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mpusTou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關鍵字:中研究所農業部 來源:聯合知識庫 11株白千層 陪伴紅磚老屋 80載 位於羅斯福路 日據時期農業部現存唯一建物 擬爭取為古蹟 設置「台灣農業發展博物館 」 記者陳英姿、牛慶福/台北報導 位於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一三巷一九號的紅磚建築物,是日據時期中央研究所農業部現 存的唯一建物,昨天市議員厲耿桂芳邀請文化局長廖咸浩前往會勘,爭取列為古蹟,作為 「台灣農業發展博物館」之用。 廖咸浩表示,文化局對於古蹟的指定有一定程序,有歷史和文化意義的建物如同「瀕臨絕 種動物」,文化局一定積極進入程序。 該棟建築庭院有十一株老白千層,默默陪伴這棟老建物八十多年歷史,文史工作者吳智慶 接受市政府委託完成珍貴樹木的調查,認為這些樹都值得登錄下來,讓更多的人了解。 文化局資料顯示,日本政府於一八九五年於台北文武町(今北一女一帶)設立台灣總督府 農業試作所,一九0三年改於台北下內埔(基隆路、羅斯福路一帶)設立農業試驗場,一 九二一年改稱中央研究所農業部,一九三九年再度改制為農業試驗所。台灣光復後改為省 農業試驗所,昨天會勘的建物是日據時期農業部農業試驗場時代唯一留存的建物。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先前受文化局委託進行大安區一帶的歷史建築調查研究,建議將這棟 建築物登錄為歷史建築;厲耿桂芳認為這棟建物有指定為古蹟的價值,並建議在此設台灣 農業發展博物館。 北科大建築系助理教授張崑振表示,從文獻推測,這棟建物可能建於一九一三年前後,與 建國中學紅樓、及菸酒公賣局建築形式接近,應屬同時期蓋的建築物。大安區一帶在日據 時期即設有台灣高等農業學校,奠定台灣農業現代化的基礎,農業部居間辦理行政推廣, 使教學和應用合一,這也說明大安區至今保有大量學術農業試驗場的歷史緣由。這棟建築 東側就是台大昆蟲館,南側有台大病媒蚊實驗室。 目前這棟建築物為農委會轄下的中華民國漁業對外合作發展協會的台北辦事處借用,曾做 過內部裝修。據了解,國有財產局日前已將土地畫歸為台灣科技大學用地。漁業對外發展 協會執行長何勝初對這棟建築物列為古蹟態度較保留,當地學府里里長陳炳良則樂觀其成 ,希望藉由古蹟的指定,保存當地居民童年的回憶。 吳智慶檢視這些老樹,發現其中三株為雀榕纏勒,即種子落在白千層身上發芽、生根、茁 壯,最後包白千層重重包住,有一株雀榕延伸軀幹到另一株白千層,繼續發揮纏勒的功力 ,三株遭纏勒的白千層,樹冠為兩種葉子,一是白千層細長的小葉,另一是較寬大的雀榕 。 文化局長廖咸浩昨天觀察兩株樹幹緊緊擁抱在一起,感到很有趣,認為可稱為愛情樹。吳 智慶表示,這應是北市最大的白千層。 吳智慶說,十一株白千層生長在老建物中,土壤肥沃,因為靠近山區,雨量豐富,生長良 好,即使遭纏勒依舊長得又高又大,胸圍約有一百公分,約七層樓高。 【2003-04-05/聯合報/B3版/周末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