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國時報 2007.11.21  年輕耶穌印度學佛傳說 將拍電影 尹德瀚/綜合報導 聖經中對耶穌基督從13歲到30歲的記錄幾乎是一片空白,如今好萊塢將以拍攝電影 的方式補足這段「失落的歲月」,片中的耶穌在印度各地流浪,累了就在佛教僧院歇腳, 並挺身反對印度不平等的「種姓制度」。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這部電影由黑羅特執導,片名係取自約一世紀前出版的同名書籍 《水徒行紀》(Aquarian Gospel,中譯又名水徒福音),電影情節也有部分取自書中內 容。本片預算2000萬美元,預計2009年上映,目前導演黑羅特已經在好萊塢及印度的寶萊 塢選角。 採納佚失經文 描述耶穌行蹤 黑羅特說,對於耶穌的成長過程,聖經中只用「這男孩的智慧和身量一起增長」( The boy grew in wisdom and stature)幾個字交代過去,這部電影將敘述耶穌前往東方 的旅程,以及他在那裡遭遇別種傳統並發現世上所有偉大宗教共通的原則。 據了解,本片不會是沈悶的宗教電影,片中將描述耶穌從中東到印度、並且拜「東 方三博士」(three wise men)為師的經過,過程中充滿動作與冒險,甚至還會出現一位 年輕貌美的公主,但耶穌會不會喜歡公主則不得而知。 本片製作人基南表示,他籌拍這部片不但為了商業利益,也希望在心靈上有所收穫,「我 們認為印度的宗教和佛教,特別是靜坐這個概念,對耶穌的思想起了很大作用。在片中我 們超越了聖經正統文本,採納一些「佚失」經文的觀點」。 電影中的年代約為西元20年,佛陀已過世500多年,時值印度佛教昌盛之際。 基南本人是「失落的教友」(lapsed Catholic,據天主教字典為喪失或背離信仰 者)。 印度史崔納嘎 有一座耶穌墓 有關耶穌的訓誨源自印度文化的說法已經流傳超過一世紀,俄羅斯醫師諾托維奇在 1894年發表《耶穌基督佚史》一書,書中宣稱他在靠近中印邊境的西藏拉德克區一座佛寺 療養斷腿時,寺中僧侶對他出示一篇經卷,內中記載耶穌少年時行腳西藏與印度的事蹟。 曾任印度史崔納嘎大學考古系主任的哈斯耐表示,這些經卷至今仍存在,他本人也 看過這些經卷以及在那個時代和耶穌有關的錢幣。哈斯耐出過討論耶穌在印度傳說的專書 ,據他考證,在耶穌基督那個年代,印度和地中海區域的交通相當頻繁,在史崔納嘎有一 座耶穌墓,至今仍受人崇敬。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宣稱,舊約聖經中「以眼還眼」的意識形態之所以演變成新約聖 經中的「要愛人如己」,甚至愛仇人,就是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德國宗教學者克斯登在 1995年宣稱,耶穌曾在佛教僧侶座下受教,因此信服佛教的「非暴力」哲學。 天主教會批評 為賣錢非真理 印度天主教會認為,好萊塢拍攝《水徒行紀》這部電影,目的在於找尋新觀眾,而 非找尋真理。「全印度天主教聯盟」理事長達佑爾說,對於上述種種說法他都親自做過考 證,發現所有說法都只是「虛構」,「我確定這部電影可以賣錢,但我不認為它能取代有 幾千年歷史的聖經思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64.73 chuanchih:轉錄至看板 Buddhism 11/22 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