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hol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轉錄自教友生活週刊 ====== http://www.cathlife.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220&Itemid=54 新時代、新通諭、新希望—教宗第二道通諭的提醒與省思(二) 作者 孔令信 2008/01/13, 週日 三、整理與反思: 1.從西方記者的口吻中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對聖父還是保留著一個高度的「懷疑」|本篤 十六世真的能夠帶領天主教,在廿一世紀走出一條新的道路來嗎?還有,他所說的會不會 太古板,不合潮流?如此一來,有多少人會聽他說話?還有有多少人會接受他的召叫呢? 2.我想,上面的幾個問題的答案,應該由聖父自己來作答,但是,有很多地方根本不是聖 父自己所能說清楚的,還有很多…,有時說不清楚,不如用「沉默」來表達,然而,沉默 並不代表無所事事。就如同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所說的:「基督教不只是一個知識的宗教 、反省的宗教,它還是一個天主工作、人也工作的宗教。」聖十字若望說:「在生命西沉 時,我們要按照愛的多寡來受審判。」(光明與愛之言59)這個真理,耶穌以更簡單的方 式,在講解最後審判時,在瑪竇福音裡就曾說過。(參閱瑪:廿五,31)針對沉默,有人 問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我們能夠說天主是沉默的嗎?…」他的回答是:「是的,在某種 意義上,天主是沉默的,因為祂已經把一切都啟示給我們了。祂『在古時』,藉著先知講 過話,『在末世』則藉著祂的兒子(參閱希:一,1-2),把祂所要說的都告訴我們。… 我們需要重新聆聽天主在人類歷史中講話的聲音。如果沒聽到天主的話,那可能是心靈的 耳朵沒有打開。耶穌說,那些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參閱瑪:十三,13)就是這 個意思。事實上,每個人都能經由耶穌基督,聖神的力量來體驗天主。」(以上參閱若望 保祿二世《跨越希望的門檻》p.171-172)前後兩任教宗不是不懂「沉默」的意義,他們 都曾透過各種牧函、通諭與新聞界接觸之際,把許多天主的話傳送給世人。更重要的是, 他們把傾聽、認知化為行動。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就說過:「教會本身,首先就是一項『 運動』、一項使命。這使命從天父開始,通過子,在聖神內,一直到達人類,且以新的方 式來塑造人類。是的,基督教就是天主的一大作為。從言語的作為,進而轉為化成聖事的 作為。」(參閱若望保祿二世《跨越希望的門檻》p.172-173)先教宗還反省到:「…所 有的聖事都是基督的作為,也是天主在基督內的作為。所以很難說是天主不語,而應當說 是人故意掩蓋天主的聲音。」很明顯的「…許多人想盡辦法,令天主的聲音不到,只聽到 人的聲音。其實,人所能夠提供的只是世俗的東西,且所提供的這一世俗的東西,也會帶 來人類全面性的毀滅。這不就是我們這時代的悲情故事嗎?」(參閱若望保祿二世《跨越 希望的門檻》p.173)這個時代的悲情故事在廿世紀出現,在廿一世紀用各種不同面貌, 也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世界中。所以,本篤十六世在他的反省之中,特別針對了在馬克思主 義解體之後,歐洲人心之中出現的「相對主義」(relativism)|他們以一種後社會主義 形態,一切都冠上烏托邦的標誌出現。他們輕視並拋棄最根本的東西,從放縱性欲到破壞 傳統家庭價值,到逃脫資本主義。其實,他們給人類的是更多的空虛與放棄。 (未完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6.204.28.14