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一句話的溫柔 康健雜誌68期  文/吳若女 我們常對別人的不幸,不知所措。 但適時的一句話或一個擁抱,卻能給對方極大的安慰。 我在波士頓唸書時,曾認識一對公費留學的夫妻朋友,先生在通過博士論 文口試的那個月,發現自己得到一種罕見的癌症,而且是末期。 太太在電話那頭哽咽:「他病了,為什麼這麼好的人會碰到這種事?」在 美國和他們互相照顧,親似家人的我,竟啞口無言,不知如何是好。 先生出殯那天,我在告別式上,看到太太和4歲與6歲的小女兒,站在台前 木然遲緩地鞠躬答禮,想到「她們母女三人,以後要怎麼走下去?」心中 就有說不出的悲傷與不捨,淚水也止不住地流,滴在黑色的衣襟上,我自 己,都快哭到昏厥。 直到晚上,哀慟的太太才喃喃自語說:「你看他做人多成功!」那時只剩 下我,聽她沒頭沒腦地說,「來的人都捨不得他,好多人在哭,連你也哭成 這樣……」我是真的除了哭,什麼也不會。 後來,我才知道,好多人跟我一樣,碰到這種情況,常不知所措。當朋友 生病、面對親人死亡、離婚或失業時,自己會突然「失能」,變得不會說 話,也不會應對,甚至,連手腳都不會擺。 但我對自己的無能,卻有些愧疚與不安,直到讀了一篇報導,心中才慢慢 釋然。 美國杜克大學社區健康照護中心的社工師皮契爾解釋,如果我們目睹別人 的痛苦或不安,會變得無能無語,甚至想逃離,都是正常反應,因為,那 表示我們對此也感到害怕或焦慮。 但安慰陪伴,也是一種人際關係。許多研究發現,人在沮喪時,如有朋友 相伴,即使是最拙的話,也有安慰效果。因此,每個人都該培養這種能力 ,才能與人互為支持,彼此幫助。 於是,我開始我的學習之旅。 去請教不同人,特別是有經驗的心理諮商與輔導人員,問他們怎麼適切、 有效地陪伴朋友? 當朋友生病了 ﹉﹉﹉﹉﹉﹉ ﹉ 在馬偕醫院的協談中心,和社工師曹淑華聊起上述遭遇。 她勸我別太自責,別怪自己好像使不上力。其實,無聲的陪伴與關心,已 經給他們很大的力量。 但她也提出許多建議,卻是我從前不知道的。 像是朋友罹患重病時,我們能做的,是先傾聽及接納他的感受,而不是用 常識或醫學知識與他辯駁,企圖說服他別擔心。生病的人多半既震驚又害 怕,也可能忿忿不平,覺得為什麼是他,或已坦然接受。但不管怎麼樣, 都要先接受他複雜的情緒,讓他安全無懼地說出來。 接下來,再表達你對他的疼惜或不捨。像是「知道你病了,我心裏也好難 過」。如果已進入重大手術或化療,不妨告訴他:「你好勇敢,聽說這種 手術或化療很辛苦,你真的很不容 易。」 如果,他的情況愈來愈糟,甚至進入臨終狀態,更要仔細聽他心裡想說的 話。因為他有可能想交代後事,也可能想感謝或叮嚀朋友,別拒絕或壓抑 他,不要用「別想那麼多,一切都會沒事」的話來搪塞。反而要適時問他 ,「你還想做什麼?」、「還有什麼願望?我們可以幫忙的?」 當朋友失去所愛的人 ﹉﹉﹉﹉﹉﹉﹉﹉﹉ ﹉ 至於那位太太的遭遇,曹淑華說,我和她一起同哭,是再好不過的安慰了。 面對親人的亡故,人會有很多情緒,像傷心、哭泣、自責或強烈的失落感 ,這時,還是先照顧他的情緒。 當對方傷心哭泣時,就在旁邊遞上衛生紙,拍拍他或抱抱他。人在極度哀 傷時,無形的肢體語言,比什麼都有用。 如果還是想說點話,不妨說:「我知道你很難過,我也是」、「我也很想 念他」。但別說:「別再哭了,這樣哭對你身體不好」或「你要節哀順變」 ,因為這只反應出我們不知如何是好,希望趕快停止這窘境。但真正對他 好的,是讓他的悲傷有個出口,把情緒宣洩出來。 有時候,做點什麼會比說什麼更好。但別只說:「要幫什麼忙,告訴我」 ,而是更具體的:「我要去超市買菜,要不要順便帶點東西給你?」或「 我要帶小孩去看電影,你那個大的可能有興趣,要不要讓他一起來?」不 著痕跡的邀約或幫忙,會給對方說不出的溫暖。 最後,失去親人的朋友,需要長期陪伴和關注,而不是葬禮結束就好了。 根據觀察,失去親人,通常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能慢慢恢復,有人 更長。所以做朋友的,別忘了繼續關心他,隔一陣子打個電話、寫個e-mail 或卡片,問候一下。 我很感謝曹淑華給我這麼多寶貴的建議,如果能早點知道該多好。但陪伴 安慰原來不止一種,還有別的,而我很快就碰到了。 當朋友丟臉難堪 ﹉﹉﹉﹉﹉﹉﹉ ﹉ 那天一大早,我被急促的電話聲吵醒,「我的事,有人說要爆料,」一個 女友慌張地說。 「什麼事?」 「就是我和某人在一起的事。」原來,是前陣子和她有親密關係的男子, 身旁還有許多舊愛,其中一人威脅她離開,否則要把她抖出來。 「這樣會害死我,我還有先生和小孩,」她急得哭起來。我嘆了一口氣, 心想「我不是都跟妳講過了」,但看她如此驚慌,便不忍再苛責。 後來,她吃了很長一段時間抗憂鬱的藥,醫生診斷她是重度憂鬱。 她的事,又再一次讓我覺得,自己實在不是好的安慰者,除了耿直的脾氣 和強烈的道德感,好像什麼忙也幫不上。 於是,我又帶著疑惑,去找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關輔中心主任葉貞屏。 在討論過程中,她給我許多亮光,讓我知道,做人,其實可以更柔軟有彈性。 從頭講起吧,如果朋友願意跟你說他丟臉不光彩的事,表示你是他可信賴 的對象。要珍惜這陪伴的機會,因為他可能除你以外,再也沒有人可以講。 不過,如果你的價值觀和他有所不同,基於安慰陪伴的立場,不妨先放下 自己的價值觀,傾聽並接納他的感受。接納他的情緒,不等於贊同他的行 為,所以不用太緊張。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不妨委婉告訴他: 「我可能不適合陪你,因為我怕把情緒帶給你,也許某某人比較適合。」 但不管是否贊同對方,在傾聽過程中,不要急著給建議,而是等他自己說 。從他談話內容,再增強可行的部份。因為,成年人多有自己的打算,做 朋友的不見得全盤了解,如果冒然給建議,恐怕不夠完善。如果事情發展 不順遂,當事人也許還會怪你,損及兩人情誼。 也有可能,是朋友的另一半發生狀況,帶給他難堪。此時,別過度追問或 加油添醋,就是最好的陪伴。有些人會希望別人別再問,因為那像在傷口 上撒鹽。有些人會覺得很丟臉,好像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如果是這樣,不 妨安慰他:「那不是你的錯,我們也不會這樣看你。」站在他那邊,給他 情緒上的支持。 如果,是他受到八卦或攻擊,不妨等候他的反應或需要。假如是他受到委 曲,一定會想澄清,此時聽就好了,但在他想報復或還擊時,適時提醒一 下:「這樣做好嗎?可能會對你更不好。」讓他冷靜下來。假如他根本不 願意提,就跟他一樣,若無其事,一直到他想講或需要協助,這就是沉默 的陪伴。 如果他離婚了 ﹉﹉﹉﹉﹉﹉ ﹉ 其實,我更常碰的問題是,身旁的朋友離婚了。我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 我找了好多專家的意見,特別是美國人的,因為他們離婚率比我們高(美 國是每兩對有一對,台灣是每三對有一對),他們應該有更豐富的經驗, 教人如何陪伴離婚的朋友,整理如下: 別隨便說恭喜。雖然現在離婚愈來愈普遍,對有些人來說,離婚甚至是一 種解脫,但《療效對話》的作者南絲.格爾馬丁仍提醒,真正離過婚的人 都知道,那是很大的失落,實在說不上恭喜。 先陪伴寬慰他們低落的心情。某些人離婚後會變得很沮喪,特別是因配偶 外遇而離婚的人,會對自己有所貶抑,認為是自己留不住另一半。這時 朋 友能做的,是先聽他說任何低潮沮喪的話。需要時,適時提醒一下: 「婚姻是兩個人的事,不是只有一個人的問題,別太自責。」 別批評他過去的配偶。可陪伴、可傾聽,但一定要勒住自己的舌頭,別批 評他過去的配偶與婚姻,因為那對於安慰他,一點幫助都沒有,只會讓他 更沮喪,覺得自己的過去,好像做了一件很糟的事。 康乃迪克大學健康中心的心理學教授茱莉亞.福特說,「做朋友最容易犯 的錯是,過度投入別人的婚姻,並告訴別人該怎麼做。」謹守朋友的本份 ,就是讓他知道,你願意陪伴他,並相信他有能力處理。 看他的支援系統夠不夠?有時候,還得問一下:「錢夠用嗎?」、「小孩 有沒有人照顧?」、「有其他親友的支持嗎?」把他拉回現實面。支援系 統較強的人,適應得較好,也容易走出婚變的陰霾。 若有需要,建議他尋求專業的婚姻輔導。有些人在離婚後,會想和對方復 合,或者和其他人約會,也可能陷入混亂的情感糾葛,若有需要,不妨建 議他去找婚姻輔導人員,給他較好的協助。 如果他被資遣失業 ﹉﹉﹉﹉﹉﹉﹉﹉ ﹉ 還有一種情況,是這幾年常發生的,那就是因組織的縮編或解散,朋友被 資遣、優退或解僱了。 最近發生在我身旁的,是個跑了十幾年新聞的男記者。也是一大早,打電 話到辦公室找我,一開口就說:「我上個星期已經離開報社了。」 「什麼?你怎麼沒跟我說,這麼重要的決定,」我大叫,雖然之前已略知 一二,但還是令人吃驚。 「我什麼人都不想見,我已經躲起來好幾天了,但今天狀況實在太糟了, 所以才打電話給你。」 我想起來前面幾位輔導人員所說的,當朋友主動找你時,表示你是他重要 的支援系統。所以,我趕快放下手邊寫不完的稿,專心聽他說。 「那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我為這地方賣命十幾年,這麼熱愛新聞工作, 但現在,連戰場都沒了,」他打開心中的鬱悶,一點一滴說了起來。 和前面幾位朋友一樣,我也很同情他的遭遇。大環境的不景氣,加上工作 場所的人事糾紛,讓他不得不離開戰場。才四十出頭,還不到退休年齡, 這對有社會壓力的男人來說,應該是很大的打擊。 所以,我跑去請教同是男性的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張德聰,問他怎麼安慰 這樣的朋友? 他說,中年失業的人,多是中階主管或資深人員,所以會夾雜著許多情緒 與不平,像是面子上過不去、不甘心,或即將而來的經濟問題。因此,除 了聽他們倒垃圾,也可從這幾方面安慰他。 像是別急著問問題或給建議。剛失業的人,最怕別人問:「你接下來要幹 什麼?」因為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當然不知如何回答。也別一直「指導」 他該怎麼做,好像我們比較能掌握人生,實際上,失業的人,自信心已經 很低,別再讓他們覺得自己很蠢。 小心自己的言語,肯定他們過去的表現。失意受挫的人,很容易把事情放 大或扭曲,所以,我們得留心自己的言行,也要同理對方的遭遇。告訴他 :「你以前就很棒、很負責。」或是「我永遠不會忘記你做的某件事,真 是太好了。」這些都是肯定他的價值與表現。 別讓他太封閉自己,適時邀他吃飯、做喜歡的事。中年失業的人,很多是 靠朋友才站起來的,因為,中年人多有豐沛的人脈與資源,可互相支持。 邀他出來,讓他知道,朋友一樣支持他,情誼不受影響,這是給失業者正 面的經驗。 小孩考試升學不理想時 中年時,還會碰到親子升學與教養的問題,特別是中年的媽媽,很容易覺 得挫折沮喪。 像前陣子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揭曉了,我有個朋友的朋友,為了小孩的成績 哭了三天三夜。 我朋友問我,她的眼睛都哭腫了,怎麼勸比較好? 主修兒童心理和輔導的葉貞屏建議我,轉告那個朋友,先肯定那個傷心媽 媽所做的努力,包括每天照顧小孩的三餐作息,接送他上下學與補習,還 有其他的。 再提醒她,是不是對小孩有過高的期待,如果繼續責備孩子,會不會讓兩 個人更加疏遠,關係更緊張? 如果那個媽媽還是很傷心,不妨找她出去逛菜市場、爬山運動,把負面的 能量釋放出來。 過了幾天,我朋友告訴我,這幾個建議還滿管用的,那個傷心的媽媽,不 再那麼執著孩子的學測成績,母女倆終於可以說話,也願意和她出去逛街 買菜。 得著安慰的勸,有時真管用。 經過這幾次事件,我也比較懂得怎麼安慰別人,但願你也能從這些建議得 著幫助,陪伴需要的人。 因為,我們永遠會記得並感謝,在我們最傷心失意時,曾拉我們一把,或 說一句貼心話的人。 -- ╦═ ╔╗ 「如果,用整個秋季的血會炎燒成什麼樣子?」 ║║ ║ ╓╗   ╕ ╦ ╙╩═╕ ╠╬ ║║ ║ ║ / ═╝╔═╜ 「那麼,先燃為 ═╣ 木風╗╚╦╗ 悲傷又堅強的楓樹吧。」 ╓══╜ ║ ║ \ ║║ ║║ /\ skykissx @lovesthenry╝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51.90 ※ 編輯: skykissx 來自: 61.229.51.90 (07/25 11:06) skykissx:轉錄至看板 share 07/25 11:07
istj:推... 專業的分析 07/25 11:11
vnra:推輸樓上 囧> 07/25 11:17
kuniok:推 "先傾聽及接納他的感受" 推推推 07/25 11:21
scorpioing:推薦這篇文章 07/25 13:23
Zofia2000:哇~~好棒的文章!! 請容在下轉寄...(會有版權問題嗎?) 07/25 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