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SS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Programming 看板] 作者: reader (讀者) 看板: Programming 標題: Re: 請問各家資工的特色 時間: Fri Jul 8 15:08:04 2005 ※ 引述《[email protected] (try or test)》之銘言: : 個人是很欣賞同樣類似的一句話: 被壓迫民族要聯合起來解放自己 . : 但是, PC 硬體可以這樣做, 可是軟體似乎行不通. : 過去在 PC 之前, 宣傳要發展軟體的理由是: : 1. 華人聰明, 足以勝任電腦的創新應用. : 2. 台灣沒有資源只有人力, 必須發展跟腦力有關的產業. : 3. 華人吃苦耐勞可以做煩瑣的程式發展與除錯工作. : 可是: : 1. 華人沒有產生專利與版權的智財機制, 幾千年以來只有 "祕方". : 2. 華人的聰明上等階級一向不動手, 更不要說是有 "實現實作" 的意願. : 3. 華人有實際的階級與主奴思想但卻從不承認, 而台灣人更是人人想出頭天, : 所以也沒有印度人的階級與認命, 因此是一種既不能令又不能命的群體. : 4. 只做零件, 只有部份及格, 就想領全套系統的錢. : 5. 軟體業容易有 one-man company 的迷思, 以為寫出程式就能賣錢. : 軟體(演算法)有祕方的效應, 又有方便複製生產的特性, 但沒人知道, 沒人肯 : 付錢, 沒人肯用, 再好也就是垃圾場的黃金, 還要清洗才能被發現. : 祕方與獨佔圖利心態根本就不可能有 "團結合作" 發生. : 部份及格就想過關領錢, 那有品質 ? 誰又敢用這種軟件 ? 本來想就此打住,但難得看到 tester 大大在這裡說話,就還是簡單回應 一下。 1. 階級本來就存在,我們不可能忽視這一點,但在階級之外,更重要的是 階級的流動,階級本身跟階級流動是必須放在一起看的。 台灣電腦硬體產業的發展,在某一個成份上,恰好是利用了階級意識, 而達成產業分工和專業化的目標。 謝國雄先生的論文「黑手變頭家 - 台灣製造業中的階級流動」一文, 很值得參考,我們可以看到台灣的製造業在發展過程中,如何自覺或是 不自覺地,讓人人都想當頭家的意願,變成促進產業昇級的重要關鍵。 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與專業化,台灣的軟體產業之所以發展不好,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人肯犧牲立即的利益,換來分工的效益,也因此 軟體公司創業不易,除了要有自己的技術利基,重要的更是人脈資源。 這也是文化的因素,台灣的製造業,特別是電子業及資訊硬體產業發展 初期,大量訂單就是最重要的催化劑,將不利發展的文化因素,在產業 昇級後卻轉化為有利發展的因素。 台灣的軟體業其實缺乏的是這一個催化劑來改變文化對產業的效應,但 我們如果能明白這一點,就有主動的著力點,並不是那麼悲觀的。 2. 分享或守秘的概念是資源分配的結果,而不是文化的內裡。 生產資源的分享是有利於生產效益的整體進步的,也因此在經濟發展的 過程中,隨著利潤的穩定性,人們就會有不同選擇,當利潤變動巨大時 保守生產資源可確保生存甚至獲取超額利潤,當利潤變動過於緩慢時, 人們又會傾向資源分享以擴大生產效益。 這樣的狀況有社會慣性,卻不是社會文化當中不變的內核。 例如華人有樂善好施的傳統,也有保守自私的一面,有集體主義的傾向 卻也同樣有極端個人主義的現象,這正是因為治亂相疊的結果,一代的 時間可以讓變得人樂於分享,一代的時間也可以讓人變得自私自利,到 最後這兩個極端都構成了文化現象。 也就是說,這主要是長期的經濟或產業狀況造成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雖然它已經形成循環,卻是改變其中一個因素就能轉變的。 於是綜合以上兩點,我們可以從擴大業務來源、增加合作效益、促進階級 流動來共同著手,以期改變現在的低生產力造成階級化效應的負面循環。 當然,實際上要怎麼作為,是一件很複雜而且不容易的事情,然而重點是 我們不需要悲觀,也不必有缺乏努力方向的無力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2.173.2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2.1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