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F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以前就常看SMART裡面有理財規劃個案 也看了一下一些專家對個案的分析 就想說大家可不可以來一起腦力激盪 研究如何替客戶做理財規劃 增進自己的實力跟多參考別人的意見 === 以 下 是 個 案 === 在雲林經營鐵工廠的張先生 , 目前年齡47歲 希望退休後每個月能有10萬的生活費 , 預期平均餘命 80 歲 目前家庭有一個太太46歲 大兒子22歲 小兒子21歲 目前資產狀況 每月收入 65,000 基本開銷 50,000 每個月還有投資共同基金 80,000 標地有新興市場 東歐 能源 亞洲地區等 投資時間不到一年 , 共30多檔 現有現金 1,000,000 股票 6,000,000 共同基金30,000,000 債券 3,000,000 房地產 3,000,000 負債 0 年度支出 房屋稅 地價稅 5,000 汽機車稅 50,000 保險費 50,000 年度收入 年終獎金 100,000 保障部分 本人及配偶兩人壽險各100萬 意外險 400萬 終身醫療險(?) 各年繳2萬多元 投資屬性分析 10年前投資過台灣股市 多為銀行股 但是賺少賠多 目前也有投資房地產 總價約三百萬 地區在台中 雲林一帶 有祖先留下的房地產 但要給子女繼承 故不計入家庭資產中 保險部分主要是終身醫療險 基金投資部分 從早就開始投資基金 只是有獲利部份 10% or 30%就贖回 所以獲利數字不清楚 只是規模不斷增加 預期規劃方向 目前投資配置是否適當? 每個月想要有10萬的金額可供花用該如何調整? === 個 案 到 此 === 大家來一起腦力激盪一下吧~~ 如果有建議的商品也歡迎提供一下 這樣才可以考察 加油!! G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29.42 > -------------------------------------------------------------------------- < 作者: beladream (Run Away) 看板: CFP 標題: Re: [討論] SMART 智富月刊的個案分析 2006一月份 時間: Tue Jan 10 23:29:13 2006 說來奇妙,看完雜誌裡這一篇規劃, 我也有同樣的想法~ 以下是我的想法請指教。 這位先生在資產介紹裡有一個比較大的盲點, 就是祖產(不動產)可能提供的現金流沒計入規劃範圍。 這部分可能讓退休部分的規劃造成相當大的誤差。 就目前的規劃範圍, 雜誌內提供的方式個人覺得少了一個很好的選項, 年金險。(可能的原因是這位有錢人打算明年退休) 我個人的建議會朝三個方向進行, 首先是房地產的部分, 建議提高台中市區房地產的部位, 並以出租3-4各單位的套房或2房一廳的方式, 提高每月現金流的收入,並提供可能的節稅空間。 第二個是固定收益商品, 債券,Reits,或是海外債券基金, 可以提供較穩定的每月現金收益, 並有效分散在房地產出租空置的風險。 而且在稅賦上還有相當的優惠 (債券跟REITs分離課稅,海外基金目前不課...目前) 第三個就是我說的年金險, 目前的年金險商品沒有即期的, 必須有長達10年的累積期, 這部分這位先生對退休的規劃太急促了, 不過可以從現在開始累積,若以張先生47歲計, 累積十年到57歲開始請領年金, 若累積約1000萬元於價值金內, 可以年領50萬上下到終身。 有效減低或太久的風險。 其餘尚可以利用的, 就是張先生目前經營的鐵工廠, 若經營與傳承得宜, 還可以利用委任經理人跟團保的方式, 提供保險與稅務上的優惠。 以上是我的看法,請多多指教。 > -------------------------------------------------------------------------- < 作者: renos (哇哈哈) 看板: CFP 標題: Re: [討論] SMART 智富月刊的個案分析 2006一月份 時間: Thu Jan 12 23:36:02 2006 嗯嗯 跟我想的也是差不多... 會偏重在還本型保險或是年金險 再加上房租收入...這樣倒是可以幫助他達到每月10萬的退休金 但是 主角本人預計今年就要退休 我覺得太倉卒了 如果他是把自己的產業交給專業經理人負責 倒是每個月一樣可以有收入可以領 只是沒有固定罷了 所以這些收入還是要轉作成固定給付的年金險就有保障 至於購買REITs 債券型基金也是不錯的選擇 只是有波動在 無法確定往後每個月都會有固定的金額收入 所以建議的資產配置差不多是 保險部分30% 房地產 30% 債券型基金或是REITs 40% 如有多餘的錢 建議可以多增加看護險 以上..^^..請多指教!! ※ 引述《beladream (Run Away)》之銘言: : 說來奇妙,看完雜誌裡這一篇規劃, : 我也有同樣的想法~ : 以下是我的想法請指教。 : 這位先生在資產介紹裡有一個比較大的盲點, : 就是祖產(不動產)可能提供的現金流沒計入規劃範圍。 : 這部分可能讓退休部分的規劃造成相當大的誤差。 : 就目前的規劃範圍, : 雜誌內提供的方式個人覺得少了一個很好的選項, : 年金險。(可能的原因是這位有錢人打算明年退休) : 我個人的建議會朝三個方向進行, : 首先是房地產的部分, : 建議提高台中市區房地產的部位, : 並以出租3-4各單位的套房或2房一廳的方式, : 提高每月現金流的收入,並提供可能的節稅空間。 : 第二個是固定收益商品, : 債券,Reits,或是海外債券基金, : 可以提供較穩定的每月現金收益, : 並有效分散在房地產出租空置的風險。 : 而且在稅賦上還有相當的優惠 : (債券跟REITs分離課稅,海外基金目前不課...目前) : 第三個就是我說的年金險, : 目前的年金險商品沒有即期的, : 必須有長達10年的累積期, : 這部分這位先生對退休的規劃太急促了, : 不過可以從現在開始累積,若以張先生47歲計, : 累積十年到57歲開始請領年金, : 若累積約1000萬元於價值金內, : 可以年領50萬上下到終身。 : 有效減低或太久的風險。 : 其餘尚可以利用的, : 就是張先生目前經營的鐵工廠, : 若經營與傳承得宜, : 還可以利用委任經理人跟團保的方式, : 提供保險與稅務上的優惠。 : 以上是我的看法,請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