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SS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reader (讀者)》之銘言: : 因為問題的根源在於體制。你只有幾種選擇,一是改革體制,一是在 : 體制中找尋機會,再不然就是另外找一個較為自由的地方。 : 但選擇一的問題是,改革體制是另一種專業,可以參考李遠哲的狀況。 : 選擇二的問題是,你得承受體制中的問題,即使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 : 不是問題,並且需要等待,但你不一定能承受。 : 所以選擇較為自由的地方,是一個較好的選擇。一堆人往美國跑,也 : 就是同樣的理由,但不見得每個人都有能力也想要往美國跑。 : 有能力並不代表就得活得比別人痛苦,也不代表就得獲取更大成就。 : 大家都只是要活得好,並在能力所及的地方做出利他的事情而已。 : 既然問題的根源其實是在自己的能力,能力反而成為一種包袱,所以 : 有些人拋掉包袱也是也是可以理解的。 為什麼能力是一種包袱,因為背負期待還是不能忍受天才也會有錯誤 的時候? 都可以拋掉包袱了不是嗎。 成功哪能永遠在? 不在乎包袱何必在乎掌聲? 我想起漢武帝和李夫人的故事。 : 前一陣子才有人跟我提到,某科學家忍受二十年的困頓,最終證明了 : 自己是正確的,拿到了諾貝爾獎,但我的回應是,用二十年的人生, : 換取一個榮耀,是值得的代價嗎? 值不值得大概只有本人知道,但我們不應無限回溯故事的起源,因為 榮耀不只是表揚這個想法的開端,也在於証實它的過程,但我們往往 忽略後者。 : 體制的問題是什麼? 就是我們被強制著做各種事情,我們不能自由地 : 學習和成長,小時候大家都被告訴到大學就好了,所以就儘量地忍受 : 下來,但當我們知道大學也不過就是那樣時,可能要到畢業後出國去 : 讀書才有比較好的環境,但也未必是真的,大家就受不了了。 : 我一個也是很聰明的學弟,智商超過二百,甚至是連高中都不去讀, : 十五歲就到我當時的公司來做事。我們也勸過,說這樣媒體不會放過 : 他,未必真能自由,但他還是決定不唸(資訊社有國中社員,所以還 : 是算我學弟,是唯一入了社卻沒進建中的)。 : 他國小就唸了一萬本書,哲學和數學都一把強,在教育體制中所受的 : 挫折和傷害,卻比其他人更慘。 : 每年跳級就比較好嗎? 那不過是讓自己受到更多壓力,只為了省幾年 : 時間,心理不夠強的,只怕難以承受。那個楊某某,就是一個慘例。 : 台灣的教育本來就是有病的,不是受虐狂的,當然會想辦法逃走,也 : 就是既不是上智不是下愚的中間者能過得好而已。 怎麼有種天才被虐待的錯覺? 如果是那種課業一把罩的天才,那制度應該是拿他沒辨法。 課業有麻煩的天才,倒是值得多幫忙。 至於課業明明可以很罩,但是不削於體制的天才,我相信他敢於這樣選擇 ,應該敢於承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33.115
Zsanou:我想,我們還是不要猜測天才的想法比較好... 203.73.148.243 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