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lmond0927 (MISS BUNNY)》之銘言: : 剛來德國一個月,雖然教堂很多可是却沒有勇氣走進去。 : 我德文英文都很破,而且觀察起來德國的天主教似乎跟台灣不一樣。 對啊,當然不一樣。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和歷史經驗,要一樣也很困難。 不過我所說的不一樣是指地方教會,也就是德國天主教會和台灣天主教會絕對不一樣。 每個地方教會都有自己的特色,也有自己國家民族性、傳統文化、社會制度的差異, 唯一相同的是都是普世天主教會的成員,有相同的機會去認識和發展同一份天主教信仰 和信仰核心的行事之道和價值觀。 : 我的鄰居告訴我在這邊註冊時如果你說你是天主教徒是要繳錢的。 我想是因為德國立法開徵宗教稅 Kirchensteuer 的緣故。 可參考此網頁瞭解 Your tax in Germany: http://www.expatica.com/actual/article.asp?subchannel_id=36&story_id=1955 : 當初我註冊時因為一句都聽不懂,所以辦事人員幫我登記為無宗教。 : 那現在我要進教堂望彌撒是不是要再重註冊一次? : 順帶一題,上星期去明斯特玩的時候,同學告訴我教堂上面高高的三個籠子,是以前天 : 主教官改革教派人員的地方,據說還是用熱鐵烤打他們,然後把他們的屍體掛在那麼高 : 的地方,看了我覺得好恐怖喔!怎麼跟我認識的天主教不太一樣...... 您所信的版本,跟上述當然是完全不一樣啊! 1. 這段歷史有不一樣的觀點角度 http://www.geocities.com/issue1_ms/perle.html 根據上網址提供的資訊,看來明斯特當年原是一個支持天主教會的城市,由來自外地 的重洗禮派軍隊所佔領和統治兩年左右。 或許對許多新教的歷史觀點來說,認為該城市本是新教發展上的橋頭堡,而隨即遭到 天主教的血洗。但而對天主教徒或一般歷史學家的觀點,恐怕又是另外一番滋味。 2. 今日天主教徒的信仰版本是天主教宗教改革家:聖依納爵‧羅耀拉,聖女大德蘭與 聖十字若望等人所影響和改革的版本,又歷經二次世界大戰和梵二大公會議,還走過 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倡導的和平對話,還走過二十二年的普世青年節(世界青年日) 而您所信仰的天主教是台灣天主教會所分享給今日人們的天主教信仰,這信仰是來自 彌撒感恩祭信經所描述的那個信仰告白,是宗徒傳下來的教會,相信多數天主教徒都 很熟悉。 然而,很少人去理解這中間是哪些人所傳的呢? http://www.eastasia.ntu.edu.tw/member/Ku/Personal/6.asp 透過台灣天主教史,我們不難發現首先是耶穌會的聖方濟‧薩威,來到了亞洲, 在廣東上川島去世,隨後是明清來華的耶穌會士,然後是明朝末年的來台的道明會士, 然後是1949年後來台的許多修會士及中國籍主教和信友們。 我的意思是宗教改革浪潮後,我們分享的大概不是日耳曼民族所發展出來的天主教 價值思維體系,不是透過佔領和殺戮恫嚇來達到使他人信仰基督宗教的作為。 耶穌會創辦人聖依納爵曾多次進出宗教裁判所,而聖十字若望被自己的修會同伴給 囚禁時,在石頭上寫下許多寬恕和讚美天主的名句,而聖女大德蘭改革聖衣會也是 透過受苦寬容,透過與馬丁路德截然不同的方式,以自省克己、以靈修培養持平之心, 找到內在心安理得的力量,透過戰勝自我,以自己的身教來促使教會的革新,不是 透過教會有形的主教或教宗權力,也非透過領主政治和軍事的力量來改革。 這本書,容我再三強力推薦: 『栽培領袖 - 耶穌會的人才學』Heroic Leadership: Best Practices From a 450-year-old Company That Changed the World 天主教的宗教改革者,改革的是自己,留給後代的是豐富的靈修及現代化的天主教, 還有幾個極有活力的修會,以及他們用上面那本書所描述的方式,所培育出來的歷代 天主教無名領袖和無名英雄,包括許多神父修女及平信徒團體。 身為二十一世紀台灣天主教徒,對於十六世紀在神聖羅馬帝國日耳曼區所發生的 宗教改革衝突和流血,我們當然可以心安地說:「這些人違反天主第五誡。」 不論當時這些歐洲宗教信徒是信仰哪一個宗教和派別! 然而我們能夠僅僅批評他人,刻意切割二十一世紀台灣天主教徒與十六世紀歐陸 基督宗教信徒的關連嗎?當然不行!面對歷史,除了批判辨別是非之外,更重要的 是:『反省克己』,思考天主透過這些人事物,給予我們什麼更愛主愛人的機會! 一個真實的信仰,理應要求自己多於要求(指責批判)他人的! 老實說我覺得今日某些教徒很可惜,只因為他們自己的地方教會不是某特定派別, 他們便覺得自己對於宗教改革時期在歐洲所發生的血腥和遺憾沒有任何歷史責任。 他們批評起五個世紀前的教徒和教派很起勁,並將負面仇恨的觀感和錯誤的印象 繼續在二十一世紀裡傳達,無視於今人對歷史的修補與和好努力,例如: 有關成義教義的聯合聲明(Joint Declaration on Justification) http://home.netvigator.com/~kudaniel/academic/ec001fs.htm 又雖然長老教會在蘭嶼傳教之初,曾有牧師以「天主教信魔鬼」阻止達悟族人 接受天主教,但是在戒嚴時期,前教宗卻主動關心高俊明牧師入獄以及支持關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幾份立場聲明,所以今日在台灣,天主教與長老教會之間的 關係並不會那麼緊張,反而有不少往來,可以說是比較能和平相處了! http://libangbang.myweb.hinet.net/3church.htm http://www2.disciple.com.tw/disciple/Chungi_2002.nsf/ 0/64A77D881748D71148256B8100220DB0 今日德國人的基督信仰逐漸失落,香港派駐德國的新教牧師有很深的反省: http://www.ccmhk.org.hk/ccmProclaim/Cp-2006/0602p3.htm http://www.ccmhk.org.hk/ccmProclaim/Cp-2006/0602p6.htm 3. 雖然我們發現歷史中的天主教徒很糟糕,雖然台灣天主教徒們的祖先大概都 沒有揹負太多其他宗教人士的鮮血,但也不是完全乾淨,在台灣四百年來, 從原住民族出草、移民漢人的泉璋械鬥、閩客械鬥、宗族械鬥, 漢人和原住民之間的衝突,二二八族群衝突,到這一兩年高雄泰勞暴動 以及外籍新住民狀況...... 這無不來自生存上資源的競爭! 我身為漢民族後裔,認為多數台灣島住民很少批評自己的祖先,很少反省自己家族 宗族在台歷史中對人性的不尊重和傷害,反而是只知道某一些來台不到百年的族群, 在許多時候,因他們中有不少人曾手沾血腥,因他們中有不少資源的既得利益者, 因此長時間懷抱仇恨和敵意,以語言和所謂國家認同來區隔敵我,作為政治和社會 資源上的競爭籌碼。 作為一個台灣人,宗教仇恨的問題其實是很微小的,反而是生存競爭時產生的問題 才更大。我們的語言中仍然對黑人以及非先進國家的外籍人士有歧視意味,甚至對 原住民和客籍人士,我們台灣社會仍存有許多不禮貌和刻板印象。 作為台灣天主教徒,盼望大家知道了中古歐洲那些宗教徒的問題,也該深切反省 自己的歷史和自己問題才是:) 願大家平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97.96
praymid:這篇論述順帶回應一下kolopokolopo網友的感想 11/30 00:08
pennyhsiao:推薦這篇文章 11/30 00:11
falstaff:很不錯 學了很多東西 大推 11/30 01:43
jokker:好文章 11/30 13:49
rosalin:推,真的是篇好文章... 12/01 02:40
panzerleader:大推! 12/01 08:55
Ohain:大推好幾下~~ 12/02 01:48
yape:好文! 12/06 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