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心得: 在一些國家 少子化現象 越來越明顯 依個人經濟條件與身體健康/工作/感情等狀況 做適當的選擇 決定是否生育小孩 好好規劃與經營自己想要的人生吧! 2017-08-30 14:09台灣醒報 記者邱慕天╱台北報導 當台灣少子化現象嚴重,每年新生兒跌破20萬。偏鄉中小學收編、大學面臨退場。閣揆林 全認為「低薪、高房價、托兒、教育」是4個主因。但根據《VICE新聞》,在全球市場發 達國家更明顯的答案,是隨著1970年代越來越多的婦女進入勞動力,家庭規模就開始縮小 了。育兒是一件辛勞的事,職場女性無法蠟燭兩頭燒,也就傾向只生1個或不生。 在資訊文明社會以前的傳統社會中,生兒育女是倫理職責、是天命、是正常。「年紀到了 」而未婚無子,要不就會質疑「身心理違常」,或──在經濟學者凱因斯及教宗方濟各兩 位獨身名人的言論解讀下──被認為「只活在當下」、「自私」、「不在意/投資未來」 。 樂善好施、活躍政壇 然而,這些對「不婚族」與「頂客族」的刻板標籤,卻不被社會科學的統計支持。根據《 經濟學人》引述,比起有家室者,無子的人設立「慈善基金會」獻愛人間的比例更高,也 更為樂善好施。在美國境內的稅單調查發現,他們一生中比有生兒育女的人樂捐出12600 美元,將近40萬台幣。他們沒有「世襲」的考量,因此把資源分享出來促進階層流動,讓 社會更多公平和溫暖。 同時,能攀上高階政壇服務社會大眾的女性,也常常是沒有育兒負擔的。英國的梅依、德 國梅克爾、台灣的蔡英文都無子。作為已婚男性,印度的莫迪、日本的安倍晉三、法國的 馬克宏也沒有生孩子;愛爾蘭新相瓦拉德卡則是獨身的男同性戀。所以不能說他們不關心 社稷前程;《經濟學人》也指出,美國常見「王朝」一般的政治家族,或是「用人唯親」 ,也比較不會發生在無子的首相執政時。 緩解地球超載 最後,少子化現象確實讓各國都必須被迫進行沉痛的年金改革,因為嚴重失衡的青壯勞工 與高齡(暨長壽)退休人口的比例,勢必壓垮財政。然而,適當地從擁有年輕人口的第三 世界引入移民,即可緩解這個問題。英國《獨立報》指出, 全球人口正在急速增長,在 本世紀前必要突破百億。考量每個人要消耗的食物、水、電力、能源,以及製造的垃圾和 排泄物,以及對「繁榮文明生活」的追逐,不生孩子,就是對地球未來最實質、感心的貢 獻。 在對傳宗接代的家庭價值信仰上,基督教界有以舊約《創世記》經文「要生養眾多、遍滿 地面」催婚催生、應和儒家倫理;卻忽略了保羅在對新約教會的勸勉中,指出「因現今的 艱難,不如守素安常才好」;認為獨身的人,就不必為家室的利害掛慮,反能擁有更崇高 寬闊的心靈視野。因此「少子化」的問題意識,毋寧說更取決於我們對「生養」的概念是 否包含其他的「族群與移民」,以及如何想像世界的未來。 https://udn.com/news/story/6812/2672170 -- [討論] 通姦若除罪: <單身浪潮>將加速來襲!!!(相關討論) http://tinyurl.com/nywkw5e [新聞] 林青弘專欄:賤男人感謝通姦除罪 2017/5/19 http://tinyurl.com/y8udvsb6 [新聞] 獨身王國!美國單身人口逾半 2014/9/28 http://tinyurl.com/m5l5hqv [新聞] 舊習新思維 「初二回娘家」盼打破 http://tinyurl.com/lvtpyde 2011/02/04 媳婦在婆家過除夕--> 綁女人小腳 / 性別歧視 / 剝奪女方家族人團圓的<天倫之樂>!!! 婆媳是<父權/服務男性/重男輕女>文化下壓榨女人的產物! (怎不叫女婿和岳父母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211.6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TCH/M.1504663824.A.AF2.html sony577:轉錄至看板 Salary 09/06 10:10
bbbing: 離婚教母不意外 09/06 11:36
tree1314: 看到名字就想噓 又是妳 09/06 13:18
mauve: 然後讓後代子孫養你們這些人?別傻了 09/06 22:35
saz: 教母聖臨 09/07 07:42
sony577:轉錄至看板 elderly 09/07 08:50
pejaii: zzzz 09/07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