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praymid (我的血沸停騰為火浴靈魂)》之銘言: : ※ 引述《YiLek (廢墟之華)》之銘言: : : 我覺得這篇文章跟台灣的基督教現況有部分出入,只看隔 : : 壁的基督信仰板就把台灣的基督徒都想像成那個樣子,也 : : 是有不小的偏差。 : 這篇文章應該是香港人寫他自己參與香港教會的經驗。 : 經驗的部分只要不是捏造,就應該聆聽和尊重,而不是用台 : 灣這邊的經驗反駁。 使用異地經驗來指稱本地狀況,拿本地狀況來澄清應該沒 什麼問題,若非得使用「反駁」這個字眼,也只限於反駁 直接錯置地套用與誤認,而非將之視為假話。很感謝您能 特別點出,那的確是某個香港人的個人經驗,兩地的狀況 不可一概而論。 : : 在台灣的基督徒中,持文章立場的比例,我想正好與宣稱 : : 相反,大概只有 20%。當然在單獨的項目上或多或少有差 : : 別。 : 在台灣,不管有多少比例,只要遇到一個這樣的新教徒 : ,都令人搖頭,更甭說習慣貶損天主教,舉著『唯獨聖經』、 : 『因信稱義』、『信徒皆祭司』來評斷天主教教義的那些惡 : 質新教牧者和教眾。 : 百分比不是重點,重點是天主教的信仰培育,不會教育 : 初信者『別教』這樣這樣那樣那樣等等是違背聖經云云。 而基督教則有不同的教派與教導,不能隨便視為同一種教 育下的集合體。一個誤解的新教徒,跟一個無知的非信徒 一樣,需要更多的瞭解與謙虛,同時也需要天主教徒相同 的包容。我無意為部分新教徒脫罪,我認為部分新教徒已 經重新搭起宗教裁判所,是很不可取的行為。 我沒辦法替他們道歉,要跟他們切割好像也沒什麼幫助, 也希望讓天主教徒瞭解,基督教借予天主教友好的團體、 個人不在少數。 只是積極宣教的確是新教的性格,我也認為積極分享主愛 是很好的。不過我很苦惱於不少人以建立在誤會的批評取 代分享。新教如此,天主教亦然。兩邊吵來吵去比較像茶 壺內的風暴,讓更多周遭的朋友體驗天主上帝的喜悅,比 兩造之間的爭吵重要得多。(是說有些基督徒把天主教徒 當成要努力分享的對象更勝於未識之人,我也沒有辦法…) : : 我寧可尋找雙方更多相似之處,也不願意去努力將雙方的 : : 差異加大。從合一的角度來看,這篇文章實在不是很好的 : : 示範。 : : 我大學時候的團契也有請過天主教神學家為我們專講、解 : : 經,使我覺得雙方都有許多珍貴而活潑的信仰,可以互相 : : 學習、提醒、參考、成長。有必要把雙方的距離拉得這麼 : : 大嗎?我想拉得更近一點都來不及了。 : 我還是強調不要把天主教與新教間走向合一當作是交談 : 前的共識或前提,在這邊交談,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交談對象, : 而且是帶著不同信仰經驗的個別人士。 我不是很懂合一的前提跟不同交談對象有什麼衝突,就是 因為有合一的共識,不同經驗的交談才能多看優點,多看 相似,找夠能夠一起努力的議題。 : 差異加大已經是結果,誠懇地去面對結果,思考我們自己 : 要怎麼繼續交談繼續走下去,而不是迴避那些曾帶給任何人很 : 不愉快的事實,或許更幫助彼此重建和諧的關係。 差異加大是什麼的結果?是指這篇文章還是只台灣的兩造 現況?我又不懂這段話的意思了。 不過您說不要迴避不愉快的事實,我十分同意,只是就我 個人來看,誤解多於神學批判的不愉快,我也不知道要講 什麼,我沒辦法為我不認同的態度辯護,我也試著澄清某 些人的觀念,這樣的努力總是比起相互指責、相互處於受 害者情節的態度好些。我自己在誤解的部分很保留,在神 學相異處也試著尊重,我不懂合一的前提跟這些有什麼衝 突。 合一不是統一,不需要搓湯圓,在尊重彼此差異的狀況下 尋找同工的可能,從這個前提出發,要談雙方的誤解也行 啊。 談論雙方差異不是我發文的重點,許多誤解與澄清網上抓 一下就有了,我只是分享一下態度,當我們批評許多基督 徒以誤解攻擊天主教徒時,希望天主教徒不要用同樣的方 式看對方,這樣沒用嘛~ 一再重複對立,只會一再如同您下面所說的,一直受創滴 血。我是蠻想幫忙止血啦,不過不需要一直大喊自己流血 了。喊喊流血博取一些版面也沒關係,行動還是要做。批 評對方誤解很重要,化解對立應該更值得去做。 : 互相學習、提醒、參考、成長,只有在沒有芥蒂的情況下 : 進行,每個天主教徒也都不一樣,也不要以為天主教徒一定非 : 把每一位新教徒都當成是『主內朋友』:) : 那20%依然存在,特別是對天主教攻訐抹黑而還沒有道歉的 : 新教徒,始終是兩邊合一的障礙。 : 合一,是一個尚待討論的議題;傷口,還繼續在受創滴血! 我覺得這是比較像受害者情節啦,我自己是沒預設什麼, 天主教徒用誓反教來區分新教徒,也沒關係,站在天主教 的角度我也可以理解。那20%的基督徒可能不只是天主教 的麻煩,同時是基督教、其他宗教的麻煩…。(那20%基 督徒的受害者情節恐怕更高就是了,唉~) (其實20%是個代稱,我也沒辦法指認比例是多少,只是 相對少數,說不定不止,說不定更少。) 天主教跟基督教界的合一曾使用教派為單位,這樣就能避 開那20%不道歉的問題。在板上為何不能以個人為單位, 既然妳承認天主教徒有很多種,我也認為基督徒有很多態 度,怎麼談到合一,又要搬出集體?又要搬出那些部分基 督徒的不道歉? 用個人與個人的討論當成合一的努力,就能避開解決這個 問題。也因此,我一直強調自己不能代表大部分信徒的意 見,而是代表我自己(及周遭基督徒友人)。這是我一直 努力的。您可以將自己置放在不將新教徒當成主內朋友的 位置上,那也沒關係,我也能夠明白不是所有的信友們都 是這個立場,即便如此,我還是願意與您對話,並且從中 更加認識天主教,更加認識大象的其他部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19.61 ※ 編輯: YiLek 來自: 59.105.19.61 (02/07 14:00)
praymid:合一,是議題,不是前提,也還未成為共識 140.114.29.38 02/07 15:01
YiLek:所以說我才從個人出發啊… 59.105.19.61 02/07 15:14
YiLek:它可以是我談話的前提,你可以拒絕這樣前提 59.105.19.61 02/07 15:16
praymid:我與您一起分享『人類』兩字,就是這樣:) 140.114.29.38 02/07 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