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來點不一樣的 (??有嗎我自己也不知道 XD) 我的在教會的童年經驗,嗯我來寫寫我三十歲以前的童年經驗 :P 我們家爸爸媽媽都是教友家庭 我爸爸家的祖先是來台灣的第一代就開始信仰 我是第六代,第一代的領洗在121年前 這是台灣天主教史講的 也是從那本書我才知道是第二代接觸了帶回村莊的信仰,然後全家領洗 老家的教堂「埔姜崙天主堂」大概有140多年歷史? 不過我總覺得直到我這一代才開始慢慢真正接近信仰的真正價值 回到正題「我的」 撇開沒有印象的 在教堂裡哭鬧的年紀 我最早的印象應該是在士林天主堂 時間幼稚園中班 只記得被載在野狼125上帶去的 其他忘光光 大班的時候搬回斗南 主要的童年教會經驗都在這 斗南的天主聖三堂有中華道明修女會的修女 所以國小的道理班是中華道明修女會的修女帶的 修女的要求算嚴格吧,從那時候起就會開始翻聖經 背十戒、教會四規、聖體軍軍紀、我永遠沒背起來的告解五步驟 (雖然畫過手掌圖還是記不起來,所以我喜歡老紅的和好聖事,只要記三個) 三年級的時候,第一次參加夏令營,在阿里山天主堂辦的聖體軍夏令營 (開始了我的營棍生活) 後來又參加了在田中辦的聖體軍夏令營,應該是我五升六年級的時候。 覺得去夏令營很好玩,認識人,也能表現,也能更認識信仰 阿里山認識不同的小朋友也跟我一樣。 田中的夏令營,我認識了奧斯定還有他媽媽,因為是用聖名當小隊名稱 #這個階段,用了一套永泉的教材,還有聖經,最美麗的故事,耶穌的故事等書 國中、高中階段,教堂「沒有」大人帶青年會 好像也沒有大一點的高中生來幫忙,可能因為大斷層 不過我們同年的就有五六個人,然後各自的妹妹們又剛好都小一歲的童年級 所以在沒有人帶的狀況下,我們就自己來, 能聚就聚聊天幹麻都好 我記得有一次我們還坐火車去台中的文物中心買了幾本基信團的書回家想討論想玩 也沒有人會音樂,就因著參加夏令營學的自己翻輕歌讚主榮來唱好玩的 另外,國中高中因為在教會學校 所以學校有一個教友學生的社團 我們每個禮拜會聚會,由兩個教友老師帶我們 每學期初、期末會辦團體的感恩禮 另外在大節日也會有全校的感恩禮 所以有一次我還在全校兩千多人的面前,念福音給大家聽 就是耶穌說,人家打你左邊要回右邊,拿外衣給內衣那一段 (學校會抽背詩,我也被抽過,我覺得念福音簡單多了...XD) 從國小開始就需要作主日感恩禮的禮儀服務 國小唸過讀經、當過輔祭 國中開始要當領經(司儀) 所以對我來說聖週,就是那個通常要段考的一週 我幾乎都是從聖週四一直到復活節的輔祭,或者稍微換個工作,一直到高中畢業 神父過年的時候會給個小紅包,會有會心的微笑 :) 當然還有很多婚禮以及葬禮的感恩禮要當輔祭..... 國中的時候沒有聖體軍的夏令營 但是教區有辦耕心營,是給教會學校跟各堂的國高中生參加的 另外高雄的道明會也開始辦理聖召喚醒營,我一共參加了2.4.5.6.8屆吧??? 教區的活動遇到的都是比較認識的人 聖召喚醒營就能更多地方的人,另外除了課程,我覺得在音樂上的感受更大 早在敬拜讚美很早之前,我覺得聖召喚醒營的音樂性就很棒,帶著國高中生 瘋狂的唱歌 帶動唱 也許因為堂區是道明會的修女,也是工作人員,所以高二的時候 其他人還是學員我已經變成工作人員了, 在這過程我學了營隊的美工、氣氛的營造、禮儀、靈修、還有小隊帶領 也認識了很多教會裡大大小小的人 另外,也因為機緣,聖體軍的羅修女到斗南來開會看到我 也把我抓去幫忙聖體軍的活動,大學階段幫忙了兩次,有一次還當營長XD 而教區也在這個時候開始辦理國小的夏令營 所以我高中的時候也帶過了嘉義教區的第二屆小天使生活營 (這就是我所謂的營棍的生活) 不過這樣的情況大概到了大學,就覺得夠了 所以當大部分的人在大學開始瘋營隊的時候 我就不那麼繼續了,另依方面也讓我妹妹有空間去發展 高中階段新的天主教教理出來的,教區還辦考試 我去考了,拿到第二名的樣子,獎品是,一本天主教教理 XD 大學階段,我在師大,很開心有很棒的學長姐 還跟我同一天生日。 當然那時候的朱恩榮神父、張起鳳修女、徐曉明修女、涂惠瑤修女的陪伴 是很棒的事(怎麼感覺好多、一直在變.....) 學長姐慢慢的把工作交給二三年級的我們 然後,我也擔任了師大生活團協調人工作,另一個同學當同學會總幹事 大二的時候參加的第一次的基督生活營,也認識了老弘.....一直到現在 大學的營對 陶成營、幹訓營也都參加過了 比較遺憾的是沒參加過中聯會的活動(都大學了咩),台大的上山,光鹽營.... 現在我在內湖,我也帶過國小、國中道理班 堂區的夏令營,一直到現在掛個傳協的身分.... 話說最多的時候,我們家有3/4都是傳協,在斗南在內湖,應該有人是主席XD 上面這....八九十行下來, 我,有問過自己的信仰、懷疑、離開什麼的嗎? 大概很少,很難有? 當然偶爾起不來、偷懶有可能 父母安安份份的每週上教堂 我也習慣了 即使現在,回家,主日也會自己走去教堂 就像是逛家裡的廚房一樣 為什麼沒有懷疑、挑戰 我覺得也許是因為在過程中,不斷的更認識信仰 從小時候也許有趣、好玩、無聊念默示錄 到現在越來越清楚知道天主父是誰,耶穌來是為什麼 只有越來越清楚 也可能沒補習,有的是時間,也沒大擔心過成績的問題 總之,在教會裡被養大就是這麼回事吧 也看很多教會裡的大大小小,知道限度,知道可以怎麼做 好....太多了 我不用P幣,POKK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174.205
ggdcaca:哇~~比我早了5年去帶小天使耶!!!! 04/14 23:49
ggdcaca:斗南又是傳協感覺原po姓沈??? 04/14 23:51
ChrisL:不是 他跟我妹是同一代的.... 04/15 00:01
pokky:哇… 這篇打超長的啦… 04/15 00:05
Pietro:翔 04/15 12:35
awney:我覺得我認識你~~哈哈 04/24 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