可敬了?大師自己(民國廿四年:優婆塞戒經講錄)說:「本人係以凡夫……願以 凡夫之身,學菩薩發心修行」。生在混亂的時代,佛教衰落的時代,面對事實,就難免以 初心凡夫的心境,來弘法救僧。他竟然說:「無即時成佛的貪心」。是的,全心全力去即 時成佛,那還有什麼時間與精神來為法為人呢!大師「行在瑜伽菩薩戒本,志在整頓僧伽 制度」;護國、護教;聯絡佛教國際;憂時議政:都著力於事相的修為。(十七年)講〈 人生佛學〉時說:「大乘有圓漸圓頓之別,今以適應重徵驗,重秩序,重證據之現代科學 化故,當以圓漸之大乘法為中心」。(十七年)講〈佛陀學綱〉,說學佛的「辦法」,是 「進化主義──由人生而成佛」。大師的思想,孕育於中國傳統──圓頓大教,而藉現實 環境的啟發,知道神學式的,玄學式的理論與辦法,已不大能適應了。憑其卓越的領悟力 ,直探大乘的真意義,宣揚由人生而成佛的菩薩行。在實行的意義上,實與大乘的本義相 近。為了誘導中國佛教,尊重事實,由人生正行以向佛道,不惜說中國佛教的修行是小乘 。大師那有不知參禪、念佛,是至圓、至頓、至簡、至易的究竟大乘呢!問題在:入世、 利他、無所不施——這些問題,在凡夫面前,即使理上通得過,事上總是過不去。由於圓 頓大乘是小乘急證精神的復活,所以方便的稱之為小乘行,策勵大家。這真可說眉毛拖地 ,悲心徹髓了! 《無諍之辨》p185/6 問題思考: 您所認識的中國佛教,與印順導師的看法有差別嗎? 您如何歸納中國佛教各宗派間的異同? 您較契機(投緣)的中國佛教(法門)為何? 轉至以下網址: http://0rz.net/d41nq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2.14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