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F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陸的戶頭,是很久以前就開的了,大約是1999年吧 大陸開戶超簡單,只要台胞証就好,台灣的身分証,印章,都不必 因為太簡單了,所以本來只要開一個戶頭而已 不小心就開了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的戶頭 而且三家都有網路銀行的功能,可以在網路上作查詢的動作 而且也都馬上拿到了提款卡,不像香港銀行,拿提款卡要三天 不過後來真正有在用的,只有建設銀行的戶頭 帳戶裏大概有5萬元人民幣,也沒有機會對這些錢作什麼運用 (不過從1999到現在,人民幣對美金從1比8升到1比6.8) 今年初,看到建設銀行的官網的定存利率,3年定存有5.4%,5年定存有5.85% http://www.ccb.com/portal/cn/interest/rmbdeposit.jsp 就一直想去把建行戶頭裏的錢轉成定存,其實建行的網路銀行 可以活存轉定存,可是我當初開戶時,可能沒有申請這個功能,所以不能轉 可是為了存定存,跑一回珠海也太不划算了,結果就一直沒有成行 總算在九月初,趁著和朋友去香港玩的機會,順便去了珠海當初 開戶的建設銀行,去申請能夠線上活存轉定存的功能 可是因為實在太久沒有動用這戶頭了,當初的存折不見了,只有提款卡 沒法轉定存,或申請網路轉定存的功能 銀行員說,不如再開一個新的戶頭,然後把錢轉到新的戶頭即可 那就開吧,開戶手續,都和以前一樣,只要台胞証即可 不過領提款卡,要5元人民幣,還有一個USB隨身碟,要50元人民幣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會需要這個隨身碟,開戶完之後才知道 唯一和以前不一樣的,是新開的戶頭,沒有存折了,只有一張提款卡 而且是磁條式的,不是晶片卡 在大陸或香港開戶,都是不用你寫半個字的,銀行員會幫你寫 在香港開戶,要留一個簽名的樣式,但是大陸連簽名都不必留,似乎只靠密碼來認証 香港和大陸,都不必帶印章,相對台灣,最重要的是印章,坦白說,我覺得不相信印章 是大陸比台灣進步的一個地方,台灣似乎到了沒有印章,什麼事都不能做的程度了 開完過程中,銀行員和大廳經理,聽到我此行的目的,是要把這筆錢轉定存 不斷勸我買分紅保單,說利息有高達8~9%,而且利息不必扣稅(定存利息要扣5%稅金) 幸好我定力夠,不然差點就買下去了,其實他推銷的這張分紅保單 保証年利率只有2%,其他的要靠紅利,才能高達8%,經理說過去幾年的分紅 都有達到8%,不過未來的事誰知道呢? 開戶開完之後,大廳經理,帶我到旁邊的一台電腦,把網路認証的金鑰 (就像是網路券商給的加密憑証)下載到剛才給我的USB隨身碟中 我確定網路銀行都OK了後,就離開銀行了 有一個小插曲是,我去查當初開的另二家銀行的戶頭,當初開戶存的100元人民幣 不知為何都不到100元了,一家剩30幾,一家剩60幾元,可能是大陸銀行,也有 帳戶管理費這種東西了吧,剩60幾元的中國銀行帳戶,我本來想把剩下的錢領出來 可是ATM只能領100元鈔,結果我就試看看能不能用轉帳的轉到剛才在建行開的新戶頭 跨行轉帳的程序很複雜,而且我又是第一次操作大陸的ATM,過程中,還要輸入 你轉入的戶頭是是那個省,那個市的那個分行,而且竟然還要輸入名字 我站在ATM前想要怎麼輸入名字?才發現這台ATM,竟然有手寫輸入的功能 帶著點驚訝,在ATM的手寫輸入區上寫了我的名字,辨識率還蠻高的 按下最後的確定鍵,退回卡片後,我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成功 後來回到台灣,用網路銀行查帳,發現的確有成功的把60元人民幣轉入 另一個小插曲是,在香港的時候,身上港幣用完了,突然想到不知道能不能用 建行的提款卡在香港領錢,結果答案是可以的,提款卡,和ATM機器上,都有一個 "銀聯"的MARK,我實驗性的領了500元港幣出來,事後查帳,建設的戶頭 扣了439.75元人民幣和16元人民幣的手續費 建設銀行的網路銀行功能蠻強的,可以查詢明細,轉帳/跨行轉帳,定活互轉 繳費,信用卡(不過我沒申請),買基金(沒申請),買外幣,買黃金,買債券(感覺似乎是公債 ),買保險,還有一些看不太懂的功能,不過我也只想要定活存轉的功能而已,其他的都用 不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