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nfusion (在天涯的盡頭)
看板Buddhism
標題[轉錄] 居士不如法言行面面觀(依止篇)
時間Mon Apr 19 18:00:09 2010
居士不如法言行面面觀(依止篇)
1、四處趕場 求法拜師 門類博雜 無法修持
某些居士只要聽說某某高僧或仁波切來了,肯定會去拜見,求加持,求灌頂,求傳法。見
到了其他同之修,也會熱情洋溢地告訴他們,自己見過多少大德,接了多少傳承。但這些
傳承,自己修持了沒有,是否真正得了法益,就語焉不詳了。
佛安立八萬四千法門,依據眾生不同的根基和因緣而相應度化。大善知識出現於世,也是
依據眾生各自的因緣而接引之。某些眾生見某位大善知識即生無偽信心,但見其他大善知
識可能並無覺受。這並不一定是大善知識們的修證有高下差別,而是眾生與善知識的因緣
不同故。簡而言之,四處趕場拜師的居士,應該首先自己具備弟子相,依止一個與自己有
緣的大善知識而契入實修,這樣才能在法上受益。否則,拜那麼多師父,最多結個善緣,
在身心上很難得到實益。進而言之,對於某些灌頂和傳承,在授法之後如果不能依此修持
,是有大過失的。因此,不僅在拜師時需要觀察傳法者是否是具格的善知識,是否可以依
止,而且還要在傳法儀軌開始前問清楚,受法後如何依法修行,修行時有何注意事項等等
。佛法修持非同兒戲,應謹言慎行,一絲不茍,尤其是對於那些喜歡趕法會、見高僧的居
士,更是如此。
其實,最簡單的方法是,在我們有幸依止了與自己相應的大善知識後,一切均依照他的教
言行持,如此則解脫乃至成佛並非可望而不可及。所有大德的成就,無不是靠如理如法地
依止具格的善知識,未曾聞哪位大德是憑著參訪多,趕法會多而成就的。
《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每參一位新的善知識,都是在前一位善知識的指導下次
第進行的,而不是像趕場一樣到處瞎跑。
2、未加斟酌 草率依止 輕棄恩師 違背誓言
某些居士見到善知識後,並沒有認真觀察,也未真實生起無偽的信心,或者是從眾心理,
或者出於一時的情感,就草率依止,發誓「絕不捨棄善知識」,甚至痛哭流涕,發願「生
生世世作善知識的弟子,身、語、意無餘供養善知識」。但是此類居士一旦不在善知識的
身邊,或聽到一些善知識的反面言論,「信心」立即動搖,深悔自己的眼目不明。在沒有
進一步如理觀察的情況下,就輕易地捨棄了所依止的善知識,背棄了當初的誓言。
佛弟子在尋找自己的根本上師時,更需要審慎觀察,只有心中對於善知識的斷證功德生起
了真實無偽的信心,視善知識與佛陀無二無別,方可無餘供養,至誠依止乃至生生世世不
捨棄。此種依照審慎觀察而生起的真實信心,方能如大地般堅固,解脫、成佛靠的就是這
樣的信心。若對法、對善知識沒有如理觀察,並不瞭解其內在功德,依止時過於草率,憑
的只是世俗的情感或喜好,如此依止則根基必然淺薄脆弱,稍遇風雨就飄搖折枝,根基俱
毀。若因此捨棄、誹謗自己的根本上師,必造無邊的過失,累劫沉淪無有出期。
3、不觀身份 不察時機 強勸依止 違緣頓起
某些居士在依止了善知識後,覺得無所不好,心中亦能生起歡喜心、感恩心。在自己沾沾
自喜後,就不可遏制地到處宣傳,強拉硬勸,誇讚自己的師父如何如何了不起,依止他有
如何如何的好處,甚至不顧緣起,對於那些沒有信仰的眾生也強行勸說,直至他們心生反
感。其結果不僅沒有達到使人依止的目的,反讓這些人對善知識及其道場產生了種種偏見
和疑惑。
眾生宿世因緣不同,根器亦不同,所依止的善知識亦不相同。強勸人依止用心看似良好,
希望所有眾生均能依止大善知識而得解脫,但其言行恰恰違背初衷,在客觀上給善知識和
道場製造了違緣,從結果上看,與謗師、謗法沒有差別。因此,已經依止了善知識的居士
,應當隨順因緣,不要隨意勸誘他人,對於那些沒有信仰的眾生,更不能不分場合、不察
時機「宣揚」、「讚嘆」善知識的功德。
4、借師名義 謀己私利 師兄師弟 為做交易
某些居士做「依止」,並非對善知識所授的甚深法要及其斷證功德有信心,而是看中了他
的聲望,及其所接引的「人群」。一方面,此類居士打著善知識的旗號到處謀一己之私;
另一方面,以同門為藉口,讓師兄弟幫襯其生意,推銷自己的商品。
佛法是教人了生脫死的無上法寶。善知識是諸佛菩薩的總集,是無上妙法的守護者。依止
善知識的目的,是為直趣解脫,親證菩提。如果為了俗世的蠅頭小利,看中的是善知識的
名望和「關係網」,那簡直是對善知識的輕蔑,對無上妙法的褻瀆。在末法時期有幸遇到
具格的善知識,時刻恭敬承侍,每日精勤修持尤恐不及,哪裡還有心思去鑽營世間名利!
此類居士的想法和做法,比買櫝還珠的人不知愚蠢多少倍。
5、家事紛爭 請師調解 瑣碎凡情 求師指明
某些居士與燒香拜佛的居士相似,不同之處就是把其依止的善知識看成了活的佛菩薩:求
善知識保其家宅平安,求善知識調解婆媳關係,求善知識保祐家人無病無災等等。還有些
居士,搬個房子,要請善知識算個好日子;生個孩子,要麻煩善知識取個好名字;出個災
病,要求善知識變個好因緣。善知識在此類居士的心目中,就是家長、神仙或風水先生,
有的時候還是老皇曆,反正不是教人了生脫死的載法者。
學佛,唯重修持,豈關俗事;敬師,只願作佛,不求余物。世間那些雞毛蒜皮的瑣事,家
裡長短的紛爭,本無意義,就算是善知識全部替我們解決了,又能怎樣?心執世事,沒有
希求解脫之心,即便暫時解決了所有問題,還一定會生出更多的煩惱。此類居士千憂萬慮
,就是沒有慮及自己的生死大事,沒有慮及自身的業果。不知求解脫,不懂因果,根本不
是佛弟子。
6、師所授法 未見其妙 師有寶物 定需求到
某些居士對於佛法沒有正確的認識,即便聽到了善知識所傳的法要,也不能生起真實無偽
的信心,反而棄之如敝屣。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平實的修行法要不能滿足他們「
見光見影」的獵奇之心。可一旦他們聽說善知識有什麼甘露丸、開過光的佛像等等,就會
趨之若騖,百般諂媚,乞求善知識賜予。自己家裡擺個佛堂,請尊佛像,甚至買個念珠,
也會不辭辛勞的請善知識灑凈,加持。
具格的善知識是諸佛菩薩的總集,之所以令萬人欽仰,累劫頂戴,就是因為他們具有清凈
的傳承,及可令眾生解脫成佛的甚深法要。如果依止這樣的大德,卻不求法,或者在授法
後不如法修持,簡直如同棄摩尼寶珠於糞坑。此類居士,不知為何要依止善知識,更不清
楚善知識所傳法要的殊勝性,他們已經習慣於以自己凡夫的分別念,以外道的神通、「氣
場」等邪知見去看待善知識所傳的法,以此種心思去妄測,自然覺得善知識所授法沒有什
麼了不起。
善知識隨緣賜予的甘露丸、加持品等,只有因緣相契,才有不可思議的功效。但僅靠這些
加持品,而不契入實修,終究不能解脫,更不可能成佛。沒有聽說哪位大德是靠吃加持品
成就的,也沒有聽說哪位居士是因為善知識灑凈、開光而解脫的。
7、誇己則喜 讚他則怨 以嫉妒心 樣樣爭先
某些居士因宿生的習氣,看不得善知識誇讚別人,否則會心生不快,嫉妒不已。心裡總打
小算盤,希望善知識認可自己是最好、最親近的弟子。如果聽說某位同之修接善知識到家
裡住了兩天,吃了五個包子,那此類居士一定要請善知識住三天,吃七個餡餅。如果善知
識讚嘆某某的修行好,說他們可以一坐兩個小時,那此類居士一定拼著腿斷也要坐三個鐘
頭。
大善知識,隨緣示現差別相,對於所有弟子皆一視同仁,無有分別。正如佛陀那樣,對待
自己的兒子和對待處處搗亂的提婆達多,沒有任何親疏之別。而此類居士,依照自己的凡
夫見,恨不得把善知識變成自己一個人的至親,正是這種貪執和無知,令其在法上無法受
益。供養承侍善知識,自然積累無量福慧資糧,但如果以嫉妒心或瞋心而發起,則所做不
僅毫無功德,而且種下墮入阿修羅道的因。
8、以情執心 貪戀依止 以凡俗見 揣測行持
某些居士口頭說「對善知識有信心」,但其所謂的「信心」不過是世俗的情執。他們覺得
善知識威儀出眾,就心生貪戀,把他當成自己的「白馬王子」或者精神偶像來崇拜。還有
一些居士與此相反,總以自己的分別念揣測思維善知識的言行舉止,以為善知識有許多不
圓融的地方,甚至過失。
不論是以情執心的依止,還是以凡俗見的妄自揣測,都是不如法的。對於善知識的依止,
只能是法上的依止和承侍。對於善知識的恭敬和信心,也是基於善知識清凈的傳承,基於
他們是守護佛陀教言的導師。如果以貪心來「依止」善知識,那與世間的偶像崇拜、追星
族有何區別?一旦此類居士沒有從善知識處得到他們所期盼的「親切」和「眷顧」,就會
生起極大的煩惱。如果因此而由愛生恨,更會造成捨棄恩師的大惡業。
大善知識的行持,非凡情可測,其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皆為幻化手眼、權巧方便。華智
仁波切的上師欽哲益西多吉,有一次喝得醉熏熏的,對華智仁波切又踢又罵,但他以此種
手眼,令華智仁波切當下契入法性。禪宗祖師臨濟義玄的非情之喝,德山宣鑒的無由之棒
,也不知接引了多少信眾。在我們還沒有能力識別善知識言行中不可思議的密意時,千萬
不要胡思亂想,而應當時刻檢點自己的身、語、意,勵力修持,以便更快地與善知識的教
法相契。如果實在不明白善知識的言行,或者對善知識的言行產生疑惑,應以懺悔心、恭
敬心,直接請教善知識,而不應自己打妄想,以為善知識有過失。有偈言:「己過如山皆
不見,師過秋毫亦明察,法不相應是由此,勤加懺悔常意念。」意思是說自己的過失像山
一樣卻不知道,師父有一點兒「錯誤」倒看得清清楚楚,正因為此才不能與法相應,若出
現這種情況,應勤加懺悔才行。希望妄測善知識的居士好好思維此偈,能夠如理如法事師
。
9、既受法已 不精進修 妄加比對 貪求別法
某些居士雖聽受了甚深法要,但卻感覺師父所傳不過如此,因而生不起精進心去修持。在
此種心態下,一旦聽說某某高僧、仁波切有殊勝的灌頂或法要,就心生貪求,甚至瞞著自
己的根本上師去受法。
此類居士欺瞞善知識,既貪著又愚癡。試想,即使他們求得了其他的法要又如何呢?如果
再聽說另一個「無上」妙法,又會心癢難熬,對於當前所受法又會捨棄不修。如此狗熊掰
棒子般地「趕場拜師」,到頭來必定一事無成,解脫無望。此類居士,正如佛經中形容的
,猶如春天下種,在莊稼未長成時,拔苗重新栽種。如此一次次反覆,直至秋天,雖然付
出極大辛勞,卻落個顆粒無收的結果。
如果我們的恩師是具格的善知識,就會觀察我們的因緣和根器,如果我們真的適合修其他
法,或者應去依止其他善知識,恩師一定會告訴我們。昔日,吉美赤烈沃塞無法長壽,其
上師吉美林巴觀此緣起,指授其參拜瑜伽士久利津而得長壽灌頂。漢地禪宗祖師臨濟義玄
,在黃檗希運座下三次被打,不明其理,希運禪師指授其至高安灘頭參拜大愚禪師,義玄
由此而明瞭法性。
貪求別法的居士,其根本錯誤即是對善知識沒有堅定的信心,相應地,也就對其所受法要
沒有信心,因此才會東奔西求,不斷馳取。若對所傳法要缺乏信心,就不可能珍惜,更不
會依之行持。若是這樣,弟子不僅在修行上不能進步,而且稍有不慎就會造下捨棄善知識
的罪業。
結語
日常法師講解《菩提道次第廣論》時,曾談到這樣一則故事:一日魔王對佛陀說:「佛陀
啊,你在世的時候,我奈何你不得,等你涅槃後,我讓我的子孫穿你們的衣服,以相似的
言行來敗壞你的教法。」佛陀聞言,一時無語,默然下淚。日常法師講至此處,亦不禁潸
然。我聽到此處,也心頭一痛,此後每一憶及便悲慨交加。
人們對於佛法的印象、佛法的理解,多半來源於他所接觸的居士。如果我們居士言行不當
,令眾生誤解乃至厭惡佛法,那我們即成為魔王的眷屬、提婆的子孫!
末學每每念及現在佛法之衰敗,不禁心如刀割。作此篇《自我警示錄》不為批判他人,只
為警醒我們居士,在日常行持中常自我檢點,自我糾正,以改變與我們接觸的人對佛法的
誤解,以利於正之法之弘揚。竊望讀者唯念末學誠懇之心,勿以言辭過激,語含譏諷為意
。
(資訊來源:摘自《臨濟棒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91.77.141.129
推 coldfeeling:善。無上感恩 210.64.156.109 04/19 18:28
推 meblessme:不能罵喇嘛和尚可以罵居士是嗎? 211.79.38.197 04/19 18:29
推 coldfeeling:NO,這些文是讓我們自省用,不是批評用 210.64.156.109 04/19 18:45
推 visorkk:推 121.254.67.88 04/19 19:15
推 saduz99:感恩 59.114.206.79 04/19 21:57
→ Insurance:推 211.78.179.157 04/19 23:03
→ buddhanature:感恩~122.122.117.159 04/20 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