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blog.yam.com/walkertw/archives/436292.html 我認識伯軒媽媽,應該有五年了。跟許多在網路上認識伯軒媽媽的人一樣,我也是一邊看 她的新聞台文章,一邊流眼淚,哭濕一盒面紙,流了好幾個Cup的鼻涕。 她的孩子伯軒,87年5月29日,就讀永春高中的上學途中,行經仁愛路三段24巷,遭大有巴 士撞死。 我記得第一次跟伯軒媽媽見面之前,一直很不安,我不知道該不該開口跟她談伯軒的事情 ,甚至不知道應該用什麼話來安慰她,然而事實並沒有我想像得那麼困難,初次見面,她不 知道因為什麼話題,笑得很大聲,我反倒由於先前的多慮與不安,顯得太拘謹。 伯軒媽媽後來成為大家口中的J媽,或J姐,許多人到過她的新聞台,也跟我一樣用掉一盒 面紙,流了好幾個Cup的鼻涕,在留言版寫下真摯動人的心情,或認真與伯軒媽媽約定,一定 會遵守交通規則,我甚至看見一個跟伯軒同名的男孩,也跑來和她相認。 那種感覺相當奇妙,像奇異的恩典,所有發生在網路上、令人感覺嫌惡不齒的行為,在伯 軒媽媽的新聞台裡面,完全看不到。 七年以來,伯軒媽媽除了冗長的官司訴訟之外,她在關注大客車安全與司機超時工作、學 童平安上學、行人優先的交通議題上,一直沒有鬆懈過。 這些年來,我們這幫因為「五年級訓導處」而熟識的老友們,確實目睹了伯軒媽媽的蛻變 ,她努力研修法律,她變得很有力量,眼神與臉色都透著光芒。 我們曾經熱心跟她推薦日劇「太陽不西沈」,希望片中失去母親的男孩對抗大醫院醫療疏 失的訴訟過程,可以給她支撐的力量,但事後我隱約覺得,這樣子,會不會太過殘忍。 一切都只是臆測,一切都只因為我們自以為的怯懦,而刻意加諸於伯軒媽媽身上,以為她 必然會變得更堅強。 最近,她跟我談到如何協助靖娟基金會的問題,我突然想起一部日本電影,廣末涼子與小 林薰主演的「秘密」。故事敘述一對冬季前往立山黑部山區度假的母女,因巴士司機超時工 作疲累瞌睡,整部車栽進山谷,往生的母親靈魂進入存活的女兒身體,成為一個秘密。 片中的大巴士司機因為要籌措孩子的教育費用,不得不超時工作,在罹難者家屬與巴士會 社召開的協調會中,廣末涼子與肇事司機的兒子面對面,逼問他,為何不道歉? 電話中的伯軒媽媽說,這七年以來的訴訟過程,其實她自己也很掙扎,在法庭上面,她和 肇事司機都同樣掉下眼淚,但是她清楚,以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而言,那個司機比她還要弱 勢,這就是她掙扎的原因。 我突然覺得很感動,七年疲累冗長的訴訟過程中,伯軒媽媽的心裡,開出一朵蓮花。但是 台灣整個大客車的安全問題仍舊遭到漠視,我們仍舊看見許多乘客一趟高速公路返鄉行程, 就倉促跟人生說再見;我們仍舊聽見學生在上學途中,被巴士輾斃的報導;我們仍舊看見電 視新聞畫面一再出現大客車衝出護欄,或砂石車司機打瞌睡,或一邊開車一邊吃便當,業者 用低薪水高獎金的制度壓迫司機必須拿自己的生計與乘客或其他用路人的生命當籌碼,頻頻 上路跟生死豪賭,而不斷出現的車禍場景,是不是腐蝕了我們的同理心,遺失了我們心裡原 本該存在的一朵蓮花? 那個撞死伯軒的公車司機,為了生計,在訴訟仍舊持續的七年中,依然開車上路,大有的 老闆依然將事情撇得一乾二淨,司機肇事就扣薪水,公司一點責任都沒有。 伯軒媽媽說,有一次,她的次子,也就是伯軒的弟弟告訴她,說他搭到肇事司機的公車, 伯軒媽媽問男孩,會不會恨那個司機?男孩搖搖頭,回答不會。 伯軒媽媽轉述這件事情的時候,我聽得出她壓抑情緒的哽咽,她說她心裡其實很想問伯軒 的弟弟,難道你一點都不想哥哥了嗎? 一直以來,我反覆讀伯軒的故事,都會想到一件事情,倘若我是伯軒的家人,我會不會原 諒司機?會不會因為走出悲情,而對伯軒有所虧欠? 93年9月6日凌晨三時,一輛和欣客運雙層巴士,行經中山高速公路彰化員林路段,不幸翻 覆,造成三死十一傷。 對很多人來說,只是尋常的交通意外事故,但是在這個事故往生者裡面,有一個朋友熟識 的玻璃師傅,他之所以搭夜車從高雄工地趕回台北,只因為想在天亮之前回到家,多陪陪小 孩和妻子。 一趟出門或返鄉的行程,究竟是客運業者算計營收的數字?或是被嚴肅看待的安心移動? 我們其實不需要雙層巴士,不需要總統座椅,不需要隨車的液晶電視或遊樂器,我們要的是 精神飽滿的司機,縝密的行前安全檢查,那些華而不實的配備大可以省下來,沒有乘客會因 為計較旅途無聊而甘心拿生命安全開玩笑,雙層巴士除了更接近天堂之外,我看不出其他好 處,重要的是,運輸業者的心裡,有沒有把旅客當成家人,有沒有將他們平安送達目的地的 良心。 就在幾天前,8月15日,國道第二高速公路244公里處,又發生統聯客運駕駛打瞌睡,追撞 瓦斯鋼瓶車的意外,這則新聞像用過即丟的免洗餐具,湮滅在八卦新聞的土石堆裡。 制度面的問題太過龐大,媒體記者對這類問題沒有持續追蹤的興趣,平民百姓發出的聲音 ,像樂譜出現的Pianissimo(極弱音),不過,也許如同媒體人楊憲宏說的,無力者出力, 聲音雖然微弱,卻是改變台灣最偉大的力量。 我一直不知道怎麼幫忙伯軒媽媽完成她的心願,我相信許多人也跟我一樣,因為力量太微 弱,而不知道從何做起。 我只好勸伯軒媽媽要對自己好一點,但是她告訴我,她花了十七年呵護長大的小孩,在短 短幾分鐘之間被奪走生命,她不在乎花多少時間來做這些事情,她希望這些努力,可以避免 更多家庭遭逢同樣的悲劇。 力量很微小,聲音很微弱,伯軒媽媽說,她經常站在行人綠燈秒差離譜的路口,舉起手上 的相機,而習慣快速奔馳衝過路口的公車,突然就減緩速度,即便她沒有按下快門,仍舊產 生監督的力量。 我告訴伯軒媽媽,那些看著她文章而有所感觸的小朋友們,也許是未來的交通部長、未來 的經濟部長、或未來的領導人,甚至他們在不久的將來,也有可能成為客運司機、運輸業者 、或開車上路的駕駛人,如果我們可以從微小的力量開始,拒絕搭乘華麗卻容易解體的雙層 巴士,拒絕行車記錄不佳的客運業者,警方在公路攔截超時工作的司機如果有盲點,搭車的 人就應該拿起隨身的手機或數位相機,發揮全民監督的力量,把任何違法的證據傳給交通部 長、傳給媒體,傳給任何可以檢舉的管道,叫醒一個瞌睡的司機,或喚醒一個怠惰的業者, 說不定就拯救了一整車的生命。 其實,不僅完成伯軒媽媽的心願,我想,也替我們自己、我們的親人朋友,完成一個「快 樂出門、平安回家」的心願,怎麼進行,嗯,我還要想一想,你們也幫忙想想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70.23
hyper5:不過講到這個,就想到昨天的自由時報頭版 09/20 20:16
ciswww:我想到的是"柯媽媽" 09/20 20:22
ciswww:另外關於吃便當 見問板20520 statusquo R: [問題] 坐客運.. 09/20 20:23
ROCAF:大有不是虧很大嗎 09/20 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