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聖經無誤』這樣的觀念,天主教或許比較著重在要來 表達這種『喜樂的圓滿』,而非『聖經文字資料無錯誤』。 但喜樂的圓滿,不一定是只有喜樂的表達方式, 哭泣落淚也是一種表達方式,憤怒憤慨也是一種表達方式, 傷感沈默也是一種表達方式,各種情緒都會有,就像耶穌一樣, 祂是會哭會笑會難過也會感到無助的人, 天主子降生成為人,為天主教神學來說就是接受人性,不圓滿的人性, 固然人比較喜歡喜樂地分享,但是真正的朋友會願意表達憤怒, 真實的友誼會面對挑戰跟爭執,會說出內心真正的感受以及所看到的情況。 也就是:說出事實,分享感覺,但也對自己的感覺保留判斷。 然而實際上,分享的陷阱是:負面感覺會讓人拒絕更清楚表達事實, 只有不論任何感覺,都說出事實,才會達到對話溝通效果。 把看見的事情講清楚,是每個人的義務。 憑著感覺來分析他人動機,而不是根據所看到的具體事項,用說理來分析, 這樣無法讓任何人接受。 ※ 引述《praymid (praymid)》之銘言: : ※ 引述《ChinaSayYes (向台獨說不 向阿扁說幹)》之銘言: : : 請問板友們,聖經無誤論的根據是什麼? : : 不是討戰,只是想知道為什麼說聖經不會錯呢? : : 謝謝 : 天主教談到聖經,主要還是以啟示為主。 : 也就是說,並非把聖經本文當作歷史事實的直述, : 而是啟示教會這個信仰團體的寶藏,天主所要啟示 : 給人類大家庭團體(非單一個人)的真理蘊藏所在。 : 這部分的教義,可參考這篇文章: : ◎ 聖經可以相信嗎? : http://newhamg.myweb.hinet.net/17/page17-4.htm : 另外,我個人認為天主教會談及聖經觀念,跟新教很大的不同在於 : 天主教會比較像是用程式語言中物件的觀念來看聖經(古以色列以及初代教會 : 所建構的物件),也就是說: : 天主教談到聖經(類別class),除了新舊約文字資料的部分 : (資料成員data members),還包括了聖經各篇作者和各篇不同的形成過程 : (建構子constructors),解釋翻譯方式和詮釋權限(存取方法methods), : 不單單只是在講一本流行於基督宗教各派中間的書籍經典。 : 以新約為例,若望一書很清楚表達聖經寫作有一個目的是一個作證和傳承, : 那些親眼看過、親手摸過見證過天主聖言、生命之道的初期基督徒(教會), : 將團體層次的見證,透過文字傳報給其他人們,為了讓接觸天主生命的喜樂, : 在『你們』和『我們』中間得以圓滿。 : 而作證和傳承,並非指聖經文字資料本身,而是天父的啟示:生命的聖言。 : 也就是伯多祿所體會到的:「你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 : 這個體會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從相遇被召喚跟隨耶穌,持續到伯多祿背叛 : 否認耶穌,門徒逃散、後悔痛哭再回來,陪伴耶穌的死亡,再到耶穌的復活, : 建立教會。 : 以啟示的角度來看,『聖經無誤』這樣的觀念,天主教或許比較著重在要來 : 表達這種『喜樂的圓滿』,而非『聖經文字資料無錯誤』。 : 瑪竇福音16:13-19 : 那時候,耶穌來到了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就問門徒說:「人們說人子是誰?」 : 他們說:「有人說是洗者若翰;有人說是厄裡亞;也有人說是耶肋米亞,或先知 : 中的一位。」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西滿伯多祿回答說: : 「你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耶穌回答他說: : 「約納的兒子西滿,你是有福的,因為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 : 我再給你說: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 : 決不能戰勝她。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 : 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 』 : 思高本若望一書 1: 1-4 : 一:1. 論到那從起初就有的生命的聖言,就是我們聽見過, 我們親眼看見過, : 瞻仰過,以及我們親手摸過的生命的聖言-- : 2. 這生命已顯示出來,我們看見了,也為他作證,且把這原與父同在,且已顯示 : 給我們的永遠的生命, 傳報給你們-- : 3. 我們將所見所聞的傳報給你們,為使你們也同我們相通;原來我們是同父和他的 : 子耶穌基督相通的。 4.我們給你們寫這些事,是為叫我們的喜樂得以圓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